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时 踏上归乡路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转运车队青海队圆满完成任务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20-3-30 10:59:24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5608

春暖花开时 踏上归乡路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转运车队青海队圆满完成任务

3月19日,中国红十字会救护转运车队青海队圆满完成任务,离开武汉,踏上归途。

2月8日驰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这支救护转运车队连续工作40多天,共转运新冠肺炎患者2417人,其中危重症患者585人、重症患者1794人、轻症患者5人、出院33人。

在执行任务的最后几天,随着武汉一家家方舱医院休舱,救护转运车队青海队的任务发生了变化,他们将患者从方舱医院和其他医院转运至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按照中国红十字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安排,这段时间里,他们还负责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重症、危重症患者,集中转运至30公里外的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虽然转运患者人数少了,但跨区域转运路程和时间长,转运风险反而更高。青海队队长王海涛表示,转运车队随时调试好车载设备,做足充分准备,迎难而上,无惧风险,尽全力完成疫情防控冲刺阶段的转运任务。

“武汉的天热起来了,花也开了,武汉的春天真正来了。把最后一名患者转运到目的地后,我们要脱下防护服,摘下护目镜,再走熟悉的武汉长江大桥,仰望武汉的万里晴空。”王海涛说,每天包裹在层层防护服里,他们看到的都是氤氲的世界。武汉的春天来了,他们的晴天也来了。

回想2月初刚刚接到通知时的情景,青海队队员们都记忆犹新。

“青海省红十字会接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任务,要组建救护转运车队支援武汉,负责转运新冠肺炎患者。任务艰巨,也有风险,有没有人愿意去当志愿者?”“我报名!”“我报名!”41天前,王楷博、李斌、张春华、吴花葳4名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因为武汉、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聚到了一起。他们都曾是青海先锋紧急救援中心的志愿者,拥有丰富的急救车辆驾驶经验。一到武汉,他们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王楷博,西宁人,38岁,拥有自己的公司和幸福的家庭,是一名多次参加国内外救援任务的红十字战士。2月7日,接到省红十字会的电话,王楷博坚定地说:“我要去一线!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他放下手头的工作,以最快速度奔赴西宁机场。王楷博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队友们的个人防护更是在意,他总是一遍遍地对队友们说:“保护好患者,也要保护好自己。”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多少个深夜收车后,他不顾劳累,坚持为救护车彻底消毒,为第二天的转运工作做好准备。

李斌,西宁人,49岁。转运工作需要与新冠肺炎患者直接接触,队员们必须每天包裹得严严实实,里面穿着两层隔离服,外加一层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时间长了就会闷得慌,身体出现各种不适。有一天,李斌心脏不适,队友为他检查认为情况不好。“我没事,我能坚持。”李斌咬着牙说。队长王海涛命令他休息,但一天后,李斌穿好防护服直奔医院:“我身体好了,可以与大家并肩作战了!”

张春华,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人,28岁。去武汉支援前,他没有正式工作,甚至没有告诉家人他去武汉的事。家人看到关于张春华的报道后,才知道他在武汉,又生气又高兴。生气的是一家人为他担心,高兴的是他在为武汉战疫出力,保人民平安,一家人为他骄傲。从加入救护转运车队那一刻起,张春华就闲不下来,不管谁的事,他看见了总要搭把手。他说:“接受党的教育多年,‘为人民服务’早已在我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不管是在青海,还是武汉,不管穿便装,还是隔离服,我始终都要为人民服务!”

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是吴花葳,22岁,河南人,在西宁一家修理厂工作。别看他年龄最小,却有着让大家称赞的驾驶和汽修技术,急救车辆出现故障,他随叫随到。

2月25日,武汉大雪,救护转运车队的负压救护车突然断电,车载设备全部无法使用,当时已是深夜,但危重患者还等着转运,情况紧急。正在休息的吴花葳接到电话,立马跳下床,冒着风雪找到救护车,准确排除断电故障。当所有人松了一口气时,才发现小吴身上的衣服早已湿透,已冻得嘴唇发青。

队友们问吴花葳,“为什么要加入救护转运车队”,他的回答是:“那么多患者等着转运,我开车技术还不错,又年轻,就应该为大家做点什么。”

3月19日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出发口,武汉群众高呼“感谢青海!向您致敬!”列队欢送,中国红十字会救护转运车队青海队队员们怀着激动又留恋的心情踏上归程。

(新闻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