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名厄灾民搬入中国帐篷
夜以继日奋战6天,141顶帐篷“5·8”前夕搭建完毕
5月7日下午,厄瓜多尔强震后21天,重灾区马纳维省SanVicente安置点附近一所学校的320名灾民撤掉简易棚,搬进了宽敞透气的中国帐篷,成为该安置点第一批受益者。
此时,北京时间已经进入5月8日,中国红十字会正在隆重纪念第69个“5·8”世界红十字日。来自太平洋彼岸的好消息,让红十字人更感自豪。这一天,是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赴厄救援第12天。
通力合作共建灾民安置点
San Vicente安置点是厄方分配给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的灾民安置点之一,此外还有Chamanga安置点、Muisne安置点等多处灾民安置点。
根据厄方分工,此次救援行动,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主要负责所分配安置点规划设计和志愿者、军人的培训,协调安置点帐篷搭建和卫生防疫宣传等。
San Vicente安置点规划设计工作于5月1日正式开始。
不到一天半,救援队即完成了该地块的测量和规划设计计划,交付厄工兵部队开展场地平整工作。
5日是San Vicente安置点建设的关键一天。完成前期勘测和场地平整工作后,厄方增加了San Vicente安置点建设力量,又增派步兵支援。
工兵和步兵两支队伍均将建设San Vicente安置点列为重点工作,共派出4名上校、4名中校现场坐镇指挥。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对50名步兵骨干和20名工兵骨干进行了系统培训。
当地受灾民众甚至包括孩子自带工具,积极投入安置点建设当中。
“地桩是救灾帐篷的重要组成部分,牢固的地桩可以有效固定帐篷,防止因为大风造成帐篷倾翻。”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队长任浩介绍,按照标准,San vicente安置点帐篷需要固定近1000个地桩。但由于该地块原址是一处废弃的工厂,大部分地面是水泥地面,极大地增加了打桩的难度。
为此,救援队与工兵部队多次研究,提出充气钻打眼、更换地桩等多套方案,并驱车考察当地多个五金市场寻找可以替代的地桩产品。最终通过现场测试,采取人工开凿的方式进行施工。
截至5日晚7时,该安置点已完成30%施工任务。厄工兵同步开展了厨房区、厕所、公共活动区等区域的场地平整清理工作。
6日,在各方努力下,San Vicente安置点完成80%的帐篷搭建工作;7日,该安置点规划和分配的141顶帐篷全部搭建完毕,首批320位灾民搬入新家。
为厄方提供中国帐篷搭建范本
没有窗户、用黑色塑料布和PVC水管拼凑而成的简易帐篷,是这些灾民此前的“家”。
这些帐篷位于San Vicente安置点几百米外的一所学校,共有55顶,80余户受灾家庭居住于此。
当地灾民说,看到不远处正在搭建中国帐篷后,他们曾多次在救援队收工后前往参观。
“中国帐篷空间宽敞,窗户多透气好,而且还是金属棚架,结实耐用,我们很期待能早点搬进去。”当地灾民说。
救援队员介绍,厄瓜多尔日照非常强烈,黑色塑料布吸热性强,加上简易帐篷没有窗户,人待在里面像进入烤箱,“热得发烫”。
7日,San Vicente安置点帐篷搭建工作全部完成。根据当地政府规划,结合实际需求,最终在该安置点搭建帐篷141顶。
“该安置点凝聚了我方救援队和厄瓜多尔军方、灾区地方政府的大量努力。”任浩说,救援队全程参与了场地选址、需求评估、规划设计、勘测、培训指导、帐篷搭建等工作。规划设计上,参照国际标准并充分结合当地地势地貌、居民生活习惯等因素,空间充裕,布局合理,功能区域完善。
“该安置点建成的意义,更在于为厄方提供了搭建中国帐篷的范本,厄部队官兵参与安置点建设全过程,掌握了各项要点和技能,具备了指导其他安置点建设的能力。”任浩说。
受灾民众拍手高呼“China”
7日,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还根据厄海军提供的最新帐篷发放信息,前往曼塔、波多维耶霍等地现场查看和指导教学。
在Crucita一处位于山上的安置点,接受过救援队专业培训的厄消防和部队官兵,已经组织当地群众顺利完成帐篷的搭建工作。
看到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再次前来,安置点负责人通过扩音器进行广播,安置点的民众纷纷围拢过来,一起拍着手高呼:“china!China!”向中国、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表示感谢。
截至5月9日,经过14天的紧张工作,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与厄军方、政府相关部门配合,共执行发放并搭建帐篷1447顶,折叠床2894张,培训312名军方士兵和地方志愿工作者,工作面覆盖埃斯梅拉达斯、马纳维两省的大部分重灾区,总行驶里程超过6000公里。
(新闻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