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评论】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6-12-30 9:44:11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4628

【图书评论】

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响曲”中发现人道的力量

——《红十字运动:历史审视与现实思考》述评

李欣栩

红十字会作为三大国际组织之一,对世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50多年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以及各国红十字会按照“人道、公正、独立、中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的七项基本原则开展工作,其历史与影响引起了各界红会人的关注。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自2005年成立以来,已成为全国红十字运动的重要研究基地,在历史研究、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作为中心的负责人以及资深的红会人,池子华教授更是为红十字运动历史研究与当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6年3月,池子华所著的《红十字运动:历史审视与现实思考》已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窥探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展脉络,是作者继《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红十字运动:历史与发展研究》、《红十字运动:历史回顾与现实关怀》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有关红十字运动研究的专题文集。

全书34万余字,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关于红十字运动研究的部分成果,按照内容析分为“理论探讨”、“文化研究”、“观察思考”、“历史纵横”、“学术评论”及“附录”六部分,既是作者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又是其笔耕不辍、勤勉治学的体现。

首先,突出红十字运动的理论探究。理论与实践是驱动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双轮”。在“理论探索”一章中,作者记述了自己阅读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心得体会,以及对“依法治会”的思考。作为中国红十字会理事会理事,作者对“十大”报告的解读颇为深刻,在认识到当前红十字事业迎来良好发展机遇期的基础上,作者提出要直面挑战,并对提升红十字会公信力、创建研究基地、文化建设、改革与创新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其次,重视红十字会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红十字会未来五年建设的“核心业务”,更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与之相应,红十字文化建设必将成为认识红十字运动不可或缺的窗口。在该书中,作者亦另辟“文化研究”一栏,评述孙中山译著《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回顾与展望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的过去与未来,提出“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应当完善文化传播平台”、“依托苏州大学打造理论研究新高地”、“以中国红十字理论研究会为纽带并以开放的心态整合人力资源”等观点。

再次,作者着力于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与调研活动,对中国红十字会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红十字会公信力建设的瓶颈及突破路径、2011年红十字会救援日本震灾及2014年的国际红十字运动进行多角度审视。例如关于红十字会改革与发展问题,作者不仅陈述自己的观点,还引导学生围绕去行政化、建立第三方监督机构、改进募捐方式等问题各抒己见,对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整理成文。

除了对当今红十字事业的观察与思考,作者还徜徉于历史长河中,注重对历史的追溯与探究。在“历史纵横”一栏中,即概述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救济日俄战灾、江苏辛亥革命中的红十字救援实践、抗日战争时期红十字会救护行动、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在“孤岛时期”的博爱之举、复员时期的红十字周及中国红十字少年运动等实践活动,探索长沙会战中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第九大队活动,剖析1911年红十字会的“舆论风波”等等。

另外,在第五专题“学术评论”中,作者从综合角度对红十字事业发展中的学术研究予以评论,包括“两论一动”理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孙中山博爱思想研究、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及对《吕海寰》一书涉“红”问题的评介和指正等。在整体考察学界同仁研究成果基础上,肯定了理论研究对加快红十字事业创新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阐释了孙中山的博爱情怀,从中可见作者对推动今后红十字运动学术研究活动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最后“附录”部分仅收录一篇《中国红十字报》记者的文章——《“故纸堆”中的“淘金者”——中国首家红十字运动研究机构诞生记》,在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际,对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成立缘由、发展过程作一简明记述。记者用“中国首家红十字运动研究机构”、“‘两论一动’的重要实践者”、“从困境到顺境的跋涉”三个赫然醒目的标题概括研究中心的发展,揭示了研究中心秉持人道博爱精神,攻坚克难,最终以累累硕果赢得社会关注和认可的过程。

本书作为池子华教授关于红十字运动研究成果的集萃,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对中国红十字事业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维度和横向的现实维度的介绍,并对国内红十字事业未来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地反映了红十字事业发展要求。总体而言,本书特色鲜明,以下几方面尤为值得称道:

其一,研究角度多样。该书名为《红十字运动:历史审视与现实思考》,不言而喻,书内所载内容既有对历史史实的考察,又有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而纵览全书不难发现,在“历史”与“现实”的双向交叉审视中,作者还留心地区红十字运动的发展,例如对浦东红十字会组织90多年风雨历程进行探寻。并且,作者还放眼世界,将研究视角从国内延伸到国际,对中国红十字会参与日本震灾救助活动以及当代国际红十字运动予以经验总结和客观评析,展现了以“博爱”为宗旨的红十字运动跨越民族界限而在当代国际社会引起的人道共鸣。

其二,观点新颖独特。该书是作者关于红十字运动的专著,其中不乏作者个人独特的见解。例如关于“文化建设”,作者认为要实现“三结合”,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要记录历史,编纂红十字运动通史;要培育人才,创建红十字学院;要启迪未来,创设红十字历史博物馆;要弘扬人道,摄制大型纪录片;要拓展传播渠道,开展征文活动。这些想法是作者多年从事红十字运动研究的理论思考和经验总结,对当今红十字事业中的理论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其三,资料丰富。该书分六部分,从各专题标题可见文章内容涉及面广学习国家和政府重要文件的心得体会,有对历史问题的学术探究,有对现实问题的调研、反思和个人见解,有关于红十字运动学术研究活动的总体述评,还有作者和学生针对红十字事业进行互动的讨论记录。而且,作者还在文本中适当地添加部分人物或事件图片。与文字相比,图片以更为直接的方式向读者展示所要陈述的内容。例如,“中国红十字会参与汉口空袭救护”、“加入中国红十字会的国际援华医疗队成员”等,图文并茂,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其四,叙述完整规范。作为一名学者,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注重表述的完整性、规范性。例如在第一专题中,作者将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与“十大”报告体会逐次列出,共分五篇,层次清晰,多而不杂,将自身对红十字事业改革、创新与发展的所思所想完整地呈现出来,便于读者对其观点的深度解读。另外,在资料使用过程中,除了详细注明出处,更是精益求精,如对《吕海寰》一书在资料援引方面的错误,予以逐条纠正,展现了作者一丝不苟的学术素养和较高的专业素质。

五,彰显人道情怀。在追述红十字运动具体事件、人物事迹的过程中,红十字的人道精神亦在作者的妙笔下徜徉,渗透于字里行间。例如,作者不仅追忆抗日战争中红十字会英烈们为国捐躯的光荣事迹,而且高度评价抗战中的红十字运动及其影响,认为红十字旗帜“代表一种崇高无比的理想,吸引无数正直、热爱和平的人们,渐渐地走向真善美的理想境界!这正是红十字的精神,彰显了跨越国界、种族、信仰的人道的力量。”而作者对中国红十字运动历史的关注、对当今红十字事业的关怀,亦可谓其自身人道情怀的体现。

阅读该书,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学术研究之余,正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现实问题,对当今的红十字研究及中国红十字事业乃至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其一,对红十字运动研究具有启发性。一是对红十字问题的研究要有理论探究,也要有实践考察。作为一部红十字运动研究著作,该书不仅收录了作者对当代红十字事业的思考及对红十字运动历史的探究,还以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在分析调研结果基础上对红十字会公信力建设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索。作者立足于现状,通过调研了解红十字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当今红十字理论建设启发颇多。二是对红十字人物的研究除了“精英”路线,还应关注普通大众。红十字运动传入中国后,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作者在研究抗战时期的中国红十字运动时,除了沈敦和、林可胜等“大人物”,还提及许多“小人物”,如刘祁瑞、罗店四烈士等,记录他们的事迹,肯定他们对中国红十字运动做出的贡献,让红十字精神在他们身上越发凸显。

其二,对红十字会改革创新有借鉴价值。中国红十字事业要直面挑战,也要抓住机遇。诚如“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正面临重重挑战:公信力建设任重道远、正本清源任务艰巨、对待理论研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等等。对此,作者条分缕析,针对不同的问题陈述个人观点,提出可行建议。例如作者从理论研究、红十字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角度切入,指出创建研究基地的必要性、可能性,并认为基地运行应依托高校及科研机构、须以课题为导向的经费支持且每年要举行经验交流研讨会。再如,作者对抗战时期国际友人参与中国红十字事业以及当今国际红十字运动动态的关注,均利于引导中国红十字运动融入国际环境、走向世界舞台,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对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及社会和谐大有裨益。著名慈善家卢德之先生在谈及中国慈善事业与社会发展时,认为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对国内而言,一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二是有利于社会道德的建设。由此可见,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促进社会发展不可忽略的因素。就红十字会而言,红十字事业虽与传统意义上的慈善事业有所区别,但其大爱无疆的人道品质对于组织善行、唤醒良知有引导作用,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消解。该书所收录的文章,既有作者独著而成者,又有其与学生、友人合作而成者;既有其对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独到见解,又有其研究团队尤其是学生的看法。且不说这些学生的看法是否合理,仅从参与写作、调研或讨论的角度说,这些学生在活动中难免受到人道精神的熏陶。这对于博爱精神、慈善观念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推动“慈善共享”的有效实践。

总之,该书作为池子华及其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又一理论贡献,对中国红十字事业多有裨益。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慈善救助团体“姊妹花”的比较与历史反思

——读高鹏程著《近代红十字会与红卍字会比较研究》有感

王娟  毛雪卿

中国自古就是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的一个国家,进入近代后更是纷争不断、战事延绵。广大民众笼罩在天灾人祸的阴霾之下,挣扎于水深火热的绝境当中,苦情无可陈诉。自晚清至民国年间,政府即使被迫举措层出,然因内外交困、财力竭蹶,终究无力胜任救助社会困弱群体的重任,而慈善团体的救助作用在此时期则格外凸显出来,它们谱写出众多扶弱济贫、拯难济危、救死扶伤的动人历史篇章。

中国红十字会与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以下简称红十字会与红卍字会),是近代中国两大社会救助团体,前者诞生于1904年,后者于1922年注册成立,两者都为近代中国的社会救助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堪称慈善救助史上绚丽夺目的“姊妹花”。不过,相较对红十字会的熟悉,人们一般对于红卍字会、尤其是两会(包括两会在各地的分会)之间的异同却了解无多。即使在学界,尽管对红十字会、红卍字会分别进行的学术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和探讨,但对两者进行比较性的研究却明显滞后,成果也极为鲜见。倘若能将它们之间的差异进行详致比较,并探究缘因,那么对于当代中国各种类型的非政府组织,尤其是公益性非政府组织、慈善救助团体的自身发展以及相应的监管工作,无疑具有不容低估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价值。

2015年初,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推出学者高鹏程的专著《近代红十字会与红卍字比较研究》。高鹏程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社会救助事业,此前已出版《红卍字会及其社会救助事业研究1922-1949》(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这两部著作均系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池子华教授主编的红十字文化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性学术成果。在《近代红十字会与红卍字会比较研究》里,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作者大量运用档案、民国时期出版刊物、文史资料等历史文献,对红十字会、红卍字会体系进行实证性研究。全书始终贯穿比较研究的手段,同时借鉴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系统地对两大救助团体展开多元视角、多个层面的探析和比较,尤为侧重反思政府对社会救助团体的深刻影响,提出不少发人深思的观点,有力推进了相关研究的进展,并具有突出的现实价值,值得深度关注。

从内容安排上看,作者主要从红十字会与红卍字会的起源、运作机制、组织机构、成员组成、救助方式,以及与政府的关系、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剖析,并力图揭示异同,全书新意迭出,观点不乏灼见,足见作者自觉的学术创新意识。该书建立在丰富史料基础之上的论证颇显功力,使我们很容易与作者得出的结论产生共鸣。作者在结论部分指明,同为社会救助团体,由于政府政策导向的差异,两大救助团体的发展亦呈现迥异的结果:作为基督教文明的产物,红十字会东渐入华之后,随着政府力量的逐渐强势介入,最终被官办而成为国家机构,虽获得某种意义上的新生,却由此失去了独立性。而红卍字会作为民国年间本土宗教道院的行慈机构,诞生于民族主义响彻云霄的年代里,虽直言效法红十字会,实则充满难以名状的对抗情绪。区别于红十字会独立性弱化的结局,红卍字会尽管大体上维持了独立性,但其宗教信仰却受到打压与限制,始终为自身存续而苦苦挣扎。究其原因在于,尽管以红十字会和红卍字会为典型代表的近代大型社会救助团体,尚具与政府博弈的资本而暂以容身,但是在近代中国社会,政府和各派政治力量实际主宰着社会救助团体的命运。这是因为,以学习西方为目标、以现代化为导向的民国政府,其实并未真正拥有现代化政府的某些基本核心理念,譬如结社自由、言论自由等。

因此不难看出,该著从表层而言是立足两大救助团体的比较性研究,帮助我们从整体上认识两大救助团体的概貌、异同与联系;但它实则深刻剖析社会组织与政府、慈善事业与社会变迁等多面关系。这令我们不由得叹服作者立意高深,独有高明之处。

两会尽管存在差异,但它们均为近代中西慈善文化交融的产物,它们事实上曾经开展的救助事业波澜壮阔,历史贡献有目共睹,给后世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宝贵经验。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历史并不遥远,面对现实它时刻闪耀着永恒的警示的光芒。该著启迪着我们,要时常审视教训,历史不可漠视,此处简言一二。

其一,近代以来,中国慈善救助事业的发展历程,鲜明地烙刻着政府意志的痕迹,充斥着控制与试图反控制的明暗搏斗。而今天,政府完全包办的时代已成为“过去时”,政府与慈善救助团体双方皆有条件、有能力、有愿望达致良性的互动状态。双方应秉持相互尊重、各司其责的态度,多沟通、多商量,努力形成共赢、互利、互促的平等关系,政府部门积极、适度地监督管理,慈善救助团体热情、有序地服务社会,这是全社会都渴盼的美好愿景。具体而言,一方面,社会救助团体应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监督和敦促,不断修正失误与错误,切实提高自身的运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政府应主动放手放权,积极创造条件,尤其要加强政策与法规方面的监管和指导工作,鼓励和扶持社会救助团体在宪法和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自由发展壮大,促使社会救助团体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润滑剂”、“清洁剂”、“助推剂”的作用。要之,红十字会与红卍字会的历史明确昭示,政府与社会救助团体的关系不应该是简单的、粗暴的主宰与被控制的关系,双方不可走向极端,合作才是硬道理,惟此方可充分发挥现代慈善文化与慈善事业在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应有的积极作用。

其二,红十字会与红卍字会的发展历程还充分显示,在与政府博弈的同时,其实两会之间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矛盾。双方在彷徨观望、艳羡模仿、乃至抵触敌视的多重情结旋流中时有调适行为:红卍字会尽管是本土化社会救助团体,但积极学习红十字会的做法;而红十字会却最终走上了中国本土化的发展道路,双方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服务的内容、方式、对象等。因此,尽管今天国际化交流的趋势无可阻挡,但不能一味模仿西方,应把慈善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实践紧密结合,必须走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的道路,尤其应当珍视本土社会救助因子的内生力量,对它们进行合理引导而非处处限制。惟此,源远流长的中国慈善传统方能在新时期、新环境里生生不息、绵延赓续,并创造出更为绚烂的光辉业绩。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红十字青少年理论与实践》简评

欧贺然 

由上海市嘉定区红十字会、苏州大学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合编,王国忠、池子华主编的《红十字青少年理论与实践》,作为池子华教授总主编的“红十字文化丛书”之一种,于20167月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发行。本书虽是一部论文集,但其把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有机结合,宏观研究与区域研究、个案研究有机结合,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对推动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健康发展不无借鉴价值。

全书近30万言,是一部有关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研究的专题论文集,按照论文的性质,本书分为历史演变、发展现状、理论思考、实践探索、专题研究、政策法规等六大板块,既有对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历史回顾,又有对发展现状的客观呈现;既有理论探索,又有实践经验的总结。

“历史演变”:该板块收录论文3篇,《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国际起源及发展概况》《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起源及发展简况》《新中国成立后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发展历程——以江苏为例》,阐明了青少年与红十字运动的历史渊源,介绍了红十字青少年运动发展历程,并详细介绍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起源及发展简况,指出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具有国际性、时代性、公益性、地域性以及教育性等鲜明特点,认为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逐步构成了有利于中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开展的良好局面。此外,以江苏为例,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发展轨迹。历史是割不断的,历史是逝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自然延续。红十字青少年运动也因时代的不同,在内涵、侧重点方面都有所变化。

“发展现状”: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是中国红十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学校、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平台。该板块收录了对江苏红十字青少年运动调研的基本概况,对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现状进行梳理,指出工作中的亮点与不足,并提出一些对策和措施,认为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是一项长期事业,我们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工作机构,确立完善工作保障机制。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让信息化、数字化的红十字信息面向社会传输。各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与时代齐进步,与祖国共奋进,与世界同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多彩的青春导航,努力锻造综合素质,不断拓展成才途径,谱写新时期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新篇章。

“理论思考”:所谓红十字青年,实在就是在学校中的红十字会会员;红十字少年,指未成年的红十字会会员。在发展会员过程中,学校是重要的活动场所,而红十字青少年则是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学校是青少年红十字会员的集中地,因而学校红十字会工作在推动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发展中尤为重要。该板块收录论文9篇,分别阐述了对小学、中学以及高校红十字会工作的认识和思考,在学校中传播红十字文化,让红十字精神发扬于学校教育中。这些论文的作者大部分都是学校教师或高校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和认知,指出学校红十字工作的不足,提出思考和建议,并阐明在学校开展红十字工作的重要性。强调学校传播红十字文化的重要性,要有继承性、开拓性、创新性,只有不断拓宽传播渠道,才能发挥强大的传播能量,培养青少年“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实践探索”:该板块是各地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实践经验的汇总,是展示各地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成效和特色的“平台”,为他人提供经验和借鉴。南通市红十字会从学校实际出发,将人道理念传播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将红十字主题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红十字志愿服务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务实创新、注重效果、逐步规范提高的学校红十字工作发展路径;浙江省吴兴高级中学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把体现红十字精神、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项活动融入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红十字工作坚持10余年,构建了“吴高博爱四季风”的德育体系;上海嘉定区城中路小学的“晨晓”红十字社团在一年四季中开展暖心活动,将红十字文化的理念和精髓融入课堂和校园环境中,让学生耳濡目染,感悟“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等等。这些基层特色实践工作,为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提供了榜样力量,鼓励其他单位积极开展工作,创造更好的实践效果,促进红十字事业的发展。

“专题研究”:该板块收录论文4篇,介绍了抗战胜利后“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发展状况,揭示了该时期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成就以及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史上的地位。此外,还对民国时期教材中的红十字课文进行了介绍,建议将红十字知识选入中小学课本,同时应集中人力物力,编写一套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阅读的红十字知识手册,其作用甚大。

“政策法规”:收录了《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关于加强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指导意见》《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红十字模范表彰管理办法》《中国红十字会会员管理办法》《中国红十字会会费管理办法》《上海市高等院校开展红十字工作办法》《上海市中、小学校开展红十字工作办法》《关于印发〈上海市学校红十字工作创建活动实施细则(试行)〉及有关创建标准的通知》等有关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政策法规,便于参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价值。

本书作为一本研究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专门性著作,是众多研究红十字青少年运动成果的结晶,纵览全书,可称道之处甚多。

(一)历史回顾和对发展现状的客观呈现的有机结合

《红十字青少年理论与实践》一书第一部分,即为“历史演变”,该板块以时间为序,内容涵盖了国际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起源、发展和壮大以及主要活动和发展前景;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起源、发展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专题研究”板块对“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发展现状”和“实践探索”板块中对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呈现,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见当前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发展虽然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但是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机构设置健全完备,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管理工作有序规范,宣传渠道不断拓宽,红会知识广泛传播,培训工作不断深化,会员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常年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蓬勃发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大众的事业,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筑和谐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因而,要做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就要与时俱进,把红十字工作的眼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坚持科学发展观,保证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实现红十字会工作管理规范化,工作制度化,活动开展具体化。

该书将对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历史回顾和对其发展现状的客观呈现相结合,使内容更加丰满,条理更加清晰,将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发展在中国扎根、破土、萌芽和成长的过程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也体现了强烈的现实关怀意识。

(二)宏观研究与区域研究、个案研究有机结合

在研究视角上,既有宏观研究,如“历史演变”板块系统爬梳了国际红十字青少年运动和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发展轨迹、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也有区域研究,如对南通市学校红十字工作的特色和经验的研究与介绍,指出其主要特色是“一、理清工作思路,科学定位学校红十字工作;二、健全组织体系,扎实推进学校红十字实践活动;三、开展达标升级,带动学校红十字工作整体提升;四、推进管理创新,建立学校红十字工作长效机制”以及对嘉定区各学校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的观察与思考和对江苏省溧阳市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认识;还有微观个案考察,如对浙江省吴兴高级中学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研究,对民国教材中红十字课文的考察等等。

本书中将宏观研究与区域研究、个案研究有机结合,既有大而广的宏观景象的呈现,又有具体而微个案呈现,点面结合,更有学理性。

(三)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总结相结合

本书既有红十字青少年理论探索,又有实践经验的总结。“理论思考”板块中,分别对高校红十字会工作、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以及红十字精神和红十字文化在学校的传播和渗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思考。认为高校红十字会工作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好高校红十字工作,要“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坚持改革创新,形成特色品牌。整合各种资源,促进交流合作。壮大会员和志愿者队伍,提高学生的参与水平”,进一步促进高校红十字工作的健康发展;红十字青少年是红十字运动的重要力量,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性。红十字运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学校传播红十字文化对于培养青少年红十字精神有重大意义。将人道主义精神融入学校德育教育,加强学科渗透,拓宽传播面,同时也可以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如自救互救活动,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观看公益影视作品,开展宣传控烟禁烟教育活动等,此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如微信、QQ、微博等平台传播红十字文化。

实践经验的总结主要有:

江苏省溧阳市学校红十字工作的实践:(一)形式求活,强化常规教育。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网络健全,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完善培训指导的工作制度;(二)活动求优,强化宣传力度。主要利用课堂进行宣传教育,还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以及网络进行宣传教育;(三)科研求深,强化质量内涵。科研是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获得深层次发展的基石,加强科研刻不容缓。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学校红十字工作的经验:围绕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方向定位、制度机制、长效管理等布局,立足长远,创新理念,突出五个“更”(更务实的定位、更有力的抓手、更拓展的活动、更暖心的服务、更长效的机制),扎实推进全区学校红十字会工作新发展。

浙江省吴兴高级中学的主要经验:三个“将”:将红十字精神融入德育教育实践,将红十字精神融入生命教育体系,将红十字精神融入文化校园建设。

上海市嘉定区金鹤中学践行红十字精神的实践探索:(一)以班队主题活动为载体,弘扬红十字精神。(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浸润红十字精神。(三)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践行红十字精神。

此外,本书中对嘉定区城中路小学、杨柳初级中学、马陆小学、疁城实验学校等中小学校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总之,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应充分考虑当时、当地和学校的工作实际,突出地域特色,为本地区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服务。

纵览全书,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该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板块划分明确。作为一本专题性论文集,关注的焦点在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特别是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涉及内容包括国际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起源、民国时期的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发展历程、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现状、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开展情况及经验、有关红十字青少年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等等。内容较为全面,研究视角多样,既有理论探索,又有实践经验的总结。

大部分论文作者来自各地学校或红十字会基层,他们直接参与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修养,因而其所著论文对红十字青少年运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该书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本书作为一本论文集,某些地方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如在体例的划分上,“专题研究”板块或可以划入“历史演变”板块之中,使文章排列更有时序性。

总体而言,瑕不掩瑜,推出《红十字青少年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和意义是值得肯定的,对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和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研究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读蔡勤禹等著《青岛红十字运动史》有感

左能雪  王娟

时至今日,作为青岛历史上最早成立的民间组织之一的青岛红十字会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青岛也历经沧桑,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青岛红十字会见证了青岛这座城市的曲折发展,为这座城市的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由蔡勤禹、王付欣、刘云飞所著的《青岛红十字运动史》(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是继蔡勤禹教授出版的专著《青岛慈善史》之后又一部与青岛慈善历史相关的著作。该书系统梳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立于青岛的一个应战争而生、并在战争救护中发展壮大,以拯灾救难、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国际人道组织——青岛红十字会的发展历程,拓宽了青岛社会史研究的领域。拜读《青岛红十字运动史》以后,笔者认为该著具有以下突出的学术贡献:

第一,内容丰富,结构严谨。

该著依据大量的档案、报刊、方志、年鉴、资料汇编、报告等一手史料,描述了青岛红十字会百年来的曲折发展历程,展现了近代青岛跌宕起伏的社会变迁,并通过青岛红十字运动的发展分析了青岛社会变迁中的官民互动、地方精英的作用、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以及民间外交的路径与影响,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可谓青岛红十字运动史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第二,为青岛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拓宽了研究领域。

《青岛红十字运动史》一书用上、中、下三编将青岛红十字会的发展阶段分为特色分明的三个历史时期,详致地对青岛红十字会诞生、兴盛、波折、改组、调整、停滞、恢复与发展的曲折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介绍青岛红十字会在新时期的社会功能以及红十字文化在新世纪的弘扬与传播。不仅如此,著者还对青岛红十字会曲折发展历程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析,全面挖掘其背后的各种社会经济因素,以此反映青岛历史发展的社会面貌,为青岛慈善史、社会史乃至整个青岛区域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拓宽了青岛历史研究的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第三,推进青岛红十字会以及慈善事业的发展,加快青岛社会的良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同时,慈善意识也在逐渐加强,由此促进了包括红十字运动在内的慈善事业的迅速发展。对青岛地区红十字运动的历史进行研究,能够帮助青岛人民乃至全中国人民加深对青岛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的认识,了解慈善组织在“救灾、救助、救护”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由此可以推动青岛红十字会以及慈善事业的发展,并且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红十字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事实上,青岛红十字会一直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青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一支突出的社会力量,为青岛的社会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因此,《青岛红十字运动史》的出版,是总结历史和展现历史正能量的一个良好载体,为新时期宣传青岛红十字会大爱无疆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提供了支持,可以帮助提高全体市民的道德素质,是青岛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动青岛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快青岛社会的良性发展。

第四,弘扬了红十字文化,传播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青岛红十字会为救护在战争中受伤的人员和备受战火蹂躏的百姓而成立,由此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旗帜开始在青岛上空飘扬。随着时代的发展,红十字会所秉承的“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统一、普遍”七项原则也开始在这座城市广泛传播。《青岛红十字运动史》不仅概述了青岛红十字会这一民间组织的发展历程,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描绘了红十字文化在青岛的继续发展和传播的美好蓝图。该书强调了青岛红十字会在发展进程中,注重通过“微尘”等公益品牌以及各种媒介、活动来宣传红十字文化,以此提高红十字会的社会认同度,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里传播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可为红十字文化的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传播提供一个区域性的样本和镜鉴。

目前学界不少学者致力于从不同方面进行地方史、区域史的研究,成果卓著,该著也是一部兼具学术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区域史研究著作。不过,笔者认同一个观念,即在进行地方史、区域史研究时,也应该注重分析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所以笔者愚见,如果该著将青岛红十字会置于全国红十字运动发展的宏观联系之内,用一定的笔墨比较青岛红十字会与其他典型区域红十字会的异同与联系,将更利于揭示慈善史和社会史发展的某些规律性和本质性的东西。

简言之,《青岛红十字运动史》运用丰富的文献史料,对一个以人道主义为精神理念的慈善组织进行了全景式透析,体现出作者丰厚的研究功底和严谨的学术态度。该书的出版不仅极具现实借鉴价值,而且拓宽了青岛红十字运动史及青岛社会历史研究的领域,对中国红十字运动史和慈善史等社会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