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华发表《闪光的足迹(七)》
2015年7月14日《中国红十字报》发表池子华的文章《闪光的足迹——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编年史(七)》,全文转载如下:
1939年:中国军队所到之地,红十字会救护队亦到
年初,重庆红会设粥厂,施粥3个月,以解难民腹枵之苦。
2月,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辗转迁到贵阳图云关。
3月7日,第7医护队、第10医疗队、第6运输队及驻西安各队队部遭敌机炸毁,张海霖、毛熙臣被炸身亡,第61、第63、第66号救护车被毁。
4月6日,设于湖南衡阳的第49医防队队部遭日本飞机轰炸,所设灭虱站、特别营养室等设备及卫生器材全部炸毁。
4月,瑞士红十字会派遣伯尔乐医生、何尔姆(又译称“霍尔曼”)医生携药品抵达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驻香港办事处,23日启程前往贵阳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旋被分配到长沙某士兵医院中服务。
5月13日,第33医疗队护士王孝义于湖南祁阳参加防疫工作,在重病病室照料斑疹伤寒患者,因被感染身故。
7月15日,第43医防队护士古少真在广西柳州进行救护,遭敌机炸死。该队医助吴秀英、汪玉琳、苏琴芳被炸伤。
7月,救护总队部第27号救护车,载运卫生材料至前方,于南宁田东线上遭敌机轰炸,车上奎宁丸约二吨全部被毁。
8月29日,总会在重庆沙坪坝建成重庆时疫医院(后改名为“重庆医院”)。院中设备完善,病人一律免费。除正常门诊外,住院病人随到随收。
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被救护总队视为模范大队的第九大队立下誓言:“中国部队所能到的地方,我们中国红十字会救护人员也应该能到”,与部队同进退,治疗伤兵。
秋,国际援华医疗队20余名队员到达贵阳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
11月7日,第76救护队医助薛士汉在湖南零陵执行空袭急救工作,被日机炸死。
12月2日,第7医疗队医助李树藩自河南绳池出发前线救护,途中遭日军枪杀身死。
冬,细菌学家江涛声及奥地利外科医生纪瑞德等组成的第40医疗队在晋陕地区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冬,以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巴吉尔为首的英国援华团,携带约10吨贵重医疗器械和药品,自贵阳图云关出发前往西安。几经周折后,该批物资大部分运达延安。
(作者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