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园地]栏目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0-12-31 20:09:49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2192
 
社区红十字服务的历史必然和新鲜实践
江苏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张立明
 
    社区建设是城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红十字会作为党和政府人道工作的助手,参与社区服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红十字会大力推进社区红十字服务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要求。
一、推进社区建设的历史必然性
    虽然“社区”一词早在1881年就被外国学者用于社会学,1933年开始在我国逐渐流传、使用,但我国政府部门在1986年和1991年才提出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这两个概念,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批转了民政部《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从中可以看出:社区和社区建设是城乡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要具有一定的条件,又具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目前世界上对“社区”没有一个十分权威而统一的定义,对其解释有140多种,但是对社区基本构成要素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即五要素:一定数量的聚居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生活服务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认同感)、一定类型的组织(即各种管理服务机构)。因此,社区可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是“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提法也多次出现在我们党的文件中。民政部对“城市社区”的区域范围则定义为:城市社区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近些年网络社区蜂拥而起,它超越地域、功能多样,值得研究。
    为什么要提出和推进社区建设?
    1、是经济社会发展、国家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
    人类自从定居从事农业生产以来,生活生产总离不开一定的地域,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已客观存在。但是在封建专制的传统农业社会,社会人群主要是“臣民”,国家的职能比较简单,主要是统治。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后,都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经济基础、机构功能发生巨大变化,作为“公民”的社会人群的各种权利增加和活动范围扩大,国家的职能向社会管理为主转变。社会管理的纷繁复杂要求更合理地划分区域范围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同时,城市的过度扩张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成为新的课题,美国城市学家E·霍华德在1898年《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指出城市的增长“要永远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社会机遇、美丽和方便”,他倡导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发展规划工作,欧美社会开始了城市社区美化改造。西方工业化国家在进入后工业社会后,市场发育水平比较高,同时产生了与国家、市场并驾齐驱的公民社会(也称第三部门),此时,国家强制管理的“公域”日趋缩小,主要职能是提供社会服务,按照一定区域建设服务机构、配置服务设施、依靠公民自治等社区建设和管理历史地提上了议事日程并成为政府的重要任务。为适应这一趋势,联合国1950年开始了推进社区发展的运动,并于1952年成立“联合国社区组织与社会发展小组”,目的在于运用社区民间资源发展社区自助力量。
    2、在我国,推进社区建设是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政府转变职能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我国建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社会结构是垂直而一统的,政府和单位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服务的功能。城市社会成员大多数是单位人,国家通过对企事业单位的直接管理来管理社会人群;对城市的基层管理是通过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而居委会管理的只是区域内的老人和少数没有单位的社会人员,功能也比较简单;对农村基层管理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农民的生产、生活、社会活动都在公社管理之下,基本上被束缚在土地上。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使社会建设、管理和服务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一是城市化加快。我国城市化1949年是10.6%、1978年17.92%、至2008年底增长至45.7%,城镇人口达6.7亿,传统管理体制已明显不适应城市的膨胀;二是城市外来人口增加。曾有个调查,我国每个居委会平均有外来人口115人,有的高达80%以上,而且一般是社会底层人员,增加了城市环境、治安、计划生育、就业等方面管理的难度;三是传统单位制度解体。单位人成为社会人,单位原有的职能剥离交给社会,同时大量无单位人员进入社区,社区有了真正属于社区的主体;四是社会结构分化和社会职能拓展。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逐渐形成了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并驾齐驱的新格局,政企、政事、政社分开,许多职能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承担,逐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人们同社区的关系逐渐强化;五是城市居民社会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并日益多元化。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精神生活和卫生保健等多方面需求增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也是社会基层服务的新课题,人们更加关注社区公共利益和福利;六是城市基层是各种矛盾的交汇点。多数矛盾和社会问题产生于基层并呈多发趋势,同时基层群众自主管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在基层管理中居民参与和社会组织作用日益显现。农村在改革开放和人民公社改为乡(镇)村后,经济、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纵横交错,由垂直式的等级结构向水平或网络结构变化,使权力由垂直变为平行,个人因而获得更大的自由。这些情况构成了建立和完善新的治理模式的强大动因。对城乡基层的治理要由侧重管理向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转变,强化基层服务功能;由侧重外部约束向外部约束与居民自治相结合转变,强化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由条线的、单向的管理运行机制向网络的、互动的治理运行机制转变,强化基层自治功能。由此可见,社区和社区建设不是区域调整、名称变化或仅仅增加服务功能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城乡现代化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基层政权巩固、社会和谐稳定、民主政治建设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有的学者这样表述,社区建设的追求是:个体对公共友爱和精神家园的渴望,政府对社会秩序与有效管理的谋求。
    正是顺应这种需要,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完善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现代化新型社区”和“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的要求,2004年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社区党组织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2006年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国务院于2006年下发了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社区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这都说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社区建设认识的深化和实际工作中对社区建设强有力的推进。
    社区建设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拓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社区服务的任务: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七个方面:就业、社会保障、救助、卫生和计生、文教体、流动人口管理、安全。社区服务管理和工作机制是: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
二、红十字会开展社区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完善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关心和指导各地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2002年15号文《关于进一步推进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红十字会“参与社区服务,将红十字志愿服务纳入社区建设”,同年与民政部共同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的通知》,2003年与民政部共同下发了“开展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活动的意见”,2005年与民政部、总工会、团中央等部门联合下发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2007年又与民政部共同下发了开展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的通知。中国红十字会领导和总会多次进行检查、调研,组织会议交流,开展示范市、区评审工作,有力地指导了各地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
    开展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是红十字会履行宗旨的题中之义和传统工作
    红十字会自诞生起,始终把人道主义作为自己的宗旨和核心原则。因此,除了对战争和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陷入困境的人给予一视同仁的救援外,平时则对各种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中国红十字会在战争年代,就为城乡民众提供了大量的治病防疫服务,1946年则更明确提出了“服务社会、博爱人群”的工作目标,先后建立了46所医院和89个诊疗站,还开办过儿童营养站、救济站、妇女职业培训班、阅览室、学校卫生实验区、红十字服务站等社会服务机构。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红十字会大大拓展了社会服务的工作范围,广泛开展“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的服务活动,主动“替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在城乡建立红十字卫生站、普及开展群众救护和防病知识,开展助孤、助残、助医、助学,对散居的孤寡老人“三定一包”服务,举办老年护理康复机构和残障儿童幼儿园,定期慰问城乡困难群众,关怀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等等。这些工作不论是否已被列入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客观上是社区服务的组成部分,也正是现在社区服务需要继续开展和加强的工作。
    2、是担负国际联合会提出的核心任务和履行法定职责的具体体现和实际行动
    国际联合会2010战略提出四项核心任务,即对七项基本原则和人道主义宣传、对灾害的反应、对灾害的预防、社区卫生和关怀,第四项直接是社区服务,其他三项任务也要求在社区中开展,所以这四项任务都要落实到社区。国际联合会2020战略提出的三大目标之一是:“通过增强社区承灾力和能力促进人类发展”。我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红十字会七个方面的职责中,备灾救灾、群众卫生救护和初级救护培训、推动无偿献血、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宣传国际人道法都可以而且应该在社区中开展,“开展其他人道主义服务活动”,则是有着更大的广延性和拓展性,凡是群众需要的,只是符合人道主义宗旨、红十字会又有条件的,都可以而且应该去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和各省政府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应急预案都明确红十字会有普及救护知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的职责。江苏等省制定的红十字会法实施办法中,专门增加了社区红十字服务的职责:“各级红十字应当协助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社区服务,在社区中建立红十字服务站,……为社区中的孤寡残疾人员等提供人道主义服务”。
    3、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区的迫切需要
    市场竞争使人际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功利取向和利益契约关系,人员的频繁流动、搬迁增加了社区成员的生疏感,社区成员各自从社区外谋取生计的各种不同利益削弱了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下岗失业人员、待业青年、农民工及单亲家庭、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容易产生被边缘化、被遗忘的感觉,因而希望得到关怀、帮助和发展的机会。这些都对社区在关怀人的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关怀帮助困难群众、疏导心理障碍、化解各种矛盾、发动居民广泛参与、培育和谐文化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学者认为,社区建设正是为了在一个市场经济的陌生人世界里,构筑人际关系和谐的、互助合作的新的社会共同体,这就是和谐社会和和谐社区。建设和谐社区要努力满足多样化群众的需求,要让陌生的人们熟悉起来、让劳累的人们轻松起来、让疏远的人们亲近起来、让困难的人们得到关爱、让奉献的人们受到尊敬。红十字会在社区中开展扶贫帮困和服务群众的活动,在帮助弱势、利民便民的同时,宣传和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有利于培育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社区风尚,有利于建立团结友爱、自助互助的邻里关系,有利于在社区中建设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家园,从而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国际联合会2010战略中指出:红十字会“作为社区成员的志愿者,能够提供‘空间’联合起来为社区问题找到解决之道。这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对社会建设和社区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帮助个人和社区之间建立‘联系’和直接为建设一个更加充满人情味的社会作出贡献。”
    4、社区红十字服务是红十字会新形势下自身发展壮大、加强能力建设的内在需要和重要途径
    在整合社区各方面资源推进社区建设和服务的情况下,红十字会要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社区是重要的领域。组织向社区延伸,会员和志愿者在社区中发展,根基才能扎实。红十字会救助和服务的对象主要在社区,红十字会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也在社区。离开了社区,红十字会就成了空中楼阁。树立红十字会的社会形象、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壮大红十字会的人力物力,只有通过参与社区服务这个载体才能实现。社区红十字服务要求与其相适应的基层组织、志愿者队伍、工作阵地、服务设施和物质条件。这些都不会自然形成,而要靠努力争取。红十字会只有通过社区服务,才能争取社区中各方面支持,同时自身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升。显然,社区红十字服务和红十字事业发展是互动即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社区红十字服务的新鲜实践
    红十字会对社区服务,首先要摆正位置、主动参与。就是要明确政府、社区居委会始终处于社区服务主导地位,承担主要任务,红十字会是补充、是助手、是参与,只能按宗旨和能力承担一部分。但又不能等政府和社区请你参与,而是积极主动参与,争取理解和支持,要争取将社区红十字服务列入当地社区服务整体规划之中。如北京市红十字会人道主义四项工程(自救互救、备灾救灾、青少年道德教育、社区服务)列入了政府对社区建设的目标责任制,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中有红十字工作职责;江苏省无锡市、区级政府都明确规定将保证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条件同创建星级社区同布置、同考核;江苏盐城市盐都区对民政、公安、红十字会等12个部门进社区进行职能分解,其中红十字会承担的是与其他部门没有交叉重复的救助、募捐、爱心公益、红十字会法和红十字知识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社区红十字服务效果如何、能否持久,关键看社区干部和群众是否欢迎。成功的标准有两点:一是真正减轻而不是增加了社区工作人员的负担,二是真正造福群众,服务对象真正得到了实惠。这就应该有真正的红十字志愿者协助社区干部工作,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社区工作人员可以是社区红十字服务站的志愿者,也可以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为了便于协调,社区干部也可兼任红十字工作站或志愿队伍的负责人。但是,如果社区红十字服务站的志愿服务人员都只是社区工作人员而没有其他人员,这就或是增加了社区工作人员的负担,或者只是把社区工作人员应做的工作贴上了“红十字志愿服务”的标签而已,这种形式主义做法是无法持久的。江苏省许多市、区的社区红十字服务站站长由社区主任兼任,但常务副主任则由志愿者担任,经常性的事务和服务活动由常务副主任负责,并有一支真正的红十字志愿者承担相应的服务工作,保证了社区红十字服务的扎实开展。
    社区红十字服务是个系统工程。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民政部指导和支持下,各地红十字会在开展社区服务特别是在创建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市(区)活动中,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因地制宜、各显特色。总的说,要取得实效、持久发展,必须着力抓好五个环节,即组织指导、志愿队伍、阵地建设、活动开展、募集款物。
    组织指导是开展社区红十字服务并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1、认识到位、思想重视,列入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
    2、省、市、县(区)红十字会成立专门工作委员会,负责工作研究、规划、协调和指导;
    3、提出明确要求,列入目标考核,进行督促检查;
    4、建立工作网络,在社区(乡、镇、村)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红十字会,社区建立会员小组或红十字工作站,为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5、调查研究新问题,发现、总结、交流推广新鲜经验;
    6、制定工作规范,抓好培训工作。
    江苏省红十字会于1996年初就将发展志愿队伍、开展社区服务列入重点工作。当年底召开志愿服务工作会议,成立了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工作规划、志愿工作者管理办法和工作委员会工作规程,并于1997年起将社区红十字服务列入对各市目标考核内容;1998年初召开工作会议,大力推进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站建设,并更具体提出“五个一”(一个组织、一套制度、一支队伍、一定服务内容、一定服务措施)的要求和“主动参与、资源共享,围绕宗旨、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形成特色”的工作思路;2001年召开省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则进一步提出了社区红十字服务深化、实化、细化和向农村发展的要求;省红十字会还多次与民政厅共同举办社区服务培训班和现场交流会,以促进工作开展和水平提高。这也是江苏省“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市(区)”占全国1/5的原因之一。南京市红十字会对区(县)分管红会工作的领导进行培训考试,对社区红十字工作站站长和志愿者骨干进行有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志愿队伍是社区红十字服务的人力资源。
    1、招募。多种渠道召募真正乐于奉献、热心红十字事业、又有条件和能力的志愿者。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募捐可扩大选择范围,便于好中选优。
    2、组建。建立不同服务内容、不同类型的服务队。不同服务领域的专业队伍,根据志愿者的特长和能供服务的内容组合,如备灾救灾、募捐、卫生保健、救护、法律援助、文艺、青少年工作、心理咨询、宣传等不同服务内容的队伍。有的省红十字会还专门成立了男性同性恋组织的志愿者队伍。综合性的服务队则由不同服务特长的志愿者组成,除了共同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外,主要是各自承担自己所负责的那方面服务。
要把志愿者能提供服务的内容、时间、联系方法和工作规范都公布于众,让居民知道。有的还将志愿者情况表发放到每户,以便于联系。
    3、培训。主要是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服务理念、人际关系、宣传募捐、心理支持、灾难应变、服务规范等内容。佳木斯红十字会对志愿者进行三个基本功和五心培训:一是掌握社区特困人口、住址、电话、难点,二要懂任务、方法、政策,三要提高说讲能办协调能力、业务能力;五心是爱心、诚心、耐心、合心、利他心;还进行保健养生知识等培训。
    4、表彰。除了红十字会系统的表彰,更要争取系统外的认可和表彰。江苏省第二届十杰百优志愿者和集体评选中,红十字会系统就有两杰八优受表彰。
    阵地建设是社区红十字服务的平台和载体。
    凡是红十字会员、志愿者能去开展服务的机构(敬老院、福利院,驻社区的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和居民家庭都是社区红十字服务的阵地。这里讲的阵地建设是社区内红十字工作站、服务点和服务设施的场所,宣传设施的设置。
    1、资源。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红十字会的社区工作站、服务点一般也设在社区服务中心内。有条件的给单独的场所、房屋,但多数是利用社区办公室、卫生站、计生站、老年活动室等合署设立红十字工作站和服务点。为规范管理,不论是单独还是合署,都要配有统一的站(标)牌、志愿者胸牌、橱柜、台帐、轮椅、报架、血压计、听诊器、急症箱、轮椅、拐杖等设备和设施,服务人员和工作职责制度要公布上墙。
     红十字会在社区办的博爱超市,有的是社区无偿提供场所,有的是租房。也有的是与社区内的超市、商场合作设博爱专柜,或让受助者凭博爱援助卡在商场内选择某些指定商品。
    许多地方利用社区学校开办社区红十字家庭学校,开展培训活动。
    江苏睢宁县邱集镇王林办事处红十字会利用志愿者无偿提供的300多m2房屋建立了综合的服务站(博爱超市、阅览、培训等),还招募了一批有一技之长或从事个体修理、服务业的志愿者在自己家中或工作场所设立志愿服务点。
    有些地方红十字会单独或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举办老年康复(护理)院、博爱学校(幼儿园)等,既是红十字会的服务机构,又是红十字志愿者和红十字青少年的服务基地。
    2、类型。多功能综合服务站:开展募捐、救护、卫生保健、宣传等多项服务;某一方面为主的服务站:如抗癌乐园、残疾人器具服务站、青少年活动室等。宣传设施:主要有宣传橱窗、板报、墙报,有的社区还设有红十字广播或电视节目。
    活动开展是建立红十字服务站、组织志愿队伍的目的和生命力所在。
    主要任务:总会和民政部(2002)100号文明确重点是三个方面:社会服务(帮困救助、便民利民)、宣传培训(宣传红十字知识、对群众救护和保健防病培训)、募捐救助(募集款物、租借义卖、救灾助困)。
    1、确定范围:与民政部门和街道、社区协商,在社区服务整体任务中选一两个或几个项目的全部或一部分、能发挥优势和特点的服务作为主要任务。特别要关注那些尚未列入政府救助范围、容易被忽视的困难人群。
    2、选准切入点: 突出人道宗旨和“三救”重点,选择那些政府希望做、群众有需要、红会有能力的事项先开展,使有限资源发挥促进工作、扩大影响的倍增效应。多数地方红十字会以健康服务和扶贫扶困为切入点,在社区中普及自救互救和防病知识,关怀帮助孤老残等困难对象,同时宣传普及红十字知识,扩大红十字会影响。上海市红十字会以完善全市红十字卫生站设施和功能为切入点、黑龙江佳木斯市红十字会以红十字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为切入点、内蒙古赤峰市红十字会以参与“新农合”医疗救助为切入点、济南市红十字会以在社区设立“博爱互助中心”为切入点、天津市海滨街红十字会以健康教育进社区为切入点,都起到了起步见效、逐步拓宽、巩固发展的积极作用。
    3、多种服务形式和内容:
    (1)经常性服务和相对集中规模的活动相结合;
    (2)固定服务场所的服务和流动或上门服务相结合;
    (3)无偿的志愿服务和适当补偿的服务相结合;
    (4)巩固已有服务和拓展新的领域相结合;
    (5)独立开展服务和与其他部门、团体合作相结合;
    (6)平常救助便民服务和创建品牌项目相结合。
    红十字会员和志愿者提供服务时应佩戴标志,大型活动应有红十字旗帜、横幅等,尽可能留下影像资料。
    募捐款物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争取政府支持(拨款、购买服务)。随着政府职能转变,这方面空间很大。如上海市宝山区财政局按街道人口每人每年1元拨给街道、乡镇红十字会工作经费,还给予红十字服务站工资性补贴;浦东新区实行“费随事转”,将37个审批项目转交给民间组织,2005年购买服务达4197.3万元,普陀区长寿路街道将社会公德、先进文化、扶贫等五大工作交给民间组织去做。
    2、社会募集。除了依法开展募捐外,特别要与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建立转为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
    3、开展低偿公益的或市场补偿的服务,如辅助器具租用,老年康复护理等。
(本文是2009年3月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培训班上发言的主要内容)

能力建设与转型升级
严晓凤
 
    能力建设目前已成为红会系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能力建设年”的推动下,它吹响了各级红会的“集结号”。苏州红十字会自然也不例外。
 
    苏州红十字会成立于1911年,即将迎来百年华诞。在中国近代史上,无论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自然灾害的现场,苏州红十字会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红十字会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截止目前,拥有会员23万余名,红十字志愿者3万余名,红十字基层组织840余个。近年来,每逢重大灾害,尤其是2008年四川特大地震、2009台湾莫拉克台风、2010青海玉树大地震,苏州市红十字系统共计接受社会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4.5亿余元,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遥遥领先。全市骨髓捐献报名1.38万人,HLA资料进入中华骨髓库1.2万余份,其中346人HLA和血液病人初配相合,38人成功捐髓,各项指标在全国领先。2010年4月,在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建成了占地6000平方米的遗体捐献纪念园。目前,无论地理环境、占地规模,还是人性化建造理念及受赞誉程度都属国内前列。截止2010年6月底,登记捐献遗体(角膜)人数1800多人,实现捐献110多人。此外,在常熟市成立红十字“明善”眼库,这在全国地级市中尚属首家。
    正如江苏省红十字会吴瑞林会长在前不久召开的苏州市红十字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所强调的那样,“苏州市红十字会的各项工作,无论是在全省还是在全国都是位居前列的。正如苏州的其他各项工作一样,你越是走在前列、越是名列前茅,你面临的压力也就越大。”同时吴会长也对苏州红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总的目标愿景,即“希望苏州市红十字会的整体工作水平,要与苏州在全省、全国,一定意义上与苏州在全球的影响和地位高度相称。”如何继续保持领先?如何实现领导的殷切希望?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走得更远?笔者以为要以“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助推苏州市红十字工作转型升级。
 
    在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经典之论:“红十字会的生命泉源,便少不得会员,缺不得基金。红十字会的生命力量,就是要会员健全,就是要基金充足。”组织建设能力、筹资能力关系到红十字会生存与发展,是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同时,文化建设能力也不可忽视。
    首先,加强组织能力建设。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任何经营和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组织,红十字会能否凝聚社会力量,能否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人道需求,组织建设至关重要。同时,管理学人本理论认为,人在组织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加强组织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实施“人才强会”,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红十字人”。(一)在县级(市、区)红会基本理顺管理体制的情况下,不断地推动红十字组织向乡镇、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扩展,夯实红十字会的组织基础,壮大红十字会的会员队伍。(二)加强组织管理,规范各种规章制度。修订完善议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机关行政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机制。(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拘一格的引进专业人才。红十字会财物的管理、档案的管理、备灾救灾仓库的管理、项目品牌的策划、办公系统的网络化以及理论研究等都是专业性较强的业务,需要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
    其次,加强筹资能力的建设。筹资是红十字会实现自身宗旨、履行法定职责的前提,是发展红十字事业的物质基础,因此筹资工作的好与坏,成与败,直接关系到整个红十字人道事业的开展。苏州红会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筹资工作效果显著,仅汶川地震就募集款物达3.8亿元,但必须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其他用途。而另一方面日常筹资能力却有待提高,面对众多求助者,日常救助往往显得囊中羞涩,力不从心,故而探索长效的日常筹资机制迫在眉睫。(一)实施“品牌战略”。苏州红会的善字系列就是一个极好的公益品牌,如何进一步放大她的效益?拓展她的价值?我们可以借鉴“微尘”的做法,进行市场化运作,注册商标,开发衍生产品,倡导“购物即慈善”的理念,使每一个消费者成为捐赠者。(二)塑造募捐形象。苏州红十字会要完善款物的公示、查询、反馈机制,做到每一笔善款都能查有所据,用有所向,从而在募捐活动中树立良好形象,建立较高的社会公信力。这样有利于赢得公众的关注和支持,为募捐争取更多的资源。(三)拓展募捐渠道。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如何为有捐款意向的爱心人士搭建便捷的捐款渠道,尤为重要。在传统电话、邮寄、汇款等方式的基础上,要开辟新的捐赠途径,包括网上支付、短信捐赠、与新媒体合作等,这样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随时随地捐赠,从而提高募捐的效率和速度。
    再次,加强文化能力的建设。文化是指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称。就红十字会而言,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已经形成被广泛认同的以“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的“红十字文化”。如何继承和弘扬红十字精神文化,理论研究不可或缺。
    关于红十字运动的理论研究,苏州红会具有远见卓识,2005年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合作成立了全国首家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五年来取得丰硕成果,出版专著10余部,形成“年刊”系列、“红十字书系”、“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三大丛书系列。除此之外,中心还受江苏省红十字会委托,承办《红十字季刊》。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积极地探索中,打造了红十字运动研究的“苏州模式”,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同。
    有鉴于此,下一步苏州红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红十字理论研究,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一)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注重实证性、应用性研究。如继续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合作,开展诸如善字系列、救护培训、捐献造血干细胞等具体业务的专题研究。(二)加强与有志于红十字运动研究的兄弟红会的交流合作,实行“错位”研究,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三)推广“苏州模式”。所谓红十字理论研究的“苏州模式”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红十字会力求走出本系统,积极吸取学术界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高校等科研部门,尤其是人文学科领域力求走出 “象牙塔”,放宽视野,积极参与红十字运动,从而开辟理论研究的新途径。“苏州模式”不是唯一的,完全可以通过复制粘贴,加以推广和应用,在更广更大的范围内生根、发芽,以致枝繁叶茂、花团锦簇、硕果累累。
    当然理论研究只是文化能力建设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包含各种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品牌”的打造、理念的创新以及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的提高等。
 
    能力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了保障苏州红十字会的能力建设顺利进行,至少以下三点值得关注。
    (一)把握好能力建设的方向。“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苏州红十字会作为一个拥有近百年悠久历史的社会救助团体,要始终高举人道主义的大旗,遵循国际红十字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以改善最易受伤害群体为宗旨;同时,社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红十字会的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围绕当前的形势和社会的诉求,更好的当好党和政府人道领域的助手。苏州红会作为一个地方红会,还要结合本地的实际,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简言之,能力建设的方向,就是为党政分忧,为群众解难。
    (二)认识到能力建设的长效性。能力建设涉及到红会的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以上三点只是统而言之,具体还包括救助能力、救护能力、救灾能力以及突发事件中的危机干预能力、危机协调能力、危机沟通能力等等,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今年是能力建设年而强化,也不能因为非能力建设年而弱化,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三)设计好能力建设的评估机制。能力建设效果如何?取得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是否符合红十字宗旨?是否达到群众的要求?我们需要一套评估的机制。评估可以自评,也可以自上而下测评,作为考核红十字会工作业绩的依据。为有章可循,根据能力建设的构成要素,制定能力建设的评估标准,已达到能力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
总之,以能力建设为切入点,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通过组织建设为红十字转型提供智力资源,通过筹资能力建设为红十字转型的奠定物质基础,通过文化能力建设为红十字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与能力建设的方向、长效性、评估机制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苏州红十字会组织发展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升级,筹资从突发事件筹资向经常性募捐的升级,业务从注重实践向理论研究升级。
(作者严晓凤,苏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