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三问”挖“穷根”——“根在基层”中国红十字会第46团赴青海玉树调研“博爱家园”项目纪实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6-8-26 22:27:07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4491

 

“扶贫三问”挖“穷根”

——“根在基层”中国红十字会第46团赴青海玉树调研“博爱家园”项目纪实

8月8日至15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组织的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根在基层”调研实践团第46团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开展基层调研实践活动。来自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资委、国家统计局、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国家文物局系统的9名青年干部参加调研。

8天调研,行程满满。调研团克服高原反应,奔走在西宁市湟中县,玉树州玉树市、巴塘乡、称多乡的十几个行政村、自然村,在草原上、公路旁、村落里、街巷中,与“博爱家园”项目点所在地的基层干部、群众、志愿者进行座谈、访谈,获得了大量一手调研材料,对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及其在青海藏区扶贫工作的形势、路径、规划及面临的问题有了深刻认识,也为基层红十字会工作规划提供了参考。

 

双重重压,玉树走出扶贫新路

8月9日,首次造访青藏高原的团员们怀着兴奋忐忑的心情抵达玉树。这是一片纯净而美丽的人间净土,但在6年前,一场强震几乎将它摧毁——大量房屋倒塌,2698人遇难,受灾总面积3.58万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28亿元。

对于长期处于贫困中的玉树来说,灾后重建与扶贫工作的结合是双重重压。简单的捐款捐物,难以产生持续效果。玉树必须找到一条新路,才能改变现状。

2012年,青海省红十字会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支持下,启动以“防灾减灾、健康促进、生计发展、人道传播”为核心内容的社区(村寨)综合发展项目——“博爱家园”,投入资金5822.05万元,援建项目49个,涵盖博爱超市、牲畜养殖、工艺品加工、食品加工、藏药加工、大学生创业、文化创意等方面。

玉树市甘达村博爱利众专业综合合作社(简称“甘达合作社”)是调研团走访的第一个项目点。在这里,“博爱家园”探索出了一条“授人以渔”的建设性扶贫模式。

甘达村“博爱家园”项目启动于2014年。当地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官员秋加才仁介绍,目前,该村已建成博爱超市、牧场、度假村三个相辅相成的子项目。甘达村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博爱家园”在支持建设博爱超市的同时,还配套支持商铺库房建设、冷藏设备、青稞加工设备、货运卡车等。超市商品质优价廉,经营方式灵活,不仅本村村民,连周边乡村的人都来这里采购生活用品。2015年,超市净利润达40余万元。

甘达村牧场则由“博爱家园”项目支持购买牦牛,雇佣村中有放牧养殖经验的贫困村民打工、管理牧场工作,并为其提供食宿。现在,牧场由最初的30多头牛发展到80多头,打工牧民一年可获得25000元劳务收入,并在年底分红时获得2至3头牛作为生产资料,生计一下子有了着落。

既普惠百姓,又有针对性地救助最易受损群体,是合作社盈利分配的指导性原则。2015年底,博爱超市、牧场、度假村将每年盈利总数的60%用于村民分红,在村民分红大会上,按照户口每人发放100斤面粉、80斤大米、50斤菜籽油、80斤青稞,村民一年几乎无需再购买口粮。盈利额的另外40%用于设立扶贫基金,专门为有紧急需求的村民提供无息信贷,为许多村民解了燃眉之急。

“这种‘授人以渔’的‘造血’式扶贫抓住了游牧地区扶贫的症结所在,就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不但稀缺,而且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调研团评价,玉树的“博爱家园”项目以合作社为运作基础,将农牧民整合在一起,在人力、土地、牲畜等方面,用现代企业契约制度规范地集中,农牧民年终享受分红。“如此一来,甘达村内在的‘造血机制’被动员起来,不仅不再依赖外部的‘输血’,还将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补给相对‘虚弱’的机体。”

 

扶贫三问:谁穷?多穷?为何穷?

“精准扶贫”的第一步是精准识别。精准识别要回答三个问题: 一是谁穷?二是多穷?三是为什么穷?

在项目选点和启动之初,“博爱家园”项目是如何识别贫困户,寻找帮扶对象,查找贫困原因的呢?

玉树州红十字会会长格扎介绍,项目在精准识别阶段采取了红十字会、村委会、全体村民三方介入的机制。

扶贫项目帮扶谁,向谁提供信用贷款,都由红十字会、村委会以及全体村民集体推举、充分协商、科学评估、民主决策,保证超市、牧场聘用的都是贫困程度最高、工作态度较好、掌握一定经营和放牧技术的村民。甘达合作社成立两年来,每一个重大事项都经过民主讨论决定,村民们无不信服。

相对于“谁穷”和“多穷”,“为何穷”是一个更加深层次的问题,只有瞄准致贫原因,才能在项目执行中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取得扶贫实效。“博爱家园”项目每到一地,首先进行社区易受损性及能力(简称“VCA”)前期评估,确保项目精准对接当地实际和百姓需求。

8月11日,调研团来到距离玉树市区100多公里的珍秦镇八村,为即将落地的“博爱家园”项目开展VCA前期评估。珍秦镇藏族占总人口的99.9%,完全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年收入仅700至800元。

经过一家一户的调查走访,调研团最终锁定了致贫的几大主因:一是自然环境恶化,近年来由于生态失衡、草场退化,导致鼠害、虫害严重,加之雪灾频发,而相应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与措施不足,使畜牧业发展受到影响;二是人口增长与教育发展不成比例,青少年受教育程度低,缺少一技之长,进而导致就业难;三是医疗卫生条件简陋,一些传统生活习惯导致地方病、包虫病肆虐,因病致贫现象普遍;四是传统生产观念、生活方式跟不上外部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节奏,导致发展受限。

珍秦镇的发展现状在玉树州牧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由于受到教育、观念、经济、卫生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玉树的扶贫任务艰巨繁重。在这样的形势下,“博爱家园”项目在玉树牧区播下种子,扎下根基。

格扎介绍,“博爱家园”项目在玉树根据不同村落各自的发展条件和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帮扶项目实现了一村一策,有的地方甚至做到了一户一方案。

在珍秦镇村,17岁藏族女孩成林一家正在为学费和治疗费发愁。最近,刚刚考上职业学校的她在体检中被查出患有包虫病,这是人畜之间传染的一种可致命传染病,治疗费用不菲。连续两笔大额支出,足以把这个家庭拖进债务的泥沼。但“博爱家园”项目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成林不仅有望获得助学金,还将通过州红十字会争取到青海省红十字会包虫病项目的资助,不仅可以免费做手术,还能在术后领取营养费。

相比“一刀切”的粗放扶贫,“量身定制”劳神又费力。但正是凭着这股韧劲,玉树州红十字会通过“扶贫三问”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让许多牧区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扶贫先扶人,藏文化登上大舞台

位于上巴塘乡的巴塘村紧邻玉树机场,拥有大片开阔的草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博爱家园”项目依靠这些优势条件,筹资组建了“土风歌舞团”,为各类文艺活动提供节目演出,不仅有效吸纳当地青年就业,还将藏族歌舞送上了更大的舞台,有的演员甚至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演出。

康巴草原养育了一群能骑善射的牧民,骑马射击对藏人来说是信手拈来的技艺。“博爱家园”项目为一些擅长骑射的牧民投资购买马匹,组建起马匹仪仗队,为过往游客表演马术射击,村子里的年轻人有事做有收入,去网吧闲逛的人越来越少。目前,巴塘村已实现人均年收入3.6万元,牧民的生活大有起色。

玉树市新寨村的“博爱家园”项目则依托丰富文化资源,投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新寨秋卓舞、工艺石刻和嘉纳嘛呢石刻经文三张名片,将扶贫工作和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博爱家园”项目出资购买演出服装道具、购置石刻机,组织无业居民学习、从事艺术创作,实现就业脱贫。

文化产业收入除了劳务费用之外,还用于资助村中孤寡老人、无劳动能力者,提供紧急无息信贷,为低收入者支付养老保险等,为最易受损群体“兜底”。

5822.05万元的项目资金,49个关乎生计和健康的项目,红十字人不知疲倦、不遗余力地奉献高原的情怀,让红十字会在藏区人民心中的地位非常高。只要是红十字会实施的项目和组织的活动,大家都非常信赖,也乐于参与。2013年雅安地震,玉树州红十字会开展募捐活动,短短4天接收捐款302万余元,人均捐款超过10元。

“他们知道,红十字会的项目会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实惠。”格扎说。

(新闻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