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6-9-30 16:36:31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4533

【历史研究】

旅沪同乡会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的救援活动

——以《申报》报道为中心

周峰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救助中,以“救伤恤难”为天职的中国红十字会发挥了主导性作用,但还有一支社会力量不能忽视,即旅沪同乡会。作为一个地缘组织,同乡会在救助被难同乡和支援抗战两个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以《申报》报道为中心进行一些梳理。

一、救助被难同乡

旅沪同乡会救助被难同乡,义不容辞。主要举措有如下诸方面:

(一)发布救济通告

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上海的难民越来越多,许多同乡会第一时间在《申报》上发布了救济通告,如浦东同乡会称:“凡我同乡倘遭殃而一时无法栖止者,可到江西路一百零五号(五马路口)四楼本会报明姓名住址,代为安插藉效棉薄。”无锡旅沪同乡会则发出了“同乡会专门设立通信处以方便救济”的通告:“本会为救济被难同乡起见,特设通信处于七浦路二百七十八号,如有被难同乡请求救济者,请至指定地点接洽为要。”绍兴、宁波等旅沪同乡会也发布了相应的通告,以便落难同乡寻求救济。

(二)设置难民收容所

救济通告的发布,使得相当一部分难民涌到各自的同乡救助机构中去,最初有些同乡会是依靠会馆来收容难民的,如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本会已组织拯难委员会,先行拯救妇孺。事务所设在宁波路中旺弄钱江会馆内,凡我被难同乡之妇孺可即来会接洽”。从这一报道中,可以看出妇孺享有优先安置的权利。

随着战事推移,难民的增多,会馆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难民收容所也就应运而生。宁波旅沪同乡会最早设立了难民收容所。甬人旅居闸北一带者,实居多数。宁波旅沪同乡会以该处同乡,纷纷避难,即设收容所于四明公所。三四日间,收容五百余人,而这个四明公所收容所在淞沪抗战期间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到沪战结束时共“收留难民,计一万六七千人有奇。”无锡旅沪同乡会曾在西门路山东会馆及大陆商场,分设收容所,收容同乡难民,但由于难民太多,“所有以上两处收容所,不敷应用,复于昨日在宁波路、河南路口宝丰钱庄旧址,增设第三收容所。”赣榆县旅沪同乡会设立的难民收容所主要是救济在上海做苦工、生活穷苦的同乡,甚至发出了“若再不救济,我穷苦同乡必至靡有子遗矣”的感叹。

难民的增多引起了各旅沪同乡会的共同关注,于是他们成立了同乡会救济难民办事处,并且上海战区难民临时救济会还222日召开会议商定安置难民办法:“㈠除战区难民临时救济会已备车辆救护外,请各同乡会借助卡车,以资救护遣送。㈡请每同乡会推派代表一人,逐日常驻本处,以便随时接洽遣送。㈢请每同乡会至少担任接洽一寄宿所,以资尽量收容

(三)遣送难民回原籍

但难民收容所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何况难民还在不断增加,于是遣送难民回原籍成为安置计划的一部分。宁波旅沪同乡会在整个沪战的难民救助中可谓发挥了“表率”作用,不仅成立了第一个难民收容所,而且也是第一个送难民回原籍的同乡会,该同乡会“特与太古公司商妥,于二月一日起,每日开驶沪甬线航轮两只,以资救济”,至24日搭乘轮船回到宁波的即有三四万人之多。

广东同乡会在输送难民回籍过程中也有着出色的表现,从212日开始就租定了一艘可装载1500人的轮船。据222日《申报》报道,“广东同乡救济会,租定轮船,分批遣送同乡回粤。已开行者,计有十九日琼州轮启行,载有五百二十二人;二十日新疆轮启行,载三百二十六人。此外有华戊轮载三千二百人、新宁轮载三百余人。”39日,“特租安泰公司之华东轮,装载难民五千数百人往广州,自经此次遣送之后,存留在所者数百余人”。广东同乡会的输送难民,成效可观。

他如洞庭东山同乡会、闽南同乡会、嘉兴同乡会、无锡同乡会等,遣送难民回籍亦可谓不余遗力。

(四)寻求社会力量的接济

收容所的开办以及运输难民回籍所需费用巨大,各同乡会均感力不从心、入不敷出,因而许多同乡会不得不寻求社会力量的接济。如宁波同乡会救助难民,“在沪因经济窘迫,呼吁无门者不可胜数。本会力求救济办法,亟须现金应用”吁请社会各界施以援手。无锡同乡会也遇到同样的麻烦,本会正拟继续运送,惟自惭棉薄日中,所用救济款已属不赀。旅沪同乡中不乏慷慨好善之士,特登报募集救济。奉化同乡会也是如此:食品既感缺乏,经费益见困难,恐有竭蹶之虞,难以持久。祈请各界仁人善士恻怛为怀,踊跃输将。

当然,旅沪同乡会并不是只把精力都放在救援自己的同乡上,同时在支援十九路军抗战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支援淞沪抗战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蒋光鼐和蔡廷锴率领的第十九路军奋起抗敌,誓与上海共存亡。十九路军誓死抵抗的精神,也感染了不少旅沪同乡会,它们自觉加入到支援抗战的浪潮中去。

(一)慰劳抗战将士

淞沪抗战中对前线士兵的慰劳,主要是捐赠食物和钱,由于十九路军是孤军作战,加上“在战争中所消耗的武器弹药和医药器材,国民党政府一概不予补给”,因而在生活必需品和军需品上都有很大的缺口。

在淞沪抗战中,潮州同乡会在慰劳将士方面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首先,在21日潮州同乡会紧急召开会议,组设国难委员会分科办事,“议决先办白米一百石,咸菜二十缸,并派出干事多人,带往慰劳军士。”第二天又续捐“摩托汽车二架、线衫五百件、白米二十石”。由于第五军奋勇杀贼,厥功甚伟,潮州同乡会还“特赠送该军汽油一百听、机油一百加仑,并拟继续接济。”宁波同乡会发布启事以征集犒劳将士的物品,湖北同乡会则致电十九路军,表达了对十九路军抗日决心的钦佩之情,并“备银洋千元,用代壶浆之敬,聊申慰劳之私。”其他同乡会也纷纷加入“劳军”行列,给予抗敌将士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大支持。

(二)救护士兵

尽管淞沪抗战中的伤兵在第一时间得到了中国红十字会的积极救治,但旅沪同乡会也没有袖手旁观。奉化旅沪同乡会救护队,昨雇卡车五辆,至闸北浏河、罗店、大场等处,往返数次,救回伤兵多名,并即分送各医院医治。有的同乡会还专门设立了伤兵医院,宁波旅沪同乡会在康胞脱路五十五号设立伤兵医院,约可容二百人,军事当局,甚望各团体继起组织,庶可尽量容纳。

为了鼓舞士气,使士兵没有后顾之忧,潮州同乡会还针对阵亡的士兵提出抚恤办法:凡此次在沪对日作战为国捐躯之官兵,应由人民筹款卹其家属以谋善后,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三)呼吁增援

一二八事变爆发之后,中国方面只有十九路军在与日军抵抗,这种实力不对等的对抗使得十九路军遭受惨重损失。为此宁波同乡会向蒋介石发去急电:“上海情形危险万分,乞速出师,以慰群情。”在十九路军撤出上海后,旅沪同乡会联合办事处又发出了紧急通告:“敌援日增,分兵袭我浏河,以致我爱国守土之十九路军,不得不因兵单援绝而后撤。查中央政府本为长期抵抗而迁洛,宣言一致御侮,何以坐视孤军血战而不救,弃上海三百万市民犹如敝屣。应请贵会速电洛阳派兵增援,规复淞沪。”这些急电都是希望国民政府能够派兵支援上海的作战,虽然没有达成预期,但至少造成了舆论氛围,无形中给国民政府一种压力。

呼吁增援外,一些同乡会在战争走势上也有着自己的预判,如潮州同乡会即电请汕头方面加强防守:“暴日舰队,侵犯汕头,潮汕兵力,极望充分准备,码头炮台,尤宜严加堵御,并派飞机助防,藉保国土而慰侨。”这看起来似乎与淞沪抗战没什么联系,但实际上是在提醒有关方面注意防止日军从汕头登陆后对上海进行增援。此外,为了使抗日力量不受损失,宁波同乡会还提出了惩治汉奸的主张。

三、结语

在整个淞沪抗战中,各旅沪同乡会的救援,无论是安置难民,还是支援抗战,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且各同乡会在救援过程中还彰显了某种特色,如绍兴同乡会优先拯救妇孺,而潮州同乡会电请汕头增防更是显示出了高瞻远瞩的军事眼光。各旅沪同乡会还成立了联合办事处,便于在救援中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但是,仔细分析此次救援行动,也还是存在某些缺陷,从《申报》报道来看,各同乡会只局限于救助本乡的难民,涉及本乡以外难民的救援微乎其微,如果当时能建立一种联合救援的机制,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救援效果。尽管如此,各旅沪同乡会的救援,成效显著,也为当时中国红十字会的救援减轻了压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