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人,成了故事里的人——一位老同事眼中的刘常彬
编者按:6月21日,浙江省红十字会原工作人员刘常彬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了全国红十字会系统成功捐献者名单中,成为全国第851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刘常彬不是第一个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红十字人。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瑞捐献造血干细胞;2015年10月,浙江省慈溪市红十字会副秘书长胡峻箐捐献造血干细胞;20188年5月,四川省资中县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李竹捐献造血干细胞……近年来,越来越多红十字人挽起衣袖,伸出手臂,以实际行动,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常彬、王瑞、胡峻箐……这些闪光的名字,见证了他们对理想的忠诚和事业的追求,激励着更多红十字人走上奉献之路。本版刊发此文,既为还原刘常彬的工作日常和捐献经历,也向更多社会公众展示红十字人的真实一面,引导更多人加入这项人道事业。
4月24日,一个寻常的午后,我们正对着通知单,挨个给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打征询电话。
突然,新来的同事兴冲冲凑到我面前:“你猜,这次再动员的对象是谁?你们认识的!”
“谁呀?”
“刘常彬!”
听到这个名字,我心中下意识反应——“那就放心了!”
果然,同事的下一句话就是:“他同意捐献。我按照工作流程,要征求家属意见,他说家属那边他来负责。”
“可不!刘常彬是我们老熟人了,他也是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啊!”我心想。
缘起,一位患儿母亲的道谢
四年前的4月,刘常彬加入中华骨髓库。那时,他进入浙江省红十字会工作刚满一年,还是个“新兵蛋子”,协助开展宣传传播工作。
一天,刘常彬在单位楼梯上碰到一位中年妇女,40岁不到的模样,衣着朴素,面容憔悴。“同志,小天使(基金)资料交到这里的哪个办公室?”刘常彬热情给她指了路。
说来也巧,刘常彬办完事,在楼梯上又遇到了这位妇女。“资料都交了吗?”“交了交了,收资料的同志说有反馈消息会第一时间电话通知的。”
“嗯,有消息我们会第一时间给你通知的,好好照顾好小朋友。”刘常彬一句随口关心,却让这个母亲停住了脚步。她深深地看了刘常彬一眼,又迅速移开眼:“谢谢!”
一句轻声道谢,带着些许哽咽。那一刻,孩子母亲通红的眼角中呼之欲出的心酸和苦楚,让刘常彬做了一个决定:“得去做些我可以做的事,比如留样加入中华骨髓库,万一哪天真能帮助一位患白血病的孩子呢!”
2015年4月26日,星期天,刘常彬特意跑去武林门码头的献血车上留了血样。拿着那张薄薄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荣誉证书,他笑着拍了一张合影,了却了一桩心事。
怕父母担心,他说“就捐二两”
时光荏苒。四年时间过得飞快,刘常彬也离开了省红十字会,前往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接到西湖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初配成功的电话,刘常彬说:“这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2019年5月8日,因为患者情况紧急,刘常彬的高分辨和体检单一起加急发出。正值“红十字博爱周”期间,西湖区红十字会全体人员忙得团团转。得知陪同自己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还发着高烧,刘常彬一把接过体检单:“你回去吧,后面的流程我熟悉,我自己来。”
6月17日,刘常彬入院注射动员剂。一针动员剂打完,他眉飞色舞地和我们说起与父母讲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细节。
为人父母,最在乎孩子的身体健康,刘常彬在电话里告诉远在山东的父母,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和献血差不多”。
刘妈妈很是心疼:“献血的针这么粗,你要抽多少啊?”
怕父母担心,刘常彬一本正经地说谎:“不多,就你们平时喝白酒的杯子一杯,二两。”
一听这话,刘妈妈又为患者着急了:“这么点能救人吗?”
“父母都是农民,说的太专业他们也听不懂,所以我就跟我妈说,这细胞繁殖就跟你养猪一样,大猪生小猪很快就满圈了。”这个接地气的比喻,让我们一群人笑到不行。
6月21日,采集结束后,刘常彬拆开了患者写来的感谢信。“我希望他尽快恢复健康,享受生活,享受生命,好好照顾在他患病期间流泪最多的父母。”看完信后,他说。
(新闻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