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打实扶贫 心贴心助困——云南省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助力脱贫攻坚纪实(一)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8-8-28 15:45:26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5194

实打实扶贫 心贴心助困

——云南省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助力脱贫攻坚纪实(一)

编者按:“8·03”鲁甸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系统积极参与救灾工作,在灾区实施“博爱家园”项目,把受灾群众和贫困群众的生计恢复和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落到实处。

“博爱家园”项目既能提升受益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又能提供资金促进生计发展,特别适应鲁甸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的需求,在多个乡镇落地开花。

8月13日至16日,本报记者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陆续走访了乐红镇、龙头山镇、小寨镇等地的多个“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点,形成系列报道,现与全国红十字同仁分享

 

8月14日清晨,记者从云南省昭通市出发,车行过绿树环绕的鲁甸县城,从地震灾后异地重建的龙头山镇穿行而过,经3小时蜿蜒山路,停在了乐红镇官寨社区山王庙村民小组村口。

从村口往下看,落差高达200米的一面向阳山坡上,依山势而建的几十户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的核桃树硕果累累,栏内猪肥牛壮,一片美不胜收的乡村景色。

 

“扶贫路”修到百姓心坎上

进村有两条路,一条是车行道,一条是阶梯人行道。车行道边的向日葵此时刚进入花期,金黄绚丽一望无际;一株株高大的玉米通体翠绿,个个颗粒饱满;人行道旁绿树成荫,为来往村民挡住了云贵高原上毒辣的阳光。

“看到这些,你能想到5年前,这里还是‘雨天泥水满腿,路滑坡陡;晴天日晒风吹,尘土漫天’的景象吗?”官寨社区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云南省红十字会联络部工作人员潘晓妍描述着村子当年的境况。她将在官寨社区挂职服务两年。

官寨社区是云南省红十字会扶贫挂钩点,潘晓妍不是省红十字会派来的第一个挂职第一书记,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从2014年‘8·03’鲁甸地震后,红十字标志逐渐融入这里的山水景色,红十字精神逐渐走入群众心中”。

地震发生前,山王庙村只有一条不足3米宽的便道供村民进出。震后,山王庙村属于重灾区,为抢险救援,村里便道被拓宽,抢修出一条应急救援通道。

这条路使用了两年。“一遇下雨,村民进出都趟着泥水,摩托上不去,人下不来。当时,民房重建的建筑材料只能运到村口,再靠人背马驮,往村里运。”云南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番林介绍。

番林是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的救援队队员之一,他曾在此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两年,目睹了山王庙村灾后重建和社区发展的历程。

2015年底,云南省红十字会与官寨社区挂钩帮扶,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在此启动。针对山王庙村民出行如此艰难的境况,多次考察调研之后,省红十字会筹集资金30万元,重新设计、开挖改道、缓解坡度、硬化路面,终于在2016年建成这条长560米,连接到每户村民家门口的“扶贫路”。

如今,山王庙村民聊起这条路总是乐呵呵的:“现在哪怕是下大暴雨,脚上也不会沾一点泥巴。摩托车上坡不用推了,运砖上房不用背了。种的蔬菜、养的猪牛都能很方便地运出去了,这路真正是修到咱老百姓的心坎上了。”

 

扶贫牛让贫困户“牛”起来

“要想富,先修路。但要让贫困户脱贫,还得靠产业发展。让村民的收入增加,脱贫才有实效。”说起驻村两年的工作,番林感慨良多,他认为:“让贫困户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观念,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钱,改善生活质量,是红十字会助力脱贫攻坚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官寨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李贤梅算过一笔账:山王庙村共有居民48户16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99人,占总人口一半以上,贫困户主要靠种植核桃、玉米为生。因为地处干热河谷,气候干旱少雨,缺水是常态。当地农民靠天吃饭,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压力和重担不仅压在李贤梅肩上,也压在每一个扶贫工作队队员心头。“谁来扶、扶持谁、怎么扶”是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

此时,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的法宝——易受损性评估(VCA)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遵循“以社区为本,以群众意愿为主”的原则,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和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走进村民中间,召开院坝会、家庭会,一次次交流谈心、调研评估。“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了解村民的想法,尽量取得多方共识。当然,也发生过分歧和争论,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什么产业,既适合当地实际,又能给村民带来较大收益。”番林回忆。

为了寻找思路,云南省红十字会组织一支6人考察队,包括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和村民代表前往部分产业扶贫已显成效的地市实地考察。

考察队在德宏州芒市周边考察肉牛养殖时,认为这个项目值得一试。“原因有多种,最重要的一点是鲁甸县有两个回民聚居乡,肉牛养殖不愁销路。”李贤梅是考察队成员之一,她和工作人员、村民代表商量后,决定把这个项目推荐给大家。

2016年7月,云南省红十字会投入资金60万元,购买了102头西门塔尔牛,发放给有意愿参与养殖项目的村民和贫困户,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扶贫牛”。

山王庙村的“扶贫牛”项目有个重要的执行原则是“不搞平均,不搞救济”,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产生实效。项目按照参与者每户至少分发小牛两头,价值1.2万元的标准,统一购买小牛分发到户,但参与村民必须签署合作协议,承诺最长两年的养殖期结束后,能将这笔生产成本还回产业资金池,以帮助更多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

“我们的筛选条件是公开的,要求也是公开的。我们不白给钱,这个钱是要还的。”番林介绍,“这样一来,有部分确实没有能力,或没有信心的村民主动退出了项目。”

“五保户”曹顺普就是曾经“没有信心养好牛”的村民之一。他今年58岁,没有成家,也没有子女,一直独自生活。“他缺钱就出门打工,赚到一点就回家喝酒。2016年,他在一个建筑工地打工时摔伤,造成双手骨折,伤愈不能再干重活了,靠低保和救济过日子。”番林了解到曹大叔的生活状态后,极力动员他参与“扶贫牛”养殖,但被拒绝了,“他怕养不好,还不上钱”。

一段时日过去,曹大叔目睹邻居一家靠养牛脱贫,日子越来越红火后,开始心动了。

邻居王安明夫妇二人原就是养殖能手,养育了3个儿子1个女儿,曾经是令人羡慕的家庭。地震发生后,家里因受灾及重建欠下很多外债。2016年,16岁的小儿子面临高考,王安明想让儿子放弃学业回家帮忙,谁知孩子一气之下喝农药轻生,妻子伤心过度卧病在床,家庭境况一落千丈。

“无论怎样,日子还是要过的。老婆要治病,女儿要出嫁,还有两个儿子要结婚,花钱的地方多着呢,我不能倒下。”2016年7月,“扶贫牛”项目分发第一批小牛,王安明一口气认养了16头:“我有这个技术,我能养,我敢养。”他有信心也有底气。第一年过去,王安明养的牛长势良好,他卖了10头,收入48000元。还了债,他又养起了土鸡和黑猪,都是市场上紧俏的禽畜。两年期限将届,王安明对返还成本极有信心:“我还愿意把我的技术教给大家,让大家的日子都好起来。”

看到王家赚了钱,曹顺普自己从市场上买了两头小牛做起养殖事业。因身体条件所限,他只做“短线”生意,小牛养几个月就转手卖出,“就赚个差价”,让资金快速回笼,再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和品类。“居然成效也不错。一年来,他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都有巨大改变。”再见曹大叔,番林指出了他家一个最显眼的改变:“之前,曹家房子前面的空地一直是全村最脏乱的地方。他经常喝完酒就把酒瓶扔在家门口,久而久之,那里垃圾成堆,不堪下脚。现在,他自己把垃圾清走了,又花钱把地平了,铺上水泥,弄得清爽干净,变化太大了。”

至今,云南省红十字会派驻官寨社区的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长已经换了几任,李贤梅对他们的评价都很高:“前有番林,后有潘晓妍,云南省红十字会工作者在自己的扶贫挂钩点,与贫困户‘面对面’助脱贫,‘手把手’教脱贫,真正把助力脱贫落在了实处。”

(新闻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