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活”在这个世上,还在发着光——记中国红十字会系统器官捐献第一人杨海燕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7-6-16 16:59:54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4785

她还“活”在这个世上,还在发着光

——记中国红十字会系统器官捐献第一人杨海燕

2017年6月9日下午4时24分,年仅35岁的杨海燕走了。

不舍,是肯定的。

她还没有来得及听刚出生8个月的宝贝女儿叫一声“妈妈”;没有来得及实现与爱人商量好的攒钱在市区买个房子,置个家的未来规划;没有来得及履行当初决定回到老家工作时对父母许下的照顾他们老年生活的承诺。

舍得,是为了满足她生前意愿。

杨海燕的父母和爱人决定捐献她的有用器官——一个肝脏,两个肾脏,挽救了三名重症患者的生命;一对眼角膜,让两个失明患者重见光明。杨海燕成为中国红十字会系统在职工作人员中实现器官捐献的第一人。

 

戛然而止的人生,不同寻常的决定

杨海燕是一个普通人。出身农家,凭自己的努力考上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毕业曾赴广东打过两年工,2009年为了父母爱人回到老家,在邯郸市磁县白土镇政府工作四年;2014年参加公务员考试,从400余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邯郸市红十字会一名工作人员。这份履历简单明了,描绘出一个农家女孩一步步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生轨迹。

 

未来,本应还有无限可能。

身为“学霸”的杨海燕手持英语专业八级的证书,又自学考下了会计师资格证,还计划着拿下教师资格证,好凭借较高的英语水平业余带带学生补贴家用。生下女儿“妞妞”之后,为了方便哺乳,又不想耽误工作,她才下决心花更多钱在单位附近租了房子,搬离了原来租住的远在市郊的小窝。这样勤恳节俭,她只是想和爱人一起置办一个属于自己的、温馨的家。

因为突发疾病,这一切关于未来的憧憬戛然而止。

5月20日凌晨,杨海燕在家毫无征兆地晕倒,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就失去了自主呼吸,医生的诊断是突发脑疝。此后十几天,病危通知书天天下,杨海燕陷入深度昏迷,再也没有醒来。回天乏术,她的离去已无法逆转。6月9日,因为并发多器官衰竭,她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决定捐献不是突然想到的,而是海燕生前经常念叨的愿望。”骤然失去结缡七载、相濡以沫的妻子,丈夫尚双至今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不得不强忍悲痛,照顾年幼女儿和伤心难抑的岳父母的同时处理妻子的身后事。他主动联系了妻子的同事——邯郸市红十字会赈济部负责人、器官捐献协调员张静,希望帮助妻子实现捐献器官的遗愿。

“这项工作(器官捐献)一直是我在负责。她是个热心人,经常在我忙不过来的时候来帮忙。听到那些捐献者的感人故事,我们多次聊起以后也要捐献器官或遗体这件事,只是我没想到这个‘以后’来得这么快。”每每说起这个可亲可敬的“小妹妹”,张静总是红了眼眶。

说着,张静从手机里翻出一张两人在办公室一起整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资料的照片,“从没想过会在这样的场合用到它”。这是杨海燕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工作照之一。当时,张静把这张照片发布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配文是“辛苦并快乐着”。

 

救灾一线的孕妇,红十字人的榜样

杨海燕的热心和敬业在单位有口皆碑。她在邯郸市红十字会办公室负责组织、人事、项目等工作。“这些工作繁杂又琐碎,但她都能兢兢业业地完成。”作为办公室负责人,渠子敬的办公桌就在杨海燕对面,“她负责的‘红十字博爱家园’等项目都是持续性的,在项目申报、汇总、报告等环节中有大量需要处理的资料、表格等,这些只要过了她的手,从来没有出过错或被上级红会要求返工过。”

让同事们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邯郸“7·19水灾”发生时,已经怀孕七个月的杨海燕挺着肚子,趟着没过膝盖的积水赶到单位。“真是让人又生气又心疼,我第一次忍不住大声说她,怎么这么不会照顾自己。”说这话的是邯郸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郭智华,“她却回答说知道每次遇到灾害就是同事们最忙的时候,她放心不下,一定要来看看。”

杨海燕的工作能力也获得了邯郸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王俊玲的欣赏和肯定:“交给她的工作,只要一句话,就能完成得妥妥的,一点不用操心。”对于海燕的离去,王俊玲至今还不太适应,“有时候要查询资料,或者要准备材料,第一反应还是找海燕。她还这么年轻,太可惜了。”

在杨海燕治疗期间,王俊玲多次联系医学专家会诊,寄予万一的希望能把她救活过来:“我们同事之间关系很好,她就像我女儿一样,实在不忍心就这样看着她离开。”说起在医院为海燕送行的场景,这个素来干练的女会长泣不成声。

当杨海燕的故事在网络流传,众多网友为她点赞,为她祈福,其中一个很大的群体是众多红十字工作者和志愿者。网友“阿Q”留言:“悲痛之余心中充满了感动,杨海燕用自己的器官,延续了他人的生命,也践行了自己的信仰。她是所有红十字工作者和志愿者的榜样。”

6月11日,在杨海燕家乡磁县的殡仪馆,亲人、朋友和同事为她举办了一个简朴又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

两排花圈,几束鲜花,低徊的哀乐声中夹杂着孩子的哭泣。肃穆的人群中不乏自发赶来为海燕送行的红十字志愿者、救援队队员等。邯郸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队长雷建生曾与杨海燕多次合作,共同组织和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她工作热情又耐心,是一个好人。”多名救援队队员表示因受海燕事迹感动,希望签署器官(遗体)捐献志愿书,加入捐献志愿者行列。

杨海燕的父亲杨新民在女儿生病的短短十几天里瘦了20多斤,头发也全白了。他两眼泪光闪烁,却还是清晰地表达了对所有关心女儿和帮助处理女儿身后事的人的感谢。孝顺、懂事、乖巧、优秀……在他心中,女儿是独一无二的,够得上所有美好的形容词。“我想念她,”他哽咽,“但我支持她的所有决定。虽然她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一部分还活在这个世上,还在发着光。”

(新闻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