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平民诊疗
吕志茹
红十字事业最早发端于战场救护,医疗工作也就成为红十字会的重点工作。在以后的发展中,红会的工作范围逐渐扩大,逐渐由战场救护扩展到灾变救济、社会服务等。仅就医疗工作来说,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战场救护,还致力于平民诊疗,即为普通百姓服务。1909年,中国红十字会在上海创设医院,为民众施医赠药,颇受广大民众欢迎。此后,红十字医院逐渐增多,只是由于力量有限,尚未普及。抗战胜利后,红会进入“复员”时期,新时期要求开展广泛的社会服务,对医疗工作更为重视。因为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医疗工作仍然是民众最需要的,也是当时的中国社会最感缺乏的。这一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扩大开展了平民诊疗工作,嘉惠贫病,延及乡村成为这一时期红十字会诊疗工作的特色。
“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进行平民诊疗主要是通过红十字医院、红十字诊疗所、红十字乡村服务站以及流动诊疗车等形式展开的。本文对这几种形式的诊疗工作进行考察,以再现这一时期红会的医疗服务工作。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红十字医院
红十字医院的设置由来已久,一直是红会为民众服务的核心。较之诊疗所与服务站等医疗设施,医院规模大、设备全,是红会医疗工作的重心。“复员”时期的红十字医院,限于经济实力,新设者不多,主要在原有基础上扩充实力。
为规范医疗工作,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制定了《复员期间中华民国红十字会医院诊疗所调整管理办法》,规定“各院所以分会设立为原则”,以适应总会和分会角色的转变。总会已设立的医院视情况与分会合办,或移交分会主管,其经费、药品器械等均由总会适当给予补助。另外,总会还制定《中华民国红十字会分会医院诊疗所编制表》,将医院与诊疗所都分为甲乙两级,对各级人员的编制、病床数目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各地医院都按照章程的规定纷纷进行改组。
仅1946年,总会就给南京、长春、北平、汉口、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分会补助经费17294万元。至1947年底,各地分会共有医院45处,“经总会整顿之分会医院达34院,如汉口市分会医院增设病床二十张,北平市分会医院增设免费病床二十张,长春市分会医院设有病床二百张等。”
[①]
“复员”时期,红十字会各大医院针对贫苦民众采取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具体施诊方面,“除酌收挂号费外,医药以免费为原则,其它如有必须收费者须呈报总会核定之,但均以低于当地公共卫生机关者为原则。”
[②]因此,红十字医院与诊疗所成为当时民众最为欢迎的医疗机构。
各地医院纷纷实施优惠和减免费政策。以下为几个典型例子。
首先是重庆中央医院,该院曾在抗战期间为救治军民做出巨大贡献。抗战胜利后,首都迁回南京,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也迁回了南京,中央医院便交由重庆市红十字分会接办。重庆市分会和总会在经费、器材和药品方面对该院给予了一定的补助,支持了医院的医疗工作。但由于开支浩繁,医院经费还是非常紧张,但即便如此,他们对患者的收费与公立医院相比是很低的。医院设有不同等级的病房,为了减轻穷苦人看病的困难,对三等病床的收费远远低于头等二等病床;但从数目上,三等病床数目却占头等病床数目的四倍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穷人,此外,“减免费的规定也很广泛,经保甲长证明或自己要求,主治医师批准,即可减免医药或住院费。”
[③]另外,院里的医师护士还要抽出时间探访附近有产妇的人家,上门诊断和接生,做到真正的服务民众。
另一个典型医院是上海市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该院创设于1909年,是中国红十字会创立最早的医院,具有为民众服务的优良传统。1946年2月,上海《申报》馆“鉴于一般贫穷产妇因无力负担生产费用,往往损及本人及婴儿之健康,深觉救济‘贫妇助产’实为当前急务,”遂发起“贫妇助产”运动,凡无力承担生产费用的产妇皆可申请。上海市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闻讯,积极响应《申报》馆发起的这项运动,致函报馆,愿意加入合作,“此后凡居住西区之申请者,皆送该院待产。”
[④]一切费用,均予免收,做到真正的嘉惠民众。
北平市分会医院成立于1927年,已有悠久的历史。因院址紧邻北海公园,环境幽静,因此住院患者主要以肺痨为主。门诊部分内、外、眼、耳鼻喉、肺痨各科,每日门诊就治患者近百人。除此之外,凡遇战事发生,灾疫流行,以及国内各项救济事务,医院都积极参与。抗战胜利后,在平津防痨协会的帮助下,分会医院装置巨型X光机一架,另外利用其他救济机关的一些物资,充实了一部分医疗设备,因此加强了服务社会的力量,“患者与日俱增,床位增加至七十个,仍感不敷应用。”
[⑤]分会医院以五百张病床为努力的目标,希望一步步得以实现,以便造福民众。
按照总会的要求,红十字会的医院和诊疗所都应设有社会服务部,也就是除消极的进行治疗病患外,还要进行一些积极的防护工作。一般社会服务部要进行下列各项工作:防疫运动、家庭访问、健康咨询、健康检查、家庭环境卫生指导、急救训练、救护车服务以及妇婴卫生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医务人员办理。虽然各医院诊疗所由于人员紧缺,所有工作不一定全面兼顾,但都力所能及的进行。
至1948年底,全国共有红十字医院46个。
二、红十字诊疗所
“复员”时期,除红十字医院外,中国红十字会的医疗机构主要是诊疗所,并且以新型诊疗所居多。多数诊疗所规模不大,因此比红十字医院的设置更为普遍。部分诊疗所为抗战期间救护总队各救护区队裁并而成,具有优良的医疗传统。新型诊疗所成为红十字会服务平民的主要医疗机构。
从1946年开始,各地分会改编或新设的诊疗所纷纷开业。这些诊疗所本着“服务社会,博爱人群”的宗旨,开展了广泛的医疗保健及社会服务工作。各地诊疗所都采取了对民众的优惠措施。较早成立的上海市分会诊疗所,“挂号费初诊一百元,复诊五十元,医药费全免。”
[⑥]结合当时通货膨胀的状况,收费是相当低的,特别贫困者还可免去挂号费。后来因物价上涨,除挂号费有所增加外,医药一直免费,成为贫苦民众所青睐的地方,开业不久便享有很高的名声,来看病者逐渐增多,每天由开诊来的20余人增加到400人左右。
[⑦]北平市分会诊疗所设有内科、外科和产科,“只收少许挂号费,药费免收。”
[⑧]
这一时期,位于首都所在地的南京市分会的医疗服务走到了各地分会的前列。
抗战期间,南京市被日军占领八年之久,医疗设施毁损严重。抗战胜利后,医疗工作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但仍然难以满足民众需求,仅有的几个医院诊所,“无处不患人满,以致求治无门,呻吟于病院门外者更不计其数”
[⑨]。英国议会访问团团员阿穆理爵士在来华参观后也曾感叹:“南京有一百万的居民,而仅有三个医院,照我们的标准看,规模都很小。”
[⑩]可以看出当时医疗状况之差。民众缺医少药,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力图弥补这项工作的不足,加强医疗方面的工作,为民众解决实际困难。所以在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同时,“对这项工作并没有偏废”,
[11]为使贫困者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南京分会制定了具体的嘉惠贫病者的办法,在遵照总会指示的前提下,对减免医疗费用做了这样的规定:(一)病人至诊疗所挂号处,无力缴纳挂号费,得请求该处介绍至本部或迳至本部请求免减医药费;(二)由本部社会服务员与申请人作个别谈话,如申请人确属无力就医者,即由社会服务员填写登记卡及免费登记薄,并填发免费通知单;(三)病人持免费通知单至挂号处即可免减挂号费就医。
[12]无疑,这些规定得到了贫苦民众的热烈欢迎。
“复员”期间,南京市分会共设立了5个诊疗所。即太平路诊疗所、新街口义诊所、玄武湖服务站诊疗部、陵园诊疗所和四所村诊疗所。下面以太平路诊疗所为例以了解当时诊疗所状况。
太平路诊疗所设于分会会址,有内科、外科、眼科、产科、X光及义务医师诊室。工作人员由原救护总队第311和351区队改编而来。两区队于1946年7月改组为南京市分会诊疗所。诊疗所共有医护人员14名,包括5名医生,4名护士,5名助产士。该所于8月15日起全日应诊,每日门诊200人以上。医护人员人数也随着应诊的日渐繁忙在此后有所增加。这是南京分会科室最全、规模最大的一个诊疗所,也是分会开展诊疗工作的核心。其他四个诊疗所规模要小得多。
除治病救人外,分会诊疗所还承担起预防接种和家庭访视等工作。这一工作充分体现了医疗工作的积极性质。按照规定,凡学校、团体机关函请分会作健康检查,由诊疗所与分会社会服务部确定时间后进行;凡机关团体来函请求作预防接种,或分会鉴于时令应作某种接种时进行预防接种;家庭访视则包括妇婴卫生指导、环境卫生指导、营养指导、防疫保健指导以及应病人要求所作的个别指导等等。另外,南京分会诊疗所还提供救护车服务,如有紧急伤害、重病及产妇需要救护车服务,则由诊疗所医务人员携带药箱迅速赶往急救,如果有集会活动也可受邀担任急救服务。
1947年,南京分会5处诊疗所诊疗人数统计为:内科31099人,外科66617人,妇产科8835人,儿科8984人,X光检查6584人,X光拍片722人,检验4298人,接生婴儿699人,种痘4476人,病人85%是平民和公教人员,此外如流浪街头之难民均免费施诊,完全免费者有853人。
[13]
至1948年底,全国共有红十字诊疗所89个。
[14]
总体来看,工作环境差,拥挤、设备缺乏是普遍现象。红会这些诊疗所的规模虽小,但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条件下,却成为为民众解除病痛的重要力量,受到普遍欢迎,每天来就诊者络绎不绝。
三、乡村服务站
在城市医疗工作顺利开展以后,中国红十字会又把人道关怀延伸到乡村,倡导医疗下乡。这一时期乡村的医疗工作主要设于乡村服务站内。
中国的乡村普遍落后,经济状况、医疗条件比起城市相差甚远。而刚刚历经八年日寇侵略的农村,民众生活更加困苦。抗战胜利后,百废待举。虽然城市的医疗条件不能尽如人意,但比起农村还是好得多。为了更广泛地为民众服务,“红十字会的医药服务在城市建立了基础之后,急切地需要推展乡村市镇的工作。”
[15]
开展乡镇医疗工作,源于总会的倡导。1947年初,总会决定在分会之下设立乡村服务站,把红十字的关爱延伸到农村。乡村服务站“为复员期间本会最新措施”。
[16]总会为此特订立服务站暂行规则,规定服务站的工作主要为8项:一、办理医疗防疫保健工作;二、推行安全助产及举办旧式产婆训练工作;三、设儿童青年阅览室;四、设会员医药及法律咨询处并代写书信等;五、办理成年及儿童失学教育;六、组织青年会员联谊会;七、征求会员;八、发动乡镇会员推行灾害救济及乡村公共卫生。
[17]规则定好后,遂下发到各地分会,要求各分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酌情举办。从上述乡村服务站的规则来看,服务站成为红十字会工作在乡村的辐射点,其工作范围是全方位的,并不仅仅限于医疗,但医疗工作一直列在首位。
在当时的情况下,由于受到人力物力的制约,能积极响应并迅速举办该项事业的分会为数不多,其中江苏省武进分会的工作最为出色,不仅在时间上走在了其他分会的前面,而且,开办的乡村服务站数量也是最多的,自1947年2月至11月,武进分会共设立了9个乡村服务站。
武进分会的第一个乡村服务站设在前黄镇。服务站设在镇上中街的杨家祠堂,站内设有门诊室、手术室、待产室、病床8张、产床2张,检查台、检查床各一张,另外还有疗养室、调查室、图书室与理发室等。服务站内配有医师1人、护士1人、助产士2人。从服务站的配置方面来看,医疗工作是重点。
自前黄服务站开办以来,“因乡村之需要,深得地方一般民众之欢迎与好评,故工作颇称顺利,继续请求本会设站服务者有五、六乡镇之多。”
[18]这仅是服务站开办后两、三个月就取得的成效。
继前黄镇之后,武进分会又分别在湟里镇、寨桥镇、厚余镇、西夏墅、马迹山、湖塘桥、雪堰桥和坂上镇设立了乡村服务站。各服务站所需药品一般由分会诊疗所供给,经费则多由地方筹募。服务站成立后,分别开展了医疗、保健、赈济、教育训练、康乐活动等,其中医疗工作为首位。以前黄服务站为例,从1947年2月成立至1948年11月不到两年时间,前黄服务站共接诊病人19125人,防疫种痘50305人次。在这19125人的接诊病人当中,免费者人数就达到8554人,占到总数的45%
[19]。这项工作最受民众欢迎。
除武进分会外,1947年3月至5月期间,泸县分会成立了蓝田服务社,大竹分会成立了高穴、新店两个服务站,砀山分会成立了崇教乡服务站,莆田分会也成立临时服务站四处。
乡村服务站一般规模较小,但它的建立,确是乡民最需要的,非常受民众欢迎。乡村服务站成为乡民了解红十字会、感受红十字精神的重要窗口。
为进一步推行医药救济及保健防疫工作,自1948年7月开始,中国红十字会又利用美国援华经费设置了上海、南京、武进、砀山、灌县、邕宁、长泾、青浦、江都、孝感、开封、长春12个乡村巡回义务队,深入民间,为民众服务。
把工作延伸到乡村成为“复员”时期红会医疗工作的一大特色。中国红十字会成立后,除战场救护和灾变救济外,平时的医疗工作主要在城市开展,乡村工作一直无力兼顾。但这一时期的乡村服务站的设立,可以说弥补了红会工作的这一不足。虽然限于条件,服务站设立的数量有限,还没有做到广泛深入农村。但乡村工作的从无到有,使这一时期成为红十字会工作的一个新的起点。
四、流动诊疗车
流动诊疗车是诊疗所灵活施诊的范例。目的是减轻民众的交通费用,真正做到为贫苦民众服务。该项措施主要出现在上海分会。
流动诊疗所的创意来自于一次偶然的参观。1947年6月,亚美电台的陈子桢先生到上海市红十字会的诊疗所参观,认为红会诊疗所只收挂号费免收医药费的做法,对于平民医疗工作是极可推崇的。但他看到,很多患者是远道而来,仅路费一项便高出挂号费数倍,所以还不能彻底减轻民众负担。于是便提议设立流动诊疗,得到红会的赞同。后经联络,决定由红十字会与上海18家民营广播电台联合举办流动诊疗车,“送诊给药,不取分文,作为彻底救济贫病的一件事业。”
[20]
为对流动诊疗车进行管理规范,特制定了《流动诊疗车实施纲要》:诊疗车数量原则上多多益善,全视劝募所得经费而定,最终目标期能布成诊疗车网,自市区以及郊区均有流动诊疗车普遍服务;初步计划暂定一辆,募集国币五亿元;诊疗车内部医药设备力求完备,切合实际效用;诊疗车规定路线地点设站分上下午行驶两线,其路线地点视车辆数量逐步增添,以避免浪费时间;诊疗车之路线地点时间由各民营电台按日报告,排为固定节目以期周知;诊疗车出发规定地点,诊治病人送诊给药完全免费。;流动诊疗车为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市分会与上海市民营广播电台商业同业公会合办之社会事业,并由以上两团体合组流动诊疗车事业委员会,其委员会人选由双方负责人为当然委员外,并聘请社会热心人士及巨额捐款人为委员,筹措经费及处理医药设备等事宜。
[21]
为促进募捐工作,9月15日至17日,上海18家民营广播电台联合举行空中劝募,请评剧、越剧、弹词等名票名伶举行精彩节目大会串,并请上海市长及卫生局长进行讲演,气氛非常热烈,听众踊跃输将,三天共“计募得一亿二千余万元”。
[22]
流动诊疗车于10月10日正式开出为民众实施医疗服务。该车是由美国红十字会捐赠的救护车改装而成的,车外漆有鲜红的红十字标志,并注明“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市分会”及“上海市民营广播电台公会”合办“流动诊疗车”。答谢方式新颖别致,除每天在电台的节目中由主持人向捐款人答谢外,个人捐助一百万以上者将姓名刻在车上留念,五百万元以上者除刻姓名于车上留念外并赠红十字会总会奖状一张,团体捐助一千万元以上者,除刻团体名称于车上外并赠红十字会总会荣誉奖状一张。
[23]诊疗车第一天工作便接诊五十多人。此后诊疗车按固定的站点应诊,分沪南、沪西、沪东、沪北四个站点。每周一三五上午去沪南站,地址在文厂路民众教育馆,这里人口密集,每次看病的病人都很多;下午去沪西站,设在愚园路、江苏路口的念主布道所,病人以公馆住宅的仆人和附近的棚户人家为主。每周二四六上午到杨树浦桥的沪东公社沪东站,病人以工人和家属为多;下午去沪北站,设在闸北的共和新路三德小学,病人主要是平民大众和苦力。
为使更多的民众受惠于这种免费的送诊给药,流动诊疗车还利用假期开到乡村,为那些无法享受到先进医疗设备的民众提供免费服务。他们曾应邀去过青浦县的陈坊镇、余山和青浦县城以及嘉定县城,求治人非常多。流动诊疗车还在冬令救济期间开往庇寒所,为那些无家可归的难民服务。
流动诊疗车的运行以募捐为经费,因为流动诊疗车看病取药不收任何费用,深受民众欢迎,就诊者不绝如缕,成效明显,所以更博得捐款人的支持。诊疗车开诊三个月时统计,捐款最多的是一位姓顾的听众,一人捐助2500万元。此外,“零零碎碎的自动的捐款,每天在各电台的节目中,由报告小姐向着捐款人报告道谢,三个月来简直没有停过。”
[24]
由于通货膨胀逐渐加剧,各项开支日渐浩繁,流动诊疗车的数量没能按预想逐渐增加,所以未能形成诊疗网。但这种流动施诊的灵活方式确确实实给贫苦民众带来了方便。
“复员”时期的医疗工作,体现了中国红十字会在这一时期所制定的宗旨,即“服务社会,博爱人群”。医疗工作服务范围扩大,真正做到嘉惠贫病,并延伸到乡村。红会的医疗工作适应了社会的需要,部分弥补了当时医疗设施缺乏的不足,医疗工作成为红会工作中最受民众欢迎的部分。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