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4-6-30 10:33:53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3468
 
骨髓捐献,期待生命更多平等
郝如一
 
   据《中国红十字报》日前消息:中华骨髓库自2001年重新启动以来,捐献人入库数据达184万份,成为世界第四大骨髓库,已成功实现40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完成每1000例捐献的时间,由过去12年缩短到17个月。
   平心而论,这是非常可观的成就,13年加速度的发展充分展示了中华骨髓库在实践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中作出的巨大贡献。笔者2002年在苏州红十字会起步骨髓捐献工作的时候,听说堂堂13亿人口的大陆,中华骨髓库仅10万人份HLA数据,而海峡对岸的台湾2300万人口,慈济骨髓库却有30万的库容。当时大陆白血病患者基本靠台湾同胞捐献骨髓,真够汗颜的。今非昔比,正如中国红十字会华建敏会长所说,4000例是一个程碑式的重要标志,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一个规模,更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一种奉献爱心、挽救生命的社会风尚,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诠释。
   我们知道,国际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中,人道、公正是其核心。从生命价值到人格尊严,无论什么人红十字会都要对陷入困境者施以人道救助,力求平等对待、公正运作。对骨髓捐献而言,同样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所以,红十字会对于每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或接受移植的血液病患者,都不会去过问他们的身份地位、阶级阶层、贫富状况,只要技术层面上捐受双方符合条件,就予以操作、提供服务。
   然而,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单。尽管红十字会的运作是公正、公平、公益的,志愿者捐髓更是博爱的、奉献的,可是造血干细胞从捐献到移植,乃至后续的抗排异、抗感染,病人的整个住院治疗流程是要产生费用的,而且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少则几十万多则一二百万元人民币。如果患者付不起这高昂的治疗费(骨髓是无偿捐献的),就意味着你失去了平等获得爱心捐髓的机会,病魔依然会无情地折磨着你。
   虽然我无从调查统计中华骨髓库提供的4000例成功捐髓分别给了什么样经济状况的血液病人,其中多少人付得起(或靠借钱支付)这昂贵的医药费?但可以想象的是,家境贫寒又未获大病医保的血液病人恐怕为数不多,即便有也是债台高筑了。这似乎产生了一个悖论:红十字会搞骨髓捐献的出发点和原则性是人道的公正的,红十字会看待所有血液病人的生命价值都是平等的,可是经过一番捐髓流程,直至最终实施移植,生命得到挽救的机会与可能却难以体现公正平等——关键在于费用。然而,责究这个悖论的板子,却不能打在骨髓捐献事业身上,红会运作捐髓的公正性已经体现得很好了;这板子也不能打在医疗机构身上,公益的医院毕竟不是慈善机构,何况我国还不具备普遍实施免费医疗的条件。笔者以为,造成人道奉献的骨髓不能公正体恤每一个生命平等的原因,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医疗救助措施的不得力。
   这就给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提出一个更高的目标要求——有必要针对白血病发病“见涨”的趋势,制定专门政策,扩大报销比例;采取救助措施,帮扶贫困患者,让更多的白血病人付得起医疗费用,从而感受来自骨髓捐献事业和捐髓志愿者“血浓于水”的人间大爱,进而体现捐髓的人道、移植的公正,生命的平等。虽然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应该促其达到尽可能的最大公平。在我国财政收入年年攀上新高,各级政府再三强调民生重要的当下乃至未来,应该是可以逐步实现的。
   当然,红会也不要仅仅陶醉于骨髓库库容一万一万地扩大、成功捐髓例数一千一千地增长,为了骨髓捐献的公正平等体现得更好,我们还应主动联合卫生、民政、教育(儿少白血病)、社保等部门和商业保险机构,协调建立专门针对贫困人口血液病的大病重病医保制度和救助机制,让更多罹患白血病的穷人获得骨髓移植的机会与可能。这样,红十字会遵循的公正平等原则就能得到更积极、更有效、更完善的执行;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就能得到更显著、更具体、更实在的展示。
   近年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小天使基金”、一些地方的医保机构和红会,对家庭贫困的少儿白血病患者提供适当的救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困难。但是,毕竟标准不高、范围不大、力度不够,还不能基本解决问题。相信随着公平理念的普及、民生措施的落实,保险制度的出台、报销范围的扩大,会有更多贫困白血病患者将因骨髓移植公平机会的增加而获得更多的生命平等对待。随之而来的就是捐献骨髓数量的明显递增,每千例的间隔时间将从目前的17个月加快缩短到12个月乃至8个月、半年......这不正是我们红会人的期待和愿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