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名理事、监事深入探访湖北英山,为红十字助力精准扶贫献计
寻找初心之旅
“此次英山之行,加上不久前我参与的上海红色之旅,让我作为理事越来越有归属感,同时感受到红十字运动尊重、开放、进取的创新文化。”8月1日上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联尚星盟(北京)咨询有限公司董事翁团伟在中国红基会扶贫工作(英山)座谈会上如是说。
此前一天,翁团伟与中国红基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硕鹏一起走访了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南河镇大屋畈村红十字博爱卫生站及瓦寺前村“博爱家园”项目。此次探访活动中,中国红基会共邀请16名理事(含授权代表)和2名监事带队,分为12支访问组分别深入全县12个乡镇和2个林场区进行项目督导调研。
7月31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在英山召开。“我们在英山召开理事会的目的是让理事们开展一次返乡寻根之旅。”孙硕鹏表示,总会对口支援英山后,中国红基会已连续两年组织全体员工来英山调研落地扶贫项目。“今年,我们首次组织理事和监事来英山。通过英山扶贫之旅,切实感受到我们的心虽然离父老乡亲很近,但脚步却渐行渐远。这次重归乡土,回到父老乡亲身边,督导、调研、推进扶贫项目落地,发现问题、检讨得失,助力中国红基会更好融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战。我们将其视为寻找初心的历程。”
挺起“我要脱贫”的精神脊梁
“扶贫是精准的,也是多维度的。”翁团伟的说法赢得了所有参会理事的赞同。分组走访之后,大家的共识是“扶贫先扶志”。
英山县委书记陈武斌介绍,英山是国家级贫困县、革命老区。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7337户104980人,贫困发生率为30.78%,重点贫困村78个。
家住桃花冲森林公园附近的李定元一家四口享受着美丽风景,生活却一点也不轻松。李定元的妻子2015年患鼻咽癌,先后花费医疗费逾20万元,将一家人的生活拖入困境,“当时的想法很悲观,觉得生活没有希望了,到处筹钱,借到无处可借了,就盼着政府今年救济我10万,最好明年再给我20万”。
这种“等、靠、要”的思想在当地并不鲜见,部分贫困户“晒着太阳盼脱贫,等着政府送小康”,享受着政府脱贫利好政策,缺乏行动起来、靠自身奋斗赢得未来的动力与行动。
成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之后,李家获得扶贫政策支持,妻子的病情有了好转,李定元也有了思想上的转变:“等是不够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立起来。”依托桃花冲景区,夫妻二人开起了农家乐,经济条件终于改善。
“此次行动最令我感动的是刚刚脱贫的那些人们的崭新精神面貌以及对未来的自信和憧憬。”中国红基会理事、幸福天使基金管委会主任、中国邮政未来邮局局长张旭东在走访李定元一家后不无感慨地说。
在此过程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红基会的“博爱家园”等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让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关键是让他们有‘获得感’,为贫困户赋能,才能让他们化被动为主动。而如何让他们有获得感,则是‘博爱家园’等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孙硕鹏总结。
2017年,中国红基会在英山县援建10个“博爱家园”项目,包含基层组织、软件培训和硬件建设等内容。该项目是中国红十字会借鉴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经验,以社区为平台,设计、实施并自主管理的综合性发展型项目,从灾害管理角度切入社区治理,提升社区抗灾能力和灾后恢复力,促使社区可持续发展。
在英山县杨柳湾镇笕冲垸村,中国红基会理事、上海敬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贝晓超看到了村委会保存的“博爱家园”项目资料,逐一审核了村民自己绘制的社区资源图、历史线、农事历、灾难分析等图表,这些图表和评估分析汇集成最符合村里实际情况、最能解决问题、获得大多数村民认同的评估报告和减灾方案并招标实施。
“这种工作方法让村民亲身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通过他们自己的分析和努力为村子的未来做出决定,让自己从中获得实惠。”贝晓超说,“可以想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获了一份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想点子找渠道,打通产业扶贫链
中国红基会副理事长刘选国的家乡就在英山“隔壁”的罗田县,他已不是第一次来到英山。“英山云雾茶十分有名,作为家乡人,我早有耳闻。遗憾的是,因交通不便、信息传播渠道匮乏,英山茶叶的销售很成问题。另外,因为产品都是初加工,附加值低,运出去也卖不出价格。”
此次走访,刘选国带队去了位于吴家山森林公园内的脱贫户叶小阳家。之前,叶家因地处交通极不方便的景区内,靠种地、种茶为生。但因为缺技术,缺门路,守着山青水秀的吴家山,却无法满足一家8口的生活所需。
“令人欣喜的是,现在,他们有了更多商品意识,更加自信了。引进了炒制红茶的先进技术,一斤茶叶的价格超过千元。”刘选国描述了自己在叶家的所见所闻,说:“可见,扶贫还需扶智,帮助贫困户获得更先进的生产技术、更方便快捷的销售渠道,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
贝晓超表示已经看见农村产业发展带来的益处,“我们看到有很多能人返乡创业,带动农民工回乡就业。人回来了,就能解决很多问题——留守儿童有人管了,老人有人照护了等等”。
在南河镇瓦寺前村,村委会努力引进了一个联营鞋厂,将大企业生产的半成品代加工为成品,带动了100余名村民在乡就业。村支书王水泉介绍:“仅一年,留守儿童的数量从100余人下降到40余人。”
“博爱家园”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每个项目点预留15万元生计发展基金,用于支持脆弱家庭通过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提高家庭“韧性”。生计金本金循环滚动,期望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更多脆弱家庭受益。
中国红基会在英山县援建的10个“博爱家园”项目都已完成易受损性与能力评估(VCA)调查,硬件设施建设正依据调查报告有条不紊的开展。下一步,需要考虑如何利用好生计基金发展产业,让更多农户受益。
新当选理事、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梁春晓第一次参与红十字相关活动,对“博爱家园”生计项目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据闻全国‘博爱家园’项目点数量已逾千,相信其中总能发现一批效果较好的典型案例。下一步,如果能把他们的经验总结提炼出来,传播推广出去,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应该能找出一条恰当的生计和产业扶贫的路子。”
缺乏想法和创意,是贫困人群在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路上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销售渠道”则是第二只。
中国红基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工作报告提出,“万物互联,工具迭代,跟不上时代就是这个时代最致命的痛点”,而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这些贫困农户是最有可能被时代落下,被排斥在竞争之外的人群。如何让他们跟上时代潮流,发展出自己的竞争力是脱贫攻坚的一个关键问题。
参与此次英山之行的多名理事不约而同地提出“互联网+”概念。“靠山吃山是必然,山货出山是难题。目前,农村电商是农产品外销不可替代的渠道。”
李洪洋理事是中国餐厅食材 B2B电商——“美菜网”副总裁,他表示,美菜网每天要向全国200万家餐厅配送新鲜蔬菜、蛋肉、米面等食材,英山农户的农产品完全可以纳入电商配送网络,“我们希望互联网企业能够为助力精准扶贫贡献一份力量”。
此前,英山县委县政府依循“电商+”拓展产业市场的思路,发展农村电商服务站290余家,实现村级全覆盖,2017年实现线上交易额逾11.6亿元,被评为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
新当选理事、阿里巴巴政策研究室主任、沃启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朱卫国建议:“红十字博爱家园生计金项目可以适当向电子商务倾斜,带动扩大农产品销售,为周边农户增收服务。”
“两位新当选理事都来自阿里巴巴,对电子商务有深入研究。他们将为中国红基会未来的信息化、平台化建设提出更多意见和建议,让红十字事业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孙硕鹏说。
抓住健康扶贫“牛鼻子”
此次英山之旅,12个督导调研小组共走访了22个贫困家庭,其中有16个家庭是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驻英山县方家咀乡四棵枫村“第一书记”曹橙介绍,2017年四棵枫村新进11名贫困人员,有10人是因病致贫。历年数据统计显示,80%的贫困户是因病致贫。
张灏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另一位派驻英山的挂职干部,担任英山县委常委、副县长,他向理事们介绍,2015年英山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生率是58.27%,2016年是42.94%,2017年是31.47%,2018年第一季度是12.15%,“发生率虽逐年减少,但数字依然十分庞大”。
因此,中国红基会在工作报告中以相当大的篇幅阐述了“健康扶贫”概念和中国红基会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分为儿童大病筛查和救助、建设“红十字博爱卫生站”、乡村医生培训等几大方面。
中国红基会理事、原沃尔玛中国公司事务高级副总裁付小明说:“国家卫健委提出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的目标。中国红基会抓健康扶贫,就是抓住了精准扶贫的‘牛鼻子’。”
2015年,中国红十字会在湖北省援建6个博爱卫生站,其中1个落户英山县雷家店镇阮基冲村。2016年5月,中国红基会发起“天使之旅——英山行动”,在英山开展精准扶贫调研。调研结束后,在捐方上汽通用五菱的大力支持下,出资援建了10所博爱卫生站,每所援助款10万元,计100万元。2017年追加每所卫生站1万元设备款。目前,10所卫生站硬件建设基本完成,乡村医生已入驻,2018年年初,卫生站正式开张为周边村民服务。
走访了南河镇大屋畈村红十字博爱卫生站之后,翁团伟直言不讳地说:“房子建得很好,里面却空荡荡的,设施很简陋,需要进一步完善。”他查询了近期卫生站的接诊日志,一个月只有20余例,多数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常见病患者因头晕等症状前来就诊,“乡村医生没有处方权,不能给病人输液、打针,能做的只是卖点常用药,他们能发挥多大作用,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村医是健康扶贫最重要、最薄弱的一个群体。他们的问题是培训不够,学识、经验积累跟不上医学发展的速度。”通过网络连线远程参与理事会的中国红基会理事、国务院扶贫办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说。
2006年,中国红基会联合中国乡村医生培训中心等国家级医疗培训机构及关心中国农民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企业共同推出“万名乡村医生培训计划”,一期期延续下来,没有停止过。
在大屋畈村红十字博爱卫生站服务的乡医王云在武汉参加了中国红基会组织的第64期乡医培训。她毕业于原英山县卫生学校,今年36岁。“毕业多年了,在工作中我越来越体会到自己积累不够,欠缺的地方很多。我期盼着能参加更多更进一步的培训。”王云说。
在社会飞速发展和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医疗的前提下,在英山,患者的就医半径已缩小到20分钟就能跨过几级基层医疗机构,到县医院就诊。“这时,我们的博爱卫生站和乡村医生要怎么发挥作用?其一,是开展疾病预防和体检筛查工作;其二,扩充卫生站服务功能,将其建成集医疗、志愿服务、卫生健康宣传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点,提高卫生站的使用率。”翁团伟说。
翁团伟与王云面对面交流,他提出建议,乡村医生不能仅等着患者上门,而是应该走下去,到村民中间去开展疾病预防、筛查,健康宣传等志愿服务。
在乡医培训方面,汤敏力主推动中国红基会乡医培训模式创新,他的建议是尽快引入“互联网+”培训模式,让乡医通过互联网获得更优质的培训师资、更丰富的培训内容、更便捷的培训方式。梁春晓也表示赞同:“如果能实现网络培训分享模式,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金成本,进一步扩大受训乡村医生的范围。”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国红基会理事长郭长江在座谈会上总结,此次英山之旅,一方面让理事们了解英山县实际情况,了解中国红十字会在英山的所作所为;另一方面,理事们来自社会各方面,都是各自行业内的知名人士,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为红十字助力精准扶贫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丰富的资源。
“今天中国红基会以各位理事为骄傲,明天各位理事一定会为红基会自豪。”郭长江说。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