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中国红十字会江亦曼常务副会长出席并做重要讲话
春意盎然,春风拂面。中国红十字运动百余年来第一次学术盛会在苏州举行。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江苏省红十字会主办,苏州市红十字会、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承办的“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4月10—12日在苏州大学隆重召开。这预示着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春天来临了。
来自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河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苏州科技学院等数十所高校,《史学月刊》、《学术月刊》等7家学术期刊,安徽、天津、上海的出版和研究机构的代表;来自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代表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暨报刊社、基金会,以及江苏、上海、山东、内蒙、辽宁、福建、贵州、江西、四川等省市红十字会的领导和代表,共计120余人出席盛会。
会议开幕式上,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教授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马文德致辞称赞苏州红十字会和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合办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是非常有意义的创举,他特别祝贺中国暨江苏红十字会因为有如此杰出能干的地级红会而荣耀。江苏省红十字会吴瑞林会长讲话认为,红十字运动一个半世纪历史应当是重要的研究对象:红十字运动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历久不衰的内生动力是什么?红十字精髓和文化的内核是什么?红十字理念与人道、人权、人性的哲学关系是什么?红十字精神、理念、原则、文化、运动的社会学意义何在?红十字事业在我们当代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和谐稳定当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红十字运动进入中国,其精神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代科学发展观之间是如何相融相通的?红十字运动的人文基础与法律保障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中国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红十字运动的地位、作用在未来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还有什么发展空间?这些重要的课题我们要深入研究。
中国红十字会江亦曼常务副会长在她讲话中说,苏州红十字会和苏大社会学院联合创办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作为国内第一家以红十字运动为专门对象的研究机构,在全体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形成了一批比较具有影响的红十字运动学术研究成果,对于全国红十字运动广泛开展理论研究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她指出,开展红十字理论研究要把握好三个重要原则:一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统领红十字理论研究工作;二是理论创新是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开幕式上,江亦曼向苏州授彭珮云会长题字的“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牌匾,吴瑞林授“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基地”牌匾。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学术报告和分组交流。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博导、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池子华教授倡导创建“新红学”——红十字学——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关注。他从“深厚的历史底蕴”、“初步的理论支撑”、“迫切的时代呼唤”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立红十字学的必要性。学界精英和红十字会干部分为两组,围绕“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两大主题,展开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探讨。
江苏红十字会潘宗白常务副会长致大会闭幕辞,他从“学术界与红十字会同仁首次聚首、本次会议所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并重达成一致意见以及通过此次会议有一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对会议的切身感受。
(消息来源:苏州红十字会 作者:郝如一 责任编辑:姚惟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