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约旦的叙利亚难民:玛尔娃幸免于难的故事代表着坚韧和希望
叙利亚的战争和恶劣生活环境迫使成千上万个家庭逃往约旦去寻找安全的避难所,这使得许多家庭成员分隔两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查明他们的下落,使他们重新取得联系,帮助他们团聚。
我只想要我的孩子们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这就是我的祷告。
这是玛尔娃的心声。她是来自大马士革的叙利亚难民,说这话时她眼中流露出心底的希冀。经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帮助,玛尔娃和她的两个孩子侯赛因(6岁)和莱玛尔(Lemar 4岁)在分离了10个月后终于在约旦再次团圆。
对于玛尔娃来说,去年她丈夫在叙利亚的过世只是一系列磨难与痛苦的开始。她回忆起那段日子时说:"这个悲剧之后,我被关押了3个月。我姐姐妮斯林带走了侯赛因和莱玛尔,她们在7月逃到了约旦。我的生活支离破碎。"
去年9月玛尔娃获释后,她决定踏上艰难的旅程,穿过沙漠去约旦与孩子们团圆。不幸的是,她的尝试失败了,心灰意冷地回到了大马士革。
6个月心痛欲绝的日子过去了,但是玛尔娃从没有动摇过再见孩子的决心。"在那6个月里,我几乎夜夜哭泣。每当我听到侯赛因和莱玛尔的声音时,我的心就激动得好像要跳出来了。"
那段时间,妮斯林能够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寻人办公室与玛尔娃保持联系,该办公室帮忙给阿兹拉克难民营的叙利亚难民拨打电话。与此同时,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不分昼夜地努力安排可能的家庭团聚。
第二次尝试
在对未来颇感迷茫的情况下,玛尔娃决定今年的4月再试着去一次约旦。玛尔娃花了两天时间到达了护堤。在等待获准进入约旦的过程中,玛尔娃描述了她内心的思想斗争。
离开叙利亚,就要离开父母;可不去约旦,就无法与孩子团聚,这真是让我难以抉择。
基于家庭重聚的理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为玛尔娃前往约旦一事与约旦当局登记备案。当玛尔娃来到位于东北边境地区的鲁韦希德中转中心时,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交给她一本家庭册,是从阿兹拉克难民营她姐姐妮斯林那里收集来的,这样她就准备好了所有这次家庭重聚所需要的材料。
"从鲁韦希德中转中心转到马弗拉克省的拉巴阿-萨尔汉登记中心后,我把家庭册和身份证出示给约旦当局,等待最终的准入许可。那是个决定性的时刻。我觉得马上就能见到我的孩子们了,但似乎又很遥远。"
又变得熟悉了
拿到许可之后,玛尔娃被送往阿兹拉克营地。她哽咽地含泪说道:"当我到达营地的接待处时,妮斯林带着侯赛因和莱玛尔来了。侯赛因快跑过来,跳进我的怀里,但是莱玛尔还站在原地,好像她不认识我似的。很不幸,我忘不掉这一幕,也许孩子们也永远忘不掉。"
侯赛因和莱玛尔过了一会才和玛尔娃再次熟悉了起来。"甚至到现在,莱玛尔有时还会叫我阿姨而不是妈妈。"说到这,玛尔娃的眼中噙泪。"我每次听她说话时仍会觉得惊讶,因为我们分开时莱玛尔很小,还不会说话。"
她接着说:"我在叙利亚战争中失去了丈夫和兄弟。我想念叙利亚。我思念家乡,最思念的是我的妈妈。现在我不知道我们的未来会怎样,但是在这里我们很安全。这场战争真是个噩梦,但是我们会从梦里醒来。这一点我很确定。如果不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帮助,我今天不可能和我的孩子们在一起。"玛尔娃的喜悦和释然溢于言表。
(新闻来源:ICRC网站 责任编辑:刘思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