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全会精神 思红会发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谈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3-11-15 21:44:30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3193
 

学全会精神  思红会发展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谈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提出未来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路线图,全国红十字人为此欢欣鼓舞。怎样领会精神?怎样在全会精神指导下做好红十字会工作?各地红十字同仁纷纷来稿畅谈学习体会和感受,提出做好红十字工作的建议和想法。1115《中国红十字报》编发部分来稿,以飨读者

强化三种意识

    ■  池子华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描绘出中国未来发展蓝图,意味着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即将来临。这对红十字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首先,要求红十字会提高适应能力,在改革的时代大潮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其次,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再次,建立和完善与改革总目标相向的体制机制,在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人道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
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是全会提出的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小政府、大社会及政社分开,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简政放权,政府许多职能势必由社会组织承接。事实证明,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也表明政府将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使之在社会治理中释放出更为强大的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红十字会堪称最大的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理应更具有活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红十字会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各地红会在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时应强化三种意识:一是机遇意识,把握机遇,增强信心,以饱满的激情迎接新的改革浪潮;二是竞争意识。应该看到,社会组织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将会迎来大发展,红十字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增强竞争意识,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才能不断胜出;三是服务意识。加强能力建设,发挥自身优势,以优质的公共服务,强化红十字会在社会治理中无可替代的角色和作用。

(作者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努力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

    ■  孟纬鸿

   全会公报用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三个解放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实现途径。创新社会治理,一个重要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让社会和群众真正参与进来,发挥他们的力量和智慧。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红十字会作为受政府、国际红十字运动和社会公众三重赋权的社会组织,承担着备灾救灾、应急救护、人道救助,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等法定职责。无论红十字运动的宗旨原则、精神理念,还是红十字会的具体职责任务,都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任务高度关联,内在统一,表现为理念上的一致性、目标上的同向性、职能上的互补性。尤其在开展人道救助、反映民生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蓝图,不仅气魄宏大,而且贴近实际,必将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意义重大。对于中国红十字会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握住这个新的发展机遇,深入学习领会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解放思想,找准工作定位,加强能力建设,努力在以下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主动融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发挥协同作用。加强应急救护培训、备灾基础工作和红十字志愿者救援队伍建设,提高社会公众对危机的防范意识,并在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中,整合更多的资源,协助政府开展救援救助。
   
二是关怀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撑起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红十字会通过募款、募物,把社会的财富集中起来进行三次分配,去救助那些处于社会最低层、最困难、最易受损害,甚至面临生存威胁的群体,所给予的经济救助与生命关爱,不仅可以使社会弱势群体得以纾困,而且发挥着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最后一道安全网的作用。
   
三是引领社会价值追求,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生力军作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倡议和实践活动,动员组织红十字会员、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引领社会公益意识和志愿精神,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大力发展红十字基层组织,并使之成为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的实践基地、社会公益组织的孵化中心,通过开展各种社区服务,培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加强红十字会文化建设,用人道的精神感化世人,有效拓展中华文明的内涵。
  
四是积极担当公共服务主角,支持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担当政府与社会的中介角色,在政府与民众之间以及利益群体之间架构有效沟通渠道,钝化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承载政府转型后的部分公共管理服务职能,让政府从大包大揽的直接服务中解放出来,也使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并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资源;依托社会团体接近社会,能够敏锐地发现社会需求的优势,更加准确高效、低成本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五是注重发挥独特优势,充分履行人道工作职责。发挥民间外交独特优势,加强与国外红十字组织合作,引进利用国外先进的理念、知识、技术和资金、项目,开展合作;通过民间外交渠道对国际决策过程施加影响,使我国的利益和愿望能够较多地体现在国际性的民间和官方决策中;更多地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利用社会团体的创新性,帮助政府开展一些试验性工作,如人体器官捐献等比较敏感的工作。开展专项性社会动员,如红十字会从人道主义出发,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资助人道事业,组织志愿服务,动员捐髓、献血,动员捐献遗体、器官等。在政治领域的适度参与,包括唤起民众公共意识,引导公民理性参与政府决策过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
   
总之,各级红十字会要抓住创新社会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难得机遇,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提升能力,积极作为,努力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中发挥联系、服务和管理的枢纽作用。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红十字会秘书长)

增强红十字文化软实力

    ■  郝如一

   三中全会强调,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认为,这正是中国红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红十字人道主义工作讲的就是公平正义,否则红会工作就会偏离方向。全会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使我们在开展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时方向更加明确。
   
红十字会要在学习三中全会精神过程中主动争取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充分发挥政府人道领域助手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增进人民福祉是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向,也是红十字会人道主义之所向,二者目标、方向一致。
   
三中全会还提出要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我认为增强社会活力,少不了增强社会组织的活力;社会组织缺乏活力,社会活力也就不可能充分增强。
  
增强社会组织活力,必然离不开增强红十字会这样的历史悠久、组织健全、凝聚力强大、工作成效显著的社会组织。正如习主席所言,红十字是一面旗帜,中国红十字会应该是中国社会组织的一面旗帜,发挥其特殊的、显著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和政府要解放和激发社会活力,就应该通过壮大发展红十字会这样的使命独特、职能显现的社会组织去突破、去激发。
   
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认为,对洋为中用并与中国传统道德理念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红十字文化有深刻认识,并形成系统的红十字文化体系,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高度重视并采取重大举措加强红十字理论研究,使红十字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与分量逐步提高。其实,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突出业绩已经显现出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日前赵白鸽常务副会长当选国际联合会副主席,便是这种文化软实力价值的体现。
   
当前各地红会工作已接近年度尾声,在谋划明年乃至中长期工作时,首先要认真学习理解好三中全会精神,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结合当地红会工作实际,制订贯彻实施全会精神的计划与方案。尤其要在政府重视加强社会治理,激发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力方面,向党和政府主动说明我们能提供的服务、发挥的作用,争取政府购买更多红会所能提供的服务、项目等。
   
相信各级红会必将在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用更大的业绩,更好的形象,让中国红十字会在中国社会活力大增的未来,成为一面不可或缺的旗帜。
   
(作者系苏州市红十字会前专职副会长)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有更多作为

    ■  王鹏飞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红十字会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具体体现在:
   
一是为红十字会工作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和舞台。全会指出,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引起的深层次矛盾集中体现在利益分配上,如果贫富悬殊的趋势不能尽快扭转,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就难以保障,改革发展就难以继续推向深入。红十字会作为一个以人道主义为宗旨的社会救助团体,在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中具有特殊的显著地不可替代的作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必将为红十字会工作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和舞台。
   
二是对红十字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民生是新一轮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发展的必然。红十字会所开展的备灾救灾应急救护、人道救助、捐献造血干细胞等工作,都是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使困难群众灾有所救、困有所济、难有所帮,如何真正做到、做好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总结,更需要我们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努力为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谋福祉。
   
对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我的理解是: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自然灾害不断、社会矛盾更为复杂,特别是2011年发生的网络事件,既反映了我们国家整个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反映了红十字会自身工作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和加强。红十字会是众多社会组织中具有独特优势的重要的社会组织力量,具有国际、政府、群众三重赋权特性,自身的国际性、公益性、志愿性、非营利性等特点,以及红十字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决定了我们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可以有更多作为。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就是要求我们加强和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治理结构,创新运行模式和机制,拓宽服务群众的渠道和平台,使红十字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认真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应结合当地红会工作实际,首先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能力。将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结合起来,切实通过学习,真正领会精神实质,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出各级乐于奉献、勇于开拓、精通业务、清廉为民的工作热情。
   
二是进一步理清思路精心谋划工作。深刻领会公报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新思路、新要求,不论想问题、办事情,还是定思路、作决策,都要以此为指导,把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成效作为检验红十字工作的根本标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使谋划的工作,集民智、顺民意,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红十字会对建成小康社会的贡献率。
   
三是进一步扎实开展好各项业务。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为主线,广泛传播红十字精神。着力打造口碑响亮、效果显著、群众欢迎的红十字救助品牌。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开展全民的应急救护宣传和培训。加强红十字医疗服务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医疗机构和志愿者作用,使红十字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
   
(作者系石家庄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着力解决十大问题

    ■  张孚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这对于包括红十字会在内的所有从事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利好。结合浙江实际,我觉得做好今后红十字会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意见》为主线,以激发红十字会组织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为核心,重点解决十个问题,推动红十字事业健康深入发展:
   1.
继续巩固完善理顺管理体制,解决基础稳不稳的问题;
   2.
加大人员培训和干部选拔培养力度,解决队伍专不专的问题;
   3.
精心打造三救三献核心业务,解决品牌响不响的问题;
   4.
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爱心平台效应,解决实力强不强的问题;
   5.
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解决服务优不优的问题;
   6.
坚持开放合作、走社会化的发展路子,解决运行机制活不活的问题;
   7.
大力拓展红十字志愿服务,解决参与面广不广的问题;
   8.
加大公开透明力度,解决公众信不信的问题;
   9.
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去浮气、接地气,解决作风实不实的问题;
   10.
加大宣传引导、弘扬传递正能量,解决事业红不红的问题。
   
(作者系浙江省红十字会办公室副主任)


领会全会精神着力打造品牌

    ■  刘延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哈尔滨市红十字会立即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会议,迅速学习传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中,大家对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新要求进行了重点讨论,认为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发挥红会等社会组织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的突出和不可或缺作用进行了三个方向的明确。一是明确了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在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加强红会等社会组织建设的力量,扶持培养社会组织的发展。
   
二是明确了红会等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将由原来行政化的工作职能逐渐交由社会组织去实现,比如加大了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三是明确了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最终是扩大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覆盖面,使社会组织发展成为真正的政府助手和强力补充力量。会上,哈尔滨红会对进一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提出三点意见。
   
一、着眼社会管理,着实建设基地,着力打造平台。
   
一是出台《哈尔滨市社区红十字服务站工作指导意见》;推广已建成的9个标准化窗口服务站经验,在全市建设100个标准化社区红十字服务站,达三公示一公开,即:社区红十字服务项目公示、社区红十字志愿者信息公示、社区志愿服务时间公示及服务对象反馈信息定期公开。
   
二是进一步与市教育局密切合作,将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建设,使城区中小学建会率达到100%。巩固提高完善哈尔滨辖区内高等院校的红会组织,在每所大学成立一支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
   
三是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国际人道法宣传普及工作,积极吸纳有关行业成立红十字组织,发展100个行业红十字组织。
   
二、着眼文明创建,着实建设队伍,着力打造团队。
   
一是宣传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形成稳固、长效的有生力量。全市注册红十字志愿者达到9万人,充分发挥红十字志愿工作委员会的组织、指导作用,对现有的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加强培训,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设1支红十字救援队。
   
二是新发展50支红十字青少年急救队,使全市达到150支,在学校中推广现有100家的成功经验,定期组织急救队成员及救护师资开展培训、复训,定期组织青少年急救队开展逃生避险、紧急救援的演练。
   
三是充分发挥区、县(市)红十字会作用,吸收时间充沛、有一技之长和身体力行的社区居民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力争在100个社区组建每个社区不少于10人参加的志愿服务队,使全市社区志愿服务人员达到千人。
   
三、着眼民生需要,着实建设体系,着力打造品牌。
   
一是突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积极开展以关爱生命和健康为主题的五进活动,即:救护知识普及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加大机关干部救护知识普及力度,在辖区内高等院校广泛开展现场初级救护培训,突出重点地在社区、大学开展救护师资培训,力争建设一支规范、稳定、乐于奉献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全力推广总会红十字急救掌上学堂软件的应用。
   
二是突出创新资金筹集管理机制,围绕三救工作,不断提升筹资动员能力,强化捐赠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加强与媒体的互动合作。
   
三是突出红十字品牌项目建设,不断提高红十字博爱
   
送万家红十字圆梦助学红十字爱心沙龙红十字送医、送药、送健康红十字关爱进社区让微笑不再残缺唇腭裂患儿免费救治关注贫病儿童救助项目等品牌项目的执行力和影响力。
   
四是突出宣传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和人体器官捐献和管理工作,设立志愿捐献遗体(角膜)工作接待站,加强捐献遗体志愿者纪念碑的管理。
   
(作者系哈尔滨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