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向咆哮的黄河 记河南省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7-8-1 14:51:54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4831

出征!向咆哮的黄河

记河南省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

7月11日上午,河南省郑州市红十字救援队牛振西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喂,是牛队长吗?有个18岁的男孩子在十八里河附近南水北调干渠失踪,请速来救援!”

确认信息准确无误后,牛振西在微信群发出指令:“有情况,集合!”“收到!”“收到!”队员们纷纷响应,十几名队员迅速从不同地方赶到事发现场。

对于牛振西和他的队员们来说,这种紧急救援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到了炎炎夏日,他们三天两头都会奔波在救援的路上。

 

成立12年,现场救活60余人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黄河绕市郊而过,每逢盛夏酷暑,人们习惯下河游泳,溺水事故屡有发生。遇到这种事,喜欢游泳的牛振西总是第一时间下水救人,有时溺水者被幸运救出,捡回一条命,有时因为各种复杂原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溺水者沉入水中。

看到现场哭成一片的溺水者家属,有时还要花钱请人打捞尸体,牛振西等人心里很不是滋味。2005年9月,几个热血汉子一商量,成立了郑州市义务救援队,2012年正式注册为“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从成立那天起,大家就商量,无论如何,绝不要溺水者家属一分钱,完全是义务救人。

12年来,这支队伍遭受了不少坎坷,也在不断壮大、成长;遭遇过不少质疑、讥讽,也获得了更多理解和认同。如今,这只救援队早已名扬河南,辐射山东、山西等地,与公安、消防部门密切合作,协助执行水上救援任务。

焦作市温县黄河、济源市河口村水库、鹤壁市浚县、开封市尉氏县、新乡市封丘县、濮阳市、禹州市、襄城县……牛振西和队员们记不清,这些年到底去过多少地方。

仅在2016年,这支救援队就赴现场救援溺水人员50次。12年来,这支救援队在落水现场救活了60余人,打捞尸体330具。

 

每一次“出征”,心里都不是滋味

2017年6月19日深夜,在郑州尖岗水库发生了一幕惨剧:家住西郊某都市村庄的郭某,有一个上初二的儿子,家里还有一个1岁多的儿子。6月18日23时许,他带着大儿子和儿子的同学庆祝父亲节,从水库隔离网缺口处进入其中,随后不见踪影。

父亲节当天,郭某因为冒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两个孩子也永远地失去了父亲。接到求助电话后,牛振西和队员们很快赶到现场,19日上午将郭某遗体打捞上岸。

19日中午,征尘未洗,牛振西和队员又接到荥阳消防中队的协助请求:荥阳市高山村两个男孩跑到附近泥塘游泳失踪,一个9岁,一个11岁,水塘旁边遗有两个孩子的衣服和鞋子。

救援队员们马不停蹄,下午3时30分赶到现场。泥塘积水15米深,现场水体非常浑浊,能见度基本为零,只能靠队员们用手摸索。潜水员孙兵、孙文学、岳星三人下到水底10米处,将两名溺水孩子找到,遗憾的是孩子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12年,400多次出征,收获赞扬无数,但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牛振西说,因为每一次出征,对于溺水者家庭来说,几乎都意味着一场悲剧的来临!

 

被人“扎心”,依然不放弃希望

12年里,牛振西和他的队员们遇见了太多悲剧,也经常在救援行动中遭遇危险,被水草划伤、被玻璃扎伤是常有的事儿。但他们并不在意,让他们不能理解的是有些家属的态度。

一个初冬季节,有个孩子落水,牛振西和队员们赶到时,孩子已经落水十几分钟了,围观群众很多。牛振西和队员们没来得及做热身运动就下河救人,一个猛子扎下去,顿觉刺骨的寒冷。有个队员刚把头露出水面换气,就听到孩子的家人说:“快下去啊!为啥还不赶快去救他?是不是不给钱就不好好救?”

事后说起这件事,队员们都忍不住潸然泪下。但是无论家属情绪如何过激,只要溺水者有一丝生还希望,牛振西和队员们就不会放弃。“在救援现场,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溺水者挣扎求助的表情和眼神,都会触动队员内心最柔软的东西,让他们忘记疲劳。”

 

开展讲座的地方,再无溺水事件

2006年,为了从源头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牛振西和队员们在工作之余到黄河北岸的泗水中心小学、荥阳王村一中、荥阳高村一中、新郑新村镇一中等距离水域较近的学校,开展水上安全普及教育讲座,共有数万人受益。“讲座效果超出预料,开展讲座的地方,没有发生过一起溺水事件。”牛振西说。

2017年上半年,救援队又开展了各种安全讲座38场,除郑州外,还去了安阳殷都区、南阳淅川县、山东东明县等地开展讲座。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救援队的队员们量身定做培训课程,开展不同内容的知识讲座,比如对小学生的要求是“量力而行,切勿下水救人,岸上呼救优先”;对大学生则提出“见义智为、岸上优先、团队优先、工具优先”的救援原则。

救援队的行动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河南省教育厅专门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紧急通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热烈响应。

如今,这支队伍已经有成员100余人,骨干队员80余人。他们中,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生意人,还有大学教授、警察等。

为了更好地完成救援任务,保证大家的安全,救援队需要添置一些救援设备。由于他们在民间有着良好口碑,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经常有爱心人士和企业向救援队提供捐助,一些政府部门也给予不少帮助。

目前,在社会各界支持下,救援队已经更换了许多新装备,如水下潜水机机器人、水下声纳成像机、拖拽式水底搜索车、水下视频探头等等。在救援现场,当地群众也自发给救援队提供服务,郑州饭店的女老板李丽,还经常驱车几十里路,专门给队员们送饭。

如今,牛振西、梁年林、秦德良、雷金善等一个个普通的名字,早已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英雄,也获得了无数荣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了他们的感人事迹。

但对于这些,牛振西和队员们并未在意,他们照常刻苦训练,磨炼救援技艺。只是训练之余,他们也会在内心祈祷,希望有一天能“闲”下来,悲剧永远不会再发生。“苍天之下,善良永远不会被遗忘;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再苦再累也值得。”牛振西说。

(新闻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