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红十字会
杜清娥
五月八日是世界红十字日,它是为纪念红十字会创始人琼·亨利·杜南(瑞士)而以其生日为纪念日创立的。
一
亨利·杜南 (Henry Dunant) 于一八二八年五月八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从小受人道主义思想的熏陶,一八六二年十一月,杜南把他亲身经历的,拿破仑三世指挥的法兰西—撒丁岛联军与奥地利军队战斗的最后阶段中战场上伤兵的惨状,写成《索弗利诺的回忆》一书,在日内瓦发表。一八六三年二月,由他发起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一个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即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同年十月,欧洲16国的代表在日内瓦举行国际会议,决定在各国成立红十字组织。为表示对杜南和他的祖国的敬意,会议决定以瑞士国旗图案红底白十字相反的颜色与图案——白底红十字作为红十字会的通用标志。亨利·杜南也因其开创的红十字事业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于一九0一年获得了首次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一九四八年红十字会协会召开的执行委员会会议正式建议,今后各国红十字会尽量选择五月八日亨利·杜南的生日作为世界红十字日(World Red Cross Day)。同年协会第20次理事会会议批准了执行委员会的建议,正式确定每年的五月八日为世界红十字日。[1]
二
一九O四年,“日、俄宣战,影响及我东北,各国侨民纷纷由各该国红十字会协助撤离战地。我政府派船接应我国人民,为俄国拒绝。因之上海绅商联合各国人士商由英、德、美、法各中立国领事於是年五月二十九日签订章程,设立美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是为中国设立红十字之创始。以后,该会在东北各地设立分会,从事救护灾民,资遣回籍,并于战后施放急振。计被救济人数46万7000余人,全部募捐收入64万余两。 一九0七年清政府组织大清红十字会,接收国际红十字会上海支会的余款,在上海购置地产,建立医院、学校。 辛亥革命之次年该会改组,改称中国红十字会。一九一二年获得国际红十字委员会正式承认,一九一九年加入红十字会国际联合会为会员,一九三四年根据政府颁布之中华民国红十字会管理条例,改组为中华民国红十字会”[2]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建会后一直从事救护伤兵、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活动,并积极参加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三
抗战以前,中国红十字会主要从事的工作有:灾难救济、战争救护和国际救济。在救济一九一二年水灾,一九一三年淞沪、南京诸革命战役,一九二O年及一九三四年南北八省水旱巨灾,以及一九二二年辽、冀、湘、粤、闽、皖、黔、赣之战争,一九二三年西南各省兵灾,一九二七年革命军北伐,一九三一年地二八沪战,一九三二年山海关失陷,一九三六年绥远战争中筹集善款,捐助食品和医疗器械,救治伤者,发挥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此外,中国红十字会还在一九一四年的欧战,一九一九年的西伯利亚俄国难民救济,一九二三年的日本地震救护等事件中发扬了博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抗日战争中,中国红十字会以办理伤兵救护为主要工作。芦沟桥事变爆发后,即派医疗队由沪北上,在各军医院中协助工作。“八一三”之后,中国红十字会在沪组建救护队10 队,急救队12队,救护医院24所,征集救护汽车98辆,另特约公私医院16所,分布前线及上海市区协同执行救护任务。 北平沦陷后,中国红十字会决定组织机动性之医疗队,以适应战争需要。一九三八年春组织救护总队,经组织医疗、医护、医防、急救和X光队,遍设全国战区。一九三九年后,中国红十字会综合医疗、医护、医防、急救和X光队各队之性能,一律改为医务队尽量推进到野战区,协助军司卫生机关从事手术、绷带、急救并指导办理灭虫、治疥、抗疟改进环境卫生及兵食营养等军队卫生工作.胜利前夕,据一个战区配合一个医疗大队的原则,组成大队10个,中队50个,区队100个,协助野战卫生机关及兵站进行包伤裹创、骨折矫治、外科手术及病兵治疗等救护事宜。此外,一九四一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还对后方各大城市及交通要道之空袭、民众医疗救济亦曾致力。
四
从抗日战争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是中国红十字会历史上的“复员时期”,工作重心转移,由抗战时期的战场救护转向平时的社会服务、组织调整,包括制定规章、刷新会务、健全组织;推广征募运动,努力征求会员、募集基金以壮大自身实力。中国红十字会的这些努力虽然受到了当时政治经济条件的限制,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复员时期”是中国红十字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3] 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晋冀鲁豫分会主任董必武在给所管辖机构的一份信件中曾有这样的命令:“顷接(中国红十字会)福利基金委员会转达美国红十字会总会及援华会来信,向我们急切收集各解放区以下材料:1 婴儿死亡率,2 孤儿和半孤儿的估计数目,3 在全部儿童中及全部人口中肺病患者比率, 4 有关传染病情形……..以上材料应尽速于接到通知后半月内收集齐全……各写四份,即延安、上海、北平福利基金会各一份,由北平转送”。[4] 民国36年(一九四七年)十月二日至二十三日,国民党联合勤务总司令部下设的独立转运大队、运输中队、军械供应库、兵站、粮秣库、后方医院等机构组成为“组织中国红十字会筹募基金”的劝募分队13支左右 [5]。足见红十字会对于战争的重要性。 尽管红十字会自成立以来的成绩世所瞩目,但是,笔者查阅资料时对于个别材料的背景仍有些匪夷所思:(1)民国37年(一九四八年)三月十六日,由国民党联合勤务总司令部总司令郭忏签署的给第八兵站分监部的电报中,事由栏写的是“抄 红十字会指定各地担任救护汽车肇事受伤人员、医院仰查”[6] 。(2)华北局社会部(中共中央在华北地区的代表机关。1948年5月20日由晋察冀中央局和晋冀鲁豫中央局合并而成,笔者注。)五月二十五日(年未祥)的一份电报:华北部五月二十五日电:新编城内国际性红十字会组织请速查明其背景、组织状况,内务活动情形并即电*,在未弄清面目前请勿轻易处理。[7] 虽然,战争年代的红十字会组织及其成员不论了经历了怎样得风声鹤唳或者春意盎然都已经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但是,如同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出生入死的丰功伟绩一样,他们博爱和平的理念也会深深根植于后世子孙,人们会让这样的理想得以传承,这是全人类的福音。
[1] 资料来源:新华网 [2] 山西省档案馆馆藏资料,《中国红十字会》,民国36年8 月行政院新闻局印行,闫政字第185号。 [3] “复员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池子华、吕志茹,河北大学学报,2004年。 [4] 山西省档案馆馆藏档案:A128—1—1---5 [5] 山西省档案馆馆藏档案:B27—4—36 [6] 山西省档案馆馆藏档案:B27—4—1093 [7] 山西省档案馆馆藏档案:A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