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和长远动力——论红十字文化自信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8-1-19 16:06:20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5008

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和长远动力

——论红十字文化自信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同样,对红十字文化的自信是红十字事业发展中深层而持久的力量。特别是红十字工作者、志愿者,更要有坚定的红十字文化自信,才能自觉而真诚地为发展红十字事业不懈奋斗。

红十字文化主要是指红十字人道主义价值观、七项基本原则和“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人道是红十字文化的基石、是七项原则的核心、是红十字精神的精髓。

 

自信源于对人道价值观的科学信念

与一般的人道主义不同,红十字人道主义有明确内容和目标——救护和救济在战争等灾难中陷入困境的弱者。因此,红十字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以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为第一要义。

尊重和保护生命是不同民族文化共同的理念。但是,人类因为各种利益而发生的战争和武装冲突却以摧残对方人员生命和健康为手段。于是,一个伟大的设想——一视同仁、不加歧视地保护所有伤员——国际红十字运动诞生了。

红十字运动保护生命健康的人道主义价值观来源并扎根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之中,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良知,因而成为人类最广泛认同的价值观。

亨利·杜南对建立这样的伤兵救护组织和缔结相关的国际公约充满了自信,他在《索尔费利诺回忆录》中写道:“我们有信心依靠与每个有影响力者的合作,至少可以依靠每个高尚之人的美好愿望去履行这项任务……有哪一个政府不愿意帮助这样的团体去保护人民的生命,确保为国负伤的士兵得到国家的关怀呢?那些把部队视作‘自己孩子’的军官或将军,有哪一个不渴望为志愿帮助者提供便利呢?又有哪一个军需官、哪一个军医会不感激这样一群有组织、有能力、聪明能干的人所给予的帮助呢?”

因此,杜南的建议首先得到了欧洲各国首脑的响应。萨克森王国国王表示:“我将尽我所能,因为一个不加入这项人道主义事业的民族将被欧洲的公众舆论所放逐。”

在中国,“救死扶伤”“仁爱救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尊重和保护生命健康的理念源远流长,所以红十字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1897年,旅日华商孙淦在《呈请裕钦使转咨总署奏设红十字会禀》中极力主张学习国外设立红十字会,以一视同仁救灾恤邻。1914年,中国红十字会出版《中国红十字会杂志》第二号刊载朱瑞五《人道说》写道:“人道名词,我国发生最早。义经四子等书,见诸记载。虽其主义不同,而隐于之合着,亦多所发明。”

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红十字运动的发展,红十字运动的人道主义理念、宗旨和原则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这种与时俱进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完全符合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类对生命健康及美好生活愿望的需要。

在联合国和世界各国都希望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红十字运动的人道价值观更能为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民族和国家认同和接受。世界上没有哪一种理念和价值观能获得如此广泛的认同,红十字成为引领全世界人道主义运动的旗帜是历史的必然。

 

自信源于对红十字运动的了解

红十字人道主义有鲜明的实践性:它一经产生就开始指导并转化为建立人道组织和法律体系,并为越来越多的人和国家所接受、认可并参与。红十字运动150多年的历史证明了他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信心和力量。

1863年2月9日,在一片怀疑声中,日内瓦公益会同意成立五人委员会,作为一个类似文件起草小组的临时性机构存在。但是,五人委员会果断地担负起推动各国成立伤兵救护组织的历史责任。2月17日,五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使用“国际伤兵救护常务委员会”的名称(简称“五人委员会”),并明确表示在日内瓦公益会授权结束后将继续开展工作。这个民间机构在邀请欧洲各国政府参加研究建立伤兵救护组织的大会时,得到了多国政府的积极响应。

五人委员会于1863年10月26至29日召开第一次国际会议,有36人参加,其中18位是14个国家官方派遣的代表。会议通过十项决议,为各国成立伤兵救护组织奠定了基础。1876年,“国际伤兵救护常务委员会”正式定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并一直延续下来。

如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由5个委员扩大到25位,总部工作人员有950名,有超过1700名专业人员和代表及11000多当地雇员在世界各地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保护战争受害者的生命与尊严、促进对国际人道法的尊重。

据国际委员会2016年年度部分工作的统计,共开展诊疗420万人次,使1500万人获得了食品、540万人获得了其它基本生活用品、2840万人获得用水和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使98个国家1650处羁押场所的98万多名在押人员得到了探视,安排离散家庭成员之间通话及拨打视频电话共57万次。这只是国际委员会一线工作的一部分。

在五人委员会的积极争取和推动下,瑞士联邦议会于1864年8月8至12日在日内瓦召开外交会议,讨论并缔结由五人委员会莫瓦尼埃起草的保护伤兵国际公约,16个国家代表参加。

瑞士代表在会后的报告中说:“(这是)一种在外交会议中罕见的现象,这里既不涉及矛盾利益的辩论,也不涉及对立意图的调解。所有人都意见一致。大家所确定的唯一目标就是庄严地通过一项人道主义原则,即伤兵和所有参与救援人员的中立化,这将构成国际法的一项进步。”

日内瓦公约签订后,不断有其他国家加入,日内瓦公约本身也随着战争的发展变化经历数次修改。1949年4月21日至8月12日的外交会议通过了日内瓦四公约,17个国家代表在公约上签字,6个月中缔约国达到60余个。1977年又增加了两个附加议定书,进一步明确保护对象的范围,并对作战手段和方法作出规范。如今,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签约国已达196个。

1863年底,第一个国家伤兵救护协会在符登堡成立。随即,奥尔登堡大公国、比利时、普鲁士、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相继成立伤兵救护协会(即后来的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1919年,5个国家红十字会发起成立“国际红十字会协会”(先后更名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协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人道救援组织。如今,已有191个国家建立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以色列为红大卫盾会)并成为国际联合会的成员,红十字运动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人道主义运动。

1867年8月26至31日,第一届“伤兵救护协会国际会议”(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的前身)在巴黎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五人委员会和各国伤兵救护协会的代表。1869年在柏林召开的第二届会议通过一项决议:鼓励各国伤兵救护协会发展和平时期的活动,发展组织,招募志愿者,培训男女护士来抗击流行病和其他灾难。自1884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三届大会起,各日内瓦公约签约国也派代表参加大会。从此,该国际大会成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最高审议机构,可以就有关原则问题、国际人道法范围之内的问题及组织与行动事务做出重大政策选择。

1919年,国际红十字会协会成立后也成为红十字国际大会的代表。自第十届(1921年日内瓦)大会起,国际大会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极力主张各国人民之间友谊互助和合作,反对战争和歧视、偏见,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完善和传播日内瓦公约;制定和捍卫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为了使国际大会的讨论赢得运动成员的信任,大会主席和所有当选负责主持会议的官员应确保任何发言人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得涉及政治、种族、宗教和意识形态性质的争端。

现在,每四年一次的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都会根据世界局势和人道主义状况,制定相应的战略和作出有关决议;各日内瓦缔约国政府和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的代表要作出履行有关义务的承诺。

150多年来,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战争和武装冲突,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及各种自然灾害的考验,虽有风雨坎坷,但始终在一往无前地开辟着人道主义救援的大道,并从小到大、不断增强。

如今,红十字运动不仅遍及全球,而且其保护对象从伤员扩展到战俘、难民和平民,其工作内容从战场救护拓展到对各种易受损害者的救助和为社会公众的人道服务乃至整个和平进步事业。

正如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2020战略中所说:“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理想在世界各地得到了体现,这不仅体现在我们在无数城镇、村庄和社区的工作所产生的有形效果,还有对心灵与思想的影响。我们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公益事业’,要帮助所有地方的所有人预防并减少他们的疾苦。”

 

自信源于对红十字文化的践行

对红十字运动及文化的了解可以从书本和媒体获得,但要深刻理解并对其充满信心,却离不开亲身实践的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会相信乃至坚信。

在救助和服务中感受人道的价值。红十字组织以救助苦难者和服务民众为己任。因此,真正的红十字人必然有主动担当人道责任的自觉。国际红十字运动章程、红十字会法规定了红十字会保护生命健康、紧急救援和人道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将陷于各种困境的受难者救援出险,给受到伤害或需要输血抑或移植造血干细胞、器官的病人带来生的希望,为需要人道帮助和服务的民众排忧解难,就一定会亲身体会到红十字人道主义的价值和红十字工作的意义——使最易受损害者得到保护、使弱势人群得到帮助、使民众生活得更美好、使世界变得和谐安宁——这是多么伟大而光荣。世界永远需要红十字会,因为人类社会总会有灾难、意外、不幸和需要帮助的人。

在募集资源中感受人道的力量。红十字会开展救援和服务的资源主要来自于社会募捐和志愿服务,所以,募集人道资源是红十字人的基本功。

实践证明,红十字人道主义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特别在大的灾害发生时人性的光辉高度迸发。有多少退休老人、残疾人、甚至流浪乞讨人员都慷慨解囊,有多少单位和个人通过银行邮局网络等匿名捐款,有多志愿者放弃休息甚至冒着危险协助红十字会开展救援。 这充分体现了红十字人道主义打动人们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唤起仁爱火苗的巨大力量,这是汇聚人道资源不竭的源泉。

在践行七项基本原则中感受事业的崇高。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是经过近百年的反复推敲、锤炼和实践检验而成的,各国红十字会都必须遵循。

为了尽可能的救助所有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红十字会必须按照公正、中立的原则做到一视同仁、不加歧视;既要主动当好政府人道工作助手,又要坚守独立原则;红十字会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人道工作必须不图利益和回报,并以此原则发展和组织志愿者参与人道事业;红十字会发展组织和会员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不能因信仰、教育、阶层等不同而有所区别;还要根据普遍原则力所能及地参加国际人道救援活动。每一个红十字工作者、志愿者在工作实践中,一定会感受到因遵循遵循七项原则而深得最广大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深得受助者的欢迎和拥护。

在恪守公开透明中感受事业的圣洁。红十字组织的性质、宗旨和基本原则决定了公开透明是红十字会与生俱来的天然秉性,国际红十字运动和各国红十字组织对此有系列而健全的规章制度。

每一个对红十字事业忠诚和负责的红十字工作者或志愿者都会视公开透明为生命线,在开展社会募捐,接收、管理、使用、分配捐赠款物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做到手续完备、操作规范、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审计。这样必然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充满底气,即使遇到挫折和误解,都会心底坦荡、毫不动摇甚至忍辱负重,相信崇高的事业必然经得起检验,会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在传播红十字文化中感受事业的远大。红十字组织的救助和服务活动本身就是展现和传播红十字文化的过程。但是,有无传播意识及传播技巧,其工作成效大不一样。

传播红十字文化是发展红十字事业、促进和平进步事业的需要,因此成为红十字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每一个红十字工作者和志愿者都应是红十字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

红十字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传播红十字文化,首先是传播者自己再学习、再思考、受教育、受熏陶和提升自身红十字文化素养的过程。在红十字文化传播中,涌现出许多为挽救他人生命和救援救助困难人群而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红十字文化引领和汇聚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人道事业,红十字工作者受到鼓舞和激励,对红十字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广阔前景充满信心。

 

自信源于党和政府的支持

日内瓦公约和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章程都规定各国政府必须支持本国建立红十字组织并支持其开展人道工作。事实上,世界各国政府根据本国情况给予了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多方面的支持。

中国红十字会从成立起,同样得到政府各方面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给予红十字会前所未有的大力支持,中国红十字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制定和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确立中国红十字会的性质、宗旨、职责和地位,规定政府对红十字会支持资助保障监督的职责。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红十字是引领全世界人道主义活动的旗帜,中国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人道工作的重要助手,中国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先后批转和下发支持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红十字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红十字会在参与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国际人道援助及开展民间外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开展人道救助、反映民生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指出传播红十字文化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提出支持红十字事业的政策措施,为红十字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各级党政领导出任红十字会名誉会长或兼任红十字会会长,加强各级红十字会的干部配备和领导班子建设,支持红十字会发展会员和志愿者队伍,在人员和工作经费上给予保证,对红十字会各项工作给予支持和保障。

正是在党和政府支持下,全国绝大多数市级以上各级红十字会和三分之二以上的县级红十字会理顺了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基层组织遍及城乡街道、乡村和许多企事业单位;红十字会汇集人道资源和三救能力极大提高,在紧急救援、保护生命健康、扶贫帮困、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积极开展国际人道救援,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是中国红十字事业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也是中国红十字人对红十字文化充满自信的重要因素。

总之,坚定红十字文化自信是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无论对红十字组织还是从业者来说都将是有力支撑和长远动力。

(作者张立明 系江苏省红十字会原党组书记、副会长)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