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援海地地震述论
呙盼盼 池子华
加勒比岛国海地于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时53分(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3分),发生7.3级地震(后修改为7.0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倒塌的房屋,破碎的街道,流血的伤口,痛苦的哭声……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震使得海地在新年伊始就以满目疮痍之态呈现在全球面前。这是海地自1770年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大地震,地震使这个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表示将向海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政府对此深表关切和同情,中国红十字会也紧急展开了一场跨越大洋的救援。本文就此问题略作考察。
一
海地共和国位于加勒比海北部,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面积约2.78万平方公里,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内。从1804年独立至今,海地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动乱、疾病、独裁、30多次政变、飓风以及其他自然灾害成为这个国家200多年的关键词。这些动乱和自然灾害使海地成为西半球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农业是主要经济部门,全国近2/3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耕作技术落后,粮食不能自给。数据显示,75%的人生活在赤贫状态下,全国只有20%的居民能用上自来水,而文盲率则高达80%。[1]国内枪支泛滥,枪击、绑架事件层出不穷。海地已经成为最穷和最危险的代名词。
然而,这场里氏7.3级强震让“灾难之国”海地雪上加霜。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包括总统府和联合国维和部队驻地在内的数百栋建筑坍塌,通信全部中断,电力供应和饮用水保障极端困难,整座城市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海地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1月20日《金融时报》称,地震已经至少造成5万人死亡,25万人受伤,150万人无家可归,而这一数据正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刷新,预计最终的死亡人数在10万至20万之间[2]。鉴于地震后混乱的社会治安状况,海地政府17日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在经济损失方面,“这场地震将给海地经济带来毁灭性影响”,海地政府3月16日在多米尼加首都圣多明各公布的一份地震损失评估报告显示,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77.5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损失约为5.2亿美元。报告还说,海地政府估计恢复重建至少需要115亿美元。[3]这对本身脆弱的海地经济来说无疑又是致命一击。
二
海地地震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震动,全球即刻发起救灾总动员,挽救海地于危难。红十字迅速伸出援手。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及20多个国家红十字会赶赴灾区,开展紧急救援、卫生医疗等工作。
首先,及时提供生活及医疗物品援助。地震之后,海地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损毁,饮用水、食品等物资短缺,饥饿跟绝望一步步挑战人们的承受极限,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海地灾区大部分医疗设施都在地震中被毁,许多医生和护士下落不明,医疗机构无法正常运转,药品紧缺,患者成群,灾民命悬一线。1月13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太子港工作人员走访了数家仍在运营的公立医院,并为这些医院和海地红十字会总部提供了紧急医疗用品。这些物资包括治疗约200名住院外科患者所需的药品和其他医疗用品,以及供1000名普通患者使用的基本药品。14日下午,飞机从日内瓦出发,机上载运的40吨物资主要是医药物资和器材,足以支持1万人3个月的基本卫生所需。此外,飞机还运送了3000个裹尸袋以及包括1吨氯在内的净水处理材料。15日,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22吨援助物资由两架飞机运抵海地。[4]截至1月20日,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已组织价值18亿多瑞士法郎、超过77吨的物资运抵灾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灾民发放帐篷、饮用水、毛毯、家庭包等物资,并提供医疗救助等援助。[5]
其次,呼吁全球捐款,给予资金支持。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在震后第一时间启动紧急援助资金,对海地灾区的300万灾民实施最大程度的救助。14日,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发出一项紧急募捐1000万美元的呼吁,为海地受灾最严重的2万个家庭提供最基本的救助,包括搭建临时住所、提供饮用水、卫生和医疗服务。16日,国际联合会宣布,将国际呼吁款额提高至1.03亿美元。国际联合会表示,将为30万灾民提供为期3年的救助和灾后重建服务。[6]美国红十字会同时发起募捐活动,红十字会CEO墨格温说:“我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个国家可真是饱受磨难’。当我抵达地震现场时,我胸中升腾起的是一种混杂了心碎和钢铁般决心的信念——我们一定要排除万难,尽全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海地地震爆发一个月内,美国红十字会已募集到2.31亿美元的善款,超过美国任何一家慈善机构。[7]芬兰红十字会13日决定从其救灾基金中拨出20万欧元用于在海地的救援行动,并向芬兰外交部申请援助资金,以便向海地派遣移动医疗救护站。[8]
再次,组织专业救援人员,紧急援救灾民。14日,一架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租用的飞机从日内瓦起飞,将11名专家送往太子港。这些专家包括工程师、外科医生、重建家庭联系方面的专家以及经济安全、后勤和信息技术专家。16日,联合会救援人员与物资由多米尼加共和国进入灾区。联合会还将组织至少14支紧急救援队奔赴灾区开展工作。为支持紧急救援,将建立两个全功能的大本营,提供技术和后勤服务。大本营将作为海地红十字会的临时总部开展工作。[9]截止到26日,共有400多名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海地灾区参加救援。联合会并派出评估和协调小组前往海地灾区,帮助评估紧急救援需求、灾后早期重建和当地的安全局势。[10]
三
海地地震牵动着中国,曾经遭受过同样灾难的中国人民感同身受。1月13日,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指示有关部门立即做好援助海地的准备。拯救“孤岛”,刻不容缓。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各级分会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而有序的展开赈灾救援行动。1月13日,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向海地红十字会发出慰问电,表示将尽全力给予支持和帮助。同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决定向海地提供1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紧急援款。[11]同时积极动员,呼吁社会各界踊跃捐款,并公布了银行捐款、网上捐款、邮局捐款、短信捐款等捐赠方式。 “我们每天都会接到大量咨询电话,有询问捐款事宜的,有希望到海地从事志愿工作的,还有表示愿意认养地震孤儿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络部王小华部长告诉记者[12]。为了做好捐款接收和相关咨询工作,中国红十字会延长了工作时间,夜间节假日都安排了值班人员。
壹基金迅速做出反应,于1月14日决定通过中国红十字总会捐助10万美元,作为拥有全国几十家成员的壹基金救援联盟也在海地地震发生的同时,与国际减灾救助机构取得了联系,协调参与国际救援计划。[13]同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也开始接收社会捐赠。
各企业单位纷纷为海地灾民献上一份爱心。1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决定向国际红十字会捐赠人民币200万元,用于购买药品。同时,与中国红十字会紧密合作,通过阿里巴巴中文站www.alibaba.com.cn向中国境内注册的3500万中小企业募集捐款,在淘宝网www.taobao.com开通支付宝募款渠donation01@one-foundation.com,号召1.45亿注册用户关注海地,献出爱心。[14]1月20日,海航集团分别向中国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和中国红十字会各捐赠人民币50万元,以援助国家有关单位参与海地地震灾后救助和援建,表达海航人对中国赴海地维和牺牲警察的敬慕、缅怀之情。[15]另外,温州市赐方安全印务有限公司捐款100万元,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捐款100万元,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捐款20万元。[16]
与此同时,各地红十字会也积极行动,为海地地震募捐。1月14日晚,四川省成都市红十字会启动对海地的募捐工作,通过媒体向市民公布市红十字会捐款账号及相关信息,同时通过网站OA信息发布系统向20个区(市)县红十字会发布了接受现金捐款的紧急通知,当晚接受首笔500元的爱心捐款。[17] 截至17日下午,成都市红十字会收到的现金捐款就达3万余元。19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刘姓市民通过唐山市红十字会捐款3000元。他说,自己是地震的亲历者,亲身体验过地震带来的切肤之痛,3000元虽然不多,但希望对那些缺吃少药的海地灾民,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18]26日,澳门红十字会表示,澳门市民与机构积极捐款协助海地地震灾区救灾工作,目前收到的捐款已超过230万澳门元。据介绍,澳门红十字会已从赈灾基金中拨出80万澳门元,分两次汇给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用于救助海地灾民。[19]其他各省市红十字会也纷纷接受社会捐赠,给彼岸的灾民送一份温暖。截至1月29日16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已收到各界捐款1583.1万元,其中单位捐款1291万多元,个人捐款291.8万多元,其他捐款184.89万多元,各地红会收转总会291万元。[20]
四
1月23日,海地政府宣布结束搜救工作,工作重点转移到灾后重建上来。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和巴西等国商定于25日派代表出席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地重建会议,为海地制订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21]有关专家指出,“海地本就是个贫穷的国家。地震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世界必须联手帮助海地”[22]。经过地震已经基本瘫痪的海地,在重建的道路上面临着重重障碍。
早在1月20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胡锦涛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奥地利总统菲舍尔举行会谈时就表示,中国和海地虽然没有外交关系,但海地地震发生后,中国从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出发,在第一时间向海地派出救援队,并提供了紧急救灾物资和援款。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支持海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23]中国红十字总会及各地方分会继续积极呼吁社会各界为海地捐款。2月5日, 27岁的四川青年孟杰毫不犹豫地捐出20万元善款。他说:“四川在5•12地震中得到了全国和全球的帮助,作为一个四川人,我应该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帮助和回报,帮助海地正是特殊的感恩”。据四川省红十字会透露,孟杰是截至目前四川民间个人捐款数额最多的爱心人士。[24]为了支持海地灾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江苏省红十字会呼吁社会各界奉献爱心。各级红会纷纷响应,其中苏州市红十字会截止到2月10日下午,已接受海地地震救灾款数额达7万余元。上述款项均汇交上级红十字会,发往海地地震灾区用于灾后重建。[25]中国红十字会将点滴心意汇聚成大爱江河,让远在彼岸的海地灾民感受到温暖。
纵观此次中国红十字会的跨洋救援行动,有两点值得强调:
首先,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中国红十字会能立即作出反应,响应国际救援呼吁,做到积极主动,应急能力明显提高。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动员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并全面展开接收救助海地地震灾区捐款工作。同时,在红十字会号召下,各地红十字会与总会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募捐活动,筹集资金逾千万,这些资金由总会通过相关渠道转交海地地震灾区,对海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由于受交通、时间、环境、成本等多种因素制约,中国红十字会对海地救援主要是资金援助,“中国红十字会还计划从日常储备救灾物资中调取部分物资,运往海地。这项工作目前正在商议过程中”[26]。2008年中国红十字会在救援“5·12”汶川地震时,积累了宝贵的救援经验,对相关灾后重建工作也一直积极关注。相信中国红十字会会有效地利用这些经验,积极支援海地,帮助海地人民早日重建家园。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1]《地震重创海地经济 拉美复苏不受影响》,2010年1月20日《金融时报》。
[2]《地震重创海地经济 拉美复苏不受影响》,2010年1月20日《金融时报》。海地官方3月底最新统计的地震死亡人数为22.26万(http://world.people.com.cn/GB/57507/11277215.html),创下美洲历史纪录。
[3] 《快语》,2010年3月18日《每日商报》。
[4] 《驰援海地:全球救灾总动员》,2010年1月19日《中国红十字报》。
[5]《红十字光芒烛照海地》,2010年1月26日《中国红十字报》。
[6]《驰援海地:全球救灾总动员》,2010年1月19日《中国红十字报》。
[7]《墨格温:2.3亿美元并不让我们开心》,2010年2月24日《公益时报》。
[8]《驰援海地:全球救灾总动员》,2010年1月19日《中国红十字报》。
[9]《驰援海地:全球救灾总动员》,2010年1月19日《中国红十字报》。
[10]《红十字光芒烛照海地》,2010年1月26日《中国红十字报》。
[11]《中国红十字会为救助海地地震灾区接收社会捐赠》,2010年1月15日《中国红十字报》。
[12]《担当起国际人道主义使命》,2010年1月24日《杭州日报》。
[13]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官方网站:《壹基金救援联盟重要声明》,
http://www.onefoundation.cn/html/54/n-1054.html,2010年1月19日。
[14]《阿里巴巴集团捐款200万用于购买海地稀缺药品》,2010年1月19日《杭州日报》。
[15]《海航向海地和牺牲维和警察捐赠100万元》,2010年1月22日《光明日报》。
[16] 腾讯新闻网站:《中国红十字会:各界仍积极为海地灾区捐款》,
http://news.qq.com/a/20100122/002413.htm,2010年1月22日。
[17]《“第一笔”捐款温暖海地人民》,2010年1月19日《中国红十字报》。
[19]《澳门募集海地震灾捐款230万》,2010年1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80余万元善款助海地时间》,2010年2月5日《中国红十字报》。
[21]《部分援助国定于25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会谈,规划海地重建的路线图》,2010年1月26日《新京报》。
[22]《海地重建路漫漫》,2010年1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23]《中方愿继续支持海地救灾》,2010年1月21日《文汇报》。
[24]《为海地捐款20万元》,2010年2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25]苏州市红十字会网站:《苏州市红十字会接受海地地震救灾捐款达7万余元》,http://www.szhsz.org/sigInfodata.aspx?id=1678,2010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