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发展 开拓与创新
——“纪念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1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
编者按:1904年,中国红十字会在炮火中诞生。110年来,她既经历了硝烟弥漫的战争洗礼,也经历了和平年代的风风雨雨,始终坚持同祖国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始终坚持将国际人道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始终坚持在变革中奋进、在改革中发展,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纪念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10周年,12月26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京召开纪念座谈会,国务委员王勇,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出席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全文另发)。各级红十字工作者代表、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后代、红十字理论工作者代表、红十字志愿者和红十字青少年代表分别在座谈会上发言。本报摘编座谈会上部分发言和书面发言,以飨读者。
坚忍不拔砥砺前行
■ 江亦曼
中国红十字会110年的发展历程,写满了一代又一代红十字人的奋斗与拼搏,继承与发展,开拓与创新。作为一名曾经在红十字系统工作,为红十字事业挥洒过汗水、付出过努力的红十字人,我曾亲历了中国红十字会十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见证了红十字事业的发展变化,既为中国红十字事业取得的辉煌感到欢欣鼓舞,又为亲身参与其中感到无比自豪。
2004年是中国红十字会的百年华诞,那年岁末,在时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珮云同志领导下,在外交部等有关部门支持下,中国红十字会第一时间响应印度洋地震海啸灾害,开展了我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走出国门的大规模人道救援行动,受到受灾国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扬。
2008年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我们经受了50年一遇的南方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挑战,5月我们又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考验,8月我们动员8万名红十字志愿者,为奥运会运动员、观众提供红十字救护服务,实现红十字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融合。特别是汶川地震,我们不仅积极参与紧急救援阶段的生活保障、医疗服务,还在过渡安置阶段,搭建活动板房,为灾民提供临时学校和医疗诊所,而且根据国务院的整体部署及灾区实际需求,开展了大规模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四川、甘肃、陕西灾区兴建了大批博爱新村、博爱卫生院(站)、博爱中小学、博爱福利院等设施。我们还积极争取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及40多个国家红会援助灾区10余万顶帐篷等救灾物资,并派去专业队伍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医疗、供水、大众卫生、心理疏导、假肢支具及康复训练等服务。回想起汶川抗震救灾的那些日日夜夜,我总有太多太多的感动:每当我看到广大民众为灾区踊跃捐款,无数志愿者冒着余震的危险向灾区运输救灾物资,抢救伤员,红十字工作者坚守在灾区一线,夜以继日,辛劳奔波,安置灾民,接收和分发捐赠物资,检查重建工程质量,灾民满怀喜悦入住博爱新村,孩子们在新建校舍中读书学习时,心里总会产生一种不辱使命的神圣感。
离开领导岗位后,我作为红十字会顾问,还见证了过去五年全国红十字系统在华建敏会长的领导下,顶住“网络事件”的巨大压力,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砥砺前行,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心中更充满了对红十字同仁的敬仰和钦佩之情。回顾我和我的红十字同仁们走过的这一段历程,我有几点感悟,愿与大家分享。
一是红十字事业要紧紧依靠党和政府,依靠人民群众。红十字事业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这是中国红十字会长期实践中得出的结论;红十字事业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这是世界各国红十字运动的共同特征。只有紧紧依靠党和政府,依靠人民群众,我们才能永远拥有可持续的力量。
二是红十字事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将国际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结合,才能发展好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运用新的社会治理理念,勇于探索符合社会发展的运作模式,红十字事业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系中国红十字会顾问、原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我与红十字一路同行
■ 郭明义
在纪念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10周年之际,非常感谢中国红十字会给我一个机会讲讲我与红十字会的故事。在我的眼里,映衬在象征着纯洁与神圣的白底之中的红十字,恰如人生的坐标。20多年前,我把人生的坐标与红十字复合在一起,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与红十字一路同行。红十字给予我精神力量,让我内心充满了激情,伴着热血在涌动、在奔放。尤其是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同样的人生,我们心连心、手挽手、肩并肩,接力梦想,传递博爱,大家汇聚起来的那一股股激情,足以排难化险,足以感天动地。
记得那是1990年的一天,齐大山铁矿号召职工参加无偿献血,我第一个报了名。也是从那一年起,我与红十字相携相伴一直走到了今天。自1990年至2014年的15年间,我从每年献一次血到每年按国家法律规定的最高限额献两次血,共献血60000多毫升。如今,我已经收藏了50多本无偿献血证书,它们一次次地见证了我与红十字作出的那个无悔无憾的人生约定。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用行动守候着我的人生信念。自2001年5月,我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从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接受样本采集的捐献志愿者起,又先后成为第一批参与社会募捐活动的志愿者,第一批血小板捐献志愿者,第一批眼角膜和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为全力弘扬红十字精神,我担当起了鞍山市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俱乐部主席的责任,承担起了矿山红十字志愿者急救队队长的职责,还发起成立了鞍山市红十字遗体(器官)捐献者俱乐部。
在我不遗余力地倡导下,参加血小板捐献的志愿者达2000多人。目前,参加郭明义爱心团队捐献造血干细胞样本的志愿者已有3500多人,如今在我的队友中已经有许平鑫、张伟和吴雪荣3人成功捐献;参加遗体(器官)捐献的志愿者达到1000多人,我的妻子、妹妹和妹夫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参加无偿献血的志愿者超过1800人;参加社会公益捐款活动的人员超过15000人。在他们中间,我担当了一个发起者、倡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我和大家在奉献社会的同时也从中享受到了人生的快乐。
现在,在我发起的爱心团队里,有来自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140多万名志愿者,在他们中间,我见证了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2012年2月18日凌晨,一个年仅49岁的郭明义爱心团队队员,因病医治无效在鞍山市曙光医院去世。临终前,她作出了人生的最后一项重要决定——捐出角膜,给世界留下光明。她成为了鞍山市红十字会接受的第二位眼角膜捐献者。这位叫“光明”的队友,生前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但她却用自己的眼角膜救助了那些需要光明的人。那天,“光明”25岁的儿子眼含泪水,默默地守在妈妈床前,对现场的红十字工作人员说:“我的妈妈很伟大,我也愿意成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
多年来,我只是作了一些平凡的小事,尽了一点应尽的义务,各级红十字组织却给了我很多很高的荣誉,授予我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等称号。这些荣誉应该属于我的队友“光明”,应该属于我们爱心团队这个群体,应该属于所有传递与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人们,我为自己属于他们中的一份子而骄傲和自豪。
(作者系鞍钢矿业公司职工、红十字志愿者)
继承传统凝聚力量
■ 马强
上海是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源地。1904年3月10日,在吕海寰、沈敦和等一批官绅、商人的推动下,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在这里诞生。
1908年,中国红十字会建立后,总部或总办事处长期在上海,主要领导班子长期依托上海为基地开展工作。早期的红十字会在上海开展的救护救助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拥戴,也使国人对红十字事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1911年,上海地区诞生了上海市红十字会的前身——沪城分会以及其他一批红十字分会,新中国建立后统一为上海市红十字会。
一个多世纪以来,上海的红十字事业历经清朝末年、抗日战争、民国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战火洗礼、新中国建立初期的调整和探索。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的颁布实施,上海红十字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上海红十字会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依法治会、关注民生、服务大局,改革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纵观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的110年历史和近年来的实践,我们有五个方面的体会:一是法律的保障、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爱护,是红十字事业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二是严格依照《中国红十字会法》规定的宗旨、原则与基本职责开展工作,是红十字会履行职责、当好政府人道助手的基本遵循;三是依照日内瓦公约精神和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维护最易受损群体的生命、健康与尊严,健全红十字人道服务体系,是红十字会存在与发展的核心使命;四是推进公开透明,持续提升红十字会的社会公信力,精心拓展和维护红十字会声誉和品牌,是红十字事业凝聚人道力量的根本前提;五是完善组织建设和管理,整合系统内外资源,发挥红十字组织合力,建设一支既坚持红十字运动原则和“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又具备专业素养的专兼职工作者、志愿者队伍,是红十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所在。
中国红十字会已经走过了110年,作为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地,上海市红十字会一定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继承传统,依法治会,服务社会,服务大局,开创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新局面。
(作者系上海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人道的光辉
■ 池子华
我从1999年开始对中国红十字事业进行系统研究,从此与红十字事业结下不解之缘。作为一名以学术研究方式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的志愿者,我感觉研究越多越热爱这个组织,越感到这是值得用毕生精力去研究的领域。在11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红十字事业虽历经坎坷,但秉持人道,矢志不渝。历代红十字人,出生入死,用人道之光驱散战争和灾害投下的阴霾,以博爱义行给陷入困境的芸芸众生带来生的希望。
翻开红会的早期历史,无论硝烟滚滚的战场,还是满目疮痍的灾区,都有红十字人的身影。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及战区各分会历时三载,救护出险、收治伤病、留养资遣、赈济安置总人数达46.7万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红十字会迅速做出反应,向武汉、南京等地派出救护队,组织了强有力的救援。1913年二次革命的救护,1916年护国战争救护,1927年北伐战争救护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救护等,中国红十字会都发挥了重大作用。1917年,中国红十字会对皖北水灾及河北、北京水灾灾区进行救济,1929年救济西北、华北大旱灾,1931年救济长江大洪水等,中国红十字会的赈灾工作可谓成就辉煌。
在战火中穿梭,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经常面临生命危险。在一份红十字会的“追思录”里,列举了114位“殉职员工”和“积劳病故”会员名录。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第一救护队副队长苏克已医师,以及护士谢惠贤、刘中武、陈秀芳因冒险救护被迫降落战地的飞行员而于8月23日遭日军残酷杀害。事发后,各界人士强烈谴责日军枪杀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残暴践踏国际公法的行为,盛赞四烈士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血染的风采,使红十字旗帜更加鲜艳夺目,光芒四射。
抚今追昔,我们深切感受到红十字人崇高的奉献精神,他们以行动默默实践着红十字赋予的人道圣职。这种精神,是红十字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被一代又一代红十字人发扬光大。今天的中国红十字会,传承并发展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近年来在人道领域发挥着更加积极而广泛的作用。印度洋海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4.20芦山地震等国内外自然灾害发生后,总是能看到中国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参与救灾、赈济、恢复重建的身影,在遭遇重创的灾区,处处可见带有红十字标志的帐篷和物资。只要有红十字的地方,就有人道的精神和旗帜。
拥有110年历史的中国红十字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作为红十字运动的一员,我为红十字会的辉煌成就感到深深自豪,也祝愿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实现跨越性发展,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苏州大学教授、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
追忆先辈回顾历史
■ 吕乃澄
回顾中国红十字会110年光辉历程,有许多有识之士为红十字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我的祖父吕海寰是其中之一。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爆发,东三省战地难民饱受战乱之苦。时任工部尚书的吕海寰与工部左侍郎盛宣怀、驻沪会办电政大臣吴重熹邀约上海官绅和各驻沪机构代表共同协商,于1904年3月10日成立“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红十字组织。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廷派吕海寰出任会长。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批准中国红十字会立案,以总统令形式任命吕海寰为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此后,吕海寰领导红十字会在国内主要进行救灾事宜,成绩斐然。
在吕海寰的不懈努力下,1912年1月15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正式承认中国红十字会。1919年7月8日,中国红十字会正式加入国际红十字会协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前身)。此后,吕海寰领导红十字会积极开展了国际救济活动,赢得国际社会一致赞誉。
我本人与红十字会结缘,是在纪念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00周年时。当时媒体上提到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吕海寰的故事让我重新认识了祖辈的历史贡献。后来,我开始研究并宣传红十字会的历史。
在整理祖父与红十字历史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我对红十字运动和中国红十字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在印度洋海啸、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历次国内外重大灾害中均有积极贡献,在应急救护培训、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和对外交流交往等工作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10周年的时刻,作为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之一的后辈,我深感责任重大,今后将更加深入广泛地宣传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文化,成为中国红十字会人道传播领域的一名志愿者。
(作者系外交学院教授、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吕海寰孙女)
感动而行动
■ 葛道顺
我一直从事社会组织、公益慈善和社会发展领域的调查研究。虽然很早就知道红十字会,但仅有的印象是来自大众媒体关于红十字会组织义务献血以及救死扶伤的报道,特别是红十字人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现场的英勇表现和人道义举令人难忘。
2009年10月,我受邀第一次走进中国红十字会,帮助梳理在汶川抗震救灾活动中红十字会遇到的政策问题。这是一次突发的特大自然灾害救援,红十字会系统上下全员、长时间、超负荷投入。我了解到,在这次救灾中红十字会接受来自海内外的捐款近200亿元。如此工作量,却没有出现大的工作失误,我深深为这个组织折服,这是一种令人尊敬的奉献精神和职业精神。
此后,我申请了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研究课题,开始走进红十字人的工作和生活世界,越来越多的红十字人和志愿者默默奉献的事迹打动了我的心。他们中间有加盟红十字事业达20年不离不弃的干部;有爬山涉水发动群众开展疾病防治的基层红十字组织工作人员;有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做红十字志愿服务的耄耋老者;有义无反顾捐献生命种子救治生命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这群人,在家里是一个平凡成员,在社会上没有豪言壮语,在单位不求晋升和奖金,但大灾大难来临,他们却能扛起重任。
感动而行动,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加入到红十字运动中来,共同创造一个人道、公正、和平的世界。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党在我心中我在红会中
■ 叶如陵
70年代初,我告别了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优越的工作和舒适的生活,参加西藏医疗队,一去就是31年。
退休返京后,我看到社区居民存在看病贵、看病难、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希望可以改变社区老人看病难的局面,成为空巢老人服务的全科医生。北京红十字会和北京朝阳区红十字会支持了我,赠送了一台医用房车,帮助我成立“红十字博爱小屋”。
14年来,我坚持“邻里守望”原则,为社区居民、外来打工者、特别是空巢老人义务看病咨询,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居民用四句话表达了对“红十字博爱小屋”的感情:红十字博爱小屋是社区居民健康的保护神,是社区和谐的好帮手,是社区特殊文化教育的好推手,是大医院在社区的延续。
14年间,我还参加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和年轻人一起传播红十字精神。
我感谢各级红十字组织对志愿者的关心和爱护。红十字志愿服务是千万志愿者共同的事业,是全社会都应该参与的事业。我将继续用“爱心、知识、奉献、坚持”的座右铭,把红十字志愿服务作为我老年生活的主要支柱,为红十字事业奋斗一生。
(作者系退休医生、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红十字志愿者)
携手为人道青春共激扬
■ 任艺
在2001年,我成为一名红十字青少年会员。步入大学,我加入大连外国语学院红十字会,正式成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
多年来,我们和全国各地的红十字青少年一样,本着“保护”和“激励”的目标,在志愿服务、保护生命和健康、传播七项基本原则和人道价值、促进青年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红十字青少年加入到红十字事业中来,以自己的方式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为此,我们正在建立中国红十字青年自己的全国红十字青年网络,我们正在积极发挥青年在建设强大国家红会和和谐社区中的作用,我们正在广泛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技术广泛参与人道行动,我们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和地区红十字运动的交流……
作为正在成长的一代,我庆幸我选择了红十字,我感恩红十字也选择了我。在未来的人道旅途上,我一定不负众望,不辱使命,与更多的优秀青年共同聚集到红十字的光辉旗帜下,携手为人道,青春共激扬。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
(消息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欧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