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高擎思想的火炬——2018中国红十字事业思想汇 << 青春少年样样“红”——天津外国语大学红十字工作创新探索及实践 | 立足“四个着眼” 实现“四个突破”——浅谈红十字会系统深化改革的战略与路径选择 >> 
 发布日期:2018-12-31 22:36:52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高擎思想的火炬

——2018中国红十字事业思想汇

编者按: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是支撑理想信念大厦的恒久基石,也是开展红十字理论研究的根本遵循,需要广大红十字同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红十字理论研究这个“牛鼻子”,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深入研究红十字会性质和特点,准确把握红十字会核心职能,进一步构建和丰富红十字理论体系,增强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更好地发挥红十字会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为国奉献、为民造福。

 

思想指引方向

中国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有力保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级红十字会首先要树立“四个意识”,加强党委的沟通协调,推动落实县级以上党委将红十字会建设纳入当地党委党建工作总体格局。

——王世涛  《推动新时代中国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架好“四梁”,就是构建和完善新时代红十字宣传工作总体框架,建立健全新时代红十字宣传工作四个体系;立好“八柱”,就是结合红十字会实际,遵循红十字宣传工作规律,构建和完善新时代红十字宣传工作的八项工作机制。搭建形成红十字宣传工作“四梁八柱”,在新时代红十字宣传工作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姚立新  《搭建“四梁八柱”,全面推进新时代红十字宣传工作》

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任何行业、任何事业,都需要经历优化、调整、转型、升级的并行过程。红十字是百年品牌,其内涵也在历史变迁中不断发展和变化,如果不能把握大势、看清局势,不能理清事业发展的规律和脉络,感知不到时代的律动和节奏,红十字事业的新时代进程就会处于混沌之中,甚至落后于人。

——冉茂琴  《红十字事业发展“势”与“局”》

信息化是提高工作透明度的重要手段,标准化是现代社会科学管理的基础。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工作运行程序规范,工作质量标准客观,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根基才能更加坚实,联系服务群众才能更有底气,工作成效才能更经得住公众推敲。

——李全太  《“双轮驱动”推进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红十字事业要实现新的发展,就必须抓住关键,树立起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思维方式,进一步推进红十字文化传播。这也是红十字文化宣传服务的“供给侧改革”。

——张浩亮  《如何进一步做好红十字文化传播》  

当前,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要完成一份怎样的答卷,交出一根怎样的接力棒,需要从更深层次去谋划新时代红十字事业发展蓝图,化挑战为动力,化机遇为胜势。

——周海涛  《化挑战为动力 化机遇为胜势》

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广大红十字工作者应该自觉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工作,明确红十字事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处的历史方位,理清红十字各项工作发展思路,进而履职尽责、奋发有为。

——胡晓强  《把准方位 理清思路 奋发有为》

目前,红十字会组织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但地区差异化也十分明显,发展不均衡情况普遍存在。“底盘”不稳,向下推进的“抓手”功能就不强,各级红十字会要强化法治思维,注重因势利导,依法拓展人道内涵来吸引社会参与,依法开展特色活动,发挥红十字会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调和作用。

——陈海高   王金海  《以法治化思维“赋能”红十字》

改革擘画蓝图

改革是摆脱困境的必为之举,创新是开辟新路的必然之选,必须坚持打开“心门”,推开“山门”,用刀刃向内的勇气和接受一切变化的胸怀,不断推进红十字事业融入到社会发展的洪流中。

——冉茂琴  《莫道春山远 草木已蔓发》

所谓“问题导向”,说白了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指南。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面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实现的。红十字事业也是如此,那些困扰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问题”,就是红十字会深化改革的“方向”。

——池子华  《红十字会改革的“问题导向”》

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导致结果。具有品牌意识是走向品牌之路迈出的第一步。事实上,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一个组织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其不仅仅是一个商标,一种标识,更是一种刻在人们脑海中的烙印、一种凝聚力;同时还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信仰。

——毛荣志  《编织一根线 珍珠串成链》

“巧实力”是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来实现系统或组织目标的一种能力。 其中,“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二者之间的构成比例是动态的,需因时因势而变。

——孟纬鸿  《提升红十字事业发展“巧实力”》

深化红十字会改革,既要大处着眼,更要从细处入手,特别要着眼于固本强基、服务大局、扩大影响、公开透明,在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提高人道动员能力、精准融入中心工作、加快推进公开透明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张春中  《立足“四个着眼” 实现“四个突破”》

“三性”是红十字会组织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发展动力,去“四化”是红十字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红十字会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要坚定理想信念,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

——刘波  张妍  《增强凝聚力 激发内驱力》

人道资源是红十字事业的富矿与动力源,人道资源动员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只有下活人道资源动员这盘棋,才能有力助推红十字事业发展。

——涂文涛  《下活新时代人道资源动员这盘棋》

5A级基金会标准是行业主管部门委托专家学者在中国基金会实践基础上提炼的行业发展指南和量化管理体系,通过参与评估,可以使一个基金会明确改进方向,发现不足,弥补缺陷,从而提升管理水平。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聚焦人道使命 铸就卓越品质》

研究提供支撑

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有两个层次:一是法律规定的底线;二是慈善组织为了追求卓越追求更高的标准。红十字会除了依法披露财务信息外,治理结构的设置是否体现红十字会与受托人的委托代理责任,慈善项目的设立是否遵从捐赠意愿,业务活动的执行是否经过程序审批,财务和业务基础数据的来源是否准确真实,也需要对外披露。

——邱宁  《红十字会内部控制规范化建设研究》

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和精准发力,是红十字会开展人道救助工作的一条主线,是红十字会进一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的内在要求。只有深入群众、深入调查,才能真正在施策过程契合群众需求,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提供精细化、个性化帮扶,建立精准发力的工作机制,在红十字会具备优势的领域做深、做透。

——苏映红  《一位驻村干部的扶贫调查》

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转变以募集和分发款物为主要方式的传统人道服务模式,借鉴相关人性假设及需求层次理论,在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关怀人、尊重人、帮扶人的基础上,科学洞察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需求,找准红十字组织进行人道服务管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陈爽  《人道服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和需求分析》

群团组织发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最核心的是脱离群众问题。脱离了群众,群团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推进群团组织改革,需要加大对特殊群体、流动人口和底层农民的关注,更好地组织动员群众、教育引导群众、联系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创造力。

——上海嘉定   奉贤红会  《强“立会之本” 固“事业之基”》

实践检验真理

易地扶贫搬迁是提升特困地区民生福祉的关键举措,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工作,是贵州省红十字会“博爱家园”参与易地扶贫搬迁最有效的实践路径。

——尹秋莲   陆丹  《彰显新担当 实现新作为》

人道资源的争夺战每天都在上演,每家爱心企业、每位爱心人士都是能够开花结果的“种子”。因此,我们所面临的,不仅是一场看似热闹的网络众筹“嘉年华”,更是一场争夺人道资源的、看不见硝烟的“种子战争”。

——石泠   周倩  《新时代的“种子战争”》

“红会通”APP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将红十字组织搬到网上,把救护培训、业务咨询、证照管理等纳入统一平台,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新模式,让市民加入红十字会、参与红十字活动“最多跑一次”,促进“红十字”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

——金先军   江琴平  《“互联网+红十字”的融合与创新》

红十字组织的法定职责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德治”高度契合,与“自治”相互促进,与“法治”有机统一,特别是“三救”“三献”与“三治融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构成了红十字组织参与城乡基层治理的重要依据和条件。

——郑杰  《红十字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社区中的作用,有助于推动红十字会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深入落实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做好老百姓的“贴心人”。

——杨秋瑾   赵曙虹  《“红十字+社会组织”的社区实践》

创新是王道,项目是渠道。江西省红十字会秉承人道宗旨,着眼扶危济困,立足事业发展,精心设计筹资项目,建立专项基金,创新筹资方法,提升工作质量,主抓“四个”筹资项目,实现快速高效发展目标。  

——袁才华   朱晓玲   李莹凯  《创新驱动 项目带动 机制促动》

养老院建设(G)、养老服务培训(T)、养老服务志愿者(V),分别代表养老服务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机构、行为、人”。三者有机结合,互相补位,互相促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尊”。

——金桥  《立足职能定位 拓展服务内容》

“酶促效应”,是指生物体内的一种化学反应。博爱家园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红十字会以项目资金为催化剂,以产业扶贫为支点,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项目建设,成为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生物酶、催化剂。

——马慧  《减灾加减贫 生计促发展》

理论坚定自信

在联合国和世界各国都希望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红十字运动的人道价值观更能为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民族和国家认同和接受。世界上没有哪一种理念和价值观能获得如此广泛认同,红十字成为引领全世界人道主义运动的旗帜是历史的必然。

——张立明  《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和长远动力》

红十字运动是红十字精神的根源和原点,没有红十字运动就不会有红十字精神。按照“红十字运动——红十字文化——红十字精神”的逻辑推理,只有将红十字运动作为红十字精神逻辑推理的根源和原点,才能发掘其“独特性”。

——何校生  《红十字精神从何而来》

“红十字学”的创建以及学科地位的确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甚至需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但有了明确的方向,就可以一步步接近目标。

——池子华  《“红十字学”为事业发展注入“动员剂”》

文化自信不是一个开关,不是一个按钮,不可能自动获得,需要长期培养和习得。一项事业的自信塑造起始于积极态度,形成于本源的思量,发展于对自身和外界的精准判断,体现在组织建设与社会贡献、精神传播与物质文明、文化——制度——实践等多维度的良性循环。

——杨方方  《论红十字的文化自信》

历史启迪未来

不忘来路,方知去路。改革开放40年,伴随着成就的,还有经验与教训、苦难与辉煌、磨砺与意志,这些都是财富和宝藏,是中国人不能忘却的记忆。回眸这段荡气回肠又曲折艰难的历史,总结好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不仅是对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庆祝,也能让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更加清醒坚定、更加自信从容。

——冉茂琴  《潮涌东方四十年》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40年来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法宝,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红十字事业今天的成就。

——何校生  《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即改变与革新,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无论是晚清时期、民国时期,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这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从未停止。一部红会志,就是一部中国红十字事业改革史。

——池子华  《在深化改革中砥砺前行》

40年来,中国红十字会从恢复国内工作起步,历经风雨沧桑,从“人民卫生救护团体”到“人民卫生救护、社会福利团体”,再到“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明确定位聚焦主责;从“卫生部代管”到独立设置,坚持依法治会,依法兴会;创新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等工作,扎实推进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道需求,在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彰显大国红十字会责任担当。可以这样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红十字事业的今天。

——本报编辑部  《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暂无
践行者 担当者 开拓者——浅谈中国红十..
锐意改革,打造“红十字铁军”——关于深..
一段历史 一种精神 一面旗帜——红十字..
开启红十字事业新征程——学习十九大报告..
新时代 新使命 新征程——学习十九大报..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