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年度工作报告
池子华
2019年,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团队成员协力同心,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播、社会服务诸方面取得新进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著作出版:
本年度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支持出版”为标志的“红十字文化丛书”(池子华总主编),继续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共出版如下著作:
(1)《红十字运动研究》2019年卷,37万字
(2)《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34万字
(3)《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十一辑,32万字
(4)《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十二辑,36万字
(5)《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十三辑,32万字
(6)《延安时期红十字运动研究》,32万字
(7)《中国红十字运动的“万国”视界》,35万字
“中国红十字运动知识丛书”第二辑共5部(交付出版,尚未面世):
(8)《永不割舍的博爱——孙中山、宋庆龄与中国红十字会的故事》,10万字
(9)《中国的亨利·杜南——陆树藩的故事》,10万字
(10)《中国红十字事业奠基人——沈敦和的故事》,10万字
(11)《“中国难民之友”——饶家驹的故事》,10万字
(12)《“中国伤兵之母”——史沫特莱的故事》,10万字
上述12部著作,总字数近300万字,超额完成预定目标。上述作品,每部均提交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留存。
(二)论文发表(部分):
(1)《唐元湛:“万家生佛,一代完人”》/《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1月1日
(2)《“双基地”:红十字文化事业“双面绣”》/《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1月8日
(3)《救护总队里的“西班牙大夫”》/《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1月11日
(4)《马海德:“医林乔木,友好飞鸿”》 /《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1月18日
(5)《司督阁:翻开中国战地救护第一页》/《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1月25日
(6)《汤蠡舟:为医疗救护事业奋斗》/《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1月29日
(7)《志愿服务重在提升认知及参与度》/《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2月1日
(8)《张竹君与中国赤十字会》/《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2月12日
(9)《贝克:“借调”来的总干事》/《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2月22日
(10)《“和平使者”柯师》/《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2月26日
(11)《冯玉祥与红十字会的一段往事》/《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3月1日
(12)《任锡汾:“遗爱长留”》/《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3月5日
(13)《饱经风雨,彰显人道本色——中国红十字会115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3月8日
(14)《史沫特莱与林可胜——“伤兵之母”与她心中的“男神”》 /《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3月15日
(15)《马达臣:珠三角红十字运动先驱》/《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3月19日
(16)《福开森:中国红会史上首位“洋顾问”》 /《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3月22日
(17)《为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人道救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浅议》/《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3月26日
(18)《沈慧莲:中国红十字运动史上首位女会长》/《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3月29日
(19)《希尔达:别样的中国“红”》 /《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4月9日
(20)《有贺长雄与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4月12日
(21)《宋庆龄与白求恩》/《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4月16日
(22)《从合办到自立:中国红十字会的上海转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23)《张鸿:一代文豪的博爱情怀》/《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4月23日
(24)《《用小清新讲好故事——从品读〈仁爱之境〉谈开去》/《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5月7日
(25)《白乐夫:快乐的“西班牙医生”》/《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5月10日
(26)《曹云祥:“清华之父”的红十字情结》/《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5月14日
(27)《富华德:为“起来”而战》/《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5月17日
(28)《白尔的无悔人生》/《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5月31日
(29)《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写在〈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出版之际》/《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6月4日
(30)《江晦鸣:红十字事业的宣传旗手》/《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6月11日
(31)《应对灾害:历史警示与现实思考》/《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6月21日
(32)《建立理论研究“孵化”和激励机制》/《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7月2日
(33)《甘扬道:甘于奉献弘扬人道》/《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7月26日
(34)《红十字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写在红十字国际学院诞生之际》/《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8月27日
(35)《人道教育:中国红十字事业的百年大计》/《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8月27日
(36)《整合多方资源,传播“红”文化——红十字文教基地建设新探索》/《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9月10日
(37)《史量才:中国红会“宣传大使”》/《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9月24日
(38)《“华佗”傅拉都:与中国神医同名非常光荣》/《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11月8日
(39)《提高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积极性——大学生对于无偿献血的认知和意愿情况调查与分析》/《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12月10日
(40)《拉贝:“中国的辛德勒”》/《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12月13日/《公益时报》12月24日全文转载
(三)协助《劫难之后:从1937南京记忆到1949文明的庇护——纪念〈日内瓦公约〉签署70周年》主题展览
2018年11月28日,主题为“构筑人道桥梁”的人道交流合作国际研讨班在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开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主席陈竺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秘书长亚甘·查普干,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孙硕鹏、于福龙,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彭玉美以及来自加拿大、伊拉克、阿富汗、蒙古、马来西亚、尼泊尔、卡塔尔、斯里兰卡、缅甸、埃及、也门等11个国家红会的代表及国内外学员70余人参加研讨班。与此同时,《劫难之后:从1937南京记忆到1949文明的庇护——纪念〈日内瓦公约〉签署70周年》主题展览在苏州大学博物馆开幕,江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在开幕式上致辞。陈竺会长等来宾成为首批参观者。该展览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红十字国际学院、江苏省红十字会和南京市红十字会共同主办,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苏州大学博物馆提供大力支持。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池子华担任学术指导。展览共分四个部分,依次为“庇护文明的共识”“尊重生命的人性底线”“跨越国界的人道自觉”“劫难后的链接”。在日内瓦公约签署70周年之际,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为人道事业搭建传播的桥梁,重申只有行动才是庇护生命的信条。
(四)研究课题
一是入选2018-2019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项目(苏州大学优秀学术团队)
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团队入选苏州大学优秀学术团队并获得2018-2019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项目资助。池子华为团队负责人。作为标志性成果,三卷本《江苏红十字运动百年史》,在有序推进中,2020年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出版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池子华所著《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一书,2016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8年完成。2019年4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成果在丰富的翔实史料基础上,厘清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运动发展、演进的历史轨迹,红十字事业诸方面的拓展,把“历时性”研究与“共时性”研究结合起来,立体展现了红十字会与晚清社会的互动关系。该成果还聚焦考察了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对红十字会组织的运作方式、运行机制以及官方与民间、红十字会与其他民间慈善组织的关系进行透视,并对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功绩、存在的问题给予客观的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红十字事业的当代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三是与湖北省红十字会、延安市红十字会、上海嘉定区红十字会合作,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获奖及表彰(部分)
池子华荣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2019年度报刊宣传特别贡献奖。
(六)平台建设
在本年度,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hszyj.net)进行了完善,除及时发布国内外红十字会重大新闻外,按期发布《红十字运动研究》(电子季刊),为传播正能量,推进学术交流,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本年度,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Red Cross Society,继续及时发布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最新学术动态。
(七)其他
本年度池子华先后赴山西、浙江、江苏、上海等地调研、传播红十字文化。
本年度池子华为多期红十字会干部培训班授课。
本年度池子华当选为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
本年度池子华当选为江苏省红十字会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本年度池子华当选为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本年度池子华受聘为红十字国际学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在新的一年里,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继续开拓创新,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同时积极配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江苏省红十字会、苏州市红十字会及苏州大学,参与红十字国际学院相关工作,为红十字人道教育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