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关于国际人道法在华传播与应用研究简介
袁灿兴
1864年《日内瓦公约》确立了对战争中的伤兵不分国籍予以救护,并予战地医护人员以保护的原则。此后,基于《日内瓦公约》而成立的各国红十字会,在战地救护中起着重要作用。1864年制定《日内瓦公约》时,主要考虑的是在陆战中人道地对待受伤军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战争的扩大,到了19世纪末,《日内瓦公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国际局势的需要。为了弥补《日内瓦公约》的不足,1899年经俄国沙皇发起,由荷兰政府邀请,共有26国至海牙参加保和会,就设立国际仲裁法院、在战争中人道地对待俘虏、限制使用杀伤性武器等议题进行商讨。
1899年,清政府派出代表团参加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一次保和会,会后清政府决定批准1899年海牙公约中的三个。但由于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清政府未能完成批准条约的程序。1904年,为借助红十字会救援日俄战争中的东三省难民,清政府开展外交努力,完成了批准第一次保和会公约与加入国际红十字会的工作。至1907年,第二次保和会召开,清政府再次参与。会后清政府经仔细研讨,批准了第二次保和会十四约中的八个。清末两次保和会之参与及大清红十字会的成立,是中国外交现代化的滥觞,并推动了中国人道主义事业的发展。此后,由《日内瓦公约》与《海牙公约》作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国际人道法》开始在中国传播与应用。
就《国际人道法》在中国之传播及应用,国内研究目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海外对《国际人道法》在华传播与实践之研究,目前也相当缺乏,仅港台与日本有少数学者涉猎,其研究概括如下:
(一)目前海外学者大体是在法律史、外交史等研究专题下,对《国际人道法》有所触及,此类研究以港台学者与海外华人为主。在香港中文大学林学忠所著《晚清国际法的传入诠释与应用》一书中,就清末参与保和会前后的争论、参与保和会的过程有着系统的介绍,但对《日内瓦公约》在清末的传播与应用、大清红十字会之建立等却未有详细论述。华人学者张勇进在1991年出版的《China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1918—1920: The Middle Kingdom at the Periphery》一书中,对清末参与保和会的过程及影响也有所涉猎,但该书着重展示中国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组织,通过对国际社会的参与,争取西方平等地对待中国的外交努力过程。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唐启华2005年发表的《清末民初中国对“海牙保和会”之参与(1899—1917)》一文,则从外交史的角度切入,展示了当时中国外交官对保和会的认识、在会中的表现、中国政府对各项《海牙公约》之签署与批准历程,及当时中国外交官对国际局势的认识。此外,台湾学者李顺民1995年的论文《从保和会的参与看清末外交现代化的努力》,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任天豪2004年的硕士论文《胡惟德与清末民初的“弱国外交”》等,亦从外交史的角度对清末参与海牙保和会进行了研究。
(二)目前海外研究中虽有对《国际人道法》在华应用之研究,但对《国际人道法》在华之传播少有关注者。此类研究主要以日本学者为主,且其重心也为二战期间在华之日本俘虏。
日本俘虏问题在中日全面战争开始后就引起关注,抗战时期的《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救亡日报》等报刊均有相关文章发表,最具代表性的是1939年1—6月间连载于桂林《救亡日报》、由日本反战人士鹿地亘所撰写的《和平村记——俘虏收容所访问记》,该报道对抗战初期国统区日俘情况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二战后,日本学者菊池一隆通过采访尚在世的原反战人士和鹿地亘本人,撰写了《日本人反战兵士与中日战争——重庆国民政府地区俘虏收容所》一书,该书着重于以重庆为中心的日本人反战运动的背景、成立经过、意义与局限等方面,参照中日双方有关资料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讨,对国统区之俘虏收容所、优待政策、俘虏自治、俘虏人权等内容作了详尽考察,是国民政府应用《国际人道法》研究的一部力作。此外,尚有内田知行、水谷尚子的《重庆国民政府的日本人俘虏政策》,井上久士的《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内俘虏政策的确立》等著作,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及中共的日俘政策进行了研究。
总体来看,学界就《国际人道法》在近代中国之传播与应用的研究仍不充分,有诸多问题迄今尚无人关注,如一战期间中国对德奥俘虏之收容、对西伯利亚德奥俘虏之救助,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对军队与平民的《国际人道法》教育等。而《国际人道法》在1949年的变化过程及其在新中国之传播与应用,海内外研究目前也尚处于空白。1949年之后中国在历次涉及《国际人道法》的国际会议上之交涉、国内对《国际人道法》之传播、《国际人道法》相关机构之建设等方面,均是研究者大有可为之处。
(作者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