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于细节的公开透明没有意义
——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硕鹏
执着于细节的公开透明是没有意义的,要抓住三大核心:首先是要公示公益项目的支出情况,也就是捐赠款物的使用情况;第二是公示管理成本,只要不超10%就符合规定;第三是公示审计报告,且审计一定要来自第三方
1月6日,界面新闻发布“2016中国最透明慈善公益基金会排行榜”。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并列第二名。
2016年是红基会成立20周年,20年来,红基会募款额总计44.68亿元,项目受益人达数千万,在品牌公信力的建设和危机应对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红基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硕鹏表示,公开与透明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底线,基金会相当于一个福利银行,吸纳社会资源用于公益事业投入,款项用途的公开是最起码的要求。
公开透明是公益基金会的底线,是与公众建立信任关系的最好方式
目前,基金会公开透明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玻璃缸式”的公开,二是“贴票式”的公开(把所有支出票据都张贴出来),三是有限度的公开。第一种不切实际,第二种不易操作,第三种给公众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间”。孙硕鹏认为,公益基金会的公开透明应把握好“度”,标准化的公开透明最佳。
执着于细节的公开透明是没有意义的,要抓住三大核心:首先,要公示公益项目的支出情况,也就是捐赠款物的使用情况;第二是公示管理成本,只要不超10%就符合规定;第三是公示审计报告,且审计一定要来自第三方。这就是标准化的公开透明,也是红基会优势所在。
针对目前部分公益基金会在公开透明方面存在的不足,孙硕鹏认为,原因是慈善理念传播不到位和各机构管理参差不齐。
目前,一种观念是“基金会员工的收入不能高,最好是无成本做公益”。受此影响,很多慈善机构在公示员工薪酬或机构管理成本时有所顾忌,不敢公示,这种顾虑在公益慈善机构是很普遍的。还有一种是由于慈善机构将资金用于一些创新性的、超前的项目,因担心公众易把一些符合创新性的合法正常的慈善行为认定为非法操作,而选择不详细公示。孙硕鹏表示,以上两种现象都表明,中国社会慈善公益伦理和慈善意识的普及还不够。
公开透明是公益基金会的底线。孙硕鹏表示,没有哪一家机构会因为公开透明而受到伤害,这是与公众建立信任关系的最好方式。但如果太繁琐,则会将公开透明引向消耗成本与精力的错误方向,目前行业重点是做到最基本的公开透明。
眼下,公众们对公开透明的关注度很高,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个行业没有发育成熟,管理参差不齐,致使公众缺乏信任感。等到未来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公开透明将不再是公众的讨论话题,而是必须满足的硬性标准。
红基会透明度建设不光是出于对公益慈善底线的坚守,更是对红十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
1863创立于日内瓦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一个旨在为战争和武装冲突受害者提供人道保护和援助的人道组织,其几乎所有的资源(包括资金)全部来自公众。因此红十字运动尤其重视公开透明,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公众的持久信任和支持。
红基会透明度建设不光是出于对公益慈善底线的坚守,更是对红十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孙硕鹏表示,目前实行的《慈善法》的很多立法精神,比如基金会年度最低支出比例的限制、最高管理成本的限定等,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最初为救灾救难制定的一些契约或宪章的理念是相通的。
除了既有的红十字文化影响,“救灾”的特殊性质也决定了红基会透明度建设的优势。无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还是红基会,救灾都是其核心业务。“救灾款物的特点是社会集中捐赠,款物集中使用。这种业务性质使捐赠款物公示比较容易操作,公示起来也比较直观。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其他基金会也像公示救灾款物一样,达到集中式、直观化的公开透明。每个基金会业务不尽相同,只要满足标准化的公示内容,就是标准化的基金会。”孙硕鹏说。
最好的公开透明是“活”的,即让捐赠人或社会公众直接参与其中
近年来,一些优秀的基金会在捐款收入透明上进步较大,但在项目透明上还不够。公众最关心捐赠款物的使用,而公益项目是一个基金会最核心的内容。因此,资助项目的公开透明是最重要的,最好的实现方式是让捐赠人或者社会公众直接参与其中。
孙硕鹏表示,在非灾非难的情况下,除资助一些传统的公益项目外,几乎每个人的捐款都是有个性化诉求的,了解其诉求的最佳方式是让捐赠方参与。因此,近年来红基会把很大精力都放在了项目管理上。一是标准化管理,如红基会用两年时间通过了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所有重点项目都实现了手册管理;二是创造条件让捐赠人和志愿者参与项目的考察、落地和运行。
孙硕鹏强调:“公开透明面对的不是小众,而是公众。必须让公众参与,靠参与来影响和说服捐赠人。”
红基会用了四年时间孵化了“天使之旅”志愿服务模式,即通过公益旅行的方式,吸引公众参与红基会的卫生服务、大病筛查、社区扶贫等项目。孙硕鹏表示,项目的公开透明不是通过数据就能展现的,这是一种捐方直接体验过程。如果没有参与渠道,项目对捐赠人来说只是一个冰冷的符号。拉近捐赠人与项目的距离,是基金会最值得投入的地方,虽然比较耗费时间成本,但这是最好的公开透明方式,是“活”的公开透明。
以“红十字天使计划”为核心,逐步向经济化、标准化管理拓展
20年来,红基会募款额总计44.68亿元,项目受益人达数千万。截至2016年12月底,红基会筹款额达4.8亿元,完成年度募资计划的185%。2016年,红基会以“红十字天使计划”为核心,健康干预、救灾赈济、教育促进和社区四部分组成的公益项目稳步推进,亮点频出,并逐步向经济化、标准化管理拓展。
对儿童生命及尊严的保护是红基会的工作重点。2016年,红基会的儿童大病救助项目争取到了国家彩票公益金的支持,“十三五”期间每年将获得2亿元投入。早在2009年,红基会的白血病儿童救助项目就纳入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范围,成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样本项目。“十二五”结束后,该项目的资助力度从8000万追加到2亿元。
“救助需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我们的救助项目执行得非常顺畅。”孙硕鹏说,此前红基会用于儿童大病救助的资金难以满足社会诉求,几乎每年都是“寅吃卯粮”,即今年的资金资助去年排队的孩子,只有2016年资助至9月申请的患儿,9月以后申请的还在排队,等到2017年才能解决。
同时,红基会还着力于人道服务的供给侧优化,发起了“院士+”项目,12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在红基会设立了“院士博爱基金”,这是全国首个由院士发起的基金,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成本,优化医疗服务。该基金于2016年4月启动了“儿科振兴”计划,以新疆和贵州为试点,为当地培训百名儿科专业骨干医师。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江帆 责任编辑:刘思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