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开邦:向所有人开放的诊所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7-7-11 15:10:49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4816

若开邦:向所有人开放的诊所

在若开邦中部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若开族群体和穆斯林群体共用的诊所。这个诊所为该国其他地区树立了一个和平共处的榜样。

周一早上,信代德毛诊所里充满了妇女们的欢声笑语。她们聚在一起,坐在靠墙摆放的长凳上。有些孕妇挺着大肚子,为了稍事放松,靠墙而坐。而其他怀抱婴儿的妇女则盘腿而坐,身体前倾,好让宝宝安睡。她们有些是若开族人,有些是穆斯林。

尽管爆发于2012年的暴力冲突导致这两个群体严重分裂,但这里的所有人还是和睦地坐在一起等待医生给她们做检查。

卫生访视员及第一助产士山米阿伊(San Mya Yee)说:"我们欢迎所有人来就诊。我们对他们一视同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山米阿伊身着海军蓝裙子和洁白的衬衫,看起来十分优雅。她是这个诊所的负责人,各个族群的成员都能来这里接受治疗。山米阿伊来自若开邦首府实兑,在信代德毛诊所担任第一助产士有十年之久了。她平易近人,总是面带微笑地跟患者们开玩笑。她身上散发出的慈母般的温暖让所有人感到既安全又放松。除特别关注母婴健康外,该诊所还为更广大的社会群体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40岁的纳尔瓦伊莎(Nar Wa Eishar)带着她十几岁大的女儿托米纳尔哈尔杜(Taw Mi Nar Khar Thu)来到诊所。她一直没吃东西,身体很虚弱。山米阿伊微笑着接待了她们,她的笑容令她们感到十分安心。随后,山米阿伊把这个女孩带进了检查室。纳尔瓦伊莎说:"我经常带家人来这里,他们对所有人都很好。每当看到有其他穆斯林病了,我就叫他们来这里看病。"

28岁的玛布柴(Ma Bu Chay)跟纳尔瓦伊莎一样,非常信任这个诊所。她前三个孩子都是在家生的,但她决定到诊所来生第四个孩子。她抱着7个月大的女儿说:"我当时来这里见到了第一助产士,看到了这里的各种设备,就觉得来这里生孩子很安全。"

目前,在若开邦的某些地方,与穆斯林妇女到同一个诊所就医还是难以实现的事情,玛布柴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她说:"没关系,我们坐在一起。她们也在这里生孩子,这没什么呀。"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若开邦的一线医疗官员海津奈琳(Haezin Nay Lin)表示:"如今在若开邦,我们需要想办法鼓励在不同族群间建立联系。卫生诊所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两个族群间的一个交集,他们都遭受了暴力局势影响,仍旧处于恢复期。"

2016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若开邦卫生与体育部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合作协议,为包杜(Pauk Taw)和其他五个乡镇的妇幼保健服务工作提供支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给现有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支持,旨在为构建一个运作良好、贴近群众的医疗卫生体系奠定基础。

在信代德毛诊所,实现这个目标并不难。要做的就是安装一个分娩台、一台净水器,提供清洁的分娩工具包,或是安装太阳能灯,以便诊所工作人员能在晚上帮助产妇安全分娩。

我们还在安全分娩和孕产妇保健方面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在最近这次暴力局势升级前,我们曾在若开邦北部的孟都(Maungdaw)开设过类似的培训课程。海津奈琳表示:"我们已准备好继续给若开邦北部的所有族群提供同样的支持。

山米阿伊说,她已经看到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援助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今年,我们有了新产房和医疗设备。附近的民众对我们提供的服务都有所耳闻,来我们诊所就医的人越来越多。"看着诊所里的妇女们一边聊天一边逗着彼此的小宝宝,她脸上洋溢着笑容。"我相信,随着条件进一步改善,明年还会有更多人来这里就医。"

(新闻来源:ICRC网站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