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会多一点微笑
——江苏省常州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回顾
从2001年到2015年,在江苏省常州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已进入第15个年头。截至2014年底,已有1万余人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其中26人成功捐献,名列江苏省前茅。
一个良好的开端
常州市从2001年起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当年6月22日,常州市红十字会通过《常州晚报》刊发了名为“市红十字会接受捐献造血干细胞登记”的消息,并公布了登记地址和热线电话。市民的爱心很快被激发出来。次日,就有50余人冒雨前来登记。他们当中有企业家、环卫工人、大学生,还有农民。随后,常州市红十字会在市中心血站专设了登记处,开通了24小时登记电话,并增设网上登记。从这一年开始,每逢广场活动,提供造血干细胞知识咨询服务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2002年,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江苏分库正式成立。在省红十字会的指导下,常州市红十字会严格、规范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登记、采样和捐献工作。市红十字会在全市各大媒体刊发 “为建立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捐款倡议书”,公布了捐款热线电话和银行账号,号召全市广大会员、志愿工作者和红十字单位带头捐款,同时深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劝募,组织红十字青少年会员上街劝募。市红十字会共募得善款37.1万元,并全部上交江苏省红十字会,支持江苏分库建设。
11月26日上午,常州市首批220余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到市红十字会抽取血样。“瞭望常州”网站副站长孙国红和丈夫戴源一起赶来,孙国红正患膝关节发炎,但她坚持由丈夫挽扶着来参加。此前,他们已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戴源现在是常州市委副书记,一直在为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而努力。
成功捐献离不开宣传
2004年,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级机关党工委、市卫生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发文,举行“关爱生命、捐款捐髓”——博爱万人行活动,并在常州电视台、电台连续播放公益广告一个多月。2005年,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宣讲活动普遍开展,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马绿萍应邀到戚墅堰区国税分局为该局党支部23名党员做了有关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科普讲座。9名党员当即表示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有的还表示要向亲友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
当年5月8日,市红十字会组织了一场座谈会。市中医院团委书记郑培新、市一院血液科护士周燕等积极发言,畅谈了单位和个人在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服务工作的体会。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曹祥山博士还与志愿者面对面交流,回答了志愿者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解除了志愿者的思想顾虑。各大媒体对此次座谈会进行了详细报道。
2010年3月27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公室、共青团省委、省红十字会主办,常州市红十字会承办的“与爱同行”全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联谊会在市奥体中心新城体育场举行。300余人参加活动,20余名医学专家为市民义诊,20余位常州知名书画家当场创作义卖,80余名志愿者用亲身经历进行宣传,许多市民报名登记,市红十字会现场采样。省、市10多家新闻媒体全程直播联谊会盛况。该活动把常州市的造血干细胞工作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26颗爱心,26次感动
从2003年起,常州市先后涌现出常武地区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顾双林、全市妇女捐献第一人吴智燕、公务员捐献第一人刘晓寅、外出务工人员捐献第一人王彬、外来工捐献第一人王玉萍、医生捐献第一人蒋震、全国红十字会系统捐献第一人刘刚、教师捐献第一人贡国金、跨国捐献第一人孙萌婷、公安系统捐献第一人吴爱萍。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坐标,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2003年9月15日晚,全市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顾双林坐火车到医院捐献。记者问他是否紧张,他点点头:“我没献过血,没想到第一次抽血就是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什么不让家人陪同?”顾双林说:“本来妻子是要来的,后来了解到患者家里为孩子治病都倾家荡产了,实在不忍心给患者再增加负担,就没让她来。”“假如条件允许,我还会再一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的生命。”时年22岁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吴智燕说。吴智燕当时在市德安医院做特教,后调入市福利院工作,目前在市殡仪馆做礼宾服务工作。10年间,吴智燕经常参加市红十字会组织的捐献活动,用自己的故事感染了很多人。
2014年11月26日,“最美女辅警”吴爱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常州公安系统的第一位捐献者、江苏省第400例捐献者。当天,江苏省红十字会会长何权也赶到现场,为她颁发博爱奖牌和荣誉证书。更为巧合的是,江苏省的第200例和第300例捐献者也都来自常州。
弹指一挥间,常州市红十字会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已到了第15个年头。马绿萍说:“只要有全市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使社会少一点眼泪,多一点欢笑。”
(消息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欧贺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