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转变才能有所发展——关于新形势下红十字会转型发展的思考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7-7-14 10:46:32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4820

有所转变才能有所发展

——关于新形势下红十字会转型发展的思考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时期,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同时,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更加凸显,利益诉求更加多元,红十字会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红十字会如何主动适应公益事业发展新变化和社会治理创新变革,加快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在人道领域的政府助手作用,是摆在红十字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弘扬先进文化,向文化促进型社会组织转型

重视红十字文化建设。人道主义作为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文化成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重视和发展红十字文化,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有利于营造诚信友爱、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应发挥红十字文化的促进作用,使参与红十字公益活动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增强红十字文化创新力。培育创新红十字文化,要把国际红十字运动理念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红十字运动本土化研究。一是依托高校建立红十字会文化研究机构,外聘文化研究顾问,完善红十字文化研究组织机构;二是与广告公司建立战略合作,成立红十字文化推广机构,负责红十字各项业务活动的文化包装和品牌营销;三是建立红十字文化基金,筹集社会资金推动红十字文化创作研究和推广。

健全红十字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推动红十字文化建设的制度化和经常化,努力争取将红十字文化的宣传、教育和培育纳入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在新闻媒体上通过开辟公益专栏、专题节目等形式,宣传红十字人和志愿者的典型事迹,提升全社会的公益意识。红十字会应通过表彰、奖励对红十字事业有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参与公益事业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依托基层红十字服务站所,努力构建覆盖居民的文化服务体系,提升红十字文化公共服务水平。

 

积极适应社会治理创新,向枢纽型社会组织转型

提升枢纽组织服务功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政府职能将进一步转变,更加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和优先发展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红十字会可通过建立公益组织创业促进中心,提升民间公益组织孵化、公益创投、社区服务平台、公益交流展示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更好地培育和促进相关社会组织发展,促进社会公益创业人才就业,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培育壮大基层红十字组织。大力培育发展基层红十字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发展一批专业性强、业绩突出的志愿服务组织,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努力争取将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当地志愿服务工作整体规划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体系,在乡村、街道、社区、学校等大力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和谐社区建设、文明校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公信力建设,向质量效益型社会组织转型

提高信息公开水平。“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依法保障居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完善公众参与治理的制度化渠道”,这与红十字会公信力建设相契合。红十字会应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公信力,需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落实“两公开两透明”制度,切实保障捐赠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高度重视宣传舆论工作。正确认识媒体、善于运用媒体,学会与媒体对话,加强正面宣传,弘扬正能量。应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畅通网站、微博、微信等信息渠道,及时发布重大事项、重要活动和社会关切相关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红十字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完善综合性监督体系。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综合性监督体系。定期邀请人大、政协对红十字会工作进行执法检查和专项视察,监督红十字会依法履职情况。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红十字会开展的社会公益项目进行鉴定与评价,提高红十字会项目科学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专业审计监督,委托第三方对捐赠资金物资进行审计,促进资金募集合法、运作安全。定期报告捐赠款物使用和审计情况,通过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深度融合信息化,向“互联网+”社会组织转型

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业务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完善公众平台筹资,实现筹资方式的网络化多元化。进一步完善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建设,整合新媒体传播平台资源,加强新媒体传播平台的推广,拓宽传播渠道,提高社会动员和引导能力。

加快信息化建设。在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领域,培育“互联网+培训”新业态,开发建设“第一响应人”云平台,形成集网上注册、在线学习测试、应急信息发布、“第一响应人”调度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平台,实现应急救护培训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统一的捐赠款物管理平台,实现网上办事、网上审批、网上监管,以科技手段规范捐赠使用管理的主体责任,以网络化方式强化监督责任,以信息化手段保证捐赠管理规范、有序运用。

 

加强自身建设,向治理模式现代化转型

 

发展方式向专业化转变。红十字会要更好地承接政府公共服务,需要在发展方式上向专业化转变。一是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把面向公益市场、充分竞争作为提升专业化水平的最基本手段,一切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公益市场适应能力和项目创新能力;二是要提高管理效率,从项目运作能力、组织治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升红十字内部运作专业化水平;三是要建立完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考核体系,突出考核的引导、激励作用,促进红十字工作向效益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

干部队伍建设向职业化转变。提升红十字会干部的学习能力,努力把红十字会打造成学习型社团;提升红十字会干部的社会工作能力,争做能为群众办实事的社会活动家;提升红十字会干部调查研究的能力,培养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于开拓、廉洁奉公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红十字会干部队伍。积极探索专职、聘用、义务相结合的用人机制,通过建立招聘项目人员等方式充实红十字专业人才队伍,实现红十字组织工作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管理体制向科学化转变。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以下简称“红十字会法”)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的规定,优化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人员构成,提高执行委员会的执行力。建立健全内部治理、内部控制、法律顾问、专家咨询等制度,加快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健全民主决策程序,强化决策和监督职能,探索高效、透明、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和纠错问责机制,加强人员、财务、项目、信息等管理,提高红十字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事业发展向法治化转变。红十字会要以落实红十字会法为契机,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深入推进依法治会,自觉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好法定职责。应尽快开展红十字会法地方法规的调研工作,推动地方人大立法,保障红十字会依法建立、依法管理、依法运行。要把红十字会法的宣传作为“七五”普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重要纪念日集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红十字法的社会知晓率。

 

发挥民间交往中的独特作用,向国际化转型

红十字会作为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在对外交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红十字会组织要深刻领会“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主动增强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红十字会在资源动员、国际交流、志愿服务、人道传播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红会在紧急灾难救援、社区防灾减灾、卫生健康、红十字青少年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人道援助和救援工作。要积极探索、发展与友好城市红十字组织的联系,借鉴、引进国际先进理念、技术、资金和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王建中 系青岛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