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博爱班”的春天 吸纳贫困流动人口家庭子女免费就读,班级升学率居学校榜首 << 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回国 圆满完成在厄救援任务 | 盐都区红十字会特殊方式纪念“5·12” >> 
 发布日期:2016-5-17 20:28:24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博爱班”的春天

吸纳贫困流动人口家庭子女免费就读,班级升学率居学校榜首

一份糖醋排骨、一份番茄炒鸡蛋、两份炒素菜,是苏州市觅渡中学初三博爱班学生夏霜霜4月23日的免费午餐。该套午餐对外售价7.5元。当天,和夏霜霜一起享用免费午餐的,还有该校初一、初二、初三博爱班的127名学生。

免费午餐是苏州市红十字会为觅渡中学博爱班提供的福利之一。2012年至今,苏州市红十字会已为觅渡中学、市二十四中博爱班的300余名学生提供资助,包括生活补贴、教辅用书、社会实践经费等,累计捐款150万元。

 

是“随迁子女”班,也是学校“尖子班”

觅渡中学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点吸纳学校,毗邻工业园区,全校学生750余人,90%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且大多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工作不稳定。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又称“流动儿童”,是过去三十年、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衍生出的一个特殊群体。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仅在苏州,就有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5万余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总数的47.5%。

生活环境不稳、缺少亲情抚慰、经济状况较差、社会实践不足,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面临的难题。2012年10月,苏州市红十字会与苏州市教育局合作,在觅渡中学和市二十四中等两所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点吸纳学校设立博爱班,进行试点推广。

2012年入学的首批43名学生已经于去年夏天毕业,其中1/3考上高中,近半学生就读高职,与“成功班”(贫困下岗职工家庭子女全免费班)平分了该校中考的重点高中入学名额。

1/3的比例看似不高,对于觅渡中学来说却是令人瞩目的成绩。该校副校长宋苏烨介绍,苏州小升初需经过三轮招生,觅渡中学的招生权在第三轮。这也意味着当该校进入生源挑选程序时,最优质的生源已被其他学校挑走。

被“掐尖”的生源,加上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升了觅渡中学的教学难度。但博爱班的开设,为同学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且能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快速融入集体。带着感恩的心就读,从小就随父母飘零的孩子们学习更加刻苦。

虽然由红十字会提供资助,但在全校师生的眼里,博爱班并非困难家庭学生“集中营”,而是优秀学生云集的“尖子班”,是学校提升升学率的希望所在。

“博爱班选拔学生有三个考虑因素:在苏租房居住,家长工作相对不稳定,学习成绩较好。”宋苏烨说,其中对外公示只有学生成绩优异这一点,回避了家庭困难等因素,“也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苏州市红十字会提供的一份博爱班经费使用明细显示,2015年9月至12月,觅渡中学三个年级的博爱班共支出经费14.03万元,其中午餐费8.4万元、社会实践费1.51万元、运动服费0.72万元、教辅用书2.4万元、班会等活动费1万元。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红十字会和学校给予优秀学生的奖励。

 

是学霸,也是红十字青少年领袖

“学霸”王碧峥于2012年入读博爱班,2015年参加中考,以总分670分的优异成绩考上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当年,苏州四星级高中最低分数线为618分,王碧峥也因此成为学校的“传说”。

但王碧峥并非许多人心目中“死读书、读死书”的类型。宋苏烨介绍,王碧峥老家在浙江,曾因病休学一年,后随赴苏务工的父亲于2012年转入觅渡中学,当时还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

“知识在书本上学,能力在活动中锻炼。”宋苏烨说,入读博爱班后,除了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王碧峥的个人组织能力被迅速挖掘出来。从班干部到学校活动主持,从社区服务到每月一次关怀空巢老人,让她迅速成长为一名红十字青少年领袖。

“博爱班也开启了他们通往校外世界的门户。”宋苏烨介绍,学校平均每月都会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也会自发组织活动,包括前往农耕园、参观工厂、参加志愿服务等。而在此之前,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大多为零。

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这些原来大多生活在乡下、年龄不大的孩子见识了外面的精彩世界,也为不少离家就学、家有变故或性格内向的学生打开了心扉。

一位名叫京京(化名)的女生让宋苏烨印象深刻。罗父嗜好赌博,经常手无余财。虽然晶晶性格开朗,但每逢学校收取餐费、运动服费、社会实践费用时仍不免忧愁。

入读觅渡中学博爱班后,再无后顾之忧的京京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成为老师心目中考取重点高中的“好苗子”,也是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活跃分子。

“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再好的天赋也难以充分发挥。”宋苏烨认为,设立博爱班的最大益处,就是为这些在外求学的孩子提供了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引领他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初中三年,成为博爱班首批43名学生难忘的美好回忆。他们一起通过邮件与英国曼彻斯特市Our Lady"s R.C. High School建立联系,为友好学校四川省内江市双才中学留守家庭同学募捐,组建班级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定期前往社区关怀空巢老人。

“在最美好的少年时代,他们不仅收获了学习上的累累硕果,也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宋苏烨说,“这是他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新闻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暂无
盐城市盐都区直机关干部职工再度踊跃献血..
凝心聚力 固本强基——对加强基层红十字..
监事会:探索的一年——中国红十字会系统..
“一包药”帮了23万人 中国红基会心梗..
“百万大V”养成记——揭秘中国人体器官..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