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道人文风景常驻常新——省运志愿者服务带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0-11-9 13:28:02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2149
 
让这道人文风景常驻常新
——省运志愿者服务带给我们的启示
 
    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10月11日至18日在常州隆重举行。在这场赛会背后,一群群志愿者以默默的付出、周到的服务演绎着关于责任和奉献的故事,那一声声问候、一张张笑脸、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也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
    市委书记范燕青在看望志愿者们时说:“举办一届最精彩、最圆满、最成功、最难忘的省运会,离不开每一个志愿者的努力,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参与、奉献第十七届省运会的广大志愿者表示感谢,并希望广大青年志愿者以优质的服务,展示常州志愿者风采,向全省展示常州文明形象,并通过参与省运会志愿服务,锻炼自我,提升能力,为常州的美好未来奉献力量。”省运会期间,我市5万余名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活跃在会场内外,行动在常州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和谐成为我们这座城市最美的人文风景。
    启示一:
    志愿者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又是城市文明的推动者
省运会开幕前夕,位于莱蒙广场的省运会城市志愿服务亭,每天都会迎来众多咨询者,值班的志愿者面带微笑,耐心地为市民或游客解答问题。
    省运会城市志愿服务亭是由团市委在城管、建设、园林、规划等部门的帮助下设立的,自今年10月1日起启用,分别位于莱蒙广场、人民公园和红梅公园3处,主要负责发放省运会对外宣传材料,发布省运会重要比赛信息,向市民及游客提供道路交通引导、介绍城市文化和旅游景点、应急帮助等服务。除3个主亭,省运会各类比赛场馆周边还设置了服务辅亭,在高速路口等处设立了志愿服务岗,在接待宾馆和场馆内部设立了志愿服务站,主要为运动员和来宾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开亭以来,只要忙完功课,陈涛都会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赶到莱蒙广场站点。作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生会主席,他告诉记者,自己对于服务内容已经深入了解,将以优质的服务,为市民与游客提供便利,多多宣传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并带领更多的同学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贡献。
与志愿亭、站、岗服务同步,省运会组委会志愿者工作部、团市委、市志愿者总会还在全市开展“精彩省运 志愿同行”社会志愿服务集中行动,万余名社会志愿者行动起来:常州大学城文明交通志愿者联盟,在上下班高峰期,组织志愿者轮流到文化宫、江南商场等交通路口开展交通引导服务;350多个市级、省级、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开展文明窗口优质服务行动;还有一批志愿者深入红梅、永红等12个街道,组建巡逻队和宣传队参与治安巡逻,协助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团员青年深入河海等社区宣讲道德模范事迹……志愿服务的范围在不断延伸,并成为推动城市文明进步的生力军。
    启示二:
    志愿服务既要阶段化也要延伸开去常态化
    志愿者之所以成功服务省运会,还因为有一个健全而高效的组织体系。为做好省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省运会组委会志愿者工作部、团市委、市志愿者总会精心组织,将团市委所有机关干部根据省运会志愿服务需要,分成赛会服务组、宣传报道组、重大活动组、综合会务组等四个行动组,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实行扁平化管理,完成了赛会志愿定向招募使用,促进了城市志愿者在各条战线开展服务,推动了社会志愿者活跃在龙城每个角落,形成了良好的盛会氛围。
    团市委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骨干培训和分级培训、理论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重点组织在常10所高校骨干志愿者集中培训,编辑印制《省运会志愿者工作手册》与培训视频光盘,覆盖了全体省运会赛会志愿者。团市委还专门开设了“常州志愿者心网”,使“小事大爱,由心而发”成为常州志愿者的共识。举办“志愿 青春感悟”微博大赛、“志愿 青春风采”征文大赛,开展省运会志愿服务“微笑之星”推选活动等。这一系列动作都为志愿者提供良好服务打下了扎实基础。
省运会组委会志愿者工作部部长、团市委书记、市志愿者总会常务副会长胡竹在接受采访时说,“志愿组织,特别是青年志愿组织,是对共青团组织体系的有益补充,志愿服务扩大了团的服务范围和辐射力,延长了团的工作手臂。这次省运会志愿服务不仅给我们一项光荣的任务,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锻炼提高的难得机会。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省运会志愿服务的经验,进一步增强在重大活动上有机整合、快速调度、形成合力的能力,在日常志愿服务中将进一步开展关爱弱势群体、社区建设、倡导文明风尚等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和品牌化,使志愿服务成为快乐式奉献、专业性服务、培育人本文化和传播文明新风的重要载体,让志愿服务在你身边,团组织也在你身边。”
    启示三:
    “90后”是活泼而幸福的一代也是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一代
    很多人有这样的担心:“90后”是生活在蜜罐里的一代,吃不了苦,没有责任心。可省运会上,“90后”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举重比赛场馆内忙碌着一批“小蜜蜂”:选手放下杠铃后,他们迅速跑上台,在20秒内完成杠铃部件的脱换和组装,然后又快速地退去。这是对体能和速度的挑战,他们却没有半句怨言。“吃饭的时候,连筷子都拿不稳。”脱下手套,“小蜜蜂”之一的“90后”王符旭手上已经磨出一颗颗水泡。当记者问是否感觉累时,小王笑着说:“早有心理准备,我们这些年轻人不是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娇嫩,是吃得了苦的”。
    与王符旭的岗位不同,来自建东学院的女孩高祝萍,是开幕式观众通道的引导志愿者,她通过学校团委招募选拔和培训,第一次做志愿服务工作,在奥体中心的通道内,她一站就是4个多小时,一丝不苟地为观众提供指引服务。“开幕式开始后,隐约听到现场的欢呼声,真想自己也能到现场看一眼。”但与小高一样的嘉宾引导志愿者和安检验证志愿者们还是微笑地站着。
    这次省运会赛会志愿者中,“90后”是志愿者的主体。正是这样一群年轻人,凭着吃苦耐劳和相互支持,完成了服务使命。“这些90后,不少人的皮肤被烈日晒成了古铜色,还要捡球、递球、平沙,一个个挥汗如雨,没有松懈,素质好的。”观看沙滩排球比赛的市民张先生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省运会改变了他以往对90后的看法。
 
                                    常州市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