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医源”一线牵
——山东省红十字会开展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纪实
近日,山东省红十字会乡村医生培训基地工作人员正在为2017年第一期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紧张忙碌着。
近年来,伴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及契约式服务逐步建立,乡村医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6年,山东省红十字会结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关于乡村医生培训有关要求,着眼于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较高、适应农村需要的职业化乡村医生队伍,针对全省农村医疗条件较差、技术水平较低、医疗资源缺乏等问题,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建立山东省红十字会乡村医生培训基地,由此打开了一扇“通过乡村医生培训助力政府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精准扶贫大门。
培训内容:突出针对性
山东红会的乡村医生培训每年举办3至4期,培训时间10至14天,每期培训学员100名。计划用3至5年时间,以公益筹资和争取财政拨款的方式,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培训万名以上乡村医生。
由于培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向乡村医生讲授的医疗知识很多,“面面俱到”不行,“蜻蜓点水”也不行,必须注重精准性和针对性,把乡村医生在基层最急需的医疗知识在短期内传授给他们。
培训基地制定专门培训方案,面向已取得《山东省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在村级医疗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展开培训,组织编写切合实际的乡村医生培训手册,实行学院式教学管理。
成立乡村医生培训教研室,根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乡村医生培训教材内容,组织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专家编写适用于山东省乡村医生培训的教材,围绕乡村医生所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医疗服务岗位职责要求,确定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医疗政策与法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临床基本技能、急诊急救技术、常见病防治、合理用药知识、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等学科。
远程会诊:突出便捷性
为了更加快捷地帮助乡村医生解决在基层遇到的医疗难题,培训基地创造性地开启了运程会诊模式。
他们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安装医疗直通车软件,实现电子处方、库存管理、财务统计、建立健康档案等环节的信息化,为基层医生提供与省级专家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使基层医生与专家实现“面对面”交流。患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在线寻医问药,帮助患者实现与专家的快速对接,减少在寻找适合的治疗方案及对口专家过程中的经济和时间损失,建立了“一对一”健康服务机制。
组织专家定期下乡送医,现场指导乡村医生的临床诊治,开展义诊,使农民在家门口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为更好地整合医疗资源帮助乡村医生开展诊疗工作,培训基地建立了一个包括省级知名医疗专家和乡村医生在内的微信群,在省级与乡村医疗机构之间搭建了一条快速反应、沟通顺畅的生命线,使得基层信息可以更加快捷的反馈到各大医院,省级知名专家第一时间对基层看病就医进行指导,有效避免了反复检查、不能确诊导致的病情延误。
乡村医生纷纷表示:“远在千里之外的乡村群众可以在第一时间共享省级医疗资源,真是‘千里医源一线牵’呀。”
培训效果:突出实用性
培训基地以完善的医疗设备、强大的教师团队、齐全的学科设置,满足乡村医生的实际培训需求。
培训不仅精心安排授课内容和最强大的师资队伍,还实行专人专职管理,严格实施全程跟班管理,对乡村医生摸底考试、结业考试成绩、学员满意度调查问卷和学员心得体会进行统计对比分析,获得了满意的培训效果,受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及省卫计委等部门的广泛好评,同时也得到全体参训学员的赞誉。
基地成立一年来,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第58期和第64期乡村医生培训班,对来自全省17个市60个县的211名乡村医生进行了培训。以设立专项基金的方式,开展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工作。从消化道肿瘤的筛查流程、消化内镜的操作规范、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标准和内镜下治疗指征微创治疗等方面对164名基层相关医务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让学员真正学到实用的临床医学知识,增强基层医院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的能力。
学员纷纷表示:“作为基层医务人员,能够参加这样大规模、高质量的培训,真的受益匪浅。”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针对山东省内的农村医疗现状,以培训基地为平台,多渠道建立医疗资源共享机制,解决最基层医生的培训难题,切实提高乡村医生的专业技能,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助力精准扶贫。”山东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全太表示。
(新闻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