破茧蝶变展芳华
——对新时代红十字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改革与发展是当前红十字事业的两大主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红十字会应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期盼,树立危机意识、改革意识、竞争意识和自强意识,适应社会变革,主动担当改革与发展重任,破茧蝶变,尽展芳华。
红十字事业的改革发展之路
目前,红十字事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面对经济支撑改善、公益意识觉醒、社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我们只有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勇于担当,奋力前行,才能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和公众的托付,担当得起历史的使命和时代的责任。
红十字事业的改革发展,应注意四方面问题。
一是循大势。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的思想信念、目标方向、工作重点要符合党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我们的思维方式、运作模式、效率作风要适应社会的期望和变迁。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好,红十字会才能获得党委政府的信任,才能赢得社会公众的拥护。
二是立优势。红十字组织的优势在哪?第一,跨界的身份。一方面,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党和政府大力支持红十字事业;另一方面,红十字会与其他群团组织一样,有自己的章程和组织群体。双重身份,让红十字组织能够更顺畅地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接受社会委托任务。更为特别的是,各国红会是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成员,由国际和国内法律赋予战时和平时的特殊职责,因而具有其他任何社会团体不具备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健全的组织。健全的红十字组织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坚实基础,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国家、省、市、县以及基层红十字组织。四川省已实现了红十字组织的全覆盖,18个市州和80多个县红十字会理顺了管理体制。近年来,特别是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四川省红十字会承担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80%以上的救灾重建项目和60%以上的“博爱家园”建设项目,还承担了国际红十字组织大量的援助项目,这是红十字会独特的优势。
第三,普世的价值。人道主义是全人类都能接受的普世价值理念,是人类最基本和最普遍的道德要求。红十字会不加歧视地救助最易受损害者和向所有人开放的原则,能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三是谋起势。今年上半年,围绕红十字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四川省红十字会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一个愿景、两大跨越和三大战略”,开展红十字事业“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思想大讨论,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并初步提出了“一拓二增三合四升”的工作思路和大力推进“博爱四川”建设的目标。
“一拓”,即拓展筹资规模和工作载体。可持续的资金支撑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关键条件。四川省红十字会正在争取省级财政对应急救护培训等公共服务供给的投入,争取彩票公益金对人道救助的注入。接下来,四川省红十字会还将积极与其他社会公益组织合作或借力公益募集平台,扩大自主募集的能力和力度,努力为事业发展创造条件。
“二增”,即促进核心业务增量增效。总体来看,我们的“三救”工作还是点线式的,“三献”工作还是萌芽式的,项目或工作的“盆景”比较多,成一片“森林”还比较难,这与红十字会的地位、能力、影响力是极不相称的。下一步,四川省红十字会将分别对“三救”“三献”工作进行研究并出台指导意见,促进核心业务增量增效。
“三合”,即强化资源整合、业务融合、文化契合。资源整合,就是既要发展和拓展自有资源,也要借力外部资源,特别是要借助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公信力的公益基金,将四川的民生项目和民生需求推介给他们,争取他们来川从事人道救助工作。所谓业务融合,从内部讲,就是既要做好实事,又要讲好故事,既要履行好本职,又要服务好大局;从外部讲,就是各项工作要融入或嫁接到其他行业工作中去,借势借力,扩大能力范围。所谓文化契合,就是要将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融入公民道德修养、学生思政教育,形成对红十字事业的内心认同、真心实践和热心参与。特别是要在学校广泛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培养新一代公民的人道情怀。
“四升”,即提升行业执行力、公众参与力、品牌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执行力是“制动键”,参与力是“核心轴”,影响力是“发动机”,公信力是“生命线”。“四力”出现短板,红十字事业就难以基业常青。
四是争胜势。红十字事业能不能“红”起来,决定成败的密码不在外部,而在内部。
密码之一,是行业执行力。没有执行力,什么也干不成、干不好。从本质上讲,红十字会是一个受托人的角色,我们受捐赠人委托,帮助其实现捐赠意愿,所以执行力是满足和实现委托人意愿的关键。
密码之二,是公众参与力。红十字会是群团组织,离不开公众参与,否则,红十字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密码之三,是社会公信力。公信力是红十字组织的生命线,必须加快推进红十字会系统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打造透明、公开的红十字业务系统。
密码之四,是品牌影响力。影响力可以改变公众的行为方式,品牌是扩大影响力的载体,我们应大力实施红十字品牌战略。
红十字人的理想信念之魂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红十字人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才能开创崭新的工作局面。
一是应有“爱”的情怀。红十字事业无权力支撑,但有戒尺敲打;无资金保障,但有发展要求。做好红十字工作,没有一种爱国爱家爱民、共建共筹共享的大爱情怀,是心融入不了、力对接不了、责履行不好、事业干不成的。希望广大红十字工作者和会员们正确认识红十字组织和红十字事业,淡名泊利、修心养德,用自身的温度提升红十字事业的热度。
二是应有“创”的勇气。世界在变、环境在变、社会在变、人心在变,红十字事业必须在变中求发展。红十字人应解放思想,在制度机制、项目载体、筹资方式、文化建设等方面大胆创新。
三是应有“实”的作风。三分部署,七分落实。想法再好,不落实也是空谈。红十字人应有实的作风,不争论、不抱怨、不懈怠,说实话、干实事、求实绩,用助力脱贫攻坚的付出,用救助困难群众的爱心,用应战备战的担当,赢得社会的认可。
四是应有“追”的动力。红十字人应积极学先进、赶先进、争做先进,要有站立潮头、勇争一流的志气,要有决战决胜、不胜不休的决心,切实推动红十字事业再上新台阶。
五是应有“法”的敬畏。法律是红十字工作的准绳。我们既要履行法律授权的职责,也要远离法律划定的禁区。红十字人应学法用法、尊法护法,既要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简称“红十字会法”),也要率先落实红十字会法,坚持依法建会、依法治会、依法兴会,始终将法律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
红十字事业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红十字人要用责任和担当扛起使命,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道路,撸起袖子加油干,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红十字事业再上新台阶。
(作者:冉茂琴 系四川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