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常州分会筹备处的历史及其贡献
张涛
常州分会筹备于1914年10月,正式成立于1921年2月。这期间的六年半中,分会都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历史贡献?笔者根据新近发现的历史材料,简单进行梳理,以尽可能还原历史。
一、分会筹备的情况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大清红十字会更名为中国红十字会。全国各地50多处红十字会纷纷成立,如苏州、无锡、江阴、镇江等分会,它们大多依靠教会和教会医院得以成立,并广泛参与了辛亥革命的战地救护。由于常州地区战争不是很剧烈,加上缺少教会医院,因此没有在第一时间成立红十字组织。1914年6月,这种状况得到了扭转,基督教监理公会常东牧区与长老会联合在局前街创办常州福音医院,院长由长老会王完白牧师担任。
1923年,王完白曾在《十年之回顾》中写到:“民国三年,余尚主任江阴福音医院,常州监理长老二公会西教士,屡次相邀来常组织正式医院,以应教会及地方之需要。……就局前街福音堂原址,创办福音医院。六月一日行开幕礼。”[①]也就是说常州福音医院的创办时间为1914年6月1日。
王完白,1884年4月2日生于浙江绍兴,出身于牧师家庭,毕业于苏州伊利萨伯医学校,1909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13年赴日本千叶医学专门学校,研究细菌学。历任沪宁铁路医官(1909年),江苏省江阴县福音医院代理院长(1910-1914),常州医学校校长及常州福音医院院长(1914-1931)。因为王完白在江阴就主持成立了江阴红十字分会,并参与过南京及津浦路上的救护事业。因此筹建常州分会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了他身上。
王完白说:“医院中尚有二种联属之事业,一为福音医院医学校。二为中国红十字会常州分会。光复之际,余方主任江阴医院,曾组织红十字医队,参与南京及津浦路线之救护事业。迨来常创办医院后,上海红十字会总会沈仲礼前会长,即以筹备常州分会事相托。开院后,遂以筹备处名义办理红会事业。”[②]这也就是说在1914年10月,年仅30岁的王完白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沈敦和副会长的委托,负责创建中国红十字会常州分会,并在局前街福音医院设立常州分会筹备处,自任理事长。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完白是常州红十字会的奠基人与创始者。
二、参加战地救护工作
分会筹备处成立不久,江阴发生战事,这也给了分会筹备处一次锻炼的机会。1916年4月16日,江阴革命党人策动江阴要塞官兵反对袁世凯称帝,并发表《江阴独立宣言》。萧光礼率“江靖护国军”1000人向无锡进军,终因后援不继而败,时称“锡澄之役”。
王完白回忆道:“江阴炮台发生战祸,炮声相闻。常州大起恐慌,急与地方领袖共谋救济之法,乃组织伤兵留养院于第五中学,妇孺留养院于女子师范。教会西女士五六人,担任义务看护。”[③]也就是说,在锡澄之役刚开始不久,常州积极主动的应对,分别组织了伤兵留养院和妇孺留养院,安排教会的牧师和修女们承担看护的工作。他的这段回忆,笔者在《武进报》上找到了相应的史料:“澄台告警,战讯频闻,伤病军民,亟待救护,前经王完白君设立分会于局前街福音医院,已有年所。兹因风云紧急,特扩充会务,筹备救伤事业。由美国罗孙霍诸女士担任义务,看护伤兵。又增设妇孺留养院于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内,由校长任女士兼理院务,以收被殃妇孺。” [④]妇孺留养院为此还在分会的指导下制订了《办法》[⑤],该院参照上海总办事处1913年制定的《救济妇孺办法》,定院名为“中国红十字会常州分会附设妇孺留养院”。该《办法》包括定名、宗旨、院址、院务、职员、制限、时期、经费、医药、余则等十个部分,内容十分详尽,在《武进报》上分两天载完。
当年4月26日的《申报》报道:“常州昨到有省军千余名,闻驻团部。此间闻有隆隆炮声,昨商会绅商集议,维持常州治安。事旋即电宁请示办法。福音医院院长王完白现已组织红会筹备处,预备开赴战地救济。”说明早在4月25日之前,常州分会筹备处就已经做好开赴江阴的准备了。
4月28日的《申报》再次报道:“本埠(指上海)红十字会因见近日江阴宣战,苏常一带谣言亦盛。特分请江阴福音医院华尔德医士、常州福音医院王完白医士、苏州齐门外福音医院魏更生医士、葑门天赐庄博习医院芮真儒医士筹备救护,即以各该医院为红十字会临时机关,应需经费,悉由该会担任。如苏常一带不幸有事,均可就近将受伤军民送院疗治,昨该会已电致各军司令知照矣。”[⑥]这是总会针对锡澄之役提出的救护要求,即各地依托教会医院成立临时救护机关,以就近原则,开展受伤军民的救治工作,所需经费,全部由总会承担。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事变持续时间较短,常州一带并未受大的影响。然而常州分会未雨绸缪的具体措施,却为地方红十字会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范例。战争结束后,为了将红十字会这个永久的慈善机构做下去,第五中学童校长特意将校舍划出一部分作为临时病院,另外参加救护者多达六人,全系义务劳动,不取报酬。中西人士的热心赞助,着实让人感动。
三、发出简章,招募会员
分会筹备处成立后,王完白按照总会的要求,推行捐款入会制度,向社会广泛征集会员。锡澄之役中,王完白为筹备救伤事业,急需发展会员,筹募资金。为此他亲手拟定了《中国红十字会常州分会章程》,并刊发于1916年4月27日的《武进报》上。当年6月21日,该章程再次通过《兴华》杂志第13卷第24期上发出,详细规定了入会条件和本会坚持的宗旨与主要业务。这是目前为止,笔者所见最早的江苏地方分会章程,为了保存这一珍贵史料,现将全文抄录于下:
中国红十字会常州分会章程
第一章
一、本分会名为中国红十字会常州分会,筹办处设于局前街福音医院。
二、本分会所用旗帜袖章均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给发,本分会须尽力禁阻滥用。
三、本分会须遵照总会章程办理。
第二章
一、本分会在会同各处分会协助总会按照一千八百六十四年各国会订之《日来弗条约》暨一千九百零六年七月六号中国在保和会签押之《陆战时救护病伤条约》(一名《日来弗红十字约》)办理。
(甲)在战时应遵守本国海陆军部定章及临时军司令官命令协助医队救护病者伤者。
(乙)在平时应筹募款项设立医院,造就医学人才,置办医务材料,并预备赈济水旱偏灾,防护疫癘及其他各项危害之用。
第三章
一、凡纳捐二十五元以上者均认为正会员(未满二十五元者,酌赠福音医院优待诊券,聊申谢意)
二、凡纳捐洋二百元以上或募捐洋一千元以上,由本分会函请总会办事处议决,举为总会特别会员。
三、凡独捐洋一千元以上或募捐洋五千元以上,由本分函请总会办事处议决,举为总会名誉会员。
四、本分会会员中有犯刑事案或其作事有违本分会章程者,本分会得褫夺其会员资格。
五、凡分会会员出会,无论告退、被退,所收入会费概不发还。
六、凡本分会所收会员会费,至少应将一半之数,按季汇交总会办事处。
以上章程系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所订,俟会员满三十人时即开成立大会,选举职员,同理会务。会所常州局前街福音医院,电话一百五十号。
六月廿一日
中国红十字会常州分会筹办处王完白启
为了更加有效地筹募资金,王完白还连续多日在《武进报》上刊发《中国红十字会常州分会筹办处入会简章》,简章的主要内容为:“捐洋在二十五元以上即由总会举为正会员,二百元以上特别会员,一千元以上名誉会员,皆有徽章凭照(未满二十五元者谨赠优待诊券)。” [⑦]这一招果然很奏效,第一个积极响应的是武进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任玄珠女士,接着就有省立第五中学校长童伯章、教员黄颂林、武进县知事翁志吾,常州本地士绅汪世铨、汪葆钧、龚瑞蓂、沈漱六、贺杏村等人缴纳会费,成为常州分会的第一批红十字会会员,其中翁知事捐款达50元,其余均为25元。
1920年10月,王完白发出《常州红十字分会筹备处紧要启事》:“按照红十字会章当地欲设分会,须集会员三十人以上之志愿书寄由总会核准。本筹备处前因常地会员未满定额,迄未正式成立分会。兹查先后入会者已逾三十人,自应将正式分会早日组成,以立永久慈善机关。现由本筹备处拟就志愿书稿,凡我同会诸君(无论在何处入会,凡籍隶武进者均可)务请于双十节以前驾临局前街福音医院签名盖章,以便寄呈总会核准,事关公益,至为企盼。常州分会筹备处理事长王完白谨启。” [⑧]也就是说此时分会的会员人数已经达到了30人以上。至1921年初,筹备处共征得正式会员36人,超过组织分会的法定人数,于是请求总会批准成立正式分会,经总会汪大燮(字伯唐)会长呈报陆军海军内务各部及江苏省长官备案保护,获准成立永久慈善机构——中国红十字会常州分会。当年1月,总会发给分会图记。2月21日(正月十四日),中国红十字会常州分会在福音医院召开成立大会,并选出首任会长屠寄,理事长王完白,理事董伯章,资产委员龚承祖,议事员恽宝骏等12人,当选者均为地方知名且热爱公益人士,自此分会筹备处圆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
四、参与赈灾工作
除参与救护,征募会员外,分会还开展力所能及的募捐活动,参与赈灾工作。王完白在《十年之回顾》中写到:“如丙辰京直水灾,庚申北省旱荒,或捐募赈款,或出发救护,均曾稍尽绵力。”[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因为记忆错误“京直水灾”不是发生在1916年,而是发生在1917年夏秋之际。当时北京、河北等地发生严重水灾,常州分会筹备处代募赈灾款。劝募书说:“顺直水灾,异常重大,为百年所未有。各埠团体及慈善士女,或慷慨解囊,或热心筹募,莫不踊跃从事。红十字会尤竭诚赞助,不遗余力。如开会筹款,调查灾区,散放衣食,掩埋尸骸等,均引为己任。兹闻吾常局前街福音医院内之红十字分会,因吾常素号繁富,当不乏大慈善家乐为捐助,惟吾常地无收款机关,故该分会愿效收解之劳。如捐洋在二十五元以上者,由总会推为红十字会终身会员云。” [⑩]这次劝募从当年10月持续到次年1月,从残存的史料看已经累计募捐到善款111元零12角了。
1919年夏,长江流域发生水灾,分会再次发出劝募倡议,不少人纷纷响应,现存一条《分会谨谢》:“各省天灾人祸相继而来,救济事业无时或歇,本分会特常年代收捐款,汇交总会,稍尽天职。兹承临江会馆罗国祥君急公好义,慨捐银洋二十五元正,除汇交上海总会并推罗君为红十字会正会员外,谨登报征信,奉扬仁风。” [11]
1920年,华北发生最重旱灾,赤地千里。常州分会筹备处再次进行劝募:“今岁北方大荒,据西报所载:灾区之广达百万方里,灾民之众至三千五百万人。灾情严重,为从所未有。现方由中外各埠尽力筹捐,以救灾黎。吾常不乏大慈善家,乐捐之心,当不落人后。敝分会爰按会章中救恤兵灾之旨,愿任代解之劳,捐无巨细,均当登报征信。凡捐数在二十五元以上者,请总会推为红十字会终身会员,特赠庄严华美之徽章凭照,并将台衔分呈政府及万国红十字会,以表敬仰。未满二十五元者,由福音医院谨赠优待诊券,聊尽微意。故赈款之经由红十字会转放者,既可使灾黎必受实惠,无意中复得无上荣誉,尚希各界热心君子,本人类互助之义,慷慨捐助,至深盼祷。”[12]王完白甚至为灾民大声疾呼:“我们生在南方福地,应该省点银钱,去救他们的命。银钱本是身外之物,俗语说的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是我们若用他来做好事,得那精神上的快乐,倒是享的真福。比藏在银箱或留与子孙,还稳当千万倍呢。大家快来,不要失却这救命的机会!” [13]这次的劝募成绩不错,仅正会员就多达6人。由王完白先生主持开展的这三次成功的赈灾劝募为分会的早日成立奠定了群众基础和物资基础,也为以后开展更大规模的募捐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总之,自1914年至1921年,常州分会筹备处热心公益,身先士卒,致力于地方红十字事业的发展,这也决定了常州的红十字运动有着独特的资源和先天的优势,作为慈善之城、爱心之城的常州,拥有这么一段宝贵的历史财富,值得珍视和传颂,更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作者单位:常州市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