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随笔]栏目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0-12-31 19:39:20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2186
 
对红十字工作“四大法宝”的理解和体会
刘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2010年6月9日在北京市红十字会调研时强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效的执行力、不竭的创造力、较强的公信力是各级红十字会开展工作的法宝”,作为一名红十字工作者对这段讲话深有体会。笔者认为,华建敏会长提出的“四大法宝”,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红十字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应成为我国红十字今后工作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指导纲领和方针。笔者通过认真学习和思考,有如下体会:
    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红十字工作开展的原动力
    红十字运动的起源及初期发展表明和证明了华会长的讲话。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杜南先生如果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果继续做他的商旅生活,那么在索尔弗利诺战役中战场伤兵人道大救护的情形就不会或者较晚出现。亨利·杜南先生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社会良知和善良情操,是他发起成立“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原始动力,当今人类最大、最广、最得人心的国际红十字人道救援组织由此诞生。因此,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成为每个从事红十字工作人员内在的原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红十字事业各项工作的前进和发展。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往往对社会上的事情麻木不仁、冷漠无情。特别是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还很多,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毋庸置疑,目前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照顾仍还不够,如果我们从事红十字救助工作的人员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就会在灾难来临时出现视而不见、见而不行的现象,就很难积极主动地去做好各项救灾救助工作,甚至会对弱势群体冷眼旁观。因此,华会长对红十字工作者提出强烈责任感的要求是非常及时,有深刻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完全抓住了当今红十字工作的要害和核心。
    二、有效的执行力是红十字各项事业得到全面落实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红十字工作的内容、项目与一般部门的工作有一定差异性,它的突发性、应急性、不可预见性比其他社会部门和机构相对要强,具有准军事行动的特征,因此,红十字工作中的每一级组织、每一个人员执行工作任务能力的强弱、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关系到红十字工作内容的执行效果。特别是在突发性灾难发生时,这种有效的执行力显得尤为重要。强力有效的执行力,往往能使工作获得事半功倍的社会效益,相反,低能无效的执行力,则会事倍功半,大大降低红十字工作及时性、有效性的特色,用经济术语来形容就投入产出效益比不高。同时红十字精神的宣传效益很大程度上是靠各级红十字组织和工作者对工作的有效执行力而表达出来的。如果有高效执的行力,我们不但能够在物质上为社会救灾工作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会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丰厚的正面效益。因此,各级红十字组织和工作人员必须练就高效的执行能力,使平时的工作和突发性工作的执行力有着其他社会组织所没有的显著特点,使红十字工作的光辉不断地显亮闪光。
    三、不竭的创造力是红十字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红十字运动持续发展一百多年的历史,实际上也是国际红十字运动不断创造、创新发展的历史。红十字运动最初起源于战场伤兵救护,但并没有画地为牢,局限于此,而是随着人类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灾难不断创新跟进,不断拓展新的工作服务领域,不断革新创造和发明新的工作方法。正是红十字运动不断贯穿着创造、创新的理念,才使得这朵百年的红十字运动之花常开不败绚丽多彩。因此华会长要求我们各级红十字会要有不竭的创造力,着眼于我国红十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极具深刻和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较强的公信力是红十字运动的生命力所在
    公信力是一切社会组织、机构包括执政者的生命力所在。红十字运动产生、发展是建立在公信力基础上的,红十字的七项基本原则每一条都与公信力有密切联系,可以说红十字运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也就是红十字公信力向全世界的展示史。特别是当今的中国红十字会在数次全国性的重大自然灾害中的良好表现,如在2003年的非典、南方冰雪灾、汶川、玉树地震中的救灾行动,我国各级红十会的工作者以自己的无私行动、以对受灾人群的诚信、诚意和热情的相助,在社会上树起极高的公信力,使红十字会的良好形象不断得到了展示,极大提高了红十字会的社会地位、社会知晓度,赢得了社会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从而使红十字会的工作开展、开拓越来越顺利,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大。
    本文体会到,在红十字会的日常工作中,强烈的责任感应是我们广大从事红十字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和首要条件。因为社会责任感是人们的主官能动意识,是人们的行为动力的内在因素,只有这种内在因素的动力强,人们的社会行为的行动力才会增强,人们的执行力、创造力、公信力才能得到不断地发展、涌现和提高。如果人们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或丧失了这种责任感的内在动因,就会对周围的事物漠然无视、视而不见、见而不行,因而就很难产生有效的执行力、不竭的创造力和出现较强的公信力。因此,我们广大的红十字工作者一定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强化和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的领导干部也要紧紧抓住培养和提高红十字工作者的责任感这个纲,来提高红十字会的执行力、创造力和公信力。
(作者系江苏省红十字会备灾中心副主任)
 
“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应成为红会干部的鲜明特质
张飓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效的执行力、不竭的创造力、较强的公信力”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在北京市红十字会调研时对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向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发出了推动红十字事业科学发展的集结号。笔者认为,打造一支具有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鲜明特质的红十字会干部队伍是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善操作
    “善操作”,就是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试想,如果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杜南先生当时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社会良知以及勇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就不会出现索尔弗利诺战役中战场伤兵人道大救护的大爱之举,红十字运动就不会或者推迟发生。
    “善操作”,是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华会长强调:“红十字会作为社会组织,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重要助手,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发挥着不可缺失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各级红十字会要善于审时度势,找准定位,善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善于将党的方针政策及上级红十字会工作精神结合到本地区和本单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案并付诸于行动,善于在履行职责的同时发展事业。
    “善操作”,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级红十字会要牢固树立“事业初级阶段、科学发展无限”的新理念,坚决克服“没位子、空壳子、缺票子”的消极思想,充分发挥“三大优势”、紧紧抓住“六大机遇”,切实把握好功能定位,以加快理顺县区红十字会管理体制为突破口,充分显现红十字会组织作用和地位;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重点,千方百计为弱势群众解难事、做实事、办好事,在社会建设领域发挥政府人道主义工作助手作用;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支撑,努力营造公益氛围,不断提升红十字组织的公信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以加强自身建设为前提,建立健全各项管理监督制度,树立红十字人形象,确保工作科学、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二、会落实
    “会落实”就是高度敬业、追求卓越的执行力。“会落实”的关键就是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总会、省红会各项决策部署,把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宏伟蓝图和总会提出“七大行动”变为现实。
    “会落实”是法律规定和组织性质的最高要求。红十字工作的职能与其他部门的工作有一定差异,它的突发性、应急性、不可预见性比其他社会部门和机构相对要强,而“红十字会不是政府机关,没有行政权力,只能靠自己的执着默默地就把好事做了。”这就要求各级红十字会要大力加强对红十字会干部的培养和教育,使从事红十字会工作的同志增添自豪感、归属感和上进感,从而激发出工作的热情、激情和真情,自觉地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矛盾逐渐显现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谋划和开展红十字会各项工作。
    “会落实”的成效应体现在服务本领的提升上。各级红十字会的队伍建设,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保证。干部素质的高低、服务本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执行力的发挥。这就要求:一是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各级红十字会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政绩观、发展观,保持团结奋斗、艰苦奋斗的作风,保证权力干净运行,勤政、廉政,自觉维护红十字会的声誉和荣誉。二是要提高知识水平。加强学习是会落实、提升执行力的前提和保障,我们要从工作实际出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生存和工作的第一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提高服务能力。要多在平实处着眼,多在操作的层面真抓实干、协调协作。“规定动作”不走样,就是要切实抓好现场初级急救培训、备灾救灾、帮困救助等职能工作,要制定工作质量标准,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坚决克服以往工作中“机械、盲目、被动”落实的行为。要善于调查研究,发掘更多适合发展红十字品牌乃至创出精品的业务领域;要善于与其他社会组织合作,错位发展,努力实现“在工作责任上心,工作进度上紧,工作质量上乘”的目标。
    三、能创新
    “能创新”就是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的束缚,创新观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法,于困境中找到出路,于困难中找到办法。
    “能创新”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红十字运动经历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之所以经久不衰,并焕发出勃勃生机,是因为其不断创新理念、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领域,不断创造和发明新的工作方法。各级红十字会要以创新的意识,抢抓新机遇,以创新的思维,摈弃传统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以敢为人先的锐气、知难而进的勇气,努力破解体制、机制、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发展难题,实现事业跨越式发展。
    “能创新”,必须善于学习、善于借鉴。当前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华建敏会长在部分省区市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把贯彻华建敏会长的重要讲话与本地工作实际有机结合,同时以北京、天津、上海、四川等地以及我省南京、无锡、南通、苏州等先进城市为学习榜样,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创己之新,把发展潜力迅速转化为现实优势,努力实现重点工作的突破。
    “能创新”,必须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即在转变政府职能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中争取地位,提升红十字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社会功能,提高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积极探索建立多样化的红十字服务机构,把现有的红十字会服务职能独立出来,建立适应事业发展的、面向社会的、不同类型的红十字服务机构,如备灾救灾中心、救护培训中心、红十字志愿服务中心等。要不断创新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找准推动工作的切入点和有力抓手,提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要建立起层次清晰、责任明确、有效激励、上下贯通、具有较强约束力的目标管理机制;要重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红十字会员、红十字志愿者的作用,探索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符合自身特点的组织架构,探索并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运行机制。
    “能创新”就是要做到“自选动作”有特色。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和内容,扩大和提升红十字组织知晓率、公信力;继续巩固和提升红十字会组织的影响力,进一步调动广大民营企业家参与公益事业,积极回报社会的积极性,确保公益募捐稳中有升;继续做好红十字“爱心工程”救助项目,使0—6岁先心患儿的救治率逐步提升,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徐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