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工作研究] << [理论园地] | [观察思考] >> 
 发布日期:2013-12-31 0:32:57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坚持“四个创新”  保持“四个增强”
——嘉定区红十字会依法推进红十字事业健康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张丽萍  瞿大我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颁布实施,这是国际人道法、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与中国宪法和相关法律相结合的产物,是国家依据国际人道法及有关规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一部确保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法律。2012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嘉定区红十字会从1993年以来,尤其是2005年区红会机构建制单列以来的8年中,依法履行职责,不断创新改革,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红十字会自主独立、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工作体制。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就是将红十字事业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安排,协调发展;红十字会自主独立,就是依法依章开展工作;各部门密切配合,就是将红十字相关工作纳入本部门职责,各司其职;社会各界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红十字事业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创新改革与实践探索:
   一、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发展动力
   基层组织建设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我们坚持依法办会,不断调整、健全红会组织机构,完善基层组织网络。近年来,我们作了以下三方面的探索。
   1、壮大基层干部队伍。我区于2007年,在每个街镇均配备了专兼职红会干部,以后针对基层红十字会人手少、编制紧、红会干部身兼数职等现状,区红十字会不断创新干部使用机制,不断壮大基层工作力量。2009年,建立了街镇红十字会专职联络员队伍,择优选聘了12名红十字工作联络员。2010年,又在各街镇及相关委办局中选聘了15位调研员或副调研员担任红十字指导员,协助街镇、学校机关等红十字开展工作,形成了指导员、红会干部、联络员为一体的街镇红会工作队伍网络。此项工作得到中国红十字会华建敏会长的充分肯定,是本区红十字组织建设的一次有效探索和实践。华会长2010年11月16日视察嘉定区红十字工作时讲话指出:这次到嘉定我觉得特别好的,并且有意义的第一件事,就是嘉定把组织队伍建设通过红十字指导员和联络员来进行强化,扩大了红十字会的有生力量,把一些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老同志吸纳进来,把他们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这就叫柔性组织,也不要财政多少钱,这是件好事。
   2、探索成立行业红十字会。2010年,本区召开了教育系统红十字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教育系统红十字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副会长、会长。本区首个行业红十字会的成立,遵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对红十字会组织系统实行行业与地区相结合的原则,为红十字事业的拓展增强了实力。2011年,本区又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机关红十字工作委员会,使红十字工作在区级机关的开展有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3、推进红十字服务站建设。红十字服务站是红十字工作在社区(村)的有力抓手,2004年,我区成功创建“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2009年在对145个站点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标准化红十字服务站”的设想,制定了标准化红十字服务站创建要求,至目前我区已建立158家红十字服务站,其中标准化服务站101家。经过努力,把社区红十字服务站真正建设成为传播红十字文化的窗口、开展人道关爱的平台。
   二、创新“三救”体系建设,增强核心业务实力
   红十字事业担负着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众境况、保护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重任,红十字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直接体现在“三救三献”上,而“三救”更是重中之重。“三救”作为红十字会的核心业务和法定职责,我们努力使之制度化、项目化、常态化,形成“各方支持、运作规范”的长效机制。
   1、共建新型备灾仓库。为了有效发挥红十字的备灾救灾职能,本区红十字会针对自建仓库土地资源紧缺、耗资大、建设周期长、管理难等瓶颈,因地制宜、借势借力,与相关对口企业达成共识,联手积极探索协议备灾救灾新模式,以企业现有的物资仓库为基地,以企业的捐赠物资为依托,从2009年4月至今,分别与上海小绵羊实业有效公司、上海三牛食品有限公司、上海碧纯饮用水有限公司、上海鑫苑休闲用品有限公司、上海内野有限公司、上海贺寿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华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申欧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露西尔旅游用品有限公司等协议共建了以棉被、饼干、饮用水、帐篷、毛巾、照明、女性护理用品、户外用品等为主要物资的9家红十字备灾仓库,进一步提高了红十字备灾救灾物资的储备力度,提升了红十字应急救灾的能力。如在玉树地震救灾中,小绵羊公司迅速响应,及时调配了价值20万元的冬被1000条送往灾区。
   2、健全救护培训长效机制。救护培训工作是红十字的法定职责,作为2008—2010年市政府实事项目和2011—2013年区政府实事项目,本区红会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下发了《嘉定区2011—2013年群众性现场初级急救培训实施意见》,同时编印了15万册《常见意外伤害及现场急救技能》知识手册分发给社区居民,提高市民知晓率,增强受训意识;区红会建立救护师资骨干队伍,并组织参加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及复训,成立教研组,开展教研备课和公开课等活动,不断提高师资授课水平;将救护培训内容列入区处级干部和新任公务员培训班课程,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在红十字医疗机构和区医疗急救中心成立红十字救护队等专业救护队,并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自救互救宣传、培训、演练等工作;组织开展以“携手人道、参与世博”为主题的急救技能大比武活动,与区交通局、民防办等联合举办救护技能比赛,多次组织参加全国及上海市的应急救护大赛,屡获佳绩。六年来,我区共培训救护员7394名、普及培训63352名,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培训数占户籍人口的12.4%,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3、设立人道救助项目库。2010年11月16日,华建敏会长对本区设立“人道救助项目库”的做法也作了精辟的分析和充分的肯定,他说,嘉定还有一个非常好的经验,就是“项目库”。我们要把企业家愿意捐助的钱拿出来用到社会救助对象中去,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谁把这个需求告诉给企业家,这些需求在哪里?“项目库”就是个桥梁,因为它有选择性,既然是库,就可以选择,企业家可以选择项目。第二,企业还要知道捐出的钱用到哪里去了,要让他们查得到,这就是公信力,“项目化”运作,这两个问题就都解决了。经过这几年的不断调整、充实,嘉定区人道救助项目库不断完善,到目前共推出救灾类、助医类、助学类、助老类、关爱类等5大类26个项目,均由社会各界爱心企业捐助,进一步扩大了红十字帮困救助的覆盖面。如,阳光天使项目,由上海绿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雷博司电器有限公司分别向区红十字会阳光天使项目定向捐款10万元和3万元,用于成佳学校自闭症和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等,共为近30名患儿提供康复训练。鼎申济困母亲行动项目,由上海鼎申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向区红十字会人道救助基金捐赠30万元,用于对困难母亲实施救助。健康园丁项目,连续三年为全区14所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的685位教师开展的健康体检、赠送急救包和健康礼包等,所用资金近40万元由爱心企业上海采埃孚转向系统有限公司和区社建办提供。
   三、创新志愿团队建设,增强服务能力
   志愿服务是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红十字会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志愿服务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嘉定区红十字会在大力发展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的同时,加强管理、健全制度、强化培训,组织和引导志愿者广泛开展红十字特色服务和红十字文化传播,逐步建立起以社区红十字志愿服务为基础,以无偿捐献、应急救护、弱势群体关怀、文化传播等专业领域志愿服务为骨干,大中学生社会实践、社会志愿者组织等志愿服务为补充的红十字志愿服务体系。截至2013年10月,全区建有3个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158个社区红十字服务站,2344名红十字志愿者。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以下共识。
   1、倡导奉献、培养骨干是红十字志愿服务团队建设的关键。志愿服务是无偿服务,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经志愿服务组织安排,由志愿者实施的自愿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公益行为。因此,每支志愿服务队中要有素质好、能力强,有奉献精神、有服务热情的“领军人物”作为团队的核心,发挥引领和凝聚作用,才能不断提高整个队伍的素质,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开展和志愿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本区志愿服务队伍中有这样几位“领头羊”:“春蚕之家”联谊会会长卢秀臻;区红十字文艺宣传队瞿大我;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沈婷、沈洁;救护培训老师张云芳、陈建新;“助学成才”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杨泳舲;区红十字宣讲团团长蒋蔚芳等,通过他们的引领,充分发挥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团队效应。
   2、完善网络、自主管理是红十字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的方向。以志愿者骨干队伍为基础,形成组织网络,建立分工明确的自主管理机制,区、镇红十字会只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充分发挥骨干队伍在志愿服务集体中的引领、协调作用,更好地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这种运作模式应成为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方向。如为了做好“助学成才”项目,我们成立由退休的原教育局党委副书记任队长,以退休老师为主体的“助学成才”项目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先后有60余位老师参加志愿者队伍;我们设计编印了 “志愿服务队活动记录册”,主要记录志愿者联系学生的学业、在校、在家等情况,供资助爱心人士了解自己资助学生的情况。平时,志愿者老师在学习、思想等方面给予受助学生关心和帮助,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3、坚持活动、凸显特色,是红十字志愿服务团队充满活力,持续发展的保证。近年来,区红十字会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有多支志愿服务队已成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如:嘉定区于2009年5月成立遗体(角膜)捐献登记者联谊会——“春蚕之家”,建立了覆盖全区遗体(角膜)登记的会员组织网络,培养了一批遗体捐献登记宣传志愿者队伍,为捐献登记者们架起了一座相互交流沟通的“爱心平台”。联谊会以小组为单位,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遗体捐献在社会中的知晓率逐年提高。目前,全区共接受遗体(角膜)捐献登记849人,器官捐献登记4人,实现遗愿141人。又如:志愿者依托爱心助老服务基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爱老助老等志愿服务活动,使更多的老年人得到红十字人道关爱;还充分发挥区图书馆红十字文化传播基地的作用,以红十字志愿者“周末故事会”导读活动形式向少年儿童传播红十字文化。2012年至今共举办了70多场导读活动,参加少儿1200多人次。同时,先后与区卫生局、供销社、区中心医院等联手,以“送医下乡”、“送货下乡”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医疗、企业志愿者骨干深入社区,开展“红十字关爱进农村,播撒爱心传真情”主题活动。自2009年3月至今,先后33次到各街镇的农村、养老院、市民广场等地,为百姓提供医疗咨询和上门诊疗,并把区红十字“爱心超市”带到农村,使村民以便捷的方式、低廉的价格购买到多种日用品,深受百姓欢迎。
   四、创新宣传载体建设,增强社会影响力
   传播人道精神是红十字会的重要职责,宣传工作是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十字会是人道组织,红十字会所从事的人道工作,不仅仅是在最需要的地方实施人道行动,还要在全社会广泛而深入地传播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通过宣传和动员,凝聚更多的人参与到人道事业中来,进而促进社会和谐、人类进步。近年来,我区红十字会将红十字宣传工作同嘉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相结合、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同文化建设相结合,按照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注重宣传载体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取得明显实效。
   1、加强基地建设,深化理论研究。与苏州大学合作建立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嘉定研究基地,切实加强红十字文化理论研究,并开展嘉定红十字史料的收集编纂,多次召开研讨会,60多万字的《嘉定红十字历史编年实录》(上下卷)将于2014年出版。与嘉定区图书馆共建成立区红十字文化传播基地,开展红十字文化专题讲座等,进一步提高市民对红十字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2、加强课程建设,面向重点对象。在中学生中开设国际人道法课程,积极探索国际人道法培训模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代表、东亚地区办事处助理等官员对本区安亭中学在国际人道法培训中取得的成功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本区中学生在全国探索人道法作文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我们还通过坚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高红十字法律法规的社会知晓率。
   3、加强阵地建设,扩大辐射范围。2007年,嘉定区红十字会网站正式开通,设有新闻动态、组织机构、赈济救护、社区工作、志愿服务、政策法规、宣传培训、青少年工作等11个栏目和多个公益视频。网站的开通,使区红十字会对外宣传有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进一步扩大了红十字宣传的覆盖面,网站运行以来,平均每年发布本区红十字会动态新闻200多条,使网站真正成为红十字会与群众沟通互动的桥梁与纽带。从2009年创刊的嘉定区红十字会遗体捐献登记者联谊会的小报《春蚕之家》到2012年改版为嘉定区红十字会小报《嘉定红十字》开始,区红十字会又增添了一块宣传阵地,两份小报已总共编辑19期,印发全区所有社区(村)红十字服务站、红十字志愿服务者、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导,进一步向社会传递红十字信息,扩大了社会影响。此外,区红会还利用区电视台、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开展专访、编发专版,进行专项宣传。在红十字活动现场以及学校、社区、医院、敬老院等场所展示,强化宣传效果,营造良好氛围,扩大了红十字会的社会知晓度。
   4、加强团队建设,形成长效机制。2011年1月,成立了嘉定区红十字会文艺宣传志愿服务队,目前共有队员80人,使区红十字会在加强宣传、传播理念方面又多了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形式,多了一支相对稳定的队伍。宣传队成立以来,已连续三年在市3月1日举行的遗体捐献纪念日活动中,在市首届红十字星级志愿者表彰会和区的红十字主题活动中作过演出,还到全区12个街道、镇以及10多个村、社区、敬老院等进行巡回宣传演出。2011年9月,区红会举行了“爱,让世界更美好”演讲比赛,成立了区红十字演讲团,在此基础上,区红会又从2012年底开始筹备成立嘉定区红十字宣讲团,由各街镇红会推荐的20多位宣讲员组成,深入到街道、镇和村、社区开展红十字宣讲活动,在百姓中广泛传播红十字文化,宣传先进典型的事迹,提升红十字组织的社会公信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宣讲团从2013年2月正式成立至今的半年时间中,宣讲员在全区各社区和青少年暑期班中开展宣讲活动100多次,近万人次聆听了宣讲。
   5、加强形象建设,传播正能量。“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作为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红十字文化,从本质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高度契合,是可以被全社会接受和遵守的“普世价值”。本区红会近年来十分注重通过文艺创作,将红十字会系统的先进典型、先进理念和爱心情感通过作品向社会、向群众传递。如我们创作了遗体捐献志愿者之歌——《生命之歌》,已成为市红十字会的冠名歌曲和市遗体捐献者纪念馆背景音乐;我们还根据本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沈洁、沈婷等事迹拍摄了电视专题片《生命的华彩》,创作和表演了情景剧《大爱无疆》等;开展“大爱三十年”征文活动,在市征文评比中获全市第一的好成绩,汇编了《爱的传递》等征文集;2011年是市红十字会成立100周年,本区协助市红会成功承办了以“中华文化与红十字运动”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坚持每年3月份举行“遗体捐献工作宣传月”系列活动,坚持在每年的“5.8”世界红十字日等重大纪念日组织开展红十字主题宣传活动等,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向社会传播博爱正能量。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红十字会)

 
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是做好红十会工作的重要环节
李一涛
 
   “郭美美炫富”事件出现,让原本有着“人道、博爱、奉献”形象的中国红十字会陷入了一场空前的信任危机,也在民众与红十字会之间建立了一道无法跨越的信任门槛。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二年多的时间,但是因为质疑所引发的不信任却依然有着巨大的杀伤力。据中国社科院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3)》称,红会社会公信力的恢复和重建之艰难远远超出预期,红会改革的积极信息通过媒体向社会传递后并没有立即消解公众的质疑。爱心捐款数量下降,血站也因为红十字冠名遭遇质疑,一切与红十字有关的事件都首先被打上了问号。《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全面、真实、准确地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这其中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同样不能忽视。“郭美美炫富”等都是网络事件。笔者认为“得网络者得天下”。在网络上倒下,还在网络上站起。红十字会既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也要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通过建立网络发言人,及时向广大网民和群众介绍红会政策、通报情况、阐明立场、回应网民诉求,引导社会舆论,建立好红会与广大网民之间的沟通渠道,提升红会形象。
  (一)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是现实需要
   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实质是红会遵循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对网民诉求和网络舆情的积极回应和主动干预。作为红会信息公开的一种新的渠道和方式,网络发言人制度对红会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构建和谐的红会与公众关系、促进红会信息公开、落实民众知情权、打造红会网络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网络发言人是红会应对网络时代挑战的必然产物。互联网全面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影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整个中国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过去一段时间,一系列网络舆论事件都对红会提出了重大挑战,从“卢湾区红会高额餐饮费事件”到“郭美美事件”,从“大肚女孩捐款延迟事件”到“收取500万买路钱事件”,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不再是通过传统媒体,而是通过网络被迅速放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公民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成为公众舆论生成的重要平台。
   其次,网络发言人制度是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重要补充。网络发言人制度是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在此之前红会与公众的沟通模式是召开新闻发布会,由新闻发言人对公众关心的事情进行通报和现场回答记者提问。然而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公众可以借助网络随时、随地、随意地表达意见,提出自己的质疑。传统的新闻发布会难以很好地起到引导舆论、释惑解疑的作用。网络发言人出现后,公众有了疑问可以直接就关心的问题与涉及的红会通过互联网直接沟通,而不是在新闻发布会上通过记者来表达。
   再次,建立网络发言人有利于红会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网络发言人制度搭建了红会与民意沟通的桥梁,有利于澄清事实真相,还原事实本来面目,疏导公民情绪,让健康、积极的网络舆论占主流。当然,网络舆论也会有偏激和谬误,甚至不乏部分居心叵测者在网络上诋毁红会,散布谣言,因此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已经成红会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建立网络发言人是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一个有力措施。在出现网络舆论事件时,网络发言人可以实名发帖方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提前介入事件,以红会官方权威信息来化解谣言讹传蔓延,在相当大程度上引导舆情趋向良性态势,从而为事件的解决和平息创造最大的可控性。
   复次,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是打造红会网络形象的重要途径。网络时代红会的网络形象至关重要,网络发言人制度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拉近了红会同公众的距离。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红会与公众沟通,缔结红会与公众互动的新型关系,在传统的红会和公众面对面沟通等形式之外又增加了一种新的途径,这种新的途径必将提高红会处理信息的效率,从而有利于培养红会工作者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促进红会职能的有效发挥,塑造良好的红会形象。
  (二)红会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由于网络具有信息规模大、发布速度快、参与群体大、互动性强等特点,出现涉红网络舆情后,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不仅会使红十字会处于被动局面,而且还会对整个红十字会和红会队伍的形象造成严重损害。毋庸讳言,红十字会在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引导方面显得较为滞后,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未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中国红十字会在2004年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但没有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目前没有见到全国哪一级红十字会建立了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报道。从目前涉红网络舆情来看因未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对涉红会网络舆情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处于犹豫观望状态,没有及时进行回应,失去了将矛盾消除在萌芽阶段的主动权,造成被动局面。
   二是思想上重视不够。从近年来一些红会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情况来看,各地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水平参差不齐。反思郭美美事件,红会的应对策略至少存在三方面失误:应对不及时;召开“关门”新闻发布会,在危机公关中,红会不敢面对所有媒体,只是在小圈子里找了几家主流媒体来开“新闻发布会”;想拿起法律武器但又找错了方向。红会可以通过民事上的侵权之诉来主张权利,但是它舍弃私权纠纷处理规则,而以郭美美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企图借助公权力量来达到维护自我的目的,偏离了法治社会的常态路径。“网络事件”暴露出红会在制度设定、科学管理、舆论宣传与应对危机等方面存在问题。有的红会对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企图通过一些技巧来掩盖公众对事实的了解,进一步引发网民对红会的猜疑,造成红会在舆论上的被动。
   三是缺乏处置方法。近年来,一些红会在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时,出现诸多失误,引发公众不满,导致事态升级。具体而言,包括草率作出结论、信息公开不及时、没有在第一时间和网民直接交流,导致事态逐步升级。“郭美美事件”最早的卖点在于美女、炫富、豪车,慢慢牵扯到社会机构、高官、富二代,加上带有一定惊悚性质的现场直播式的人肉搜索,久不回应和相对无力的官方表态等诸多因素把这一事件推向了舆论的漩涡。舆情应对存在时间上缺乏连续性,方式上缺乏针对性,措辞上缺乏科学性,力度上缺乏主动性。
   四是红会与媒体关系定位不准确。红十字精神传播离不开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传播媒介,但红会与媒体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关系不够,媒体和红会关系紧张,红十字精神传播受到严重影响,媒体的中介桥梁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影响了红会和公众之间的沟通,不利于红十字精神的有效传播。现实中一些红会将这种关系错误地理解成了猫鼠关系,特别是在危机事件中,应对媒体几乎成了一场猫鼠游戏,将危机错误地归咎于媒体带来的必然结果,甚至认为媒体是麻烦制造者。
   (三)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几点建议
   网络发言人是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和拓展,不过对红会发言的时效要求更高、参与性更强、监督更为全面,其背后是一个完整的团队和制度,涉及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报、交办、回应等环节。其实质红会针对网友的质疑,以实名方式进行直接和及时的解释与沟通。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网络发言人机制。红十字会成立网络发言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红十字会宣传部,承担领导小组非常设办事机构职能。发挥指导和管理作用,共同承担网络发言人工作制度建设。加强对网络发言人工作的保障,配强工作团队,确保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落到实处。
   二是配足人员。设置网络发言人1名,由分管宣传的副会长兼任,网络发言人助理2人,负责本单位网络发言的具体工作。网络发言人起着领导和协调作用,负责指导网络发言人助理的具体实务。网络发言人助理有1人必须专职,同时承担网管员、网评员职责。全体红会机关人员及红十字会志愿者、红十字会会员和社会支持红十字人员聘为网络评论员作为红会应对质疑者,当BBS、聊天室上出现红会“负面信息”或“消极言论”时,网评员以普通网友方式登录发言,发言内容包括进行及时的解释说明,也包括有组织开展网上宣传,有针对开展网上评论,有目的的开展网上引导,以求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
   三是配齐设备网络发言人办公室必须有独立挂牌的办公场所,必须配置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基本办公设备,并开通网络。
   四是构建网络发言人工作平台,并与其他网站建立链接,为网民反映诉求提供方便。各地网络发言人立足服务群众,按时登录网络发言人工作平台,及时回应当地网民诉求。对在其他网站(论坛、贴吧)发现网民反映的舆情,既要在网络发言人工作平台按规定回复,又要及时在舆情信息原发网站(论坛、贴吧)上告知具体的回复链接地址。
   五是妥善处置网络舆情。网络发言人助理对监测到的舆情实行“双报”,即向网络发言人立即对网络舆情组织研判,制定处置方案,报经红会主要领导同意后,以“单位实名”予以在线回复、引导,并根据网民反映的情况,有必要再监测、再回复、再引导。如属于较大舆情事件,处置方案还要报经上级红会把关后进行回复、引导。网络发布一定要坚持依法、及时。
   六是组建一支网评员队伍。网络发言人要经常性与网民开展网上网下交流,组织在线访谈、网络征文、建言献策等网上活动,团结网民,引导网民文明上网、文明发言。
   七是进行网络媒体公关。网络发言人与相关网站、论坛建立正常的联系渠道,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取得网站、论坛对红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共同进行公益活动。如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红十字会通过与当地知名网站展开合作,组织网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创建了包括“黄丝带”、“社会儿女”、“0511爱心家园”等红十字网络志愿服务团队10余支,发展志愿者逾万名,为红十字志愿服务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这样的做法值得借鉴。
 
(作者系江苏省阜宁县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

 
如何重建红十字会公信力
——网络事件两年来的反思
周发华
 
   2011年6月中旬,由于无知者的炫富,网络事件迅速发酵并在一个时期内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使中国红十字会遭遇了自1904年成立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作为一名在基层从事人道救助工作的红十字工作者来说,我感到委屈、困惑和不公平。红十字会虽然背了黑锅,但是也暴露了红十字会自身存在的不足。
  一、存在不足
   1、宣传不到位。主要体现丰以下四个方面:
  (1)对宣传工作认识不足,对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不能很好处理工作与宣传的关系,认为宣传做不做无关紧要,只要把工作做好,就是真正的干好工作,不把宣传工作当成一回事。由于社会大众听不到红十字会的声音,导致不少人不知道当地还有一个红十字会的组织,更不了解红十字会规范的管理制度。
  (2)对红十字会工作职责的宣传认识不足,再加上日常事务琐碎繁多,在宣传工作中精力投入不够。宣传工作,只停留在就事论事,为宣传而宣传,没有从红十字会的宗旨、性质、职责方面加以宣传。社会公众对红十字会的宗旨、性质、职责认知度较低,常常将其等同于一般慈善机构。
  (3)宣传工作能力不强。红十字宣传工作人员,特别是在基层,远远没有专业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发稿经验,因此写不出好的新闻稿件,即使写出了好的稿件,也不知道往哪里投稿。投稿绝大多数仍限于红十字系统报刊。
   2、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理顺前,红十字会大多“挂靠”卫生部门,虽然有“常务”副会长,但没有精力管红十字会业务;虽然有专门人员编制,但没有专人做红十字会工作,根本没有完整的管理制度。
   随着红十字会管理体制的理顺,红十字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由于理顺管理体制的时间不长,特别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立法。现有的立法主要有:《基金会登记管理条例》、《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红十字会法》、《企业所得税法》、《公益事业捐赠法》以及《个人所得税条例实施细则》等,但这些法律不足以规范当今的慈善事业,特别是缺少对慈善组织接受捐助物资、捐助项目运作、捐助资金使用及监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规定,目前还未真正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因此要真正建立起系统、科学、规范和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面临的任务还很重。
   3、基层组织有待健全
   县级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后,由于人员编制少,面对面广量大的工作任务,没有基层组织靠几个专职工作人员是干不了,也干不好。但在基层缺乏对红十字会性质、任务和作用的基本认识,尤其不了解红十字会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造成红十字会基层组织机构不健全。
   4、业务工作能力有待提升
   随着红十字会管理体制的理顺,红十字会都配备了热心于公益、素质较好的干部,为红十字工作注入了活力,然而大多红十字工作者由于缺乏系统的红十字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工作思路不能紧贴红十字会的宗旨和规律,工作方式陈旧,活动层次不高,与社会各界缺乏亲和力,制约着红十字事业的发展。
   5、宣传手段老套、网站建设和管理有待规范
   网站是信息时代一个重要标志,是一个单位展现风采、公开信息的最直接、最高效的宣传手段。基层红十字会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大多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站,即使有,内容和形式单一。在宣传上,目前主要依靠地方党建网站和省市级红会网站发布信息。
   二、今后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1、强化宣传工作。强化宣传工作要做到
  (1)利用媒体,宣传红会典型事迹。充分利用各种平面媒体,积极主动加强与报社和电视台的联系与合作,向他们提供报道线索,抓典型事迹,以点带面进行宣传和报道,树立红会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走进千家万户。2012年扬中红会加强与报社和电视台的联系与合作,国家、省市报纸、电视台陆续报道了扬中市第三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费枫宇的典型事迹,产生了良好的宣传作用,让积极、健康、阳光、美好的红会形象走进百姓心中。
  (2)用制度规范每一位基层红会工作人员,让人人都成为宣传员,才能有效提高红十字会的社会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
  (3)建立一支稳定的宣传队伍。县级红十字会在编人员一般很少,只有3名左右,而红会日常事务琐碎繁多,要及时、主动、全面的做好红会宣传工作,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我市红十字会管理体制的理顺,我会注重红十字宣传网络的建设,通过向社会招募红十字新闻宣传志愿者,成立了扬中市红十字新闻宣传志愿服务队,并对志愿者进行红十字运动知识的培训,强化了红十字宣传阵地建设。
  (4)加强红十字网站建设。网络是信息化社会宣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红十字会网站建设必须加强。要形成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注重时效、符合红十字会特点的网站风格。扎实推进信息公开,建立互动平台,通过红十字会的论坛、贴吧和微博,加强与网友的交流,提高工作透明度。增添社会救助项目库以及救助款项查询等内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真诚的举动唤起民众对红十字的关注和信任,逐步消除网络事件在人们心中留下的阴影和伤害。借助于网络扩大红十字会的影响力。
   2、健全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和运行机制。
   红十字会服务对象在基层,依靠的力量在基层。只有以基层组织为依托,以广大会员和志愿者为服务主体,才能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红十字会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帮助弱势群体的桥梁和纽带。建立完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是全面完成红十字工作任务的重要载体和保障,是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县级红十字会要认真贯彻落实《红十字会法》,建立健全红十字基层组织。发挥行业、部门、社会组织的作用,按照先建立、后完善、再提高的思路,重点在街道、社区、学校、卫生行业和乡镇等领域推进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
   红十字会作为既承载社会爱心又连接受助群体的公益组织,红十字会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所面对的社会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红十字工作更加社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更符合民意,红十字会要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一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制度建设,严格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重申行政经费、社会捐款的接收及使用等严格按规定执行。二要加快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督工作机制;在理事中逐步建立重要的情况通报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三要认真反思工作方法和体系建设中的不足,不断总结,整改创新,以崭新的工作姿态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3、加强红十字队伍能力建设。  
   群众对红十字工作的满意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红十字队伍能力的高低和发挥作用的大小。加强红十字队伍能力建设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要具备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要熟悉工作内容、程序、方法、技巧、熟练运用专业工具;要了解工作发展趋势,注重总结工作经验,善于研究思考,探索开展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2)提升对外交往协调能力。红十字会是一个社会团体,许多工作都需要得到党委、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发挥理事单位作用,加强与理事、常务理事的沟通、联系,重要事项提请常务理事会审议决策,重大事项提交理事会决策;要主动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熟悉媒体属性、了解新闻媒体的特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志愿者队伍的作用,注重将自身工作的重点与媒体的需求结合起来,主动向新闻媒体提供宣传素材,加大红十字会工作的宣传力度。特别是要时刻注意媒体与红十字会工作有关的动态,及时化解和处理媒体危机。
  (3)提升求真务实的能力。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要提升求真务实的能力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把求真务实作为一种品格来培养。求真务实是一种品格。能否坚持求真务实,有认识上、方法上、制度上的问题,也有思想作风、品德修养方面的问题,关键是要把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熔铸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中,成为其自身具备的政治品格。     
   二要把求真务实作为一种能力来提高。求真务实是一种能力。求真务实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培养起来的,需要不断锻炼和提高。“求真”是“务实”的前提,先弄清“实事”是什么样子,才有可能去“求是”。这就需要我们下真功夫、苦功夫去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同时,求真务实这种能力的锻炼是永无止境的。情况千变万化,利益不断调整,求真务实能力的提高也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做到常思求真之法,常谋务实之道。
   三要把求真务实作为一种准则来遵守。求真务实是一条准则。遵守和执行求真务实这条准则,要求我们必须把求真务实贯穿和体现到做人做事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做事求实、做人诚实、责任落实、工作务实等作风养成。其一,做事要求实。求实就要实事求是。其二,做人要诚实。诚实包含两层意思:一曰诚信;二曰踏实。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踏实是对一个人最朴实而又宝贵的评价。诚信待人,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踏实处世,方能获得生活的厚报。其三,责任要落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责任无处不在。只有把责任落到实处,工作才能不断向前推动,每个人之于岗位才有意义。其四,工作要务实。务实就是要真抓实干,就是要不图虚名、力戒浮躁,坚持重实际,说实话、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真正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上。
(作者系扬中市红十字会秘书长)

 
齐奏奉献乐章  共建博爱家园
——新余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工作纪实
黄晓红
 
   红十字志愿者是“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倡导者,更是践行者。在省、市领导重视和支持下,从2011年5月开始,新余市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加入红十字志愿者队伍中来,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和雷锋精神,把欢乐和笑声送给群众,把阳光和温暖带给基层,各项红十字志愿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丰富多彩,红十字志愿服务之“花”正在红遍渝钤大地,为构建和谐文明新余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余市红十字志愿者由2010年以前的几十人壮大到920余人。今年1-9月,新增注册志愿者297名,一星级79名,二星级32名,三星级14名,四星级3名,五星级3名,终身志愿者1名;今年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上156次,志愿服务时间超13100小时;新增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960人,累计4119人,占全省十分之一以上,成功捐献1例,累计3例;新增捐献遗体器官的登记志愿者15人,累计59人,成功捐献遗体2例,累计5例,成功捐献眼角膜1例,实现了器官捐献零突破;新增红十字救护员1091人,累计9070人。
   志愿服务规范化
   新余市红十字会为让志愿者们有归宿感、凝聚力,特设立了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部,有独立的办公室并配备了电话、传真、打印机、电脑、空调等办公设备,由中国红十字总会“终身红十字志愿者”新钢退休职工曾凡娣和3名志愿者管理日常工作;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的相关制度也进一步完善;实行了星级管理;实现了志愿服务标识、证件、服饰统一,志愿者开展活动时一律挂牌和着装服务;完善了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的台帐,不管是集中和分组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都做到了个人有档案,服务有记录;组建了10个工作QQ群和飞信联络平台,做到了多渠道发散性信息传递。
   志愿服务强素质
   为提高志愿者素质,组织、培训志愿者红十字知识、老年介护知识、现场救护等各类培训1000余人次,如4月6日在新余市红十字会在老年介护培训基地举办的老年介护知识公益培训班,五八博爱周期间为新余学院的志愿者进行为期一星期的培训;定期及不定期的心理咨询队伍的自我成长班及应急救护培训班;派员参加全省红十字志愿者领袖培训班等等,极大地提高了志愿者素质,由此涌现出大批的优秀志愿者:市级以上媒体宣传的红十字志愿者有黄涛、肖颖洁、李超等12名;获省红十字会表彰的志愿者5名分别是曾凡娣、赵弘、廖安平、谭振兴、吴发兰;进入中国好人榜志愿者4名分别是曾凡娣、李超、赵弘、胡燕平。万里成功捐献遗体事迹在江西电视台播出;曾凡娣助人为乐的事迹在江西电视台、江西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获中国红十字会表彰的“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和“终身红十字志愿者”称号,12月将获得省红十字会表彰的奉献奖;吴发兰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感人事迹在中央电视台1套、13套、4套多次播出,12月将获得省红十字会表彰的人道奖提名奖。
   对每位志愿者的成长和进步,市红十字会都会及时给志愿者单位发函或电话沟通,告知其获得的星级和荣誉等。
   志愿服务专业化
   日前,我市红十字志愿者来自全市的各个领域,涵盖了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段,包括公务员、老师、大学生、医生护士、工人、农民、私营业主等。根据每位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和志趣爱好等,围绕着红十字志愿服务范围和领域,进行合理建队分组。从2011年5月刚组建时的7支队伍,发展到目前的12支红十字专业志愿者队伍,分别是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及其下辖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志愿队、社区卫生服务志愿队、应急救援志愿队、新闻宣传志愿队、心理援助志愿队、老年介护培训志愿队、现场应急救护培训志愿队、快乐骑行宣传志愿队、分宜志愿服务工作队、华俊武术文艺宣传志愿队、歌友汇志愿队,各队又分若干个小组。志愿者队长和组长由志愿者民主选举产生,充分发挥志愿者骨干的作用,实行自我管理。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需要,市红十字会搭建了服务平台,设立了相对固定的服务场所:在市中心血站、献血车上、冠名医疗机构设立了4个造血干细胞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点;在医疗机构和社区设立了遗体器官捐献宣传点;在市图书馆、社区设立了5个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基地;在市第四医院设立了应急救援和老年介护培训基地;在市人民医院社区门诊部和康乐老人院设立了老年介护实践教学基地。有了固定的服务‘阵地’,为我们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完全可以这样说,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志愿服务重品牌
   各志愿队根据各自的特长和服务领域,围绕红十字“三救三献”和宣传工作来开展活动,打造“红十字”志愿服务品牌,积极营造全社会尊重、支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浓厚氛围。
   品牌之一:开展以“关爱生命、保护健康”为主题的“五送”进农村、进社区、进养老机构、进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即“送健康、送温暖、送快乐、送技能、送观念”,受益2万余人。活动形式是集中组织与分队分组分散进行相结合。集中组织的有今年3月29日在高岚乡辋溪村和5月11日在盛德社区的“五送”志愿服务活动;分组分散组织的有“红十字志愿者在行动”、“红十字志愿者爱心接力”、“红十字党员志愿者帮扶活动”等长期常态化开展。
   “送健康”包括义诊、健康咨询、就医服务、上门换药、心理疏导、亲子关系咨询等。
   “送温暖”包括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电话问候、包饺子等。如今年1月27日,我会组织50余名红十字志愿者自带13辆车,自备汽油,分成11个组将53个“温暖年货包”送到分布在全市城乡的53户特困户家中。又如红十字志愿者结对帮扶对象康盛社区孙秀兰、下村镇江东村冯理根在志愿者的爱心感召下成为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
   “送快乐”包括舞狮舞龙、唱歌跳舞、时装表演、陪空巢老人聊天等;
   “送技能”包括传授现场应急救护技能和老年介护技能;
   “送观念”包括宣讲捐献遗体器官和造血干细胞的知识、目的意义、经历、体会。如捐献遗体器官登记志愿者河下镇划江村农民赖世华宣讲;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志愿者刘小葵、吴发兰、林延枫现身说法。
   品牌之二:开展以“人人学急救、个个能救人”为主题的普及现场应急救护知识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开展现场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培训班、进企业、进军营、进农村活动100多人次;组织开展交通事故、地震等现场应急救护和心理疏导演习活动3次,其中今年5月12日在新余学院开展的学生地震疏散演习规模最大,参与演习人员900人,观摩人员1200人;在炎炎夏日,红十字志愿者轮流安排在数处开放的游泳所场开设红十字应急救护公益课堂,为期8天,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近1000小时。
   品牌之三:开展以“活出质量”为主题的推广老年介护理念和技能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社区、养老院、培训示范基地、家庭等传授老年介护理念和技能50余次,培训400余人次,培训对象包括家政服务员、养老机构护理员、志愿者、老年人及其家属等。培训后的人员技能大大提高,比赛成绩明显好于他人。
   现在,红十字志愿服务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已成为新余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通过特色活动,新余市红十字会初步实现了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品牌化。
   志愿服务常态化
   红十字志愿者队伍按不同特长和服务内容进行培训,把已有的志愿服务做精做实,结合社会需要、自身能力,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我市不仅以世界红十字日、无偿献血者日等重大节日为契机,而且平时也经常深入校园、机关、街道等各个领域,积极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市红十字会号召志愿者参与红十字会举行的重大活动,如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采集活动、五•八世界红十字日、预防艾滋病麻风病宣传、无偿献血者日宣传等,一年来,市红十字会在全市开展了数十次以“红十字志愿服务在行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志愿者参加服务数千余人次。另一方面,市红十字会鼓励总队和各分队自主开展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0余次,在市级以上媒体刊播稿件近200篇(次),散发宣传资料4万余份,捐献造血干细胞登记入库960人份,为困难对象募捐近6000元,进行老年介护理念传播和技术传授50余次,与农村空巢高龄老人结成帮扶对子4对,开展公益性救护培训听课8200多人次,组织应急演练活动6次,为156人提供了心理咨询服务,获得社会和群众的广泛认同。
   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志愿队其工作内容不断扩展和延伸,由原来单一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动员扩展到包括推动无偿献血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动员、遗体捐献宣传动员方面的工作,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也进入各企事业单位,极大地缓解了我市无偿献血的紧张局面;他们利用节假日,不计报酬走进学校、社区、企业,还深入乡镇、农村基层进行宣传造血干细胞知识,动员社会各界爱人士加入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队伍。
   现场应急救护培训志愿队由我市历年来选派到国家红总会和省红会参加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的20余人组成,他们在市红十字会的安排下,经常进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进行公益救护培训,尤其是为今年应急救护公益课堂、5.13新余学院的地震演习、应急救护电视大赛等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付出了辛勤劳动,丰富的授课内容、手把手的传授,受到 社会各界好评和欢迎。该队为全市开展公益性救护培训8600多人次。
   应急救援志愿队为群众提供应急抢险、应急救助、救援物资的管理、照顾空巢老人等,组织开展活动50余次,组织应急演练活动6次,在今年9月份新余市现场应急救护技能电视大奖赛中,参赛的志愿者们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2012年3月以来,该队志愿者,以曾凡娣为主,多次深入农村基层,走访看望了渝水区下村镇甘秀布村委五板村患有强直性骨髓炎的冯理根一家,并且积极联系各大医院,为其免费体检,组织专家为其会诊,并协助患者到南昌就诊就医;今年3月初,又把冯理根接到新余四医院治疗,新余广播电视台作了报道,给社会留下了良好的形象。
   心理援助志愿队一年多来每周三在市红十字会会议室开展心理咨询师自我成长以及经验交流、业务培训等活动,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经常在各大咨询站点开展同事关系、恋爱婚姻问题、职场减压、网恋网瘾、睡眠障碍、自杀预防、犯罪心理分析等免费心理咨询,还不定时组织人员到社区、敬老院开展上门免费心理咨询服务。心理援助志愿队为学生减压、调解亲子关系进行免费心理疏导 203 人次,疏导调解离婚案件 100对,劝合 13 对,对今年4月1日新钢爆炸事故受伤人员进行了心理安抚,为共创我市和谐做出不懈的努力。
   老年介护师资培训志愿队利用节假日,不计报酬的,深入社区、养老院、培训示范基地3个(渝水区福利院、市第四医院、市人民医院城北社区二门诊部)等地进行宣传推广介护理念和传授介护技术;开展助老助困活动,参与护理黎珍妈妈;积极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介护培训,并进行授课,并且配合妇联、工会培训家政服务员。目前已培训400余人次,深入社区进行理念推广近50次。在今年9月通过培训后的3名家政养老服务人员在参加江西省2013年“振兴杯”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其中2人荣获一等奖、1人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
   新闻宣传志愿队、快乐骑行志愿队采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活动。新闻宣传志愿队成员大多是新闻媒体记者、还有一些单位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共计50余人组成,下分四个小组,分别为电视台组、电台组、报社组和机动组,常以沙龙的形式组织交流会。红十字会宣传工作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要通过宣传部安排记者,市红十字会直接通知,志愿者们都积极参加采访报道,有的主动要求参加采访,主动寻找新闻点、出谋划策。快乐骑行志愿队是由一支专业的骑行车队组成的,成员有26名,他们以特有方式,携带我会各种宣传品、宣传单等散发到他们所到之处。一年来宣传志愿队在市级以上媒体刊播稿件200余篇(次),其中有:《红十字志愿者送温暖到贫困户家中》、《万里捐献遗体报道》、《骑着电驴的阿凡堤》都被江西电视台采用。另有新闻宣传志愿者赴北京、重庆对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以及对在苏州的《大爱髓缘-中外捐受者相见会》进行全程跟踪报道,使红十字会知识深入人心,扩大了红十字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效果前所未有。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志愿队2012年5月6日成立以来,现在成员46人,他们主要来自仙来社区医务人员及城北各大社区的工作人员等组成的,他们长期地积极为社区居民开展免费体检、义诊、宣传健康知识、就医服务等志愿服务,共开展600余人次。
   大学生志愿队是在2012年组建的,以新余学院为主的各大高校大学生共同组成的现有成员300余名。他们在各自的学校大力宣传红十字精神和红十字知识,组织开展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农村小学支教,急救培训等活动,不定期下乡关爱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
   华俊武术文艺宣传队是刚成立不久的一支具有很强专业技术的队伍,有70余人,分舞狮表演组、舞龙表演组、跆拳道表演组。他们将以独特的方式在宣传红十字精神的相关场合营造场面、活跃气氛。
   歌友汇志愿队在今年三月份成立的,由20位有一定专长的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他们经常用他们嘹亮的歌声和才艺为社区、敬老院带去快乐。
   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践行了红十字宗旨,促进了红十字事业的发展;红十字志愿者们齐奏奉献乐章,共筑博爱家园,促进了新余精神文明建设,打造了“新余有爱”品牌——愿传播之声弥久,让志愿之树长青!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红十字会)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暂无
[历史研究]
[工作研究]
目录
[理论园地]
[调研报告]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