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栏目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09-3-30 12:29:48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1432
 
扮好双重角色   推进人道事业
——访苏州市红十字会会长、市政府副市长谭颖
郝如一
 
    2008年岁末,江苏省红十字会召开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苏州市红十字会会长、副市长谭颖连任第八届理事。
    会议期间,专程来江苏的中国红十字会彭珮云会长邀请一些人士座谈,谭颖的50分钟发言受到彭会长的高度评价。
会场休息间,记者采访了谭颖会长。
    她的话匣子从红十字会悠久历史打开:苏州红会始建于1911年,经历历史风雨,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基层组织790个,会员21.8万名。市红会自2005年6月换届,特别是彭珮云会长2006年亲临视察后两年多来,各项工作加速推进,全面发展,有些方面我们自认还是比较有创意有特色的呢!
    谭会长如数家珍般和记者聊了起来:
    一是县级市红会理顺管理体制。在彭会长的亲自推动和市委王荣书记的过问支持下,苏州下辖昆山、常熟、张家港、吴江、太仓五个县级市红会,都由卫生局代管转变为市政府领导联系,配备专职副会长,基本独立运行。
    二是灾害救援募捐成效显著。无论国内海外发生特大灾害,苏州红会都能得到广大爱心市民的热情支持,成千数万上亿元的捐款汇集红会。例如东南亚地震海啸,全市红会募集700万现金;“5·12”汶川大地震,又募集3.8亿元款物,均列全国同类城市首位。中国红十字会授予我们“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三是创意并打造“善”字系列救助品牌。2005年由苏州工业园区外企与红会合作的救助贫困尿毒症“德善”专项行动,启发我们创意了救助本地弱势群体的“善”字系列计划。继“德善”后又打造了“明善”、“吉善”、“诚善”、“爱善”、“义善”、“仁善”等7个品牌,分别救助贫困的尿毒症、白内障、急症儿童、大中小学生、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白血病和外来人员。三年募款650余万元,先后使5800多人从中受益。
    四是骨髓捐献保持全国领先。截至目前,我市报名捐髓者达10200名,其中HLA资料进入中华骨髓库逾9000份,191名志愿者HLA与白血病人初配相合,26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各项指标均为全国领先。我市女青年杭彬,因首次为台湾同胞捐髓而备受全球华人关注。
    五是红十字社区服务和青少年工作取得新进展。我市大力推进红十字进社区,居民享受到更多爱心服务。金阊区和昆山、张家港、太仓三市先后建成“全国红十字社区服务示范市/区”。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也卓有成效,全市中小学校全部建立红会,在苏高校已建红会13个。
    六是红会参与艾防发挥独特作用。我市红会以非政府人道组织特殊身份参与艾防,尤其在关爱艾滋感染者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得到艾感者的信任与合作,有效地缓解了矛盾,促进了和谐。市红会面向外来建筑民工开展艾防同伴教育,用通俗的顺口溜推广使用安全套,又把安全套派发责任交由工地安全员。这些创意做法,有效地促进了外来民工的艾防工作。
    七是红十字宣传工作更为同行认可。“用宣传的眼光做策划,以工作的实绩做宣传”是我们多年实践的总结,有效提高了市民对红会的认知度、参与度,也提高了苏州在全国同行中的知名度、美誉度。我会还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宣传工作“十佳”称号。
    八是红十字运动研究不断深入。市红会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合作成立了“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三年多来已取得一系列成果:开通红十字研究网站,创办红研电子期刊,编纂出版《近代江苏红十字运动(1904-1949)》、《苏州红十字会志》、《红十字运动研究》2007、2008卷。《中国红十字历史编年(1904-2004)》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红会历史工具书,获评苏州市哲学社科成果一等奖。我们的研究引起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代表处的高度关注。
    说起自己既当会长又是分管副市长,如何扮好这个双重角色,推进红十字事业发展,谭颖——这位高高个头、笑容可掬、年居而立不惑间的女博士则很有一番见解。
    她说,政府切实履行职责是红会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红十字会法》规定,“人民政府对红十字会给予支持和资助,保障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并对其活动进行监督”。作为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兼市红会会长,如何恰当地扮好这个双重角色,对红会来说意义重大。三年多来,作为分管副市长,我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支持;争取红十字会的工作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市红会抗震救灾募款3.8亿元,取得全省和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我又及时向市委书记和市长汇报,他们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表示祝贺与勉励,给全市红会很大鼓舞。我还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支持红会事业发展。在理顺县级市红会管理体制、市红会办公用房、遗体捐献纪念园选址、抗震救灾捐款由红会依法独立处分等事项上,我以分管市长身份多次协调,帮助红会解决实际困难。
    谭会长说,作为市红会会长,我按照《红十字会法》和《章程》的要求,定期召集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经常听取红会工作汇报;督促制订《常务理事会议事规则》、《理事会成员单位分工与职责》,较好地发挥了各理事单位的职能作用。平时,我也以会长身份积极参加红会各类大型活动。2009年来临前,我又亲笔签名发送贺卡,向多年来与红会合作的外资企业领导祈福新年,拜托他们一如既往支持红十字事业发展。
    谭会长对自已扮演双重角色,推进红会事业发展颇有体会,她向记者例举了几个方面:
    第一,红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构建和谐、关注民生上可以大有作为。红会工作大凡涉及生命工程(救护、献血、捐髓、捐遗、艾防)、救援工程(灾害和灾难救援)、爱心工程(社区服务、志愿服务、扶贫帮困)的,均属“关注民生”的范畴。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下,红会应当更好地配合政府关注民生,更好地发挥人道领域的政府助手作用,替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
    第二,理顺管理体制有利于红十字会独立开展工作。把县以上红会从卫生部门独立出来,无论从法律层面、国际惯例和中国实际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市红会于2004年8月理顺管理体制,2007年11月市红会和编办联合发文理顺县级市红会。在抗震救灾募捐中,各县级市红会发挥的作用明显比尚未“理顺”的区红会突出的多。
    第三,创新工作思路是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作为外企比较集中的沿海地区,红会要当好“爱心中介”,积极引导企业关爱弱势、回馈社会,并帮助运作好爱心资金。我市的 “善”字系列救助计划之所以越做越好,就是外企与红会两个积极性结合得好的缘故。总之,通过与外企、国企、民企合作,可使红会事业得到更大发展。
    第四,加强理论研究对红十字事业发展很有促进作用。中国红十字运动已有百余年历史,各地红会都有大量人道主义实践的经验和体会。但是,还须注重理性的思考、理论的研究。苏州红会与高校密切合作,在这方面率先迈步,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