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评论】
做一位有责任与担当的思想者
——读《仁爱之境》随感
池子华
两年前,宋玫所在的红十字会干部培训班在苏州大学举行,我担任任课老师,讲授《中国红十字会法制化进程与当代思考》。正是在苏大,与宋玫相识了。其实在此之前,多次在《中国红十字报》看到她的文章,见解独到,思想深邃,印象深刻。苏大相识,面对面交流,颇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她告诉我,从事红十字工作很有意义,想发挥自己写作的爱好,准备用别具一格的文体,或随笔,或散文,或故事,转换理论成果,传播红十字文化。对此我表示赞赏。令我意外的是,仅仅一年后,她的设想兑付,当我收到她的《仁爱之境》电子书稿时,真是又惊又喜,敬佩有加。
《仁爱之境》即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第一读者的我,除了向作者表示衷心祝贺外,也谈几点“随感”。
平心而论,《仁爱之境》称不上皇皇巨著,但却能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用一个流行词汇表达,就是“小清新”。
一是格调清新。红十字文化传播,载体多元,形式多样,“讲故事”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正如作者在“爱在传递中才不会冷却”的自序中所说,“把我在红会所亲历的人和事记录下来,用随笔的形式,用现实感的叙事方法,讲述这些善美好故事,让公众了解一个真实、透明的红十字会。”翻开本书,一个个“小”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有血有肉,鲜活灵动,亲切、暖人,又令人震撼,使人真心感受到人道力量之“大”。新人耳目的立意,总能让人眼睛一亮。这就是本书的魅力。
二是笔法清新。故事“讲”得如何,关键在于如何“讲”。真实,感人,生动,几大要素熔于一炉,才能引人入胜。本书做到了。故事也好,感受也好,诸如《素昧平生也有深情厚爱》《尘埃里的壮举》《最后的麻风村》《指尖上的希望》《长在心底的玫瑰》等等,或记叙、或抒意,或言情,娓娓道来,文风朴实,文笔流畅而优美,文字清新而活泼,透过行云流水般的叙事,展示人间大爱的可贵,字里行间中得见作者飞扬的文采和驾驭文字的深厚功底。相信读者和我一样,会在享受美文的同时受到感染,回味无穷。
三是见解清新。作为红十字人,如何破解事业发展中的难题,如何在实践中实现新的超越,作者上下求索,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的“冷思考”,也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如《不能让善行成为社会稀缺资源》《网络救助的法律边界》《当公益救援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救助生态》等文就是如此,虽系理论文章,但保持同样的“小清新”风格,可读性强,也闪耀着“思想者”理性的光芒。文中提出一系列见解,如“探讨网络救助的法律边界,既要立于足法律这个根本,又不能缺乏必要的文化关照;既要保护爱心不受到伤害,又要考虑如何更有利于求助者,这样有利于形成网络普遍遵守的公序良俗,让更多的求助者享受到阳光和爱”;“公益活动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不要带任何偏见和成见,它能为我们打开不同的窗户,窥见人类最真实、最复杂、最幽深的存在。公益行为和公益组织的参差多态,才能产生最好的公益环境”;“社会救助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决定着社会救助生态的建立。同样,生态的好坏也会影响社会救助的参与面和可持续性”等等,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发人省思,耐人寻味。正因为如此,本书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实践意义。
作为红十字文化研究的新成果,《仁爱之境》亮点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是实践的指南针,相互激荡,相得益彰。这些年,宋玫边实践边探索,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章,堪称业界“思想者”中的女中豪杰,令人欣慰。不过,放眼全国,业界的“思想者”屈指可数,寥若晨星,实在少得可怜。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唤起更多的同仁参与到理论研究与文化传播的队伍中来,同时希望呼吁已久的全国红十字运动研究会早日挂牌成立,把“散兵游勇”凝聚起来,形成合力,这样我们才会更自信,才能更好地彰显人道的光辉,使社会不断臻于“仁爱之境”。
“有参与才有责任”,诚如作者所言。有责任才有担当。《仁爱之境》其实正是作者有责任、有担当的体现。做一位有责任与担当的思想者,诚属难能可贵。祝愿宋玫同志再接再厉,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作者为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