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透明红十字会
——河北省沧州市红十字会公信力建设的经验与体会
公信力是红十字会动员社会力量、聚集社会资源、发展红十字事业的根基,是红十字组织的生命线。公信力“难建设、易损毁”的脆弱性,决定了公信力建设对于红十字组织而言是关系生存和发展的中心话题。
近年来,河北省沧州市红十字会持续开展“打造规范高效、公开透明红十字会”活动,坚持不懈抓公信力建设,精雕细琢组织形象,日积月累公众信任,推动红十字事业健康发展。
持续在“规范高效”上炼内功
把工作干“地道”
坚持用制度、程序规范工作行为,力避随意性。
为了实现各项工作规范化,沧州市红十字会统一了全市红十字会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和具体要求。其中,重点加强募捐救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强调市县红十字会救助工作的协调统一,明确了救助申报、条件复核、分层审批、事前公示、事后审计和结果公开等环节工作要求。“大病救助”“博爱助学”“博爱送万家”等救助项目均制定了全市统一的管理办法,市县红十字会的合作项目均有相应的实施方案,2015年器官移植定额救助工作意见也开始试行。
坚持开放民主决策,最大限度地“把事干好”“钱花在刀刃上”。
一是借外脑思维,实行开放性社会化决策。“大病救助”项目请卫计委、人社、民政等部门共同筛选救助对象、确定救助标准、审核申请条件,“博爱助学”项目重点邀请教育部门对困难学生名单进行把关,“博爱双周行”定向募捐救助则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律师、医学专家、社区工作者及社会知名人士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定救助顺序。二是让利益相关方说出真实想法,让关心红十字工作的人和组织献计献策。市红十字会密切跟踪“大病救助”“博爱助学”等救助工作运行情况,认真倾听特困群众的需求和声音,广泛征求卫生、人社等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科学评估救助效能,及时修订救助办法,调整救助范围和救助标准,有效解决了资金使用“撒胡椒面”现象等问题。
坚持项目化管理,努力把工作做到精细、严谨。为了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科学化水平,实现有限资金的效益最大化,克服漏洞弊端,让捐受双方和社会各界感到善款用对了地方,让社会对红十字会放心满意,沧州市红十字会严格坚持社会救助工作项目化管理。不论全市统一开展的“大病救助”“博爱助学”项目,还是市县红十字会与医院、企业联合推动的专项救助及日常救助,都实行项目化管理,由专人负责,做到“凡施救助、必依项目”,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全面实现公开透明
真心向公众“晒坦诚”
要赢得公众信任、提高公信力,首先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红十字会所做的是面向社会、面向困难群体的工作,关系人的生命和健康,更要在公开透明上下功夫。
公开内容尽量全面。一是“钱从哪里来”,要说明某个时段或某项活动所募集善款的来源、总数和分项金额,如“博爱一日捐”机关捐款要具体到单位,社会捐款要详细到个人。二是“钱用到哪里”,要讲清每一笔资金的去向和用途,最大程度地细化到最小对象,如“大病救助”救了谁、什么病、多少钱等。三是在争取实现最大程度透明的同时,要把握好公开“度”,注意保护捐赠人、受助人的隐私,必要时要征求捐赠人和受助人意见,隐去受助人详细信息。
公开形式要方便公众获取,迎合公众需求。一是针对不同群体,开辟相应公开渠道。对普通公众坚持使用报纸等传统媒体,刊登年度募捐收支综合情况等;面对网民则要利用好红十字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传递详细信息;对特殊人群要提供“一对一”服务,如向“四大班子”领导、团体会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红十字会常务理事以及重要捐赠人等,则要分送《全市红十字会年度募捐筹资和人道救助工作情况》“白皮书”,寄送劝募函,详细报告年度组织发动募捐筹资和开展各项社会救助情况,做好问题解答。二是适应新形势要求,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为此,沧州市红十字会启动了红十字募捐资金收支网络公示与信息查询系统,满足公众主动获取红十字信息的意愿。同时,建立政府部门和第三方组织对红十字会项目的运行跟踪与结果评价制度,让社会深入内部“看究竟”。如每年的大学生应急救护培训,邀请财政、教育、卫生等部门参与项目计划、培训启动和效果评估等全过程。财政部门对项目资金的精细管理给予高度评价,主动为拓展项目增加经费。
公开工作要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在国家尚未出台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沧州市红十字会逐步规范信息公开的内容、标准、形式和时间,统一管理全市各级红十字会信息公开工作。如每年年初定期通过市级媒体公示上年度全市募捐收支与社会救助详细年报,大型赈灾募捐活动结束后及时在市级媒体公示募捐情况,同时按相关办法适时公示“大病救助”“博爱助学”等社会救助活动的详情。
主动完善监督体系
激励自我改进,吸引公众参与
严“家规”,以规矩求方圆。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健全制度程序,坚持项目化运作,建立内部自我监督机制,强化市级红十字会对县级红十字会的监督指导,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分工明确、责任清晰。
通过信息公开吸引公众关注和监督。一是不断拓展公开渠道,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接触到红十字会信息,关注红十字会工作,激发他们支持、参与红十字会工作的热情;二是丰富公开信息内容,让公众全方位、多角度获得更多有关红十字会的信息,全面深入地了解红十字会各项工作,并对红十字会工作进行监督。
积极争取审计部门监督,获得可信度高、有影响力的监督。沧州市将红十字会工作审计纳入市审计局年度审计计划,并由市红十字会延伸到县(市、区)红十字会,市县红十字会成为审计部门年度必审单位,审计内容包括年度工作全面审计和大型募捐活动、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专项审计等。
依靠法律监督,树立遵纪守法形象。重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让法律法规为全市红十字会工作保驾护航。
下功夫搞好宣传
传播理念,扩大影响
要让公众了解和支持红十字会,就要“讲好红十字故事”。一是围绕信息公开,进行综合和专项工作宣传报道。在定期公示募捐资金收支信息的同时,突出全市红十字会业务工作的成绩和亮点,挖掘工作中的典型事迹,讲述普通人参与红十字事业的感人故事,让百姓既看到“冷数字”,又听到“暖故事”,从而对红十字工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围绕重大节日和募捐活动进行宣传,介绍红十字会的历史、宗旨和愿景,让红十字理念深入人心。例如,“5·8”博爱周期间在主流媒体刊播红十字运动知识,讲述红十字会历史,传播红十字人道理念;“世界急救日”前后举办应急救护知识竞赛,普及群众性自救互救与防灾避险知识;利用“十大”等重要契机介绍红十字会工作状况,全面展示红十字事业发展成果等。三是围绕造血干细胞、器官捐献活动“猛煽情”,让百姓感动。加强捐献事迹报道,向百姓展示身边普通人的“公益梦”。同时,聘请志愿捐献形象代言人,制作公益宣传片,向百姓传递“再造生命奇迹”的正能量。
持续开展公益广告宣传,让红十字公益理念在公众中入耳入心。为了扩大红十字事业的影响,沧州市红十字会在沧州日报、沧州电台开展全年“套餐”公益广告宣传,在巩固党报和官方网站传统宣传阵地基础上,购买了“沧州论坛”网站首页固定版面使用权。市红十字会还冠名了四条红十字会站点公交线,为“四大班子”、理事订阅《中国红十字报》,并印制宣传人道理念的台签,通过各类活动向公众发放。这样,“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逐渐传播到社会每个角落,红十字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
(作者系河北省沧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