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学界之手 育理论之果
“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召开
4月10日至11日,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江苏省红十字会主办,苏州市红十字会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承办的“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召开。来自学术理论界和红十字会系统的8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上,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发表讲话,江苏省红十字会会长吴瑞林、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代表马文德、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先后致词。江苏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潘宗白、张立明,江苏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单加海,苏州市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谭颖出席会议。
随着中国红十字运动的蓬勃发展,红十字理论研究的滞后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瓶颈。江亦曼在讲话中指出,红十字运动丰富的实践呼唤着理论。加强对红十字运动的理论研究,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科学发展,推动对中国红十字会工作规律的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不断增强和提高各级红十字会能力建设和履职水平,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她介绍,总会将成立“中国红十字会理论研究会”,以推动我国红十字运动理论、历史和现实国际问题的研究,促进国际红十字运动基本理论与中国红十字会具体实际相结合,为推动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和理论服务,为积极参与国际红十字运动服务,为我国民间外交、人道外交服务。
在讲话中,江亦曼还提出了开展红十字理论研究要把握的几个原则。一是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红十字理论研究工作;二是要致力于理论创新;三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会议采取大会报告、分组交流的方式就“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进行研究探讨。与会代表共提交了44篇论文,既有公民社会、人道主义、公信力建设、灾害学研究、心理救援、志愿服务风险防范、红十字精神与实践、红十字会的组织建设与社会救助、慈善组织筹资能力、红十字的救护与防疫工作、红十字会的社会服务等专门问题的研究,也有晚清、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红十字历史和重要事件的研究。
江苏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潘宗白在会议总结时指出,对于中国红十字运动来说,这是一次意义非常的会议,它不但第一次实现了红十字工作者与红十字理论研究者的交流与互动,而且对红十字理论的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秋光,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吴苾雯分别代表学术界和红会界作总结陈词。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从索尔费里诺到关塔那摩——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珍藏图片世界巡展”;江亦曼向苏州市红十字会和苏州大学社会学院颁授彭珮云会长题字的“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和“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基地”牌匾。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邓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