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名红十字志愿者和58台AED设备为进博会构建“生命防线”
进博会上的“小红叶”
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上海红十字系统的251名志愿者为进博会提供现场救护服务,向与会嘉宾、市民展示了红十字人的风采。
“小红叶”首日交出圆满答卷
5日凌晨3时,许多人还在熟睡,首批55名红十字志愿者(小红叶)已经起床梳洗。
4时,志愿者出发前往国家会展中心;4时30分,志愿抵达会场,安静等待安检入场;5时30分,全部入场后,市红十字会现场负责人主持召开晨会,整理行装,各就各位,以饱满精神状态喜迎八方宾客。
形如“四叶草”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和中心广场,当日配备了约40名志愿者,他们两人一组,按照不同时段在展馆内进行巡查,当日巡馆步数均在3万步以上。除承担现场救护服务之外,普通志愿者要做的事,他们也一件不落,当日累计提供问路指引86人次,提供医疗健康咨询、轮椅服务、轻伤处理等医疗服务62人次,提供救护用品55件。
上海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调研员姜晓华介绍,为保障进博会现场安全,从首届起,上海市红十字系统就从全市范围内招募了190位医护人员充当志愿者。今年因为参会人数更多,志愿者也相应增加,达到251位。
“在培训红十字志愿者时,要求能够持续做5组心肺复苏,每组循环在2分钟内完成,单个循环包括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单次按压要有5~6厘米深度,5次总按压数约为750次。”姜晓华说,这对以女性为主的红十字志愿者来说并不轻松,却是“小红叶”必须具备的技能。
上海市红十字会还为本届进博会安装了58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设备,其中每个展馆配备7台,中央广场配备4台,另有2台设备由志愿者手持,处于机动状态。“根据我们测算,从进博会场馆内任一位置出发,到最近设备存放点取出设备,再返回出发位置,只需1分钟时间。”姜晓华说。
构建一道“生命防线”
6日上午,“小红叶”杨洁向参会嘉宾展示了什么叫“进博会速度”。
10时20分,装备展区一位韩国籍参展商突发腹痛,难以站立。指挥中心获取情况后,迅速把这一动向传递至最近的红十字志愿者手机上。作为距离该展馆最近的志愿者,杨洁在接到信息后,一路小跑赶到现场,全程不超过三分钟。
杨洁抵达时,该患者已经被抬至会议室,呈卧姿躺倒在地面上。随行翻译告诉杨洁,患者“下腹部位绞痛难忍”。经过初诊,杨洁判断患者可能突发急性阑尾炎。最终,通过红十字服务点内早以备好的轮椅,杨洁与志愿者同伴一起将患者送上等候在馆外的120救护车,转移至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
这不是杨洁第一次参加进博会。2018年,上海举办首届进博会,身份为上海市儿童医院心内科护士、上海市红十字南丁格尔护理志愿服务队队员的杨洁,就被招募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成为首批190名“小红叶”中的一员。
“第一时间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不仅是其作为医护工作者的使命,也是身为进博会红十字志愿者的工作准则。”顺利处理完韩国籍参展商的病情,将他转移上救护车,杨洁才在心中松了一口气。尽管此前的职业生涯,她曾见过更多比这更凶险的场面。
在杨洁为韩国籍参展商提供现场救护的同时,姜晓华则带着红十字志愿者在每座场馆认真巡视。进博会期间,他们每天需要值守12小时,技术支持人员也需2小时巡视一次,以确保所有AED设备可正常使用。
251名红十字志愿者和58台AED设备,共同为进博会构建起“生命防线”。
(新闻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