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提前的慰问
——安徽省黄山市红十字会为器官捐献者家属“洗冤作证”记
“要让人道大爱的事情得到更多理解和支持,决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还被误解,受了委屈寒了心。”
2016年12月28日,安徽省黄山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李瑜娟带队,组织当地政府官员、乡镇干部和媒体记者赴器官捐献者王寒宪家中走访慰问,大张旗鼓对王寒宪及其家人进行表彰,为他们“洗冤作证”。
抉择:爱心兄妹捐献亲人器官
2016年12月24日,黄山市歙县森村乡渔岸村村民王寒宪因脑出血不治身亡,其兄妹怀大义无偿捐献亲人的器官,挽救了多名重症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但是,这种大爱之举却在村里引起各种非议,有不明真相者甚至说他们买卖器官。
得知消息后,李瑜娟决定将拟于“两节”期间开展的慰问活动提前,首先前往王寒宪家中进行慰问,帮助他们澄清事实,为大爱正名。
瑟瑟寒风中,得知李瑜娟等人的到来,委屈依旧的妹妹王寒希早早便站在门口等待。12月22日得知二哥王寒宪重病住院的消息后,在杭州打工的她匆匆赶回家,处理完后事,本打算28日一早便返回杭州。但是,为了红十字会这次不同寻常的来访,她推迟了返程计划。
将一行人迎进家门,还没说几句话,王寒希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请大家帮我讲一句公道话,我没有那样子做,我真的很累。”撕心裂肺的哭诉中,她道出了心中的莫大委屈。
“昨天晚上,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头。有人直接说我,‘你背了一大包钱高兴了吧’。”被搀扶起来后,王寒希已是泪如泉涌,“我实在接受不了,我没拿100多万啊。我实在不能理解,只好给你们打了这个电话。”
接电话的是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杨娟。得知王寒希遭到他人非议,承受巨大精神压力的情况后,她立即在第一时间反映给黄山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李瑜娟。
“我们原来打算春节前来慰问,现在特意提前了。”李瑜娟说,黄山市红十字会每年开展的“两节”慰问活动中,“三献”志愿者都是重点慰问对象,对器官、遗体或角膜捐献者家庭,都尽量安排慰问组上门慰问。
王寒宪是歙县首例器官捐献者,也是黄山市第3例器官捐献者。12月22日上午,他因高血压引起脑溢血被送往医院抢救,最终宣告不治。临终前,医生向病人家属提及器官捐献。考虑到农村丧葬习俗,王寒希一开始犹豫不决,但是听到器官捐献协调员说,如果捐献肾脏和肝脏,有可能挽救3条人命甚至3个家庭,心地善良的她考虑后就答应了。
12月23日,王寒希和大哥王寒风在王寒宪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上自己的,兄妹声明同意并完全代表捐献者作出死后无偿捐献肾脏、肝脏的决定,同意所捐器官用于临床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
正名:红会绝不让好人寒心
填写完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王寒希曾想到回到村里后,可能会有人指指点点,说些难听的话。实际上,当时已有一些流言蜚语传到她的耳朵里。不过,她并没有反悔,“这是我这辈子最努力做的一件好事”。
然而,回家办完丧事后,王寒希还是撑不住了。因为有些村民不理解,尤其是少数上了年纪的老人,说她这种做法违反了当地的习俗。更有不知情者,说她卖了二哥的器官,赚了很多钱。
针对这些传言,李瑜娟现场进行澄清,严正指出,器官捐献是无比高尚的大爱之举。在我国,人体器官捐献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禁止以任何方式买卖人体器官。而且,器官捐献移植供受双方的信息实行“双盲”制度,这是国际通用的原则,能够保证这项工作的公平、公正。
“王寒风和王寒希兄妹俩心怀善念,为了挽救他人生命,无偿捐献亲人的器官,应当得到鼓励和肯定。”李瑜娟说,“还要大张旗鼓进行宣传,让有大爱的事情得到更多理解和支持,决不能让他们做了好事还被误解,受了委屈寒了心。”
渔岸村总支委员王新田说,确实有少数村民对王寒希兄妹捐献亲人器官一事存在非议。“我就讲,这是国家倡导的好事,是救人命的好事。王寒风和王寒希这么做是对的,我们要支持。不仅这样,我们还要鼓励村里人也这么做。”
得知同为歙县人的屯溪五中学生、13岁的花季少年余翔,因捐献角膜帮助2名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获评2016年11月份“安徽好人”的消息后,有村干部提议,也将王寒宪评为“渔岸好人”,并向县里推荐申报“歙县好人”。
“王寒风和王寒希兄妹的爱心举动,是一种移风易俗的高尚行为,是渔岸村和森村乡的一股文明新风。今后,乡里和村里将给予这个困难家庭更多关爱和帮助。”森村乡党委书记吴开秋说。
(新闻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