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永志人道 在微笑中等待——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奖者事迹巡礼 << 让慈善插上信托的翅膀 银监会信托部主任邓智毅解读《慈善信托管理办法》 | 提升公信力需要“三把火” >> 
 发布日期:2017-7-25 9:49:52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永志人道 在微笑中等待

——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奖者事迹巡礼

7月21日,第46届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李源潮为6名中国获奖者颁发奖章。

本届获奖的我国6名护理工作者分别是: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名誉主任李秀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护理部主任杨辉,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杨惠云,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护理部副主任杨丽,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兼护理部主任殷艳玲,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护士长游建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在讲话中指出,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表现出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优秀品质,体现出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奋斗精神,展示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希望全国护理工作者和红十字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南丁格尔精神,再接再厉,勤奋敬业,在促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崇高事业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6名护理工作者的事迹,生动地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本报集中刊发她们的事迹,以飨读者。

 

 

铁血柔情提灯人

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名誉主任   李秀华

19岁开始从事护理工作,倾其一生践行“南丁格尔誓言”,40余年坚韧不拔,从普通的中专生成长为国内护理学领域鲜见的健康保健学博士,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第25届、26届理事长。李秀华,一个值得中国护理人尊敬的名字。

 

抗击“非典”的铁血巾帼

2003年春,“非典”病毒肆虐横行,中日友好医院被确定为“非典”专病医院,承担了北京大部分重症“非典”患者的医疗救护工作。时任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主任的李秀华带着她的同伴连续奋战100多个日夜,精心护理近200名“非典”危急重症患者。

为保证患者转运工作顺利无误,李秀华和医务处长亲自指挥并参加接诊第一批转入中日友好医院的50余名危急重症“非典”患者。闷热的天气和厚重的防护服很快让人全身湿透,并出现憋闷等缺氧症状,李秀华长期患有高血压,加上长时间体力严重透支,缺氧症状更加严重。眩晕跌坐在地的那一刻,她仍在考虑“不能影响护士们的士气”,稍事休息后,李秀华支撑起疲惫的身体,指挥大家有序转运患者,工作全部结束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两点半。

为鼓励患者和护士,李秀华不顾感染危险,一有时间就到一线进行慰问;不止一次走遍所有病区,看望每一名患者,为他们送去鲜花和慰问信。ICU(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患者,她更是隔天就去看望一次,鼓励他们坚强地活下去。“哪里有‘非典’患者,哪里就能找到李秀华。”同事们说。

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李秀华提出“注重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提高基础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口号,并亲自指导护士给危重患者做生活护理:处理大小便、擦身、洗脸、修剪指甲。她还推行护理部主任查房制度,平均每3天一次到一线查房,检查指导护理工作。

夜以继日的工作,让李秀华的体力严重透支,腿肿得厉害,她却忙着总结实践经验,十几天内组织团队编写完成了两本护理专著,成为国内关于“非典”护理的最早最及时的专著。她说:“留一本书给后人,把我亲身经历、总结的经验留下来,她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中国灾害护理学奠基人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李秀华带领中华护理学会第一时间启动“受灾地区护理援助项目”,与香港医院管理局签署《灾后康复护理培训课程》项目,及时为四川灾区培训2000余名基层护士骨干。

汶川地震也让李秀华意识到中国护理在灾害护理、灾后康复等方面的薄弱之处,她筹备成立灾害护理专业委员会,为建立和发展灾害护理学奠定了基础;同时申请世界卫生组织“灾害医学教育培训项目”,开展救援医学护理师资培训,点燃了我国灾害护理学培训的“星星之火”。

她还致力于推动中国灾害护理的发展,组织专业委员会出版国内灾害护理学教材和灾害应对手册,建立灾害护理专家库,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灾害护理培训和研讨会,专门设立灾害护理科研课题并给予资金资助,并且促成中华护理学会灾害护理专业委员会加入世界灾害护理学会,使中国的灾害护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应急到主动有序,不断发展。

 

具国际视野的坚强领导者

李秀华倡导并促成“中日韩护理大会”定期举办,成功签署“金砖五国护理合作备忘录”,先后将肿瘤、手术室专业委员会等5个专业组织推向国际。经过与国际护士会(ICN)多轮艰难会谈,2013年4月18日,在与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护理组织中断联系66年之后,带领中华护理学会重返国际舞台,实现了几代中国护理人的梦想。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中国护理在亚洲和世界各友好国家中树立起良好形象,推动了中国护理事业全球化发展。

她倡导护理改革,在中日友好医院率先实行护理岗位管理,创造性建立了护理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引入护理委员会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效率。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特邀护理专家,她坚持认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必须落实在工作模式的转变上,建议护理工作模式向“围绕患者身心需求”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转变。后来,在对“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进行的政策评价中,护士首次被选为对患者帮助最大的医务人员。

她积极参与国家护理事业顶层设计,参与制定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护理三阶段教育模式,推动政府颁布《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她还申请设立了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肯定护士在护理学术领域的贡献,鼓励护士进行科技创新。

她积极为护士权益发声,大力倡导政府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建议护理人才列入国家紧缺人才培养。积极推进“护士条例”的颁发,并呼吁尽快制定“护士法”,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

她是一位充满“铁血柔情”的卓越女性。在40余年的护理生涯中,李秀华始终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把自己最好的岁月献给了中国护理事业,虽已是花甲之年,但她仍然在沿着南丁格尔的足迹前进,照亮别人的生命。

 

用爱丈量梦想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护理部主任   殷艳玲

殷艳玲5岁时,家乡缺医少药,父亲早早因病离开了人世,姐弟9人也永远失去了父爱。从那时起,她就有了一个长大后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者之梦。1985年,殷艳玲如愿从护校毕业,分配到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成为一名护士。从那一刻起,她的护理职业生涯在爱中起航。

 

对梦执著,为爱坚守

工作第一天,殷艳玲亲眼目睹一名体重仅800克的新生儿被医务人员从死亡线上救回,第一次直观而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圣与美好,更感受到作为一名白衣天使的职责与使命。之后的20年产科护理工作中,她见证了无数个新生命的诞生,更将全部的爱倾注其中。

一位产妇早产生下了三胞胎,最大的宝宝体重不足3斤、呼吸微弱、不会吮吸,如果喂养和护理不到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作为护士长的殷艳玲每天亲自护理,用滴管一滴一滴地喂奶,一寸一寸地按摩肌肤……一天天过去,滴管换成小勺,小勺换成了奶瓶。看着终于能大口大口吃母乳的小家伙,她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殷艳玲都认真对待,积极解决问题。一名家长误以为胎头血肿是护士洗澡造成,面对家长的误解,殷艳玲没有抱怨,而是在思考如何推动医院提供开放式服务,打开浴室大门,邀请产妇、家属与护士共同给婴儿洗澡。这样,既能避免家属误解,又能实现亲情互动,还能让护士手把手地教会家属如何护理。

她大胆地提出创建集沐浴、抚触、游泳于一体的“亲子乐园”,并带领产科护理团队首创了互动式亲情沐浴手法。

这一模式很快在全国产科领域得到应用,迄今仅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有近10万人次新生儿受益,成为产妇和新生儿的“乐园”。

 

追梦不息,深爱不已

“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是我的战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我的舞台。”殷艳玲这样想,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2003年“非典”期间,殷艳玲负责培训几百名赴一线的医生、护士、护理员和行管专家。为确保培训效果,她多次到传染病医院实地察看,自己画图纸,设计工作路线及流程,然后返回医院布置模拟现场,大到遗体如何包裹封闭运送,小到一张会诊纸质资料如何传出。她通宵达旦,手把手地教会每一个人穿脱隔离衣,进行空气、物表消杀。细致有效的行前培训确保了吉大二院赴一线的医务人员“零感染”。

2008年,汶川大地震令全国人民牵肠挂肚。殷艳玲在频繁的余震中赶到华西医院,白天穿梭于病床间给重伤员做心理疏导,为小伤病员送去新书包和教科书;深夜陪伴在同行队员身边,鼓励队员们不害怕、不退缩。

32年的时间里,殷艳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的信仰——用自己的劳动减轻他人痛苦,让其恢复健康就是自己的幸福。她的业余时间多是在为敬老院、社区老人们义诊和做康复中度过的。家住汽车厂的永久珍老人在她的帮助下,经过13年的康复训练,重新站立起来,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四世同堂,尽享天伦之乐。

 

好梦常圆,让爱常在

护理工作的一招一式都蕴含着科学和标准,更需要不断创新。

2010年,原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护理模式由功能制向责任制转变。殷艳玲带领护士长们探索出“CARE”排班模式,真正实现全程连续、责任分层、循环交替、弹性于一体,深受广大病人和护士的欢迎,并在全省推广应用。2013年,她又率先在护理届推行“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

多年来,殷艳玲带领护理团队践行“始于主动服务,寓于用心服务,终于满意服务”的护理理念,为团队赢得了诸多荣誉;个人也先后荣获白求恩医科大学“女十杰”、长春市卫生系统巾帼建功标兵、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模范护士标兵、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首届全国优秀护理部主任等荣誉。

因为爱,更因为对护理事业的真情投入,殷艳玲实现了自己治病救人的梦想,给许许多多人带去了健康和幸福。她表示,自己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以这次获得南丁格尔奖章为契机,传承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去呵护生命、守护健康。”

 

一片冰心护理情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护理部主任   杨辉

不是“行护”是“心护”

在杨辉38年的护理生涯中,让她感受最深的有两句话。一句是“护理不是‘行护’而是‘心护’”,这是杨辉作为一名护士的职业态度和对工作的理解。她始终认为,护理要用心去做,用爱去做。

16岁那年,杨辉在山西省阳曲县东凌井乡插队,是乡里的“赤脚医生”。两年后,她考入护校,20岁毕业分配到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先后在急诊、手术室、五官科工作。从1989年大同阳高县6.1级地震、1991年太原灯展踩踏事件、1996年古交矿难,到2003年“非典”袭击、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王家岭矿难,2016年太长高速重大交通事故现场……多个灾难现场,杨辉每次都义无反顾地冲在第一线。她说,面对承受病痛的患者,总想多为他们做点事情。

2003年非典爆发,山西沦为重灾区。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被山西省政府确定为第一个收治“非典”患者的定点医院。

“非典”接二连三地夺人性命,医护人员也不能幸免。仅一个月,杨辉所在的“非典”病房9人确定为疑似病例,3人确诊为感染。人心惶惶之下,后勤卫生员纷纷辞去工作,杨辉却主动承担起最繁重的卫生员、护工和后勤保障工作。

为避免其他护理人员被感染,她独自守护在临终患者身边,为亡者送行。她亲手为7名亡者进行终末消毒和遗体料理,一丝不苟地为死者擦身、更衣、化妆,做最后的整容。她说:“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护士也有责任让死者走得有尊严。”当时情况特殊,殡葬都是在夜间进行,临时病区原是医院办公楼,电梯是狭小的客梯,杨辉是与感染者遗体面对面“立”在电梯里的。

2008年汶川大地震,杨辉带队负责灾后伤员转运和救治。负责的伤员中,有一个叫杨欢的12岁小姑娘,因为亲人和同学的突然离开,小杨欢一度不说话,不吃饭,终日躺在病床上。杨辉每天想尽办法跟小杨欢聊天,给她做好吃的,请老师给她补课,终于使杨欢重拾勇气面对生活,后来考上了中南民族大学,她一直亲切地喊杨辉“杨妈妈”。对杨辉而言,这是对自己工作最大的肯定和慰藉。

 

技术+情感+爱=护理

“八小时内做工作,八小时外干事业”,是杨辉的座右铭。她坚信,任何工作都需要付出,要做好护理更是如此。

1988年夏天,杨辉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气管异物的孩子在怀里停止了呼吸,深深感到“做护士光有爱心远远不够”。她多次将临床实践转化为科研成果,填补了山西省内乃至全国护理学术空白。其中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主编、参编著作及教材共37部,发表论文一百七十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被山西省科协授予“山西省十佳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山西产枣,是枣核造成食道异物梗塞的高发区。杨辉的第一项科研成果“上纵隔脓肿颈侧径路持续负压引流定时冲洗术”,不仅帮助这类病人免受开胸手术的痛苦,更给每个病人节约3000余元医药费,获得了山西省第一个护理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0年王家岭矿难中,杨辉借鉴之前“非典”和地震救护的经验,采用治疗、生活、心理三组护士协作的护理方式,疏解安抚伤员情绪。使20名逃出“地狱”的工友先后康复,无一例感染和严重并发症,更无一例心理障碍。

晋东南地区是中国消化道肿瘤高发地,为探究竟,杨辉多次往返调研,发现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消化道肿瘤高发的成因,且观念落后,大多重治轻防。随后,她多次带人到当地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她积极投身“光明扶贫行动”,先后下乡60余次,义诊、义务讲学160余次,倡导成立了“护士爱心慈善基金会”“天使协会”“男护士协会”。这些爱心组织用真情传递温暖,15年来筹集物款达9万余元,资助50余人。

性命相托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杨辉说:“感谢南丁格尔这盏明灯,指引我走向了护理,亲近了护理,接受了护理。我热爱护理,我愿为其倾尽一切!”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护士长   游建平

“我心中的南丁格尔精神,就是用仁心和慈悲对待患者,用勇敢和担当对待危险和灾害,用能力和水平对待专业和国际交流。这样才能凝聚爱、责任和实力。”

军人家庭出身的游建平,从小就立志从军报国。1989年,游建平考入第三军医大学护理系,毕业后分配到西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当护士,2001年,担任传染科护士长。24年来,她用实际行动实现了站在军旗下、戴上燕尾帽时许下的承诺和责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积跬步以达千里——始终用爱心对待患者,用行动践行理想,用青春温暖病房。

2003年,游建平刚担任医院传染科护士长不久,就遭遇肆虐全国的“非典”疫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重点防控医院。

“你这么小的个子,这么小的肩膀,这么重的担子,承担得了吗?”面对上级首长的关切,年仅30岁的游建平顶着各种压力,坚定信心,以军人敢打、能打“硬仗”的优良作风胜利完成了任务。她严格按照国际先进的防交叉感染的“六步洗手法”进出隔离区,冒着被感染的危险近距离和患者沟通,组织护理了数百名疑似和留观病例;为西南医院在抗击“非典”战役中实现零死亡、零感染作出了贡献,也为应对禽流感等疫情积累了经验。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游建平所在的西南医院遵照命令,迅速组织医疗队星夜驰援灾区。去往震中的道路中断,游建平身背几十斤重的药物,手脚并用、历经8小时爬完40公里山路,突进汶川县映秀镇。面对那里600余名露天坐卧的伤员,作为救援护士长的她组织队员们因地制宜展开救援——收集衣物剪成布条消毒后代替绷带,从废墟上找来木板加工成夹板,用铁条加棉布制作成颈托,饮用水加食盐配成伤口冲洗水。

奋战在映秀的60多个日夜,游建平带领队员们以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精湛的技术和无边的大爱,与时间竞赛,与死神搏斗,使大批量伤员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得到最及时有效的处理,为后期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创造了协同搜救、收容处置、护送转运三项任务伤员“零死亡”的救援奇迹。

5月16日中午,游建平护送医疗队救出的5名来华旅游遇险的韩国留学生返回成都,路上又遇到坍塌的泥石松动,她大声鼓励学生们“不要怕,爬过去!”,自己搀扶着有腿伤的女学生孙惠径断后,并成功将留学生送到成都韩国领事馆。领事代表韩国政府对中国军人的救援深表感谢,对她的勇敢行为由衷赞赏。

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在西非爆发。在获悉中国政府将派出首批医疗救援队后,游建平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请战书,强烈要求参加医疗队。由于游建平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和丰富的护理管理经验,她获批入选援助利比里亚医疗队,并被任命为总护士长。

埃博拉是极具高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病毒,当时重灾区利比里亚已有超过百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她意识到疫情严峻,暗自在心中立下军令状:“绝不让一个队员感染!”为此,她不放过任何检查流程中的细节,力求将感染风险降到最低。到达利比里亚后,她迅速投入到诊疗中心建设工作中。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奔走在中国援建利比里亚埃博拉诊疗中心的19栋板房里,用熟练、细致、精准的专业技术带领全体护士创造出安全的抢救空间;带头进入病区,接诊、消毒、治疗、抚慰,一次次突破医疗队规定的时间极限。70个昼夜,游建平和医疗队用爱心、责任、技术、情怀拯救生命、慰藉心灵,得到了非洲人民的赞扬,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游建平说,自己没想到能获得南丁格尔奖。“对我来说,未来的征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有荆棘、有险峰。我将牢记习主席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谆谆教导,不忘初心、坚定前行,永葆军人本色、永远追随军旗走。”

 

做忠诚于祖国的护理标兵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护理部副主任   杨丽

你是一朵云/那么雪白/飘进病房/带来片片圣洁/我与病魔抗争/不再徘徊/你是一缕风/那么温馨/吹进床前/浮动绵绵深情/我终于摆脱死神纠缠/走向新生……

这是一首从新加坡漂洋过海而来的诗作,写在寄给杨丽的信上,满溢字里行间的是异国患者对她的感激之情。35年的护理生涯中,杨丽始终把病人放在心上,几十年如一日,恪尽职守、竭诚服务,为杨丽赢得了无数患者的信赖和爱戴。

 

个人无大事,组织无小事

2015年元旦过后两天,杨丽同时接到了两个重要消息——组织上派她参加军队第二批援助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医疗队的通知和家人告知她年迈的父亲因颅脑外伤猝然离世的电话。心急如焚的杨丽匆忙赶回老家见了父亲最后一面,随后洒泪离家,赶赴成都参加集训,继续执行赴非抗埃任务。

作为第二批抗埃医疗队68名护理人员中年龄最大的队员,杨丽克服了24小时的长时间飞行颠簸、利比里亚当地蚊虫肆虐且高达40度的气温带来的身体不适,没有休整,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救助工作中。

医疗队接收了首例埃博拉患者。要与埃博拉病毒“零距离”接触。杨丽第一个穿上防护服,带领值班护士进入病房。为防止感染,“零距离”接触埃博拉患者的医护人员要穿戴11件防护用品,经过36道穿脱程序,熟练穿脱都需要40分钟。高温环境下还不能喝水,医护人员常常处于缺氧状态,每次从病房出来,口罩、手套和防护靴都能倒出水来。

每进一次病房,对医护人员而言就是一次生死考验。在60天的抗埃日子里,杨丽没给自己放一天假,只想利用有限时间多做一些工作。病人出院那天,竖起大拇指对她说:“中国医疗队让我重生,感谢中国!”

 

做人要无私,成事须忘我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杨丽的人生信念,也是她做护士多年不变的初心。她说,护理工作是为生命保驾护航,不管受多少辛苦,受多少委屈,只要能让病人安康,让患者幸福,自己就觉得值。

打针是护士的基本功。刚参加工作时,一名病人在她打完针后不经意地说了句“有点疼”,杨丽心里很惭愧,下定决心练好打针技术。先在软枕头上练手法,后在自己身上扎,杨丽反复体会琢磨,最终练就了过硬的穿刺技术。

2009年5月,杨丽担任解放军总医院总护士长期间,因为筹备新诊疗大楼开诊,工作量剧增,劳累过度使她患上突发性耳聋,白天坚持工作,下班后就在办公室输液。即使这样,晚上只要听到呼机响起,有抢救手术,她就会迅速赶往病区,帮着值班护士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高龄患者进行股动脉穿刺和快速推药。直到抢救结束,值班护士才发现了她正在流血的手背。杨丽拔针后没有按压,又马不停蹄地实施抢救,早已忘记了自己也是一名病人。

 

个人是树苗,组织是土壤

杨丽先后在南方医院惠侨科和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工作,这两个单位都被中央军委授予过荣誉称号。她觉得能够在这样优秀的集体中工作生活,是自己一生最大的幸运。众多的护理前辈为她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几十年的工作,让杨丽养成了早出晚归的习惯,一穿上护士服就闲不住,就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双休日、节假日也很少休息,总要去看看病人,如果哪天没去病房,一整天都觉得不踏实,像丢了“魂”一样。

35年的护理生涯中,杨丽参加了多次医疗队赴高原、海岛为军民服务,也经受过“非典”战役的洗礼。作为护士,她经受住了奉献的考验;作为军人,她经受住了生死的考验;作为党员,她经受住了忠诚的考验。

获得国际护理界的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章后,杨丽勉励自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荣誉代表过去,是鞭策更是责任。我将牢记使命,忠实履职,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继续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永远忠诚于祖国、忠诚于护理事业,为实现习主席提出的‘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照亮患者康复之路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   杨惠云

“荣誉并不代表我做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我和我的团队能做的,是不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改善护理服务体验、实现科学护理管理,这也是我们必须做的……”7月21日上午,在中国红十字会举办的第46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事迹报告会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杨惠云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护理人的心声。

1982年,杨惠云从西安医科大学卫校毕业后,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投身护理事业35年,她始终视患者如亲人,待同事如姐妹,用热情和热爱,帮助众多患者走上康复之路。

 

患者康复路上的“左膀右臂”

几十年的工作中,杨惠云服务过成千上万名患者,始终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初为护士时,遇到来自农村的患者,她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的饭票和工资;遇到脾气暴躁的肿瘤患者,她以巨大的耐心和专业精神逐渐感动患者;成为管理者后,她积极了解各种政策为患者争取支持、减免费用,并组织募捐,接济、鼓励贫困患者。

除了认真对待每一名患者,杨惠云还加入陕西省慈善协会志愿者服务队,2012年在医院积极倡议,发起成立“一元关爱”护理基金,至今已募集爱心款12万余元,帮扶了数百位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护士及贫困学生。

面对突发事件,杨惠云始终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人民群众健康为本,谨记职业使命,危难时刻从不退缩。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西安震感强烈。在意识到地震发生后,她迅速奔向病房,组织转移患者;一些危重患者不宜转移,她毅然留在病房安抚照顾他们,一连几天24小时守在医院。2010年玉树地震,伤员在凌晨送达西安,她闻讯提前赶到医院,接收、转运、护理病人,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患者在哪儿她就在哪儿。

2013年,为发挥护士的专业作用,杨惠云在医院组建了760余人的“阳光天使”志愿者服务队,在医疗场所人群密集处为需要帮助的患者及家属提供服务;多年来,不定期到社区、学校、患者家里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健康咨询、急救技术培训,组织举办大型护理科普宣传活动,累计数万名群众受益。

为了更好地传播新理念,她在医院组建了护理讲师团,利用休息时间义务到基层及兄弟医院进行护理授课、现场指导。几年下来,讲师团的足迹遍布陕西各地。

以身作则、润物无声,将点点爱心汇成涓涓细流;解人所急,给人所需,不求任何回报。杨惠云说:“只有坚守‘爱人如己’的信念,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灯’护理,才能无愧于南丁格尔誓言。”

 

医护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杨惠云深知唯有不断提高自我,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工作之余,她不断学习医学护理新知识,了解最新动态。工作早期,她就自己摸索出一套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口腔溃疡及肛周脓肿预防和护理方法,使血液病感染率下降;研制出了一种血小板冷冻保存液;注重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之后,她又通过不断学习,完成了从中专护士到硕士生导师的转变,将临床与科研工作相结合,主持、参与研究课题30余项,主编专业书籍7本,发表论文40余篇。

2011年,杨惠云经过反复推理、论证,提出了护理岗位管理、分层使用和绩效考核等管理办法,推出了“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和“临床护理路径”等服务模式。新的管理办法和新模式逐渐被护士、医生和患者所认可,并作为亮点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推广。

她重视护士远期职业规划与发展,组织开展了“天使梦  健康行”系列活动,包括护士就医体验换位思考、护士心行动等,培养护士树立“尊重患者、敬畏生命”的职业道德,重视护士远期职业规划与发展,培养了百余名专科护士,成立了7个专科护理小组,推动开设了PICC、伤口、造口等护士门诊。

多年来,杨惠云和她带领的团队获得了很多荣誉,这次获得护理事业最高奖南丁格尔奖也让她备受鼓舞,她表示,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南丁格尔精神,为推动护理事业的进步再创新绩,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健康梦贡献全部力量,与社会各界携手同心,共筑中国人的“护理梦!”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暂无
践行者 担当者 开拓者——浅谈中国红十..
锐意改革,打造“红十字铁军”——关于深..
一段历史 一种精神 一面旗帜——红十字..
开启红十字事业新征程——学习十九大报告..
新时代 新使命 新征程——学习十九大报..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