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力”描绘“博爱山城”——重庆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工作纪实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8-3-6 11:32:00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5040

“四力”描绘“博爱山城”

——重庆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工作纪实

近年来,重庆市红十字会在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工作中积极探索,“增强号召力,升华感染力,汇聚向心力,强化生命力”,有效促进了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精心策划发动,增强号召力

2012年以来,重庆市红十字会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大众传播活动,让公众了解并支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包括普及人体器官捐献知识,积极传播人体器官捐献的价值体现和社会意义,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并解答公众疑惑,广泛开展社会动员,与爱心企业联合举办“博爱山城 安乐情怀”器官捐献宣传和“博爱山城”红十字公益摄影采风活动。

此外,重庆市红十字会还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让人体器官捐献宣讲进入党校课堂。

2016年遗体器官捐献纪念日期间,重庆市红十字会发起“博爱山城,纸鹤传情”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公众折叠千纸鹤,缅怀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短短数日内,“爱心千纸鹤”飞遍大江南北,飞向世界多国,人们纷纷动手折叠千纸鹤,并用A4纸写下“我(们)在xxx,我(们)为遗体器官捐献者祈福!”支持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事业。

2017年11月,重庆市红十字会发起“生命器约,爱的传递”活动,号召公众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晒”出登记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紧扣事件推动,升华感染力

2016年3月31日,《重庆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条例》(以下简称“捐献条例”)颁布实施,重庆市红十字会随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捐献条例的宣传贯彻活动。2017年5月8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正式颁布施行,重庆市红十字会设计了一组宣传红十字会法的公益海报,集中投放到全市五条轨道列车上,在全国率先开通了“红十字会法宣传专列”。

这些紧跟体制机制建设步伐的举措,使重庆市红十字会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稳步前进。

“工作人员在工作遇阻时能抓住时机,化被动为主动,敢于发声,唱响主旋律,传播好声音”,是重庆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取得成绩的又一因素。

在贵州4岁男孩到重庆“等待捐献”的事件中,因媒体报道中信息披露不够完整,险些引发舆情危机。重庆市红十字会及时伸出援手,为该男孩开展社会募捐,协调各方进行医疗救助,展示了红十字的人道力量,最终将危机化解。

一位捐献者的遗腹子双胞胎宝宝早产,急需医疗救助,重庆市红十字会试水网络众筹,在7天内募集25万元善款,成功救助了这对双胞胎宝宝,该事件被全国4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2016年的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上,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的工作方法和感人故事登上国际舞台,得到了国内外专家一致认可。

 

注重典型带动,汇聚向心力

器官捐献是一项系统工程,先进典型带动是系统工程中的带头工程。重庆市红十字会抓住重庆市首例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的产生、首例器官捐献的成功实施、首位出租车司机的捐献以及13岁女孩“果果”离世后捐献器官等案例,及时运用全媒体聚焦宣传,提高了社会关注度和知晓率。

器官捐献者家属任小蓉因为丈夫捐献与红十字会结缘,加入红十字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米智慧是重庆市首位器官捐献协调员,目前已成功协调器官捐献166例,曾被评为“感动重庆”人物和全国优秀协调员;媒体记者罗维参与器官捐献的报道后深受感动,成为红十字会的骨干宣传志愿者,被任命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总队副秘书长……

 

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生命力

重庆市红十字会在人体器官捐献宣传上下大功夫,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

重庆市红十字会将全国首批器官捐献优秀协调员米智慧塑造成亲切的邻家大姐形象,为器官捐献事业代言,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米大姐”被各家媒体纷纷报道,一度成为网络热词。如今,“米大姐”已成为重庆器官捐献的代名词和公益品牌。

2017年,重庆市红十字会遴选了4名“心肝宝贝”为器官捐献事业代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寓意深刻的绘画、充满童真的语言,代表了所有等待器官移植患者的心声。该组公益广告被总会选为全国器官捐献公益海报,并统一印制发放,同时还被《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指南》作为封面人物。

在红十字会的积极宣传和推动下,重庆市的人体器官捐献从最初的每年一例、几例、几十例逐步增长,2016年实现捐献量是前四年总和,2017年首次突破100例。截至目前,重庆市已成功实施人体器官捐献266例,挽救了671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

新闻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