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4年上海祥经织绸厂大火,许多苏南“打工妹”魂断闸北。惨剧发生后,作为人道载体的中国红十字会,于3月12日特派职员鲍康宁、夏凤池,“带同夫役,前往详细调查”,将寄寓宜乐里幸存者年龄、籍贯一一登录在册。13日,携带棉衣170套,现洋数百元前往施赈,并按照水陆路程,分别给以船票、车票,资遣回籍。据报道,14日,由红会资遣回籍者共88人。17日,闸北公学派人与红会接洽,“谓现在留沪女工,大半思归乡里,请为设法”。理事长庄录于是派职员往戴生昌轮船局,接洽遣送事宜,得到首肯,并允“将船费房资减半收取”。此次资遣女工32人(另有9人尚留医院诊治),连同被灾女工家属55人,共87人。中国红十字会的人道关怀,给遭火灾之殃的不幸者以慰藉,这是值得称道的。
池子华教授的研究启示我们,对农民工群体的关爱,是红十字会社会救助的重要领域,应该得到加强,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