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时代红十字事业发展(上)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红十字会只有深刻认识这种转化带来的新课题,明确新时代红十字事业的工作思路,才能够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动现代化建设,人民生活得到根本性改善,绝大多数中国人实现了小康,中国社会已由生存型社会转入发展型社会。我国社会建设,特别是公益慈善事业迅速发展。全国社会组织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几千个壮大到当前的近70万个,吸纳就业人员700多万人。2016年全国社会捐赠总额1392.94亿元,创历史新高,比2007年的223.16亿元增长625.19%;人均捐赠100.74元,比2015年增长23.32%,金额和增幅均创历史纪录。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红十字事业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救助服务和支撑体系基本形成。
以防灾、减灾、备灾为基础,以应急救援、人道救助、灾后重建为重点的红十字应急救援系统基本形成。
“十二五”期间,全国红十字系统共投入救灾款物69.6亿元人民币。以无大灾的平常年份比较,2016年全国救助支出总额为236968万元,比2015年增长13.7%,比2006年的50056万元增长473.41%;2016年受益人次为6969759,比2015年增长15.7%,为我国灾害救援和救助工作做出了贡献。
一是红十字系统的综合应急能力显著提升,已经成为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到尼泊尔地震、斯里兰卡水灾等国内外救援行动锻炼,中国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援快速反应机制已经形成,应急救援工作形成了统一指挥、合理分工,自下报灾、自上指导,信息畅通、协调有序,分级救助、反应快捷的局面。
二是富有红十字特色的应急救援救助队伍迅速成长并在国内外突发事件救援中展示实力。从2006年开始组建搜救等七类应急救援救助队伍至今,全国省级以上红十字专业救援队伍已有103支,2008年以来先后参与了国内外近20起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国红十字救援队已具备在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完成部署、后勤保障1个月自给自足、梯队救援时间可持续4个月、救援范围覆盖全国的能力。
三是经过多次灾后重建的锻炼,红十字会灾后重建能力迅速提高。五年来,中国红十字会参与了芦山地震、于田地震、“威马逊”台风、鲁甸地震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共投入10.98亿元援建一批民房、学校、卫生院(站)等。
四是立足快速救灾救助,覆盖全国的红十字会备灾体系基本形成。全国备灾救灾中心(仓库)已由本世纪初的6个区域性中心发展到目前的703个,总仓储面积达32万余平方米,形成以国家及区域性仓库为骨干、省级备灾仓库为基础、灾害多发地市和县级备灾仓库为补充的三级红十字应急救灾救助储备网,保证了灾害发生后救灾物资在第一时间就近运抵灾区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保护人的生命,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体系不断完善。
各级红十字会着力推动应急救护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取得良好效果。全国救护培训中心已有省级中心27个、地市级中心200余个。2016年培训红十字救护员3487786人,比2006年增长211.93%,普及自救互救知识1000多万人次。
积极拓展人道服务领域,红十字人道救助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人道救助由生存型向生存与发展型并存发展。各级红十字会在开展健康促进、大病救助、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经常性的人道救助工作同时,也在兴办医疗、养老等公益事业。目前“红十字博爱家园”“红十字博爱送万家”“红十字天使计划”等已经成为品牌项目。如“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把兜住人道救助底线和提高困难群体生存能力结合起来,是一项以“推动社区治理、提升社区能力、逐步实现脱贫、促进社区发展”为目标的人道公益服务项目,“十二五”期间投入31608万,项目覆盖22个省、802个社区,其中228个社区属于国家重点扶贫县。
二是中华骨髓库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健康适龄捐献者的社会信息和中国人人类遗传信息的血样样本库。入库志愿者数据已突破240万人份,是2009年的2.4倍;已向世界骨髓库上传数据96万余人份,发现新等位基因1429个;累计捐献造血干细胞突破7000例,并向24个国家及地区患者捐献280多例造血干细胞。2014年,红十字志愿者张宝跨国捐髓的义举获习近平总书记特别点赞。
三是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快速发展,中国经验得到世界肯定。2017年10月底统计,全国已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14151例,捐献器官39051个,仅网络登记的器官捐献志愿者即达328760人。去年在梵蒂冈召开的“打击人体器官贩卖和移植旅游全球峰会”上,中国首次参会并分享了器官捐献的中国贡献和中国模式。
四是参与推动无偿献血知识普及工作取得新成效。目前我国的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5%上升到99%以上。全国红十字系统建立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140余支,无偿献血志愿者34000余人;2016年红十字会向42512477人次普及了无偿献血知识,比2006年增长394.10%
支撑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组织和资源动员体系初步形成。
一是县级及其以上红十字会逐步健全,红十字组织体系正在完善。2016年与2006年相比,全国地、县级红十字会的管理体制理顺率,分别由68.9%、19.3%增长至96.7%、67.3%;全国红十字会系统的编制由7143个增长至12996个,增长181.95%;基层组织由63088个增长至93284个,增长147.86%; 专职工作人员由6176人增长至13572人,增长219.74%;红十字志愿者由846294名增长至1779614名,增长210.28%,涌现出郭明义、叶如陵、章金媛、青岛“微尘”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队。
二是红十字可持续筹资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为红十字人道救助服务工作提供有效支持。据统计,中国红十字会自1987年至2007年的20年中,共接受国内外款物捐赠折合人民币63亿余元,年均3.15亿余元;2008年到2016年8年间,共接受国内外款物捐赠折合人民币610亿余元,年均76.25亿余元,是过去20年年均募捐额的24.2倍,为提高红十字会救助实力提供了物质支撑。 (未完待续)
(作者:王世涛 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