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报》刊登《走出“体内循环”的尝试——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的新作为》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8-3-6 11:35:31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5041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走出“体内循环”的尝试——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的新作为》

2018年3月7日《中国红十字报》发表池子华的《走出“体内循环”的尝试——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的新作为》一文,全文转载如下:

 

2016年7月15日,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在《中国红十字报》发表《讲好红十字故事 传播好红十字声音》的文章,特别指出“讲好红十字故事,传播好红十字声音,就是要讲好红十字运动历史”。文章说:红十字的历史,“我们自身在这方面研究得还不够,从公众角度看,我们没有讲够、讲透,传播的范围也不够广。我们要加强对红十字历史的研究,更要加强对红十字历史的宣传传播。”

事实正是如此。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红研中心”)自2005年成立以来,出版了大量学术著作,引人瞩目。但必须承认,这些学术成果传播范围小,局限于学界、业界,“体内循环”的特点突出。如何走向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十字的历史与发展,实现“体内循环”与“体外循环”共振共鸣,良性互补,值得反思。

在笔者看来,学术成果的社会化普及,关键在于成果的转化。成果转化,绝不应该仅仅是理工科(自然科学)的事情,包括红十字运动研究在内的文科(人文社会科学)也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成果如何转化,路径很多,传统媒体、新媒体之外,通俗读物的出版,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2011年,受“网络事件”的冲击,红十字会被不明真相的公众所误解,也有别有用心的人歪曲历史误导公众,造成很大混乱。如有公众人物称,在世界各国中,只有中国红会没有加入国际红十字组织,这是对历史的无知,竟使很多人信以为真。

面对这种乱象,出于对历史负责的社会责任,红研中心立即组织编写了适于社会公众阅读的雅俗共赏、图文并茂的《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往事》一书,开宗明义,“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十字会”。该书受到读者欢迎,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而这只是红研中心科研成果转化的开始。

新时代要求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红研中心与时俱进,发挥自身优势,在做好研究工作继续出版“红十字文化丛书”的同时,拟在“讲好红十字运动历史”“传播好红十字声音”方面大做文章,实现研究成果规模化“转化”和批量“生产”。

为此,红研中心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及爱心企业支持下,2017年正式启动以“红十字运动知识丛书”(以下简称“知识丛书”)为载体的红十字历史与文化“传播普及工程”,它将成为红研中心继“红十字文化丛书”之后又一“拳头产品”。

“知识丛书”计划每年推出一辑,每辑5本,统一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丛书通过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挖掘,呈现一幅幅丰富饱满、多姿多彩、跌宕起伏的红十字历史画卷。

“知识丛书”第一辑5本书《永不割舍的博爱——孙中山、宋庆龄与中国红十字会的故事》《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国红十字会诞生的故事》《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盛宣怀的故事》《救死扶伤的圣歌——林可胜与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故事》《人道主义的赞歌——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的故事》,已经完成,将于今年“5·8”世界红十字日期间面世。

第二辑5本书《中国红十字事业奠基人——沈敦和的故事》《中国的亨利·杜南——陆树藩的故事》《中国的南丁格尔——张竹君的故事》《“中国难民之友”——饶家驹的故事》《“中国伤兵之母”——史沫特莱的故事》即将启动。笔者设想,如果该计划能够执行下去,坚持10年、15年、20年,这套丛书必将洋洋洒洒蔚成大观。

“知识丛书”中的每本书都不是大部头的学术著作,而是10万字左右的小册子,主要面向红十字青少年、普通民众以及红十字工作者、志愿者。在写作上,我们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文字活泼,清新可读,引人入胜,通过这种“小清新”的传播方式的改变,实现红十字历史与文化广泛普及的目标。

“知识丛书”虽然是“讲故事”,但不是“编”故事,没有无中生有的猜想,没有胡编乱造的粉饰,没有“标题党”的故弄玄虚,没有添油加醋的天马行空,更没有虚构的文学情节,而是依据历史事实,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娓娓道来,再配上老照片,图文并茂,客观再现历史的场景。虽然少了点舞文弄墨的精彩,但确是信史。不求妙笔生花,但求“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十字会!”是这套“知识丛书”的立足点。

“红十字运动知识丛书”与“红十字文化丛书”,比翼双飞;学术研究与传播普及,相得益彰;“体内循环”与“体外循环”,相互促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尽绵薄之力。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