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求索 砥砺前行——纪念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成立15周年(摘编)(下)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20-12-31 10:05:01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5783

上下求索  砥砺前行

——纪念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成立15周年(摘编)(下)

池子华

编者按:2005年12月7日,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红研中心)在苏州诞生。时光荏苒,光阴飞逝,红研中心转眼间走过了15年的风雨历程,作为全国第一家红十字运动研究机构,她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为了纪念红研中心15周年华诞,红研中心主任池子华撰写的5万余字长文,将刊登于《红十字运动研究》2021年卷。这里摘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并鸣谢学界、业界同仁对红研中心一直以来的关心、鼓励与支持。

 

六、参与筹建红十字国际学院

2019年8月31日,红十字国际学院在苏州大学挂牌成立,这是全球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红十字高等学府。在此过程中,红研中心扮演了重要角色。

2009年12月11日,红研中心主任池子华在《中国红十字报》撰文指出:红十字会有过创建“红十字大学”的呼吁,这一美好愿景,完全可以作为“文化工程”的长远规划,不断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达成目标的实现。正式发出了创建“红十字学院”的呼吁。随后,在《让历史启迪未来——论历史文化遗产与中国红十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红十字运动舆论与理论建设思考》的文章中,建议中国红十字会与高校合作,开设专门的红十字学院

2014年9月23日,华建敏会长、徐科常务副会长莅临苏州,召开调研会,红研中心主任池子华出席,并特别提出:建议总会与苏州大学协商,在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组建“红十字学院”,使之成为全国红十字系统的干部培训基地、继续教育基地和科研创新基地,在红十字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对此,华建敏会长表示认同和赞赏。

2015年4月2日,池子华就组建红十字学院,正式向总会提出建议,受到总会领导集体的重视和认可。

2015年5月5日,中国红十字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理论研究队伍和阵地建设”。“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计划如何“落地”红研中心主任池子华在《中国红十字报》发表《文化建设:不能忽视的“软实力”——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与“十大”报告体会之四》提出:从总会层面上说,建议上马几项“重点工程”,如组织编写《中国红十字运动通史》、创建红十字学院、创设红十字历史博物馆、摄制纪录片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等,凝聚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灵魂经过多年的呼吁,创建一所红十字学院得到广泛关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高度重视,在2016年中国红十字会十届二次理事会上通过的《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明确将“筹建中国红十字人道传播学院”(即红十字学院)纳入规划,重点建设。

不言而喻,红研中心是红十字国际学院的倡导者、积极推动者,自然也全程参与了学院的筹建工作。

红十字国际学院的筹建工作,实际上2015年“十大”之后,即已开始,并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负责落实。7月2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上报筹建中国红十字国际学院方案。8月16日,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副理事长刘选国专程来苏,就筹建红十字国际学院之事,红研中心主任池子华磋商调研。苏州大学副校长田晓明会见刘选国副理事长,社会学院院长王卫平、副院长郑庚陪同调研。

2016年7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审议《红十字国际学院筹建方案》同意开展筹建工作。12月27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刘选国再次来访,上午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高祖林在红楼会见,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刘志明、副院长郑庚、办公室主任包军和红研中心主任池子华陪同。双方就红十字国际学院筹建问题,展开充分交流,达成许多共识。

2017年10月31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成立红十字国际学院筹建工作委员会郭长江担任主任委员筹建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2017年11月21日-22日,中国红十字会党组副书记、副会长郭长江一行来苏州大学访问。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校长熊思东在红楼会议中心分别会见了来访人员并进行了座谈交流。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硕鹏、副理事长刘选国、基础医疗服务项目中心主任贾鑫、人道服务支持项目中心主任苏亚南,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盛放、省红十字会组织宣传部部长江建宁,苏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严晓凤等陪同访问。苏州大学副校长杨一心、刘标、张晓宏,以及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和红研中心主任池子华参加了会见。双方就关于共同建设红十字国际学院事宜进行探讨、协商,并就红十字国际学院的办学理念、聚集资源共同建设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2018年38日,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郭长江一行再次访问苏州大学。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硕鹏、副理事长刘选国、海外与青少年项目部副部长苏亚南、项目专员贾晓菲、苏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严晓凤等陪同访问。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会见了郭长江一行,他代表学校对郭副会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苏大在筹建红十字国际学院方面的进展。会见中,双方就学院筹建的具体事宜进行了磋商。

2018年5月6日,陈竺会长的调研,加快了筹建工作的步伐。双方协商,成立了红十字国际学院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团队。池子华为团队成员。5月15日,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团队在苏州大学举行了红十字国际学院可行性报告的研讨会。杨一新副校长、刘选国副理事长、沈明荣主任、朱巧处长、薛辉主任、吉伟主任、郑庚副院长、吴鹏副主任、黄浩明副院长、李勇、池子华等出席。6月14日、11月24日红十字国际学院筹建专家委员会先后在京召开会议,讨论红十字国际学院可行性报告

11月9日至10日,陈竺会长亲自主持的以“构筑人道桥梁”为主题的东吴国际人道交流合作研讨会在苏州大学的举行,则使红十字国际学院“挂牌”进入倒计时。

东吴国际人道交流合作研讨会是中国红十字会为加强红十字国际人道交流合作、推动共建共享人道教育体系、促进新时代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而组织的一次国际交流活动。本次研讨会正值第十届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亚太地区大会前期,有助于中国红十字会更好地参与国际人道事务,彰显负责任大国红十字组织形象,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主席陈竺主持研讨会并讲话。来自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以及瑞典、阿富汗、叙利亚、伊拉克、土耳其等国家红会代表参加研讨交流。外交部、中联部、国家国际合作发展署、应急管理部、教育部等部委有关人员参加。 

陈竺在讲话中表示,当今世界互联互通、融合发展,但同时又矛盾交织、经济乏力,人道领域面临巨大挑战。红十字运动成员彼此增强沟通交流、联合行动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大大增强。面对复杂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没有一个国家红会能够独自应对,必须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重新定义和谋划全球人道事务分工,形成人道资源多方供给、人道行动协同推进的多元治理格局。陈竺表示,为促进人道事业更专业、更可持续地发展,智力和人才支撑至关重要,需要在共建共享人道教育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和积极探索。为此,中国红十字会提出了建设红十字国际学院项目动议,希望为推动全球领域的人道教育和传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根据陈竺会长的指示精神,筹建工作紧锣密鼓推进。2019年1月28日,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了由副会长王汝鹏为组长的红十字国际学院筹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与苏州大学方面的对接事宜。3月26日,总会王汝鹏副会长、王海涛部长,红基会刘选国副理事长、郭阳、张颖颖以及苏州市红十字会严晓凤常务副会长,来苏大考察红十字国际学院事宜,邓敏副书记、杨一心副校长,校办王季魁副主任,社会学院邓国林书记、郑庚副院长和池子华陪同,就签订合作协议事宜进行磋商,并前往吴江,实地考察苏大未来校区规划建设,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市红十字会会长曹厚灵陪同。

2019年4月4日下午,陈竺会长一行莅临苏州大学,就筹建红十字国际学院事召开座谈会。江涌书记主持,熊思东校长汇报学校改革发展情况;杨一心副校长介绍学院进展情况。

2019年6月30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苏州大学、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京签署创办红十字国际学院合作协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出席签字仪式,并与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梁惠玲,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平,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副校长杨一心等一起见证协议签字。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汝鹏、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郭长江分别代表合作方在协议上签字。梁惠玲主持签字仪式。

三方签署合作协议

红十字国际学院筹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苏州大学有关方面负责人、红研中心主任池子华参加签字仪式。

协议签署后,双方筹备挂牌事宜。7月27日,孙硕鹏一行6人来苏大就8月31日红十字国际学院揭牌仪式等问题进行座谈,杨一心副校长,社会学院党委书记邓国林、副院长郑庚、国内合作交流办主任吉伟、红研中心主任池子华,以及苏州市红十字会马红英秘书长、孙蒙副部长等出席。7月30日,中共苏州大学委员会、苏州大学正式发布《关于成立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的通知》。

准备就绪,2019年8月31日,期盼已久的由中国红十字会和苏州大学联合创办的红十字国际学院在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挂牌成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主席陈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主席弗朗西斯科·罗卡,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江,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蒂埃里·梅拉,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汝鹏,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校长熊思东等领导出席了挂牌成立仪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应急管理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等有关部委领导,江苏省和苏州市人大、政府领导,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省市红十字会以及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负责人,深圳亚派投资集团以及苏州大学校友会、长江商学院苏州校友会的企业家代表参加了活动。

(陈竺会长发表主旨演讲)

据媒体报道说,国际上至今还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红十字大学(学院),红十字国际学院的成立填补了这一空白。苏州大学是国内较早从事红十字运动研究的高校。早在2005年,国内第一家以红十字运动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机构——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在苏大成立。中心设立14年来已产生了一批在全国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红十字运动研究》刊物、红十字文化丛书等相继出版,培养了一批从事红十字运动研究的优秀人才,成为我国红十字运动相关领域研究的一面旗帜。

红十字国际学院的成立,毫无疑问,“这是红十字运动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人道教育事业新的里程碑。”在此过程中,红研中心主任池子华全程参与,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七、而今迈步从头越

红十字国际学院挂牌成立,作为“奠基人”的红研中心,使命完成。2020年6月,池子华和其领导的红研中心整体并入红十字国际学院,成为旗下六大教研中心之一。

2020年10月17日下午,红十字国际学院工作汇报会在苏州大学举行。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原会长华建敏,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梁惠玲,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孙硕鹏,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晓宏出席会议并听取汇报。汇报会上,红研中心主任池子华就中心定位和未来发展规划做了汇报。

 

(汇报会现场)

根据定位,红研中心以红十字历史文化研究为主,并承担学院教材编写、教学科研等相关任务。

鉴于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系全国第一家专门研究红十字运动的学术机构,在学界、业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因而机构名称不变,与红十字运动教研中心并行不悖,池子华同时担任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和红十字运动教研中心主任。

而今迈步从头越。一方面,虽然红研中心不再是“一枝独秀”,而只是红十字国际学院下设的6个教研中心之一,但历年来结合红十字运动研究,红研中心培养了一批人才。盘点红研中心15年的发展历程,红研中心培养了50余名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虽然他们有的因工作原因没有在红十字运动研究的道路上走下去,但也有一批后学已成长起来,薪火相传,使研究团队不断壮大。如孙语圣、徐国普、杨红星、吴佩华、戴斌武、袁灿兴、丁泽丽、郭进萍、傅亮、李欣栩诸博士,都是后起之秀,在红十字运动研究领域崭露头角。这是红研中心的优势所在,为红研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经过15年的辛勤耕耘,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为红十字国际学院的创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也奠定了红研中心未来发展的基础,尤其是红十字运动资料的系统挖掘整理,破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困局,有助于研究工作向纵深和宽广拓展。

当然,在红十字国际学院的统筹之下,红研中心根据新的定位,谋篇布局,未来5年中将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完成上千万言的大型图书资料《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集成》的整理出版工作,这是一项功在当代造福后人的文化工程,是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有一项标志性成果。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作,启动红十字会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

二是积极推动红十字历史博物馆的创设。总会在《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中有过这样的设想:“启动红十字运动文物、文献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加强历史文化设施保护,开展史志研究,总会及有条件的省份建立红十字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但创建博物馆的设想没有落地。民国时期,红十字人就有创建红十字历史博物馆的愿望。而今这一愿景的实现越来越成为红十字人的期待。据报道,截至2019年底,全国有各类博物馆5535座,唯独没有红十字历史博物馆,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红十字会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人道组织”极不相称。创建红十字历史博物馆,传播红十字文化,使之成为红十字事业新的公益“品牌已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红研中心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理应责无旁贷,积极推动这一愿望的早日实现。

三是加强对国际红十字运动历史文化的研究。一直以来,红研中心偏重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虽然对国际红十字运动有所涉猎,但没有作为主攻方向。实际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作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枢纽”,其发生、发展、演进的历史轨迹及其纵向、横向“多边关系”,都值得深入探讨,至于各国红十字运动历史发展,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比较研究也好,国别研究、专题研究也罢,都有做不完的课题。红研中心尽管科研力量有限,但仍希望在这方面有所开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红十字国际学院、苏州大学有力支持下,相信红研中心能够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为繁荣红十字文化、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作者系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红十字国际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