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要有我”
——一个红十字会驻村干部的扶贫点滴
“长发披肩、身材高挑”的张小红,在村里摸爬滚打了两年多,俨然一个土生土长的“村里人”。漫长的扶贫路上,她持竹竿拨草寻路,用真诚打开村民心结,送上各种扶贫政策、物资,两年多为村民办实事90余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
张小红是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红十字会干部,2016年赴瓦庙镇新华村驻村扶贫。2017年底,新华村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实现整村脱贫出列后,她又来到临近的光明村,继续用手中一根竹竿,探索光明村的脱贫之路。近日,张小红获评陕西省优秀驻村队员,登上了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的讲台,向社会各界讲述了自己的驻村扶贫故事。
“搞扶贫,咋还来个林黛玉?”
一条淹没在乱草和杂树之间的小路,指向山顶的三间土坯房。
一根细长的竹竿,被张小红倚为拐杖,成为她向山上行进的日常装备。
在大巴山的两三道山梁之间,她用竹竿拨开伏在路上的露水草,挑起横在路上的黄颔蛇,敲打龇牙扑来的野狗……只要看到谁家门口靠着这根竹竿,村民们就知道是张小红来了。扯着嗓子冲屋里人打招呼:“张老师来了啊……”准会得到清亮高亢的回应:“哦!是的是的!”
到村上走访,张小红总是遇到热情的村民,打招呼的、拉家常的、邀请她到自家去坐坐的,络绎不绝。对比两年多前开始驻村扶贫工作时的“待遇”,她感慨万千。
2016年10月,已在紫阳县红十字会工作4年的张小红接受了赴新华村驻村服务脱贫攻坚的工作任务,成为为数不多的女性驻村干部之一。
“很不受待见。”张小红说。人还没到村上,干部群众就有议论:“派个女干部,不知道是个林黛玉呢,还是梁红玉呢?干扶贫工作能行吗?”
进村没几天,张小红就摔了一跤,且摔得不轻。
村上的道路泥泞,坡陡弯急。张小红和同事一起骑着摩托车入户走访,经过一段弯道时,连人带车摔了出去。从地上爬起来,她的左腿不听使唤,牛仔裤破了一个大洞,膝盖上蹭掉了一块皮,血珠滋滋往外冒。
村干部赶来,把张小红送到镇卫生院检查,虽然没有骨折,但是韧带受伤,需要静养。
“刚到村上工作就休假,这不是让群众笑话,还真以为我是千金大小姐呢!”张小红的倔劲儿上来了,“那段时间村里特别忙,我的腿不能动,可还有手、有心、有头脑”。
在卫生院简单处理后,张小红就坐在村委会办公室不挪窝了。几天内,她把村上的扶贫资料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错了的,改过来;少了的,补起来;多了的,剔出去。从宿舍到食堂,从办公室到厕所,她双手扶墙,靠一只脚蹦着“走”。
驻村扶贫工作队干部轮流劝她回去休息,附近的村民给她送来碘伏。到了第5天,村支书见她伤口感染化脓,发起了低烧,硬是租了一辆车,把她送回县城治疗。
养伤期间,张小红对村级资料和贫困户档案进行系统整理,修正、增补各类资料200余份。
“经历了这件事,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作风泼辣、愿意做事、舍得出力的扶贫干部。”扶贫工作队队长、瓦庙镇党委书记王晓鹏说。
“有心病,就有解开的方子”
身上有伤病,治疗起来容易。要是患上心病,医治就难了。
贫困户贺习应的心病,十多年都没有治好。在他心中,所有的扶贫政策,说起来好听,实际却像“聋子的耳朵,是个摆设”。
病根源于2001年,村干部动员贺习应在信用社贷款2000元发展蚕桑养殖。结果,桑苗成活率低,品种也不好。信贷员上门催收贷款。贺习应始终一个态度:“钱,一分都没有!”贺习应从此对扶贫项目充满抵触情绪,并将所有镇村干部划归“对立面”。
张小红第一次见到贺习应时,正在和村支书讨论他的事。远远瞄见他走过来,“贺习应,贺习应,我正有事找你呢!”张小红叫道。他却扭头就走。
村支书连连摆手,示意张小红打住:“你给他说了也白说,还讨不到好脸色,何必呢?”
“有心病,就有解开的方子。”张小红心里并不想放弃。
时隔不久,贺习应修建新房,钱不够了。他托人打听,准备向信用社贷款,信用社反馈,他已被列入失信“黑名单”。他自知理亏,不再言说。这事传到张小红耳朵里,她多次找到信用社负责人,协调贺习应贷款一事。
收到确定消息后,张小红来到贺习应家说:“贷款的事,我帮你办。”
贺习应吃惊地望着她:“你能办?咋办?”
张小红说:“还了旧账,我负责帮你贷5万扶贫贴息贷款。”
为了让贺习应放心,张小红向他保证:“如果还了旧账、贷不出新款,你还信用社多少,我私人借给你多少。”
最终,信用社不但为贺习应办理了5万元贷款,还减免了2000多元旧账利息。
可谓“药到病除”,贺习应从此有了180度大转变:村组会议,来得比谁都早;积极加入合作社,种植魔芋2亩。去年底,合作社分红,贺习应家分了1400元。
不久,张小红接到贺习应电话:“以前,给你们找了不少麻烦。下午请你在新房子吃个饭,这次只谈感情,不谈工作。”
张小红当天因为忙于落实产业奖补资金,没有接受贺习应的邀请。“但是看到他的巨大转变,我比吃了山珍海味都高兴。”
紫阳县人均耕地少,每年有约10万人在外务工,农村三留守现象较为普遍。贫困户贺爱心老两口就是这种情况。
到贺爱心家里去,要过两条沟、翻三座梁,有一段路连摩托车都上不去,只能步行。张小红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70多岁的贺爱心和老伴开心得不得了:“稀客稀客!”老两口从灶头取下一块腊肉,非要留她在家里吃饭。
张小红知道老两口的生活艰辛,这块腊肉不知道留了多长时间都舍不得吃。但她没有拒绝老人的盛情。老贺的女儿嫁在外地,儿子常年在外务工,陪他们吃顿饭,对他们来说,就像孩子回家一样。
临走时,张小红留下200元钱,两位老人扯着她的左右膀子说:“我们家又不是开馆子的,咋能收钱?”
张小红知道老贺的妻子姓张,就说:“大娘您姓张,我也姓张,我就认个姑嘛。当侄女的孝敬姑姑,是理所当然的。”老人们推辞不掉,这才把钱收下。
按照“四支队伍”人员分工,贺爱心家并不是张小红负责包联的对象,但她仍然坚持每月到户走访,“他们家旁边的人家都因扶贫搬迁搬走了,方圆十几里地就这一户人烟,不去看看实在不放心呢”。两位老人喜欢吃豆腐,她每次去,都带上几斤。老人感冒了,她就帮他们买药。老贺常说:“要怎么感谢你这个侄女啊?你也要照顾一家老小,不容易呀。”
时间长了,两位老人真心把张小红当亲人,时常给她打电话——“母猪下崽了,生了7个!” “西红柿红了,你摘点带回家去!”
认下这门“亲戚”,给了张小红很大的启发。她经常选择雨雪天气入户走访,因为这时村民不用下地干活,有充足的时间和她敞开心扉聊天。慢慢的,张小红成了他们的姐妹、亲人、无话不谈的朋友。
“不称职”的母亲
和村上群众亲近了,和家人的感情却疏远了。看到妈妈长期泡在村上,张小红的儿子很不满:“妈,你是指望提拔呢,还是涨工资?”
张小红的儿子在西安念大学,“有一次,他咳嗽了好几天,起初以为是小感冒,没放在心上,只告诉他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吃药,注意休息”。没过几天,她得到儿子咳嗽加重、反复低烧的消息,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为了便于护理,她把儿子接回安康住院治疗。刚办了住院手续,因为村里有紧急事务,她不得不把儿子托给亲戚照看。
“在医院大门口,我站了足足十分钟。我不知道这个决定对不对。”究竟是陪儿子还是回村,张小红心里很纠结。但最终,她还是走了。
幸好,儿子病情不太严重,半个月后就出院了,但是母子之间留下了深深的隔阂。“儿子出院后,一个月没给我打过电话。”思来想去,张小红觉得母子间的症结是因为孩子不了解、不理解她的工作。
2017年暑假,张小红动员儿子一起来到新华村,跟她同吃同住同工作。他们一起走着山间路,吃着农家饭,说着乡村事。目睹了她的辛劳之后,儿子的态度有所转变,“他也心疼我呢”。
2017年国庆节假期,张小红突然发现贺爱心老两口的电话打不通了,马上叫上休假在家的儿子一起去探看。原来老贺生病了,电话也坏了,联系不上他人。
张小红和儿子一起把老贺送到镇上医院治疗。刚到医院,村上有事要处理,打电话要她回去,她就把老人交给儿子照顾。
贺爱心住院的三四天里,张小红的儿子帮他买饭,扶他上厕所,出院后又把他送回家。这些都被住在同一个病房的人看在眼里。过了好长时间,张小红从村民们口中听说了儿子的表现,十分欣慰:“他终于能理解我了。”
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因为扶贫工作出色,张小红被评为陕西省优秀驻村队员、省三八红旗手;安康市最美志愿者、市脱贫攻坚交友帮扶先进个人;紫阳县第二届道德模范、县巾帼脱贫先锋,并被选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成员。
2017年底,新华村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实现整村脱贫。2018年初,张小红又被派到邻近的新光村驻村扶贫。
她总结近几年的扶贫体会:话讲明,理阐明,事办明;心勤想,腿勤跑,嘴勤问;女干部同男干部一样,队员同队长一样,小部门同大部门一样,是为“三明、三勤、三同”。
(新闻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