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七辑)出版
《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是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推出的大型资料汇编,共10余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支持出版)。第七辑作为池子华总主编的“红十字文化丛书”之一种,日前已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第七辑由池子华、崔龙健主编,35万字。本辑资料收录范围以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研究为主,是一部专题资料。
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简称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成立于1937年10月2日,由旅沪中外慈善界人士共同发起,经中国红十字会授权许可,独立从事捐款劝募、伤兵救护、难民救济等事宜。
该会诞生于“八·一三”抗战的炮火之中,尽管成立初期组织结构和功能并不完善,但其一边筹备建会一边就已着手抗战救护工作,待正式成立以后,并与中华医学会及上海支会、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上海国际救济会和上海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等团体合作,使各项救护工作进一步展开。
首先是伤兵救护方面,该会或设立或赞助伤兵医院5所,开办残废伤兵医院1所。至上海沦陷时,各处伤兵医院收治伤兵共计44,271人,另外残废伤兵医院收容残废伤兵403人,实施截肢等各类手术288起,装置假肢等各种辅助器械299具,并为这些失去作战能力的残废兵士,授以针线、缝纫、园艺等职业训练,使其痊愈出院后可谋生自立。
其次是难民救助方面,由于难民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该会为此付出了不少努力,在难民医疗、卫生、教育、给养、生产等问题上均有所建树。
一是推动南市难民区(即饶家驹安全区)的成立。该会因其同人不忍大量难民被困于南市挨饿受冻,于是委托其副主席兼难民救济分委员会主席法籍神甫饶家驹,分途接洽中日当局同意在南市辟出一处“非战斗员之安全区”,面积相当于旧城厢的三分之一,由饶氏等7名外籍人士组成监察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于1937年11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该安全区的成功建立,在国内国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红十字会更将其选作交战国在战时保护平民的成功范例而写入1949年《日内瓦第四公约》(即《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推动了国际人道法的订立。
二是提供难民医疗及防疫服务。该会开办有难民医院2所、难民收容所诊疗所6处、流动诊疗所8处。至结束救济工作时,两所难民医院总计收治患病难民2,861人,经治愈出院2,686人,住院总日数达69,651天,其中第一难民医院收治1,523人,出院1,413人,住院日数为35,123天;第二难民医院收治1,338人,出院1,273人,住院日数为34,528天,所主持难民诊疗所及流动诊疗所共计施诊486,316起;由救护车送院患病难民4,188人,其中3,465人系用汽车输送,其余723人则用人力车输送;分配医务人员计有840余人;收集化验标本3,028件,共作细菌培养、结核杆菌检验、肥达氏试验、梅毒絮状试验、大小便及血液检验等化验4,260次;做胸部、骨骼、尿道、胃肠及异物等放射摄影927件,以及做胸部、胃肠等X光检查624次。并根据其他团体开办的25所难民医院、20处难民诊疗所受诊情形,分别拨赠现金174,330.01元及医药用品计值73,489.35元。此外还开展了防疫运动,为难民及贫穷病人免费注射,其中预防伤寒、虎列拉注射96,853人,计182,214次;施种牛痘6,188次。
三是推进难民教育。难民教育是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教育,该会办理此项工作颇为用心,经聘请教育专家陈鹤琴等人全力擘划,开展了儿童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三类,其中儿童教育开设国语、常识、算术、唱歌、体育五门课程;成人以识字教育为主,辅以演讲、说书、电影、健身体操等科;职业教育则分为职业训练和生产教育两种。至结束时,计有儿童、成人725个班级,受教难童42,508人、受教成人34,080人。其中开设新文字教育班171个,包括儿童80班、成人66班、妇女25班,总计受教儿童3,144人、成人381人、妇女760人。期间举办难童教育升学考试一次,分低、中、高三级进行,参加者总计13,940,其中参加低级考试者1,695人、参加中级考试者2,572人、参加高级考试者9,673人;还举办中学程度失学难童免费学额考试一次,计参加初中考试者179人,录取122人,参加高中考试者35人,录取21人。
四是协助各主管善团督促各收容所改善所内设施及环境卫生。鉴于各慈善团体所办收容所或优或劣殊不一致,该会于是制订了收容所标准化计划。先是编印《收容所管理指南》分发各收容所管理员参照,并在其难民委员会下设收容所视察组,定期派赴各所视察、指导;后来制定收容所甲、乙两种设备标准,由各视察员依照逐条检查、打分,并成立特别指导团,加强监督改进。该会还为老弱残废难民设置特别收容所16处,其中收容难童者7所、收容自给难民者3所、收容妇孺者2所、收容老年、残废、乞丐及备遣难民者各1所。
五是统筹全沪难民给养。由于战事发生以来,上海国际救济会等慈善团体所用经费均靠自行筹措,不过随着战线扩大,伤兵、难民增加,开支益繁,加上经费来源枯竭,导致难以为继,纷纷向上海国际红十字会请求援助,于是该会自1938年1月1日起先后担负14团体所收容难民给养,最多时须同时给养17万人。该会还根据救世军救济难民经验和难民食粮平衡需要,制定难民给养标准和难民膳食制作法,分发各收容所参考,难民健康状况因而得到明显改善。
六是组织难民生产。难民给养一项耗费巨大,该会遂也发生难民给养危机,在实行降低给养标准、剔厘平民等措施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决定创办小规模工场,组织难民训练和生产,并组织难民生产教育推销团、设立难民出品联合销售处和难民职业介绍所,帮助难民实现自力更生。
此外,该会还先后成立近郊救济委员会和支配赈款顾问委员会,向南京、汉口等地提供经费和医护人员支持。至1938年10月31日停止直接救济工作,再到1939年3月31日结束会务,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该会不遗余力,尽管也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使上海难民救济事业度过了最为困难的时期,为抗战救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内容在本辑资料中均能得到客观呈现,它的出版有助于红十字运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