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2006世界灾难报告(1) << 池子华教授新著《农民工与近代社会变迁》中的“红十字会” | 联合会发布《2006世界灾害报告》 >> 
 发布日期:2006-12-26 22:35:12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2006世界灾难报告(1)
 
第一章
被忽视的危机:部分回应,永久的伤痛
 
  从去年印度洋海啸、南亚地震和历史上灾害最为频繁的美国海岸飓风季等一连串突然的、大规模灾害发生后,全球的人道救助的兴趣也随之高涨。但是媒体对这类大灾难的集中报道程度越高,给人道危机造成的阴霾也随之更加深晦和漫长--并且通常是致命的。
  近期被人们忽视、遗忘或鲜为报道的灾难数目已成倍增加--因为评论员们正在争相报道那些已经被遗忘的人和地点。同时,大批援助组织和捐赠者也一再重申他们的对人道援助中公平性的承诺--即只根据需求提供援助。但是这些对被忽视危机兴趣的提升和所谓的公平援助究竟会有多大影响呢?
  全球在2005年对人道需求方面所给与的回应比近期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要慷慨-然而仍有数百万至关重要的、潜在的救命援助被人们忽视了。海啸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捐款-那里每个灾民所得到的援助数是乍得湖, 圭亚那和科特迪瓦地区每个灾民受援数的50多倍。
  为什么人道援助的分配依然不均?为什么有些危机能够博得媒体的青睐、捐赠者的钞票、并在国际灾难数据库中占据一席之地,而有些危机却一无所有?人类对这些被忽视危机的影响如何?又能为此做些什么呢?
  有各种各样的“忽视”-并且相同种类的原因和影响也非常类似。例如,鲜有媒体报道是许多被忽视灾难的一个共同特征,但是对此类危机报道的失误也是造成他们被忽视的原因所在。要了解把握这个棘手问题的方法,并了解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可通过以下类型进行阐述:
 
1.无报道或全球媒体鲜有报道
 
  媒体一次所能报道的内容非常有限。倾尽全力地报道一个灾难会将其他灾难遮蔽在阴影之中。过于遮蔽也影射出全球人道救助体系的能力局限,可能所有专业人士都忙于应对媒体对世界上一个地区的报道时,就忽视了其它的受难地。如海啸就曾将很多发生在非洲的严重人道危机遮蔽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2.无资助――或捐赠者、援助组织或政府给予的资助较少
 
  根据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发展援助委员会(DAC)在2006年4月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西方富有国家政府共提供了120多亿美元的人道援助。但这笔可观的资源是如何被平等分配的呢?将人道援助总额除以受援人数目,在“无国界医生组织”披露的以往6年中“十大最受忽视的人道危机”中的榜上有名的车臣,每个受益人仅得到281美元的援助,而南亚地震灾民得到310美元,苏丹难民为431美元。
3 无记录--没有记入灾难数据库或有援助组织进行过评估
 
  有两种类型的人道危机最易被人们所忽视:
·   规模小、反复性、突发性的灾难(例如,局部地区内的洪灾、山崩、火灾)
·   规模大、反复性或长期性、缓慢发生的灾难(例如,干旱/水危机、武装冲突、疾病)
 
  这些灾难之所以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在于人们具有对风险连续性和累积性的抵触思想-但是自然和人为灾难所造成的损失又往往会超出人类的预料程度。另一个原因是缺乏可用于测算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标准方法-或通过即时评估,或参照以往数据。
4  二度灾难--政府、援助组织和社会都对二度灾难措手不及
 
  媒体、调查人员和捐赠者都鲜为关注与大灾难接踵而来的二度或三度灾难。美国海湾石油泄漏就是由2005年历史上灾难最为严重的飓风季所引发的二度灾难,但是它却对当地经济和卫生造成了巨大影响。其它鲜为人知却造成巨大生活变动的“二度灾难”包括:性或家庭暴力、贩卖妇女;灾民安置所引发的土地掠夺;因伤导致的长期残疾。不同种类的二度灾难可能会随着失去控制或非法的人员流动而随之出现。
 
5.隐秘性--因政治或社会文化原因,被本国政府或当地社会隐瞒。
 
  一些致命的状况可能因为政治原因被本国政府,或因文化原因被当地社会隐瞒下来。结果,人道危机被完全隐藏起来,待外界知道其所造成的可怕影响时已为时太晚。一些国家仍旧希望限制媒体或人道组织对一些悲惨境况的调查工作。2006年4月英国路透社报道,苏丹政府拒绝联合国负责人道事务的副秘书长Jan Egeland先生前往达尔富尔,或经由达尔富尔飞抵乍得湖探望那里的苏丹难民。
 
6.窘境--因政治、战略、安全或后勤原因,为政府或援助组织所不能触及。
 
  一些人道危机之所以被遗忘多年,其原因就在于西方捐款人发现迫于政治上的窘境,很难真正参与并解决那里的危机。这些对媒体和援助工作者的禁地包括缅甸、朝鲜、津巴布韦,那里的人道工作举步维艰。
 
误解--导致复杂危机的原因和解决方式可能不被专家或决策者所理解
 
  在什么情况、什么时候才应触发人道援助,仍是一个令人倍感困扰并造成误解的问题-特别当持续多年的饥荒转化为食物危机或大饥荒之时。生计干预,如为小农户提供免费的农业投资、或帮助居住在旱地的农户饲养家畜,都是减轻-或防御缓慢发生灾难的重要举措。但是被忽视的是,此类措施也使边缘化社会的顺应力被逐渐侵袭,令他们在面对反复性灾难时变得更加脆弱。
  逐渐涌现出的大量调查文献清晰地说明了发展、降低风险和人道救助的密切关系。社会脆弱性使大批人偏向于大规模灾难造成的影响,破坏了他们自身抵御和恢复的能力。灾难预示着人类在日复一日生计中的累积的脆弱性会被失败的发展毁于一旦。被忽视的是――无论是何种失败――或有失败的迹象,主要都是源于政府,足够的分析已充分说明了长期的社会脆弱性存在的根本原因。
  本章试图说明七种类型的忽视――根据潜在与内在的社会弱势。这种方法为人道组织在一个框架内的前进提供了一些建议。
 
1. 无报道
·     在被忽视危机及其根本原因方面与媒体进行更紧密的对话
·     为记者提供更多客观数据与合作机会
2. 无资助
·     建立用于被忽视危机和机构方面的规模更大,并没有指定用途的紧急基金。
·     承诺将紧急基金中的10%用于降低灾难风险。
3. 无记录建立联合数据库,尽数捕捉有关人道风险及其影响方面的数据
·     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创立和运作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对人道需求进行评估的标准,以摒弃现有指标。
4. 二度灾难
·     改善对二度灾难及其影响和根本原因的分析和规划
·     确保为那些被迫离开家园的人,无论其法律地位如何,提供最低限度的照料。
5. 隐秘性
·     与国际和国内媒体合作共同揭露封闭社会中有关人道需求的真实情况。
·     鼓励政府支持对人道苦难及其根本原因进行透彻的分析。
6. 窘境
·      避免将政治危机转变为人道危机
·      呼吁全球对人道行动给予足够的政治及安全方面的关注,确保能继续进行下去。
7. 误解
·     改善对长期、缓慢发生的危机所应采取适当反应的分析,特别要关注干旱/饥荒/疾病之间的关系。
·     与捐助者和当地政府对开展人道行动的最佳时机达成一致。
8. 社会弱势
·      试图了解弱势群体的观点、能力和需求。
·      探索多种方式将降低风险与组织和政府发展相融合。
 
框内文章
记者主动关注被忽略的危机
 
·     由路透社支持的“警示网络”是共同分担责任的一个良好典范。“媒体搭桥”是英国国际开发署资助的“警示网络”开展的一个富有前景的活动。其目标是为了给记者更多支持,令编辑们更难以对有深度的灾害报道说‘不’。这个想法回应了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一项调查,他们发现记者们经常会为报道一个错综复杂的事件而倍感挣扎,尤其在他们对背景情况缺乏了解、旅费昂贵或充满危险、又很难找到知情人进行采访的时候。
·     英国的一家日报,“英国卫报”会通过报刊和网站对灾情及其根本原因进行有深度的报道。
·     英国BBC广播公司的新闻在线会提供相关灾害报道及专业救助组织网站的重要链接。
·     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网之一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已研发出一套有关自然灾难的电子百科全书。
·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媒体刊物对灾难的报道正变得更加敏锐,如印度《泰海卡周报》在海啸后所进行的重要的一线报道,令安达曼人和尼科巴群岛上那些因被人忽略而未得到援助并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得到了重视。
 
  本章主要撰稿人Ben Wisner,是英国本费尔德灾害研究中心(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发展研究学会和联合国大学环境与人类安全学院(波恩)的研究员; Allan Lavell是拉美圣何塞、哥斯达黎加社会科学体系秘书处风险与灾害研究项目协调员和拉美灾害预防社会研究网络的资助者之一;Jonathan Walter是世界灾害报道的编辑。Allan Lavell撰写了本章的框内文章
 
 
                             (消息来源:中国红十字会网 责任编辑:杨二兰)
 
 
                                                                     
]]>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2006世界灾难报告(2)[4.3]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找准“结合点” ..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找准“结合点” ..
2006世界灾难报告(1)
回望辛亥革命,中国红会将有哪些分会迎来..
《光明日报》发表《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一..
2005世界灾害报告出版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